【二十三世】10冉季载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西周)
姓:姬
本名:姬载
别 名:
1.聃季载(因其封国得名)
2.冉季载(后世去“耳”为冉)
3.姬冉(古姓记载)
民族族群:华夏族
身份:聃国(沈国)开国君主
都城:
1.河南省汝南县平舆县沈亭遗址(主流说法)
2.或山东省定陶县冉堌镇
生卒:
在位:
成就:平三监之乱、治国有方
后世影响:两姓始祖
1.冉氏(去“耳”旁)
2.沈氏(聃、沈古音相通)
墓址:洛阳西部(周公营东都时葬于周王室陵区)
继任:??(聃国后并入卫国
【个人简介】
姬载,又称聃季载,是周文王与太姒的第十子,因排行最小而被称为季载。在他年幼之时,正值二哥周武王在位,尚未获得封爵。待至周成王时期,由于成王年幼,由四哥周公旦摄政,此时姬载已成年,积极参与朝政,协助成王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以德行著称,被封为聃国(亦称沈国)国君,享有侯爵之位。 因其才华卓越,姬载被留任于都城镐京,担任司空一职,负责管理农林、水利、土木建设、舆地及监察等重要事务,位列三公之列,地位显赫。尽管身居要职,他的食邑仍为聃国,即今河南省汝南县平舆境内的沈国沈亭遗址。 在周王朝修建东都洛邑期间,姬载奉命参与规划与建设,最终去世后安葬于洛阳西部。西周末年,聃国(沈国)因拒绝附晋而遭到晋国挟持,周厉王被迫将其降为子爵。
据《皇舆考》记载,“汝宁府城东汝水南有平舆城”,即为沈国故地。 沈国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扩展,向南兼并了姬载祖母——殷商时期挚国首领次女太任的任姓挚国,其遗址位于今平舆县射桥镇古城村一带,占地约200万平方米。2013年,沈国故城遗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后来,因未参与诸侯会盟,沈国被蔡国所灭。其后人以聃(沈)为姓,因古语中“聃”“沈”同音,因此姬载也被尊为沈姓得姓始祖。 自姬载为沈氏一世始祖以来,沈氏家族源远流长,世代传承,至今已延续约112世,人口约65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5%左右,仍列于新百家姓之中,成为江浙、湖南、福建、江西、安徽、广东等地的名门望族。
随着历史演变,沈姓后人又衍生出多个姓氏:如沈诸梁受封于叶地,后人以“叶”为姓;福建沈姓因避闽王王审知之讳,改姓“尤”;秦始皇时期,沈汭为避祸改姓“冼”。因此,后世有“沈叶尤冼同宗”之说,并依循周公礼制,此四姓之间不可通婚。
【人物生平】
由于年幼,他未参与武王时期的分封,而是在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于西周初年受封于聃国,封地大致位于今河南平舆或山东定陶一带。这一封地不仅是对他身份的认可,也体现了周初统治者对宗室成员的安置与政治布局。
在政治生涯中,冉季载担任周朝司空一职,负责土木工程与水利建设,对当时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他与卫康叔共同辅佐年幼的周成王,参与朝政,为稳定周初政局、巩固中央集权作出了贡献。因其德行与能力,冉季载被周公旦举荐为三公之一,享有“有令名于天下”的美誉。
冉季载的后世影响深远。其后裔以封国“聃”为姓,后逐渐演变为“冉”姓,成为冉姓的重要起源之一。此外,也有说法认为聃国后来改称为沈国,因此冉季载也被部分后人视为沈姓的先祖之一,体现出其家族在姓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家族传承方面,冉季载的后裔中包括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冉雍、冉求等人,延续了家族的文化与政治影响力。然而,关于冉季载的具体世系,部分记载如其子冉羽叔等仍存在模糊不清之处,后世族谱虽多有记载,但需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加以甄别与考证。
关于冉季载的封地位置,学界仍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河南平舆与山东定陶两种说法。加之西周早期的历史记载较为简略,冉季载的相关事迹多见于《史记》《毛诗正义》等典籍及后世族谱,部分内容尚需通过文献互证与考古发现进一步确认。
【沈国】
据史料记载,沈国可能与聃国存在密切的传承关系。聃国的首任君主为冉季载(又称姬载),他是周文王之子、周公旦之弟,在周初受封于今山东省定陶县冉堌镇一带,建立了聃国。这一封地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冉季载本人亦曾担任周王朝的司空一职,主管水利与土木工程,显示出聃国在早期周朝中的重要地位。
关于聃国与沈国的关系,有历史资料指出“一说聃国后改称沈国”,这表明聃国可能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更名或转变为沈国。若此说成立,则沈国可视为聃国的延续。由于西周时期诸侯国的迁徙、合并与更名较为频繁,沈国的确切地理位置尚存争议。一说其仍位于山东定陶一带,即原聃国封地;另一说则认为沈国位于今河南省平舆县,属黄淮流域的重要诸侯。
在姓氏传承方面,聃国的后裔以国名为姓,形成了冉氏,而若聃国改称沈国,则部分后裔亦可能随之改姓沈。这种以国为姓的传统,是中国古代姓氏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历史背景来看,聃国的建立与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密切相关,属于周朝初期大规模分封的一部分,与卫国等诸侯国同期受封。
作为周王朝的重要封国,聃国(或沈国)不仅承载着政治与军事功能,也在文化与宗法制度中占据一席之地。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沈国的直接史料较为稀少,目前的推断主要基于对冉季载及聃国的相关记载。
沈国作为西周前期的重要封国之一,与卫国一样,在当时的历史格局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关于沈国兴衰演变的详细历史过程,并未在正史中得到完整的记载,留下了诸多未解之谜。如今,我们只能通过沈氏族谱及相关谱牒资料中的零星记载,对沈国的历史脉络进行初步的梳理与还原。这些珍贵的民间文献,为我们了解沈国的起源、发展及其最终消亡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为后人研究这一古老封国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详情见:黄淮学院副教授、驻马店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陈文云 撰写的(《沈国史考》 。
【家庭成员】
【二十一世】祖父:季历
【二十二世】父亲:周文王姬昌
【二十三世】兄弟:
23.1【伯邑考】
23.2【周武王姬发 (前1087~前1043) 周朝帝王】
23.3【管叔鲜 (?~前1039) 周初三监】
23.4【周公旦 (?~前1105)】内详...
23.5【蔡叔度 蔡国始封君,蔡姓始祖】
23.6【曹叔振铎】[西周]
23.7【郕叔武】
23.8【霍叔处 周初三监】
23.9【康叔封 卫国和卫姓的始祖】
自己【冉季载】
【家族世系】
【一世】燧人氏,【二世】伏羲,【三世】少典,【四世】黄帝,【五世】少昊(玄嚣),【六世】蟜极,【七世】帝喾,生5子,
【八世】【1.尧】【2.契】【 3.后稷】,【4.帝挚】【5.台玺】】
【八世】【后稷】[上古]
09.儿子:不窋[商]
10.孙子:鞠[商]
11.曾孙:公刘[商]
12.玄孙:庆节[商]
【十二世】【庆节】[商]
13.儿子:皇仆[商]
14.孙子:差弗[商]
15.曾孙:毁隃[商]
16.玄孙:公非[商]
16.【公非】[商]
17.儿子:高圉
18.孙子:亚圉
19.曾孙:公叔祖类
20.玄孙:周太王姬亶 古公亶父
【二十世】【周太王姬亶】(生三子,1吴太伯 ,2仲雍 ,3.季历
【二十一世】季历(生三子,1周文王姬昌,2虢叔,3虢仲,封地争议:传统观点:受封于制地(今河南荥阳),建立东虢国,爵位公爵。新考据:或为单一虢国分支,虢仲为初代国君,其子辈(如虢叔)分封衍生西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