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弗部匈奴(272--391年)

首页标题    五胡    1,匈奴.北方游牧民族    铁弗部匈奴    铁弗部匈奴(272--391年)






铁弗部匈奴



272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三国.东晋.十六国

中文名:铁弗部
外文名:tie fu bu
别名:杂胡
民族分类:匈奴族

部落首领:刘去卑,刘诰升爰刘虎刘务桓,刘阏陋头,刘悉勿祈,刘卫辰

著名首领:赫连勃勃(胡夏开国皇帝)


【铁弗部组成与人物梳理】

      铁弗部是汉末时期匈奴族的一支,作为匈奴人的后裔,他们又被称作“杂胡”。

      在十六国这一历史阶段,铁弗部的首领赫连勃勃于河套地区建立了夏政权,这一政权在历史上被称为“胡夏”。然而,胡夏最终被北魏所灭。在此之后,铁弗部的一部分人逐渐融入了汉族,另一部分则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关于铁弗部确切的存在时间,目前尚无明确记载。 自汉末南匈奴分裂以来,随着汉国与前赵相继灭亡,“匈奴”这一称号已彻底失去了其原有的号召力。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匈奴的后裔纷纷重新组合,形成了许多新的部落。诸如屠各、宇文、沮渠、贺兰、铁弗、独孤、稽胡等新部落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先后出现的,这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359年刘卫辰为首领时,铁弗部势力大增,一度成为朔方塞内外势力较强的一支力量,控地千余里,包括今鄂尔多斯高原、乌加河河套一带。北魏登国六年(391年),铁弗部被拓跋魏击败,部众四散,辖地尽失。407年,铁弗匈奴赫连勃勃(刘卫辰之子)自称大夏天王,建大夏国,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境筑都统万城,取“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并将汉朝宗室之“刘”姓改为显具胡族特征的“赫连”氏,实行军事暴政。其强盛时期所领有的地区大致相当于今陕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内蒙古中部、甘肃一带。

         公元407年,铁弗部的首领刘卫辰之子赫连勃勃建立了夏国,这一政权又被称为胡夏或大夏,其首都设在统万(现今内蒙古乌审旗南部的白城子)。赫连勃勃去世后,被追谥为武烈皇帝,庙号为世祖。

      公元431年,赫连勃勃的第五子赫连定西击北凉时被北魏处死,至此胡夏灭亡。胡夏政权历经三主,存续两代,存在了大约25年。


【铁弗部世系首领】
铁弗部历任部落大人(?年-391年)
去卑,?,追加谥号正帝?
刘诰升爰,272—309年,追加谥号元帝

刘虎(刘乌路孤),309—341年,追加谥号景帝
刘务桓
,341—356年,追加谥号宣帝
刘阏陋头,356—358年十二月逃走,追加谥号殇帝?
劉悉勿祈,358十二月—359年四月,追加谥号悼帝?
刘卫辰,359—391年,追加谥号桓帝

  赫连勃勃十六国时期胡夏开国皇帝,赫连勃勃(381年~425年),字屈孑,朔方郡朔方县(今陕西省靖边县)人 。胡夏开国皇帝。匈奴左贤王刘卫辰之子,母为桓文皇后苻氏。真兴七年(425年),去世,终年四十五岁,谥号武烈皇帝,庙号世祖,安葬于嘉平陵。

 
【其他阅读】
=======
2025年3月14日 11:42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