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10万至5万年



【历史年号查询表 公元前2197年 到 公元前1年

 

上古】【三皇】【五帝】【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秦朝


【年代】旧石器时代 中期

山西丁村人

          山西丁村人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具有重要意义的古人类遗存,其化石最早发现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两岸的砂砾层中。作为连接北京猿人与现代人类之间的重要环节,丁村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演化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发现与化石特征
       丁村人的化石最早于1954年被发现,包括三枚青少年牙齿化石(两枚门齿、一枚臼齿),随后在1976年又出土了一块幼儿的右顶骨残片。这些化石的发现为研究东亚古人类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丁村人的牙齿呈现出典型的铲状结构,舌侧具有明显的隆突特征,这一特征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黄种人之间,显示出其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过渡性。齿根较细小,接近现代人特征。此外,顶骨的骨壁相对较薄,但仍保留了原始的印加骨特征,体现了从原始人类向现代人类过渡的形态特征。
年代与生态环境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丁村人生存于晚更新世早期,距今约10万至5万年之间。与其伴生的动物化石多达28种,包括梅氏犀、披毛犀和古菱齿象等,这些动物的存在表明当时该地区拥有温暖湿润的草原-森林生态环境,适宜人类和其他动物生存繁衍。
文化遗存
        在丁村遗址中,考古学家共发掘出2000余件角页岩石器,具有代表性的器型包括大棱角尖状器和石球。这些石器主要采用碰砧法和锤击法加工,展现出较为成熟的打制石器技术,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河套-丁村系”文化传统。 遗址群分布广泛,涵盖汾河两岸30多个地点,文化层跨越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显示出该地区人类活动的延续性和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学术意义       
        丁村人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古人类演化序列中早期智人阶段的关键空白,是研究人类从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重要实证。其在形态学和文化发展上的过渡性特征,为“东亚人类连续演化”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其铲形门齿的特征,进一步印证了现代黄种人与丁村人之间的遗传联系。
       如今,丁村遗址不仅包含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还保存有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群,成为研究中国北方人类演化、文化发展及村落变迁的重要基地。作为集古人类遗址与传统村落于一体的综合性遗址区,丁村在考古学、人类学及历史文化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中国大事记】

0

 
 
 
【其他阅读】
=======

山西丁村人 距今约10万至5万年

2025年8月20日 22:15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公元前    前2197- 前2100年    山西丁村人 距今约10万至5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