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昊(玄嚣)



 

【基本信息】

所处时代:上古时代

本名:玄嚣
别名:少皞、金天氏
号:白帝
出生地:江水(古代山东西部的一条大河)

都城:穷桑(后迁曲阜)
主要成就:发展繁荣了凤文化、为华夏族文明奠定坚实基础
图 腾:玄鸟(燕子)、凤凰
五方天帝体系:西方天帝‌,少昊(白招拒)
身份:华夏共祖之一
在位年限:参考三皇五帝年表(纪年少昊元年----少昊74年)
所处文化层:龙山文化

陵墓:少昊陵及景灵宫遗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城东旧县村)

身份象征‌:黄帝之子,传说葬于寿丘(黄帝诞生地),陵墓故称“少昊之墟”‌


 

【个人简介】

       少昊,又称少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被尊为华夏人文始祖之一,是远古时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其名为“挚”,亦作“质”,号“金天氏”、“穷桑氏”或“朱宣氏”。他出生于穷桑之地,与太昊伏羲一同被视为上古时期东夷民族的祖先和领袖。

          由于他继承并弘扬了太昊伏羲的治世之道,因此被后人称为“少昊”,意为“继太昊之后而承其道者”。 据传少昊为黄帝之子,姬姓,也有说法认为其属嬴姓,名曰玄嚣。他出生于古代山东西部的一条大河——江水之畔,自幼聪慧过人,胸怀大志。少年时期,他迎娶了凤鸿氏部落的一位女子为妻,由此与凤鸿氏建立了深厚的部族联系,并逐步成长为凤鸿部落的首领。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少昊最终统一了多个东夷部落,成为整个东夷联盟的领袖,尊号“金天氏”,亦称“青阳氏”。在他的领导下,东夷部族呈现出空前的团结与繁荣。

        少昊所统领的部族内部设有二十余个以鸟类命名的部落,如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鸿氏、鸤鸠氏、鹘鸠氏、爽鸠氏等。其中,凤鸟氏为首的凤族共有八个分支,地位最为尊崇。凤族不仅象征着神圣与高贵,更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掌管天文历法,负责观测天象、制定历法,以指导农耕与祭祀活动,对整个部族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少昊的治理理念与制度建设,不仅体现了早期社会的组织智慧,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事迹虽多见于传说与古籍记载,但其所代表的文化精神与历史意义,至今仍被后人铭记与传承。

 


 

【人物生平】

         少昊——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者** 少昊,是中国古代神话与历史交汇的重要人物之一,位列五帝之一,为黄帝长子,生母据传为嫘祖(亦有说法认为其母为方雷氏女节)。作为上古时期的重要部落首领,少昊不仅在血统上承袭了黄帝的神圣血脉,更在文化与制度建设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据学者研究,黄帝部族可能源自泰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属于东夷部落集团。

            随着部族的不断迁徙与扩张,黄帝一族向中原地区发展,与炎帝等其他部族融合,逐渐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民族主体。而华夏民族对泰山的崇敬,也从侧面印证了其文明的主干之一,源自泰山脚下、黄河之畔的古老土地。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其中的“玄嚣”即为少昊,又称青阳氏。《史记索引》进一步解释:“降,下也,言帝子为诸侯。降居江水……即所封国也。”这说明少昊虽为帝子,但仍需下放至封地治理一方,体现了上古时期王权与地方治理的结合。 《国语·晋语》中亦有记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一记载为理解黄帝与炎帝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少昊所处的时代背景提供了历史坐标。 据《帝王世纪》记载:“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

           这一传说赋予了少昊神秘的出生背景,象征其与天命相连,预示其非凡的身世与未来的伟大使命。 少昊出生之时,天有异象,五只颜色各异的凤凰自天而降,分别对应五方之色——红、黄、青、白、玄,飞落于少昊家族的庭院之中。因此,他亦被称为“凤鸟氏”。最初,少昊以玄鸟(即燕子)为本部图腾。后来,他在穷桑即位为部落联盟首领时,又有凤鸟降临,象征祥瑞与天命,遂将族神改为凤鸟,开始以凤鸟为图腾进行崇拜。不久后,他迁都至曲阜,其所辖部族皆以鸟为名,如鸿鸟氏、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等,共二十四大氏族,构成了一个以凤鸟为图腾、组织严密的庞大氏族联盟社会。

 

凤鸟立制——制度与文化的开创

             在古代东夷文化体系中,太昊、少昊、帝舜、后羿、伯益等先祖均以太阳鸟为图腾,体现了东夷部族对自然与天象的崇拜。《左传·昭公十七年》中,郯子曾言:“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这一记载不仅说明了少昊与凤鸟之间的深厚联系,也揭示了其以鸟为官、以鸟治国的制度特色。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亦有相关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这些文字描绘了少昊所统治的地理范围,位于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是日月升起之地,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起点。 少昊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与超凡的智慧。他少年时期娶凤鸿氏之女为妻,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后逐步统一东夷各部,成为整个东夷集团的最高领袖。在他的领导下,东夷社会形成了以凤鸟为中心的治理体系。

            据传,少昊以凤凰为百鸟之王,统摄百鸟,并根据不同的鸟类特性,设立相应的官职与职能,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社会组织体系。例如: - 燕子掌管春天,象征万物复苏; - 伯劳掌管夏天,象征生机勃发; - 鹦雀掌管秋天,象征丰收与秩序; - 锦鸡掌管冬天,象征肃穆与归藏。 此外,他还任命五种鸟类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 - 孝顺的鹁鸪掌管教育,寓意以孝为本; - 凶猛的鸷鸟掌管军事,象征威武与力量; - 公平的布谷掌管建筑,寓意秩序与公正; - 威严的雄鹰掌管法律,象征正义与威慑; - 善辩的斑鸠掌管言论,寓意沟通与表达。

               在农业方面,少昊设立了九种扈鸟,负责监督农耕,防止百姓懒惰放荡;在手工业方面,则有五种野鸡分别管理木工、漆工、陶工、染工、皮工等五大工种,体现了他对社会分工的高度重视与制度化的管理理念。 少昊的治理不仅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展现了对社会组织与制度建设的深刻思考。他以凤鸟为图腾,以鸟设官,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与治理模式,成为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影响深远,不仅在东夷文化中留下深刻印记,也为后世的国家制度与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历史基础。

 


【个人成就】

凤国盛世

            凤国的历史中,曾有一段被称为“凤国盛世”的辉煌时期。当时,少昊治理下的百鸟之国呈现出一派繁荣向上、百业俱兴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万民归心,少昊见此情景,心中倍感欣慰。 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少昊特地邀请年幼的侄儿颛顼前来协助料理朝政。颛顼聪慧勤勉,处事有条不紊,在政务上展现出非凡的能力。他不仅不负众望,而且将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赞誉,也深得伯父少昊的赏识与信赖。

          少昊见颛顼日夜操劳、勤于政事,心生怜惜之情,便亲自教授他弹琴,希望他能在繁忙的政务之余,通过琴音调节心神、舒缓压力。琴声悠扬,寄托着少昊对晚辈的关爱与期望,也象征着一种文化的传承。

 

琴音传世

            据相关史料记载,少昊不仅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还是一位抚琴高手。他深谙琴道,琴艺高超,常以琴抒怀,以音明志。他教授颛顼弹琴的过程,也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象征着智慧与文化的代代相传。 周朝兴起与文化融合 随着历史的演进,周武王灭商建周,华夏大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周朝建立后,东夷各部的势力逐渐被压缩,文化上也经历了深刻的变迁。

            到了春秋末期,东夷各族逐渐融入华夏族的主流文化之中,完成了民族与文化的融合过程。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东夷的凤文化与中原的龙文化相互交融,逐渐演变为华夏民族的两大文化象征。凤文化象征着祥瑞、和谐与新生,龙文化则代表着威严、力量与统一,二者的结合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奠定了后世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石。

           这段历史不仅是政治的变迁,更是文化的升华,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阶段。凤与龙的合鸣,象征着中华文明的交响与腾飞。

 

【人物争议】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叙述体系中,关于五帝的记载一直存在不同的版本与争议。在秦汉之际的古史构建中,至少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五帝名单。一种以《大戴礼记》和《史记·五帝本纪》为代表,将五帝定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而另一种则出自西汉末年学者刘歆的叙述体系,他以少昊替代了黄帝,构建了一套新的五帝谱系。 刘歆的这一做法并非单纯出于学术考虑,而是服务于当时的政治需要。他为王莽篡汉制造舆论基础,试图通过重构古史体系来强化新政权的合法性。

           他以传统的“五方帝”观念为蓝本,即太皞、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具有神话空间象征意义的神祇或祖先形象,将前三者归为“三皇”,后二者则与喾、尧、舜结合,重新定义为“五帝”。 从传世文献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五帝并非传统意义上具有血缘传承的直系亲属,而是分别代表了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域和族群的文化记忆。

              司马迁的《五帝本纪》中,颛顼、帝喾、尧、舜都被归为黄帝的后裔,形成了一个以黄帝为核心的世系链条。不仅如此,夏禹、殷契、周族的始祖后稷也都被追溯为黄帝的玄孙。甚至秦人、匈奴,以及东越、南越、西南夷等边地族群的祖先,也被纳入黄帝的谱系之中。 这种历史书写方式,实际上是对汉武帝以前各民族文化记忆的一次系统性重构,反映了当时中原文化对多元族群的历史整合,也体现了早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芽与文化认同的形成。 进一步来看,黄帝与颛顼之间本为祖孙关系,但为了使五帝名单符合刘歆的政治与神话构想,他在二者之间强行加入了少昊一代,并将少昊与黄帝之子、颛顼之伯父玄嚣视为同一人物。然而,这种安排在传统文献中缺乏坚实依据。

             无论是《大戴礼记》还是《史记·五帝本纪》,均未提及少昊的存在。甚至连《竹书纪年》的注释也指出少昊“不居帝位”,可见少昊在传统的黄帝世系中地位模糊,形象若隐若现。 此外,《帝王世纪》记载帝喾娶娵訾氏女常仪,生下帝挚。而在《山海经》中,帝俊与羲和生十日,与常羲生十二月,其中常仪即是常羲。娵訾又名营室、孟陬(即今之双鱼座),《月令》中亦有“孟春之月,日在营室”的说法。因此,帝挚的诞生故事,实际上可能象征着天帝与日母在岁首之时孕育朝日的神话意象。而帝挚之后传位给其弟尧,这种“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似乎也暗含了“十日代出”的神话原型。

            从这一角度来看,少昊或帝挚的日神身份,应是在羲和“十日”神话体系之后逐渐形成的。其形象很可能是东夷族群在历史发展中对其首领进行神格化后所塑造的神话人物。这些传说背后,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上古神话资源,也折射出早期中国多元族群文化融合的历史轨迹。


【史籍记载】

             少昊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深远影响 少昊,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部族领袖,其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关于少昊的记载散见于《左传》《国语》《山海经》《逸周书》《帝王世纪》《路史》《太平御览》等众多古籍之中,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庞杂的文化谱系。这些文献不仅揭示了少昊作为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也反映了他所代表的部族在上古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先秦文献中的少昊形象:  《左传·昭公十七年》中记载了郯子与鲁昭子的一段对话,详细描述了少昊以鸟名官的制度。据郯子所述,少昊是其祖先,他以凤鸟的出现作为纪年的标志,设立了以鸟类为名的官职体系。凤鸟氏掌管历法,玄鸟氏司春分与秋分,伯赵氏掌冬至与夏至,青鸟氏主立春与立夏,丹鸟氏负责立秋与立冬。此外,还有五鸠、五雉、九扈等官职,分别管理民事、工艺、农业等事务。这种以鸟为官的制度,不仅体现了当时部族图腾崇拜的特征,也展示了少昊时期社会组织的雏形。 《左传·文公十八年》则提到少昊有一个不肖之子,被世人称为“穷奇”,是上古四凶之一。他破坏信用、废弃忠诚,传播恶言,陷害忠良,危害社会道德,因而被天下人所痛恨。这一记载反映了少昊家族内部也存在权力斗争与道德冲突。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还记载了少昊有四位贤能的叔父:重、该、修、熙,他们分别掌管金、木、水等事务,其中重为句芒(春神),该为蓐收(秋神),修与熙为玄冥(水神)。他们世代继承职责,共同治理穷桑地区,成为后世祭祀的对象。

           二、少昊与颛顼、黄帝、炎帝的关系 :从文献来看,少昊所处的时代早于颛顼,更早于尧、舜、禹,与黄帝、炎帝时期大致相当。《国语·楚语下》中提到,在少昊衰落之时,九黎部族扰乱礼法,导致人神混杂、秩序混乱。直到颛顼继位,才重新划分天地职责,任命重为南正司天、黎为火正司地,恢复社会秩序,史称“绝地天通”。 《逸周书·尝麦解》中记载,赤帝命蚩尤协助少昊治理四方,但蚩尤反叛,与赤帝争战于涿鹿,最终被黄帝擒杀。黄帝随后任命少昊清为司马鸟师,整顿五帝之官,使天下得以安定。这表明少昊不仅是东夷部族的首领,还曾参与中原部族的政治与军事事务。

           三、少昊的故里与迁徙历程 :根据文献与考古资料,少昊的故里位于今山东省日照市,最初立国于穷桑之地。他继承了太昊伏羲氏的德行,因此被称为“少昊”或“小昊”。他曾在今山东菏泽一带活动,设立工正、农正等官职,推动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并擅长治水,促进社会进步。 考古发现表明,少昊部族不仅活跃于大汶口文化时期,还延续至龙山文化时期。从大汶口晚期的日照陵阳河、五莲丹土村,到龙山时期的尧王城、两城,再到临朐西朱封,最后迁至曲阜,少昊部族经历了多次迁徙与发展,逐步从古国演变为方国,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至龙山文化末期,少昊部族逐渐衰落,被皋陶、伯益等新兴政权所取代。

            四、少昊在神话与宗教中的地位:  在《山海经》中,少昊被描绘为白帝,居住在长留之山,其统治的区域多文尾兽与文首鸟,象征着祥瑞与秩序。《山海经·大荒东经》还记载了少昊之国位于东海之外的大壑,他曾在此养育颛顼,并留下琴瑟。此外,《山海经·大荒南经》提到少昊之子倍伐居住于缗渊,显示其家族在神话体系中的广泛分布。 《太平御览》引《尸子》记载:“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说明少昊与太阳崇拜有关,其图腾可能为燕子(嬴),象征着光明与秩序。他不仅制定历法、观测天象,还发明乐器、创作乐曲,推动了早期礼乐制度的发展。

             五、少昊的历史评价与后世影响 :据《春秋命历序》记载,少昊传位八世,统治约五百年;而《易纬稽览图》则认为其统治持续四百年。在其统治后期,由于内部权力斗争与外部压力,少昊部族逐渐走向衰落。《逸周书·史记解》记载,青阳氏(少昊后裔)因沉迷美色,导致政事荒废,国家分裂为二。 周代以后,嬴姓、熊姓等族群,如徐、群舒、赵、秦、江、梁、黄等,多为少昊后裔。然而,《史记》中关于玄嚣未继承帝位的记载,被后人认为是受汉武帝政治意图影响而产生的误传。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少昊不仅是一位部族领袖,更是中国上古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所代表的部族体系、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文献与考古的结合研究,我们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少昊及其部族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后世纪念与文化传承】

           少昊陵墓~中国金字塔的千年印记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东约四公里的高阜之上,巍然矗立着一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的古代陵墓。古称“云阳山”,此地因传为上古时期少昊氏的陵寝所在地,而被后人尊崇为重要的历史遗迹。陵墓整体呈金字塔状,底宽28.5米,高8.73米,顶部直径12米,因其独特的外形,被誉为“中国金字塔”。这座陵墓不仅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制度的重要实物见证,也象征着少昊氏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

 

                遗迹~大汶口文化与少昊氏的迁徙轨迹:少昊氏作为史前东夷文化的重要支系,在中国早期文明演进过程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王青教授在其学术论文《从大汶口到龙山:少昊氏迁移与发展的考古学探索》中指出,考古发现的陶器铭文和大型墓葬为研究少昊氏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佐证。

          研究表明,少昊氏不仅活跃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其影响力更延续至龙山文化时期,经历了多次迁徙与文化融合。 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少昊氏以莒县陵阳河一带为中心,逐步发展其政治与社会组织。至大汶口文化末期,其主要聚落迁至五莲丹土地区。进入龙山文化早中期后,少昊氏进一步向东扩展,迁至日照尧王城、两城等滨海地区,并在此建立起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心聚落。龙山文化中期之后,又迁往临朐西朱封一带。最终,在龙山文化晚期,少昊氏势力范围延伸至曲阜一带,与后来兴起的华夏文明发生交汇。 王青教授进一步指出,这一迁徙过程不仅是地理上的移动,更是一次文明化进程的体现。少昊氏社会经历了从“古国”向“方国”的转变,其政治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组织逐步制度化。然而,随着龙山文化晚期的来临,少昊氏逐渐走向衰落,其地位被新兴的皋陶、伯益等政治实体所取代,标志着东夷文化内部的权力更迭与历史变迁。

           

          凤凰文化~鸟图腾崇拜的巅峰象征少昊氏对鸟类的崇拜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成为其文化体系中的核心信仰。据相关文献考证,《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少昊之国”与“羲和之国”的甘渊(又称汤谷),即位于现今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的天台山中。这里是古代太阳崇拜与鸟类图腾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中华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吴玉丽教授在其论文《从古文字看先民的美意识与图腾崇拜》中指出,少昊氏名“鸷”,意为猛禽,是鸟图腾崇拜最具代表性的部落。在其氏族体系中,各部落皆以鸟为名,反映出鸟在社会结构与精神信仰中的核心地位。 《左传·昭公十七年》中记载了郯子所述的少昊时代制度:“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文中详细列出了以凤鸟为首的各类鸟官体系:凤鸟氏为历正,玄鸟氏司分,伯赵氏司至,青鸟氏司启,丹鸟氏司闭;祝鸠氏为司徒,鴡鸠氏为司马,鸤鸠氏为司空,爽鸠氏为司寇,鹘鸠氏为司事;另有五鸠、五雉、九扈等,分别承担教化、农事、度量等职责。这些以鸟为名的官职体系,虽被后人赋予历史化的解释,但其背后所反映的鸟图腾崇拜与社会组织形式,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 根据考古与文献互证,可知鸤鸠即布谷鸟,爽鸠为鹰,鹘鸠为枭或雕。

            少昊氏以其图腾“鸷鸟”为核心,统一并融合了以凤鸟、玄鸟、伯赵、青鸟、丹鸟以及五鸠、五雉、九扈等为代表的不同鸟类图腾部落。通过授予各部落首领相应的官职与职能,构建起一个以鸟为名、以鸟为序的复杂社会管理体系,展现出少昊之国高度发达的图腾文化与政治智慧。

           结语 :少昊氏作为上古时期的重要部族,其文化遗迹、迁徙轨迹与图腾信仰,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多元面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资源。从云阳山上的金字塔陵墓,到大汶口与龙山文化遗址,再到鸟图腾崇拜的凤凰文化,少昊氏的精神遗产穿越千年,至今仍在齐鲁大地上传承不息,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昊后裔】

           少昊,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与历史中极具影响力的部族首领,其后代在神话传说与历史记载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在外貌、性格、品德、才能等方面展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部分著名后裔在古籍中亦有详略不一的记载。以下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少昊后裔介绍:

          01.重(句芒), 重,又名句芒,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木神,与伏羲共同掌管春天的运行。句芒的形象独特,为人面鸟身,面部方正,常身着白色衣袍,出行时驾驭两条飞龙。他手持圆规,象征着春天万物生长的秩序与生命力。作为生命之神,句芒不仅掌管自然界的春生之气,也负责对人类的德行进行评判。据《吕氏春秋·孟春》记载,若有人行善积德,对国家有突出贡献,句芒便会赐予其长寿,以示天道酬善。

 

         02.该(蓐收), 该,又称蓐收,是少昊的另一位重要后裔。他的形象为人面虎爪,全身覆盖白色毛发,左手执钺,左耳缠蛇,驾驭两条飞龙。蓐收是金神,掌管西方一万二千里之地,同时负责观测日落时分的霞光是否正常,以示天象之吉凶。此外,蓐收还兼任天界的刑神,掌管刑罚之事,象征威严与正义。据《山海经》记载,蓐收为威姓,是古代一目国(又称鬼国)的建立者。

 

            03.穷奇,  穷奇是古代神话中著名的“四凶”之一,形象为似虎而有翼,能通晓天下语言。他性格乖戾,是非颠倒,常在争斗中吞噬正义之人,而放纵恶人逍遥法外。然而,在每年腊月初八,穷奇会与他的同类一起驱赶或吞噬害虫,具有一定的益世之功。他与混沌、梼杌、饕餮并称“四凶”,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也有传说认为穷奇是风神的后裔,并非少昊之子。

 

             04.般, 般是少昊的儿子之一,被封于尹城,其后人以封地为姓,形成尹姓。尹城位于今山西西南部与河南西北部交界处,尹吉甫的墓地即在此地。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少昊生般,般是始为弓矢。”这表明般在兵器制造方面有重要贡献。 般作为弓矢的发明者,被后世尊为弓正,并主祀弧星,掌管相关官职。宋代学者罗泌在《路史》卷十六中提到,般为少昊次妃所生,其子昧为玄冥师。般所封之地为尹城,与张姓发源地不同,因此与张姓并非同源。 唐代张九龄在《姓源韵谱》中指出:“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后因氏焉。”唐林宝《元和姓纂》亦载:“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因氏焉。”《中华尹氏通志》第一分册第一页也明确指出,尹姓起源于少昊之子般,自此尹姓正式形成。

 

         05.挥,  挥,字玉爵,号天禄,是少昊与正妃凤鸿氏皇娥之子,排行第五。张姓家谱中有人认为挥即为般,但此说法为近现代所提出,古代文献并无此类记载。根据《元和姓纂》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挥是弓箭的发明者之一。然而,般与挥的封地不同,尹姓与张姓的起源地亦不相同,因此两者应为不同的个体。

 

           06.倍伐, 倍伐是少昊的后裔之一,因某种原因被贬至南方,成为缗渊的主神,负责镇守南方水域。

 

            07.昧,  昧为少昊后裔,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他是少昊金天氏的裔子,也有说法认为其为少昊的曾孙。昧之子台骀因治水有功,被封于汾川,即今山西省临汾县一带。

 

            08.蟜极, 蟜极是帝喾之父,业父(大业之父)的父亲,大业的曾祖父,伯益的高祖父。他不仅是赵国、秦国、江国、黄国、梁国、徐国、费国等诸侯国的嫡系祖先,也是华夏文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宗族先祖之一。其事迹见于《史记·五帝本纪》。

 

            09.穷申, 穷申是穷奇的弟弟,虽在古籍中记载较少,但作为“四凶”之一穷奇的亲属,也具有一定的神话背景与象征意义。

              综上所述,少昊后裔不仅在神话传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中华姓氏文化、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中留下了深远影响。这些人物或掌管自然法则,或参与社会秩序的建立,或成为后世姓氏的起源,体现了古代先民对自然、社会与祖先的崇敬与追忆。

 

少昊家庭成员

祖父:黄帝 

父亲:昌意

妻子:凤鸿氏

儿子:

01.重(句芒)

02.该(蓐收)

03.穷奇

 04.般

 05.(受封张地,张姓奉其为始祖(争议:部分族谱称其为黄帝第五子)‌)

06.倍伐

07.昧

08.蟜极(子帝喾(五帝之一)→子契(商始祖)、弃(周始祖)‌)

09.穷申,


 

少昊与帝王世系】

高祖:001.【燧人氏】[上古]
曾祖:002【伏羲 】[上古]
祖父:003.【少典
父亲:004.【黄帝 】生二子(【
1.少昊(玄嚣),2.昌意

005.【少昊(玄嚣)】生九子。(受封张地,张姓奉其为始祖,蟜极(子帝喾(五帝之一)→子契(商始祖)、弃(周始祖)‌)

006.【颛顼】(zhuān xū)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传位于黄帝曾孙帝喾(其侄子)‌

007【帝喾dì kù)姬姓,名俊。五帝之一(生四子,一说五子)

008.【1.尧】【2.契】【 3.后稷】,【4.帝挚】【5.台玺】】

 


[少昊后裔分化出‌14个主要姓氏‌]
嬴:少昊直系    山东曲阜(赢姓分支另有:梁、谭、桑(穷桑氏)、己等姓氏‌。)
秦:嬴姓分支    西迁建秦国
赵:嬴姓分支    晋国大夫后立赵国
黄 :黄莺图腾,建黄国‌    河南潢川(黄国遗址)
江:鸿雁图腾‌1    河北唐县→河南正阳(江国)
徐:东夷徐夷    江苏泗洪(徐国)
李:皋陶后裔    融合华夏多支

 张 、 金 、 尹 、 萧 、 舒 、 蒲 、 路 、 潞 、 阮 、 安 等。

【其他阅读】

宝儿网地图

002.【朝代帝王世系

001.【全国省市简介


==========

005.少昊(玄嚣)(shào hào)少皞部落的首领,五方天帝之一

2022年12月31日 12:15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上古 三皇五帝    005.少昊(玄嚣)(shào hào)少皞部落的首领,五方天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