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



【历史年号查询表 公元前2197年 到 公元前1年

 

上古】【三皇】【五帝】【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秦朝


【基本信息】

中文名:蚩尤
别名:兵主

对手:黄帝

经历战争:涿鹿之战

战争结果:兵败被应龙所杀
形象特征:耳鬓如剑戟,头有角
神话体系中国神话
身份:主兵之神、中华三祖之一

职务:东方九黎部落首领、制造兵器

 

【个人简介】

        蚩尤,传说中是制造兵器的人,也被尊为主管战争的神祇,与黄帝、炎帝并称为“中华三祖”。据传他是东方九黎部落的首领,有兄弟八 十一人,皆勇猛善战。蚩尤带领族人率先使用金属(铜)铸造兵器,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军事优势。后来,他与黄帝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展开大战,最终战败,被黄帝的部将应龙所杀。 据古籍《述异记》记载,蚩尤形象威武而奇特,耳鬓如同剑戟般锋利,头上长有角,象征其勇猛与神力。这一形象不仅体现了古代先民对蚩尤的敬畏,也反映出他在中华远古战争史和兵器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形像】

 

一、基本身份定位

         部落归属 :蚩尤是上古时期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与黄帝、炎帝并称为“中华三祖”。九黎部落作为当时重要的部族联盟,其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黄河下游及长江流域,大致位于今天的山东至河北一带。蚩尤作为部族的最高领袖,统领众多部族,具有极高的政治权威和军事统帅能力。 时代背景 蚩尤活跃于约公元前2599年至前2499年之间,处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社会结构逐渐复杂化,部族之间战争频繁,文化与技术不断进步。蚩尤所处的时代与良渚文化晚期存在时间上的重叠,显示出当时南方文化与中原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二、文化特征

        图腾象征 :蚩尤的形象被描述为“面如牛首,背生双翅”,体现出牛图腾与鸟图腾的复合特征。这种形象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反映了九黎部族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与图腾信仰的融合。此外,蚩尤部族以“铜头铁额”“食沙石”为特征,可能象征着其在早期金属加工和盔甲制造方面的先进水平,展现出高度的军事组织能力。

         技术贡献: 蚩尤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贡献:

         金属冶炼:据传蚩尤首创青铜兵器制造技术,极大提升了部族的军事实力,推动了早期军事革命的发生。

         农耕文明:他积极推广耕作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此被苗族后人奉为农耕始祖。

         社会制度:蚩尤还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部族法规体系,为后来的社会治理提供了雏形,被视为中国法治思想的早期萌芽之一。

 

三、涿鹿之战

          战争过程: 涿鹿之战是上古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部族战争之一。蚩尤首先击败了炎帝部落,迫使炎帝寻求与黄帝结盟,形成对抗九黎的联合力量。在战争中,蚩尤运用了“大雾迷阵”的战术,一度令黄帝军队陷入困境,后被黄帝借助指南车破解。

             神话记载中提及蚩尤曾调用风伯雨师,制造狂风暴雨以助战,而黄帝则请来旱神女魃应对,最终逆转战局。 战败影响 尽管蚩尤最终战败,但其影响深远。九黎部族部分成员融入华夏集团,成为中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则向南迁徙,成为苗族等南方民族的先民。蚩尤虽败犹荣,其英勇形象在后世广受尊崇。例如,汉代时期,蚩尤仍与黄帝一同受到祭祀,刘邦起兵时也曾祭祀蚩尤,以示对其神勇精神的继承与敬仰。

 

【典籍记载】

早在先秦时期,蚩尤与黄帝之间的战争便已见诸典籍。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此段文字生动描绘了上古时期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

       《孔子三朝记》亦有记载:“黄帝杀蚩尤于中冀,蚩尤股体身首异处,而其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故名其地为解。”这不仅赋予了蚩尤神话般的结局,也使“解”地之名有了历史与传说的双重渊源。

         汉代,《史记·卷一·本纪第一·五帝》详细记述了黄帝征伐蚩尤的过程:“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这段记载不仅展现了黄帝的雄才大略,也突出了蚩尤作为对手的强大与不可一世。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记载:“三曰兵主,祠蚩尤。”可见蚩尤在当时已被奉为兵神。

         《龙鱼河图》则补充道:“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乃仰天而叹。”进一步渲染了蚩尤的神秘与威力。

           三国时期,《皇览·冢墓记》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这一记载强调了蚩尤死后被分葬各地的传说,也反映出后人对其的敬畏与纪念。

         南北朝时期,《述异记(上)》记载:“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牛氐人,人不能向。”此段文字形象地描绘了蚩尤的神异形象,更增添了其作为战神的威严。

           唐代,《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记载:“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这段文字不仅补充了蚩尤的出身与征伐路线,也进一步丰富了其神话体系。

          宋代,《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记载:“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说明蚩尤的形象不仅广泛见于古代礼器之上,也逐渐被赋予警示后世的意义。

          《梦溪笔谈·卷三》则有载:“解州盐泽,方面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将地理现象与神话传说结合,赋予了解州盐池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

          明代,《通雅·卷二十一》记载:“宋崇宁时,帝敕天师张虚靖召关公破蚩尤、复盐池,见灵,遂封(关公)崇宁真君。”这一记载将上古神话与后世信仰融合,展现了蚩尤传说在后世的延续与演变,也反映出其在文化与宗教中的深远影响。

 

【后世纪念】

         解州盐池的由来,源自古代传说。据《孔子三朝记》记载,上古战神蚩尤在与黄帝的战争中被击败,惨遭诛杀。其身首分离,尸骸散落各地,鲜血流入大地,化为卤水,形成了今日的解州盐池。因蚩尤尸解于此,故得名“解州”,这一地名背后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神话色彩,也成为后人追溯远古文明的重要线索。

         在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亦有与蚩尤相关的遗迹——蚩尤冢。该冢位于台前县城关镇后三里村东南约300米处。据历史传说,蚩尤的头颅最初葬于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其肩髀则葬于山阳郡巨野的重聚之地,而部分尸骸则被安葬在今台前县境内。

          关于台前蚩尤冢的具体筑修年代,史无明确记载。据清末时期记录,冢体尚高约1.5米,占地约三亩,冢上生长着茵柳与野草,景象苍凉。1933年,黄河决口,蚩尤冢被泥沙掩埋。此后,当地村民在原址重新堆起一座土冢,面积约一亩。然而,至1956年,该冢被平整,土地被开辟为耕地,昔日的遗迹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随着对蚩尤文化的重视与传承,近年来多地陆续建设了以蚩尤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

         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十五里园镇的蚩尤陵旅游区,已成为重要的文化遗址和旅游目的地。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陵门、高大的蚩尤神像雕塑、宽敞的祭祀广场、庄严的蚩尤宝殿,以及展示东夷文化与农耕文明的展览馆,全面展现了蚩尤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深远影响。

           位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蚩尤九黎城,也是一处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大型景区。这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苗族建筑群落,以苗族始祖蚩尤文化为核心主线,生动展现了苗族人民的历史渊源与民族文化传承,成为西南地区弘扬蚩尤文化的重要窗口。 这些文化遗迹与景区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也成为连接古今、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与瞻仰。

 

【典故传说 】

       相传在远古时期,苗族先民居住在黄河之滨,共分为八十一寨,部落繁荣昌盛。当时的苗族首领名为蚩尤,他英勇睿智,深受族人爱戴。为了保护百姓安宁,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族民众的“垂耳妖婆”,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祥和。 然而,妖婆的三个妖娃不甘失败,为了复仇,他们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也就是后来被尊为华夏人文始祖的炎帝与黄帝。蚩尤不畏强敌,率领苗族人民奋起抵抗,英勇奋战,多次击退赤龙与黄龙二公的进攻,展现出非凡的胆略和领袖气魄。 另一段传说则源自道教文化。据传在宋真宗年间,解州盐池突发异象,盐产量骤然中断,百姓生计受到严重影响。江西龙虎山的张天师奉诏入朝,向皇帝禀告此异象乃蚩尤作祟所致,并建议请关公出马以斩蚩尤。于是张天师依皇命焚香画符,召请关公降世。关公显灵,神威赫赫,一举斩杀蚩尤,盐池随即恢复正常生产,百姓欢欣鼓舞,纷纷感念关公神恩。 这两段跨越历史与神话的传说,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正义、敬仰忠勇的精神传统,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记忆与精神财富。

 

【近年节日活动】

        节日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祖先精神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各地纷纷举办以祭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2016年(丙申年),世界华人齐聚河北省涿鹿县,在黄帝城中华三祖堂前隆重举行共祭中华三祖大典。此次活动隆重纪念中华民族的三大文明始祖——黄帝、炎帝与蚩尤,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共同缅怀先祖伟业,追思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祭尤节”是苗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承载着苗族人民对祖先蚩尤的崇敬与怀念。该节日已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二个丑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长青乡扬颂村的蚩尤宫遗址都会迎来众多苗族群众聚集祭拜。他们通过吟唱苗族古歌、举行传统仪式,表达对祖先蚩尤的敬仰与追思,传承民族精神与文化记忆。 此外,蚩尤祭祀活动也在重庆彭水广泛开展。

           2020年庚子年,蚩尤祭祀大典在彭水蚩尤九黎城隆重举行,这是当地举办的第六次民间祭祀蚩尤活动。大典现场庄严肃穆,仪式隆重,不仅展现了对蚩尤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进一步推动了蚩尤文化与旅游、民俗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活动,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也为增强民族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他阅读】
=======

蚩尤(chī yóu)~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2025年8月23日 12:58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上古 三皇五帝    上古    蚩尤(chī yóu)~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