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质帝刘缵~东汉第十位皇帝(145年3月6日--146年7月26日在位)

首页标题    汉朝    汉朝之东汉    汉质帝刘缵~东汉第十位皇帝(145年3月6日--146年7月26日在位)






汉质帝刘缵




时代:东汉

全名:刘缵
别名:刘续、汉质帝

封号:建平侯(即位前)

庙号:
谥号:孝质皇帝

在位:145年正月二十五 至 146年闰六月初一
年号:本初(146年正月初一至闰六月初一)

前任:汉孝冲皇帝刘炳
民族:汉族
出生地:渤海国 [8](位于今河北省南皮县)
生卒:138年~146年7月26日
逝世地:玉堂前殿(今河南省洛阳市)
陵墓:静陵




刘缵简介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又名刘续,是东汉的第十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45年至146年。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其父为渤海孝王刘鸿。 在永熹元年(145年),年仅八岁的刘缵在汉冲帝病逝后登基为帝。此次登基是在太后梁妠与大将军梁冀的支持下完成的,他即位后的年号定为“本初”。当时,朝政由梁太后临朝摄政,这位年轻的君主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决心。他采纳了大臣李固的建议,果断地将宦官全部驱逐出宫,这一举措极大地净化了宫廷环境。同时,朝廷还积极应对地方上的动乱,派兵剿灭了以“黄帝”马勉、“黑帝”华孟等为首的江淮地区的大盗贼,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秩序,使得海内肃然,宗庙安宁。 此外,刘缵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督促百官派遣自己的子弟入学,推动了洛阳太学的繁荣。在这一时期,洛阳太学的学生人数达到了三万余人,创造了两汉时期的最高纪录,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然而,好景不长,梁太后的兄长梁冀专权暴滥,陷害忠良之士,并且常常以一些歪理邪说误导梁太后。

           本初元年(146年),年仅九岁的刘缵因不满梁冀的专权行为,称其为“跋扈将军”,结果不幸被梁冀毒杀。刘缵英年早逝,谥号为孝质皇帝,被安葬于静陵。这段历史充分反映了东汉末期皇权与外戚势力之间的激烈斗争。


【人物生平】
         汉质帝刘缵,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追溯其家族脉络,刘缵的曾祖父刘伉是汉章帝的庶长子。由于刘伉的生母身份地位较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种卑贱的地位使得刘伉失去了皇位继承权。 建初四年(公元79年),朝廷册封刘伉为千乘王,其封地就在今天的山东省高青县一带。这一册封不仅体现了当时皇室对宗亲的安置政策,也反映了东汉初期的政治格局与权力分配情况。尽管刘缵的先辈未能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但作为汉朝皇室成员,他们依然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通过这些历史记载,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东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皇室内部的复杂关系。

 

             永憙元年(公元145年)正月,年仅两岁的汉冲帝因病不幸离世。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东汉王朝面临新的皇位继承问题。当时,梁太后之兄、大将军梁冀在朝中拥有极大权势,他迅速决定拥立八岁的汉章帝玄孙刘缵为新任皇帝,以承嗣汉顺帝的帝位。 刘缵即位后,梁太后仍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继续行使最高权力。她积极采纳忠臣李固的建议,果断将宫中的宦官全部驱逐出宫,消除了朝廷内部的一大隐患。同时,梁太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维护社会稳定。她下令派兵剿灭了江淮地区以“黄帝”马勉与“黑帝”华孟为首的大规模叛乱势力,使得国内局势逐渐安定,宗庙也得以安宁。 此外,梁太后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文化繁荣。她大力兴办太学,督促百官遣送子女入学接受教育,洛阳太学生人数因此达到了三万余人,创下两汉时期的最高纪录。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官员子弟的文化素质,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然而,在梁太后治理国家的同时,她的兄长梁冀却逐渐专权暴滥,陷害忠良,经常用歪理邪说误导梁太后,导致朝政受到严重干扰。许多正直的朝臣对此深感忧虑,以太尉李固为首的士族官僚纷纷上书批评梁冀的行为,但这些谏言均遭到梁冀的打击和压制。尽管如此,这些忠诚之士依然没有放弃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他们继续努力试图纠正朝政的弊端,希望还东汉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

 

         朝堂之上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梁冀身为权臣,在朝廷上总是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仿佛整个天下都掌握在他手中一般,那不可一世的姿态令许多人心生不满。 当时年仅8岁的刘缵已经登基为帝,小小年纪的他却有着非凡的见识和胆量。有一次,在一次重要的朝会之中,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刘缵当着众多大臣的面,毫无惧色地指着梁冀说道:“此乃跋扈将军也。”这一句话掷地有声,清晰地表达了他对梁冀专横跋扈行为的义愤填膺,也让在场的大臣们大为震惊。此言一出,惹得梁冀勃然大怒,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却又不好发作。 退朝之后,梁冀心中满是愤恨,久久不能平息。他越想越是觉得刘缵虽然年幼,但为人聪慧早熟,而且贵为一朝之主,倘若任其长大成人,恐怕将来难以被自己所支配,甚至可能成为威胁自己权势的一大隐患。于是,梁冀心生歹念,决意要除去这个年幼的皇帝刘缵,以绝后患。

 

           本初元年(公元146年)闰六月,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历史事件。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将军梁冀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他指使安插在少帝刘缵身边的亲信,在刘缵食用的煮饼中暗下毒药。 年仅九岁的刘缵在食用了有毒的煮饼后,顿时感到腹部剧痛难忍、呼吸不畅。察觉到情况不对后,他急忙召见太尉李固入宫商议对策。此时的刘缵虽然身体极为不适,但神志尚且清醒,他向李固说明自己刚刚吃了煮饼后便觉得腹中烦闷,并表示如果能喝些水或许还能保命。 然而就在此时,梁冀却站在一旁冷酷地阻止道:“陛下恐怕会因此呕吐,不能喝水。”就这样,在梁冀的阻挠下,刘缵最终因中毒过深而驾崩于洛阳皇宫之中,年仅九岁。这位幼主在位期间虽短,但却因其聪慧早熟而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被追封为“孝质皇帝”。 汉质帝不幸离世后,大将军梁冀迅速掌控局势,持节迎立蠡吾侯刘志进入南宫即位,是为汉桓帝。同年秋季七月,朝廷为已故的孝质皇帝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其安葬于静陵。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改变了东汉王朝的政治格局,也成为了历史上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篇章。

 

【亲属成员情况】
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千乘贞王刘伉>乐安王刘宠>渤海孝王刘鸿>汉质帝刘缵
父亲:刘鸿,渤海孝王
母亲:陈氏,渤海王妃

汉朝:【简介

汉朝:【汉朝之西汉

汉朝:【汉朝之东汉

汉朝:【帝王世系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范围

【其他阅读】
=======
2025年2月23日 22:3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