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四十六年,公元346年,汉末代皇帝后主李势太和三年,嘉宁元年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 前凉忠成公张骏建兴三十四年(太元二十三年),前凉敬烈公张重华建兴三十四年(永乐元年),。 后赵武帝石虎建武十二年, 代国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九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301年-400年    公元三百四十六年,公元346年,汉末代皇帝后主李势太和三年,嘉宁元年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 前凉忠成公张骏建兴三十四年(太元二十三年),前凉敬烈公张重华建兴三十四年(永乐元年),。 后赵武帝石虎建武十二年, 代国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九年






公元三百四十六年





公元346年,农历丙午(马)年,天干五行属火

东晋】健康)第五位皇帝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

年号:永和(345年~356年)东晋第五位皇帝晋穆帝司马聃第一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八个年号。【晋王朝第二十四个年号】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成都)第五位皇帝李势太和三年

年号太和(344年正月-346年九月,十六国成汉第五位皇帝李势第一个年号,成汉政权第六个年号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成都)第五位皇帝李势嘉宁元年

年号:嘉宁(346年十月-347年三月),十六国成汉第五位皇帝李势第二个年号,成汉政权第七个年号,这也是成汉政权的最后一个年号。 嘉宁二年(347年)三月,李势被东晋桓温俘虏,李势及宗室迁至建康。后被晋穆帝司马聃封为归义侯,成汉自此灭亡。公元361年(升平五年),李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去世。丞相.范贲继位。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凉州)第四任位君主.凉王张骏太元二十三年,(6月28日)五月二十三.丙戌日逝世)(建兴三十四年)

年号:太元(324年五月—346年四月)十六国前凉第四任位君主张骏年号,前凉政权第三个年号。沿用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建兴)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凉州)第五任位君主.敬烈公张重华永乐元年(五月继位.建兴三十四年

年号永乐(346年-353年)十六国前凉第五任位君主.敬烈公张重华年号,前凉政权第四个年号。沿用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建兴)

,,】十六国【后赵)第三位皇帝石虎建武十二年

年号:建武(335年-348年)十六国后赵第三位皇帝石虎第一个年号,后赵政权第四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陈留国】第3代陈留王曹励(劢)(326年冬十月—(358年12月1日)冬十月乙丑)

羌族】【后秦】政权奠基人,姚弋仲(生卒280年~352年))

南匈奴】【铁弗匈奴】朔方)第四任君主.平北将军、左贤王.刘务桓(341年-356年)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四任君主杨初(337年-355年在位)

氐族】【前秦】【氐族人~苻洪前秦政权奠基人,略阳郡氐族首领,310年,汉国皇帝刘聪派遣使者任命苻洪为平远将军,苻洪不肯接受汉国的官职,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郡公。 (310年-350年在位)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九年(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

年号:建国(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第一个年号,共使用39年。


2.【慕容吐谷浑部落】③吐谷浑叶延(329年―351年)

3.【慕容鲜卑部落】龙城)第二任首领,(前燕奠基人燕王慕容皝,二年,燕十三年(333-348年)

4.【段部鲜卑(徒何)】会支)段部鲜卑第十任君主段兰(343~350年前在位)

5.【乞伏鮮卑西秦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6年在位)

6.【宇文鲜卑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六任国王.故国原王(钊)(331年 - 371年)

 
【世纪】4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043年
【年代】 东晋成、穆,列国前凉,列国前秦

【在位皇帝】

东晋】第五位皇帝穆帝司马聃(344年11月18日-361年7月10日)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第五位(末帝)皇帝李势(343--347年4月13日.三月十七.乙亥)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第四任位君主张骏(324年五月—346年6月28日.五月二十三)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凉州)第五任位君主.敬烈公张重华(346年五月--353年12月29日)

,,】十六国【后赵】第三位皇帝石虎(334-349在位)

【年号】太和,嘉宁。永和,建兴(太元)(永乐)建武十二年,建国

【朝代】

晋朝】【人物东晋(317年至420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公元346年2月8日

农历:346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284年1月29日,波斯历:前277年11月18日,星期:星期六,干支:丙午年 庚寅月 丙寅日,属相:马,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六九第3天,儒略日数:1847473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何充,(292--346年),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人。东晋时期重臣.宰相,曾任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曹魏光禄大夫何桢曾孙、安丰太守何睿的儿子。永和二年(346年)去世,获赠司空,谥号文穆。个人作品~文集五卷,传于世。

【家庭成员】
曾祖:何桢,曹魏光禄大夫。
祖父:何恽,豫州刺史。
父亲:何睿,晋安丰太守。
(兄弟)
1.何准,何充五弟。东晋外戚,但专心事佛,不任官。
2.何充另有一兄,为何松之祖父,名佚。
女儿:何法登,王康之妻,生一女王夙旻,王夙旻嫁何元度(何惔子)。
(侄子女)
1.何放,何准子,因何充无子而过继到何充作为嗣子。
2.何惔,何准子,南康太守。
3.何澄,何准子,尚书左仆射。
4.何法倪,何准女,嫁晋穆帝司马聃。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显宗成皇帝下永和二年(丙午,公元三四六年)

  春,正月,丙寅,大赦。

  己卯,都乡文穆侯何充卒。充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所选用皆以功效,不私亲旧。

  初,夫馀居于鹿山,为百济所侵,部落衰散,西徙近燕,而不设备。燕王皝遣世子俊帅慕容军、慕容恪、慕舆根三将军、万七千骑袭夫馀。俊居中指授,军事皆以任恪。遂拔夫馀,虏其王玄及部落五万馀口而还。皝以玄为镇军将军,妻以女。

  二月,癸丑,以左光禄大夫蔡谟领司徒,与会稽王昱同辅政。

  褚裒荐前光禄大夫顾和、前司徒左长史殷浩;三月,丙子,以和为尚书令,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和有母丧,固辞不起,谓所亲曰:“古人有释衰绖从王者,以其才足干时故也。如和者,正足以亏孝道、伤风俗耳。”识者美之。浩亦固辞。会稽王昱与浩书曰:“属当厄运,危弊理极,足下沈识淹长,足以经济。若复深存挹退,苟遂本怀,吾恐天下之事于此去矣。足下去就,即时之废兴,则家国不异,足下宜深思之。”浩乃就职。

  夏,四月,己酉朔,日有食之。

  五月,丙戌,西平忠成公张骏薨。官属上世子重华为使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赦其境内;尊嫡母严氏为大王太后,母马氏为王太后。

  赵中黄门严生恶尚书硃轨,会久雨,生谮轨不修道路,又谤讪朝政,赵王虎囚之。蒲洪谏曰:“陛下既有襄国、鄴宫,又修长安、洛阳宫殿,将以何用?作猎车千乘,环数千里以养禽兽,夺人妻女十万馀口以实后宫,圣帝明王之所为,固若是乎?今又以道路不修,欲杀尚书。陛下德政不修,天降淫雨,七旬乃霁。霁方二日,虽有鬼兵百万,亦未能去道路之涂潦,而况人乎!政刑如此,其如四海何!其如后代何!愿止作役,罢苑囿,出宫女,赦硃轨,以副众望。”虎虽不悦,亦不之罪,为之罢长安、洛阳作役,而竟诛硃轨。又立私论朝政之法,听吏告其君,奴告其主。公卿以下,朝觐以目相顾,不必复相过从谈语。

  赵将军王擢击张重华,袭武街,执护军曹权、胡宣,徙七千馀户于雍州。凉州刺史麻秋、将军孙伏都攻金城,太守张冲请降,凉州震动。重华悉发境内兵,使征南将军裴恒将之以御赵。恒壁于广武,久而不战。凉州司马张耽言于重华曰:“国之存亡在兵,兵之胜败在将。今议者举将,多推宿旧。夫韩信之举,非旧德也。盖明主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堪,则授以大事。今强寇在境,诸将不进,人情危惧。主簿谢艾,兼资文武,可用以御赵。”重华召艾,问以方略;艾愿请兵七千人,必破赵以报。重华拜艾中坚将军,给步骑五千,使击秋。艾引兵出振武,夜有二枭鸣于牙中,艾曰:“六博得枭者胜。今枭鸣牙中,克敌之兆也。”进与赵战,大破之,斩首五千级。重华封艾为福禄伯。

  麻秋之克金城也,县令敦煌车济不降,伏剑而死。秋又攻大夏,护军梁式执太守宋晏,以城应秋,秋遣晏以书诱致宛戍都尉敦煌宋矩。矩曰:“为人臣,功既不成,唯有死节耳!”先杀妻子而后自刎。秋曰:“皆义士也。”收而葬之。

  冬,汉太保李弈自晋寿举兵反,蜀人多从之,众至数万。汉主势登城拒虞,弈单骑突门,门者射而杀之,其众绵溃。势大赦境内,改年嘉宁。势骄淫,不恤国事,多居禁中,罕接公卿,疏忌旧臣,信任左右,谗诌并进,刑罚苛滥,由是中外离心。蜀土先无獠,至是始从山出,自巴西至犍为、梓潼,布满山谷十馀万落,不可禁制,大为民患。加以饥馑,四境之内,遂至萧条。

  安西将军桓温将伐汉,将佐皆以为不可。江夏相袁乔劝之曰:“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今为天下之患者,胡、蜀二寇而已。蜀虽险固,比胡为弱,将欲除之,宜先其易者。李势无道,臣民不附,且恃其险远,不修战备。宜以精卒万人轻赍疾趋,比其觉之,我已出其险要,可一战擒也。蜀地富饶,户口繁庶,诸葛武侯用之抗衡中夏,若得而有之,国家之大利也。论者恐大军既西,胡必窥觎,此似是而非。胡闻我万里远征,以为内有重备,必不敢动;纵有侵轶,缘江诸军足以拒守,必无忧也。”温从之。乔,瑰之子也。

  十一月,辛未,温帅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谯王无忌伐汉,拜表即行;委安西长史范汪以留事,加抚督梁州之四郡诸军事;使袁乔帅二千人为前锋。

  朝廷以蜀道险远,温众少而深入,皆以为忧,惟刘惔以为必克。或问其故,惔曰:“以博知之。温,善博者也,不必得则不为。但恐克蜀之后,温终专制朝廷耳。”


【公元三百四十六年大事记】

前燕征服扶余
  扶余当初居于鹿山(今黑龙江哈尔滨东南一带),后为百济所侵,其部落逐渐衰散,西迁接近前燕。前燕十年(346)初,燕乘扶余毫无防备,便派世子俊率慕容军、慕容恪、慕舆根等一万七千骑兵袭击。慕容俊居中指授,遂攻拔扶余,擒其王玄及部落五万余口而还。燕王皝于是以扶余王玄为镇军将军,以己女妻之。至此,扶余尽归前燕所有。

 

晋蔡谟、司马昱共辅朝政
  永和二年(346)二月,晋以蔡谟领司徒,与会稽王司马昱共辅朝政。蔡谟字道明,陈留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世为著姓。初仕晋元、明二帝。苏峻平后,复为侍中,领琅琊王师,赐爵济阳男。成帝即位,又拜为太傅、太尉、司空。郗鉴死后,谟又领徐州刺史、假节。康帝即位,谟又领司徒、录尚书事。穆帝即位后次年,遂征其入朝辅政。同年三月,褚裒推荐顾和、殷浩,晋以和为尚书令,浩为扬州刺史。和因有母丧辞位,殷浩亦推辞不就,经司马暗劝说后始就其职。

 

前凉王张骏卒
  张骏字公庭,十八岁继任凉州刺史,先后被晋及前赵拜为凉州牧、西平公和凉王。据守凉州(今甘肃武威),在其治理下,凉州政明刑简,人心安稳。境内虽称其为王,但与东晋始终保持君臣关系。又向西征伐,兼并西域部分地区,尽占陇西之地,至晚年仪卫建置始仿效王制。建兴三十四年(346)五月卒,年四十岁。其官属共奉世子重华为使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尊嫡母严氏为大王太后,生母马氏为王太后。下令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囿,以恤贫穷。

 

桓温灭成汉
  成汉内乱之际,晋安西将军桓温正准备灭汉。永和二年(346)冬,晋廷专就西征一事进行讨论,大多数以蜀道险远,孤军深入为忧。但江夏相袁乔认为“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又说:“蜀虽险固,比胡为弱。李势无道,臣民不附。且恃其险远,不修战备,宜以精卒万人轻装疾趋,可一战而擒。”其年十一月,桓温与周抚、司马无忌率晋军出发,并以袁乔为前锋。次年(347)二月,晋军进至青衣(今四川东山北),汉主李势始征发大军进行抵抗。三月,桓温采纳袁乔意见,备三日粮,径率步卒直逼成都,与汉将李权三战三捷,旋又大破李势之众,乘胜进至成都。李势奔逃,旋派人向桓温投降。自称“略阳李势叩头死罪”。温遂将李势及宗室十余人押送建康,晋封李势为归义侯。升平五年(361),死于建康成汉立国共计四十七年,至此而亡。

 

桓温伐蜀,成汉灭亡
  成汉嘉宁元年(346)十一月,东晋荆州牧桓温率益州刺史周抚等西征成汉,次年三月,成汉败亡。桓温,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被授予驸马都尉之职。永和元年(345),他继庾翼之后担任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等职。桓温具有雄才伟略,志在西取成汉,北伐中原。晋永和二年(346)十一月,桓温乘成汉内乱之际,率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谯王无忌讨伐成汉李势,并以袁乔为前锋。次年(347)二月,桓温大军到达青衣(今四川青神)。汉主李势派其叔父李福、堂兄李权、将军昝坚等迎击晋兵。三月,桓温采纳袁乔的建议,避开对方主力,亲自率领大军直逼成都,与汉将李权交战,三战三捷,接着又大破李势之众,乘胜长驱直入成都。李势见大势已去,趁夜出逃,随后又派人向桓温投降。成汉亡,立国共计47年。桓温将李势及宗室10余人押送至建康,封李势为归义侯。升平五年(361),李势死于建康。

 

何充卒
  何充字次道,庐江潜(今安徽霍山东北)人。初为大将军王敦掾,转主簿。后与敦不协,累迁中书侍郎。与王导相善,亦受明帝信任。在会稽内史任上甚有德政,并为王导、庾亮所推重。王导死后,与庾冰参录尚书事,多历显职。康帝建元初,充因反对康帝嗣位而引起庾氏不快,出刺徐州,外镇京口以避之。康帝死后,充拥立穆帝。庾冰、庾翼死后,充专辅幼主,以桓温代替庾翼子爱之出镇武昌。何充居任宰辅,虽无澄正改革之能,但强力有器局,以社稷为己任,所选之人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党,但信任不得其人。性好释典,崇修佛寺,多以资财供给沙门,以此获讥于世。永和二年(346)正月卒,年五十五岁。

 

赵立私论朝政之法
  后赵中黄门严生素与尚书朱轨有怨。建武十二年(346),赵境大雨,严生借道路损坏,以轨不修道路,谤讪朝政,暗向石虎进谗,石虎盛怒,遂将朱轨收监。蒲洪闻知此事,上书极谏,请赦朱轨,兼罢长安、洛阳宫役。石虎虽不悦,但未追罪蒲洪,竟杀朱轨。又立私论朝政之法,准许吏告其君,奴告其主。一时之间,公卿朝觐,但以目相顾,不敢相互谈论。

 

石虎攻前凉不克
  建兴三十四年(346)五月,前凉王张骏刚死,后赵石虎就乘丧攻之。赵将王擢袭武街(在陇西),擒其护军将,徒其民七千余户至雍州(今陕西西安西北),另一大将麻秋进攻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前凉震恐。张重华立即征发境内兵,使谢艾率骑五千反击赵军,胜之。但赵将谈秋克金城后又攻大夏(今甘肃临夏东南);次年四月,又攻枹罕(今甘肃临夏),幸遇前凉守军死力奋战,赵兵八方屡攻不克。石虎又增三万;前凉亦派谢艾率军三千相抗,大破赵军,斩首万三千级。麻秋单骑逃奔大夏。但同年五月,麻秋复拥兵十二万进屯河南,张重华退守枹罕,姑臧(今甘肃武威)大震。虎复遣征西将军孙伏都、将军刘浑帅步骑二万会麻秋军,长驱济河而战。重华急令谢艾率步骑二万迎之。八月,艾又大败麻秋军石虎援兵,秋退归金城。石虎闻之,叹曰:“吾以偏师定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困于枹罕,彼有人焉,未可图也!”遂俱退。谢艾还军,尽讨叛虏斯骨真等万余落,皆破平之。

 

成汉内乱
  李势嗣位后,与其父同样骄恣逸,常居深宫,罕接公卿,疏忌旧臣,信宠佞幸,刑赏苛滥,由此朝廷内外人心大乱,国政日衰。太和三年(346)十月,太保李奕从晋寿(今四川剑阁东北)起兵进攻成都,蜀人纷纷响应,部众多达数万。李势登城拒战,李奕单骑突门被门者射杀,其众遂溃,势因改元嘉宁,以示庆贺,蜀士先无獠族,至是布满山谷,揭杆而起,自巴西(今四川阆中)至犍为(今四川彭山东)、梓潼等地,多达十余万落,李势不能制。加之饥荒,成汉境内遂至萧条。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江城子 和元复初赋玄圃梅花

[魏晋] 张野
雪迷幽径月迷津。水南村。竹间门。惟有天寒,翠袖伴朝昏。玄圃移根来万里,空怨杀,楚江云。玉堂深处护仙真。怕京尘。染芳魂。一种清香,占断百花春。只恐东君偏爱惜,桃与李,却生嗔。

 
【其他阅读】
=======
2023年8月31日 19:0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