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嚣 [wěi áo],东汉初年地方割据军阀(23年--33年)
隗嚣 [wěi áo]
姓名:隗嚣
自称:西州上将军
年号:汉复
(公元23年到公元34年,隗嚣以陇西隗氏为首,在陇右豪强支持下,以“复汉”为旗号,“自称西州上将军”,并联合氐羌以及关中士人形成隗嚣政治集团,主要控制了陇西、天水等郡,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至河西五郡,几乎掌控了除关中以外的整个西北地区。随着隗嚣集团割据陇右,该地区短暂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对皇权政治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隗嚣集团存在约12年之久,后被刘秀消灭。)
隗嚣简介
隗嚣(?—公元33年),字季孟,是东汉初年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地方割据军阀,他的故乡位于今天的甘肃省秦安县,即古代的天水成纪。隗嚣出身于陇右地区的名门望族,自幼饱读诗书,精通经史,这使得他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隗嚣早年曾担任天水郡的官员,在陇西地区声名远扬。他因才华出众而受到国师刘歆的赏识,被推荐为刘歆的属官。然而,随着时局动荡,刘歆卷入政治风波后,隗嚣返回故乡,并在这一时期趁乱占据了天水郡的平襄城,自立为上将军,逐渐形成了对陇西地区的实际控制权,成为一方诸侯。 不久之后,隗嚣归顺了更始帝刘玄,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与重用,被封为右将军。期间,他还揭发了同族人隗崔和隗义图谋不轨的行为,因此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位,成为了朝中要员。 但随着光武帝刘秀建立新政权,隗嚣意识到局势变化,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逃离京城,回到天水郡,自称西州大将军,再次建立了自己的割据势力。尽管后来他曾听从马援的建议,表示愿意归顺光武帝,但实际上却暗中与蜀地的公孙述保持着联系,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求更大的利益空间。
建武九年(公元33年),当光武帝亲自率兵讨伐陇右时,隗嚣由于长期的忧虑与压力,在这一年去世,结束了其波澜壮阔而又充满争议的一生。隗嚣的故事不仅反映了东汉初期复杂的政治格局,也展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选择与命运。
【人物生平】
共推为主
隗嚣是天水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他出身于陇右地区的名门望族,自幼饱读诗书,通晓经史,在青年时代便在州郡担任官职。凭借卓越的学识和品德,隗嚣在陇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王莽时期,国师刘歆听闻隗嚣的贤名,特地举荐他担任国师府的属官。然而随着时局动荡,刘歆去世后,隗嚣选择返回故乡隐居。他的叔父隗崔为人豪爽侠义,在当地颇具威望,深受民众拥戴。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当听说更始帝刘玄已在南阳称帝,而王莽军队节节败退的消息后,隗崔与隗嚣的兄长隗义,以及上邽(今甘肃天水)的杨广、冀县(今甘肃甘谷)的周宗等人商议,决定起兵响应刘玄,共同推翻王莽政权,复兴汉室。 面对叔父等人的激进主张,隗嚣冷静劝阻:"用兵乃是凶险之事,一旦开战,恐怕会连累整个家族。"然而隗崔等人坚持己见,迅速聚集数千人马,一举攻克平襄(今甘肃通渭),并斩杀了王莽任命的镇戎郡大尹。 取得初步胜利后,隗崔、杨广等人意识到必须推举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作为领袖,以统一军心。他们一致认为隗嚣不仅在当地素有贤名,而且熟谙经史典籍,是最合适的人选。众人纷纷提议推举隗嚣为上将军。尽管隗嚣再三辞让,但最终还是被众人的诚意所打动,表示:"既然诸位长辈和贤士如此看重我,那么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从此,隗嚣正式成为一方割据势力的领袖,开始了他独特而复杂的政治生涯。
这段历史也成为东汉初期一段重要的地方割据史实,展现了当时社会变革中的各种力量博弈。
立庙盟誓
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七月,隗嚣在建立割据势力后,派遣使者聘请平陵人方望担任军师。方望向隗嚣进言:“将军您若想顺应天命、顺从民心,辅佐汉室复兴,现今更始帝已在南阳即位,而王莽仍占据长安。虽然我们想以汉的名义行事,但事实上并未接到汉朝的正式命令。要想让众人信服,应该迅速建立汉高祖庙宇,以臣子的身份进行祭祀奉祀,这就是所谓的‘神道设教’,借助神明来获取人心的支持。而且礼仪制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增删变易,并无固定的繁简标准。即使是在简陋的地方开辟出一块祭拜之地,哪怕只是茅屋土阶,也能表达我们的肃穆敬意。即便物质条件简陋,神明也不会因此远离。” 隗嚣听从了方望的建议,在邑东建立了庙宇,祭祀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和汉武帝刘彻。隗嚣与众将领皆自称臣子,负责祭祀事务。祝史手持玉璧向神明告祭。仪式结束后,各级官员在庭院中往来忙碌,有的牵着马匹、拿着刀具,有的端着盘子、拿着勺子,随后杀牲歃血结盟。盟约上写道:“此次共有三十一位将领,分属十六个姓氏共同起誓,我们将顺应天道,兴兵辅佐汉室。若有心怀不轨之人,愿受神明惩罚,被主流灭绝。祈求高祖、文帝、武帝庇佑,使背叛者失去性命,宗族遭受清洗。”官员们手捧装有牲血的勺子上前,护军们举手作揖对诸位将军说道:“勺中之血若未染血,歃血为盟时若不入口,便是欺骗神明,将按照盟约接受处罚。”就这样,大家把牲血涂抹在嘴唇上,签署盟约,完全依照古礼进行。
仪式完成后,隗嚣麾下的将领们向各州牧、部监以及郡国发布檄文,历数王莽的罪行,呼吁共同讨伐。隗嚣随即率领十万大军进攻雍州,击败并斩杀了雍州牧陈庆。准备进一步攻打安定郡。安定大尹王向是王莽堂弟平阿侯王谭之子,在安定地区颇具威望,所属各县都未曾反叛他。隗嚣于是写信给王向,用天命的道理劝说他,反复晓谕教诲,然而王向始终不肯归降。隗嚣只好率军将其俘虏,向百姓宣布其罪行后处死,安定郡随之全部投降。 此时,长安城内的汉将起兵杀死了王莽。隗嚣趁势派遣众将领先后攻占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县,逐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巩固了隗嚣在当地的统治地位,也彰显了他复兴汉室的决心与行动力。
归顺更始
更始二年(公元24年),更始帝刘玄派遣使者征召隗嚣以及隗崔、隗义等人。当时,隗嚣正准备前往朝见更始帝,但他的谋士方望却持有不同意见。方望认为,更始政权的前途尚不明朗,局势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坚决劝阻隗嚣前去。然而隗嚣并未听从方望的建议。 方望随后写了一封信辞别隗嚣,在信中他说道:“将军您本有着如同伊尹、吕尚一般的宏图大志,立志建立开国的不朽功业,弘扬非同寻常的伟大功绩。现在您的事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初露锋芒,英雄豪杰也逐渐聚集在您身边。我方望是来自外地的人,到此时间尚短,尚未展现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当初我怀着效仿郭隗为燕昭王招揽贤才的决心前来投奔您,希望能够像吸引乐毅那样的旷世英才一样,为将军汇聚各方贤能之士。将军以崇高的品德礼遇贤才,广泛采纳谋略,行动屡建功勋,出兵精准打击要害,如今基业已初步奠定,辅佐成就大业的功勋正在逐步实现。现在众多俊杰贤才齐聚麾下,您的势力已经如同展翅高飞的大鹏,羽翼渐丰。而我方望并无过人的德行和才能,却忝列宾客之首,实在感到惭愧不已。我虽心怀耿介之气节,想要权衡辞职与留任的利弊得失,但我始终坚守本心,绝不会背弃初衷,另怀异志。为什么这样说呢?古有范蠡助勾践灭吴后,深知功高盖主之险,便自请退隐,泛舟五湖;又有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在随晋文公返国途中,也在黄河边停下脚步,向晋文公谢罪并请求辞官归乡。范蠡与子犯这两位贤人,在越国和晋国的历史上都留下了赫赫功名,但他们仍能自我反省,请求退隐回乡。我方望并无什么功劳,此时辞职才是最恰当的选择。我听说乌氏县有一座龙池山,那里有一条小路可以向南通往汉地,其周边时常出现奇人异士。闲暇之时,可广求这些真正的贤能之士。愿将军您能够继续努力,成就更大的事业。” 尽管如此,隗嚣等人还是前往了长安。
更始帝任命隗嚣为右将军,而隗崔、隗义则保留了他们原来的称号。 同年冬天,隗崔和隗义密谋反叛更始帝,计划返回北方。隗嚣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于是将此事告知了更始帝。结果隗崔和隗义被处死。更始帝对隗嚣忠于自己的行为非常满意,因此封隗嚣为御史大夫。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彰显了隗嚣的政治智慧,也体现了他在乱世中的生存之道。
东山再起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夏季,赤眉军攻入关中地区,使得三辅一带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当时有传言称光武帝刘秀已经在河北即位,建立了东汉政权。隗嚣于是向更始帝进言,建议将政权移交给光武帝的叔父、国三老刘良,但这一建议并未被更始帝采纳。 在此情况下,诸将领萌生了劫持更始帝东归的想法,隗嚣也参与了这一谋划。然而事情败露后,更始帝派人召见隗嚣,隗嚣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前往,并与部下的王遵、周宗等人率军自守。更始帝随即派遣执金吾邓晔率军包围隗嚣,隗嚣紧闭城门坚守阵地。到了黄昏时分,由于难以抵挡对方的攻势,隗嚣最终选择突围,他率领数十名骑兵趁着夜色斩断平城门的门闩,成功逃回天水。
回到天水后,隗嚣再次召集旧部,重新占据原有的地盘,并自称为西州上将军。随着更始帝的失败,三辅地区的耆老士大夫纷纷逃奔至天水投靠隗嚣。隗嚣素来谦恭有礼且敬重贤才,他尽可能地接见各地名士,与他们结交为朋友。 隗嚣任命了许多贤能之士担任重要职位:以前王莽时期的平河大尹、长安人谷恭被任为掌野大夫;平陵人范逡被尊为师友;赵秉、苏衡、郑兴被任命为祭酒;申屠刚、杜林则担任持书一职;杨广、王遵、周宗以及平襄人行巡、河阳人王捷、长陵人王元等被封为大将军;杜陵和金丹等人也被邀请成为宾客。通过这些举措,隗嚣在西州的名声大振,其威名甚至传到了山东地区。
归顺光武
在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大司徒邓禹奉命率军西征赤眉军,驻扎于云阳。然而,邓禹麾下的将领冯愔却突然叛变,率兵向西进发,直奔天水。隗嚣闻讯后迅速作出反应,在高平迎击冯愔的部队,并取得了胜利,缴获了全部辎重。 为了表彰隗嚣的功绩并利用其影响力稳定西部局势,邓禹秉承光武帝的旨意,派遣使者携带节杖授予隗嚣“西州大将军”的封号,赋予他管理凉州和朔方事务的权力。这一任命使得隗嚣不仅能够任命亲信官员,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处理地方政务。 随着赤眉军撤离长安,意图进军陇右地区,隗嚣再次展现军事才能,派遣麾下勇将杨广率领军队进行拦截。
杨广不负众望,在乌氏、泾阳一带连续击败赤眉军,成功阻止了他们的西进企图。隗嚣凭借这些战功赢得了朝廷的认可与信任。 鉴于隗嚣对东汉王朝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接受了邓禹所授予的爵位,朝中许多大臣建议他应当加强与洛阳朝廷之间的联系。于是,在建武三年(公元27年),隗嚣正式向京师呈递奏章表达忠诚。光武帝刘秀早有耳闻隗嚣贤名,对他十分重视,特地以隆重礼遇相待,称呼其表字而非官职,并给予国宾般的待遇,表达了深切的敬意与期待。 当时陈仓人吕鲔拥兵数万,勾结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不断侵扰三辅地区。面对这一威胁,隗嚣积极响应朝廷号召,派兵协助征西大将军冯异共同抵御敌人,最终成功将吕鲔驱逐出该区域,并及时向朝廷汇报情况。 光武帝亲自手书一封回信给隗嚣:“朕对你高尚品德及正义行为深感钦佩,渴望能与你携手共事。昔日周文王虽拥有三分之二天下,但仍臣服于商朝;而朕如驽马钝刀,难以独力支撑大局。但得遇明主如你,恰似苍蝇附骥尾,得以超越群雄。现今我们被贼寇阻隔,不能经常通信问候。将军您坚守忠义,既能在南方抵御公孙述的侵犯,又能在北方防御羌胡的侵扰,为国家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冯异能够带领数千士兵在三辅地区稳固立足,若非将军鼎力相助,咸阳恐怕早已沦陷。如今关东地区仍有盗贼盘踞,形势复杂多变,暂时无暇顾及西南方向。如果公孙述胆敢侵犯汉中或三辅,朕希望能借助将军的力量与其决战。若能如此,则是上天赐予的良机,也是智者建立功勋、获得赏赐之时。正如管仲所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从今往后,我们可以继续通过书信保持沟通,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挑拨离间的小人之言。”自此之后,光武帝对隗嚣更加礼遇有加。
后来,公孙述多次试图扩张势力范围,曾派遣使者带着大司空和扶安王的印绶前来招降隗嚣。然而,隗嚣自视为与公孙述平等的地位,不愿意屈居其下,断然拒绝了对方的要求,不仅斩杀了来使,还主动出击,接连击败公孙述的军队,彻底打消了蜀军北上的念头。隗嚣此举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西州地区的地位,同时也为东汉王朝维护边疆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怀有二心
隗嚣的摇摆不定与光武帝的宽容 在东汉初年,隗嚣作为一方割据势力,在击败公孙述军队后,逐渐成为关中地区的重要力量。当时,关中的多位将领曾多次上书给光武帝刘秀,报告蜀地的军事动态,并建议光武帝命令隗嚣出兵讨伐公孙述,以此来检验隗嚣是否真心归附朝廷。光武帝将这些奏章转交给隗嚣,并要求他表态。 然而,隗嚣并没有积极响应光武帝的要求。他派遣长史向朝廷上书,称三辅地区的兵力薄弱,且卢芳等势力仍虎视眈眈,因此不宜贸然出兵讨伐蜀地。光武帝察觉到隗嚣的态度摇摆不定,似乎有意保持中立甚至脚踩两只船,不愿真正归顺中央政权。于是,光武帝开始调整对隗嚣的态度,逐渐减少对他的礼遇,转而强调君臣之间的正式礼仪。 事实上,隗嚣与光武帝身边的重臣如来歙、马援等人关系密切。光武帝多次派遣他们前往劝说隗嚣入朝觐见,并承诺给予高官厚爵以示信任。然而,隗嚣始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地位,拒绝前往洛阳。他连续派遣使者带着谦辞的奏章入朝,声称自己没有足够的功德,愿意等待天下平定后再考虑归隐乡里。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帝再次派出使者来歙,希望说服隗嚣派其子入京担任人质,以表诚意。隗嚣得知刘永、彭宠等反叛势力已被消灭后,最终同意派遣长子隗恂跟随来歙前往洛阳觐见光武帝。隗恂被封为胡骑校尉,并赐予镌羌侯的爵位。尽管如此,隗嚣内部仍有不少将领持不同意见,尤其是王元和王捷等人,认为天下局势尚未明朗,不应轻易归顺光武帝。 王元曾对隗嚣进言:“过去更始帝定都长安时,四方响应,天下归心,人们以为从此太平盛世来临。然而,随着更始帝的失败,大王几乎无处容身。如今,南方有公孙述,北方有卢芳,沿海一带还有张步、董宪等十余个割据势力各自为政。若此时听从马援的建议,放弃已有的基业,寄居于一个充满变数的地方,这无异于重蹈覆辙,绝非明智之举。现在天水地区富庶安宁,兵马强盛,北可攻西河、上郡,东可取三辅之地,恢复秦朝旧疆,山河相依,易守难攻。我愿率少数精兵扼守函谷关,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即便不能成就帝王霸业,退一步也足以称雄一方。鱼儿离不开水,龙若失去依托,便与蚯蚓无异。” 隗嚣内心赞同王元的观点,虽然表面上派儿子入京做人质,但实际上仍然怀有二心,意图凭借天险独霸一方。随着时间推移,隗嚣身边的一些贤士和忠臣因不满其态度而逐渐离去。
建武六年(公元30年),随着关东地区的平定,光武帝因长期征战疲惫不堪,考虑到隗嚣已有儿子在京为人质,而公孙述远在边陲,暂时无力威胁中央,于是决定暂不急于对付这两股势力。光武帝多次致信隗嚣和公孙述,晓以利害。隗嚣手下的宾客、掾史大多是饱学之士,他们所写的奏章文采斐然,深受当时士大夫的喜爱,因此光武帝对他们回信的内容也格外重视。 这一年,隗嚣再次派遣使者周游前往洛阳,但在途中经过冯异军营时不幸被仇家杀害。光武帝得知此事后深感遗憾,又派遣卫尉铫期携带大量珍宝和丝绸前往慰问隗嚣,但铫期在郑县遭遇盗贼,财物尽失。即便如此,光武帝依然称赞隗嚣为长者,表示愿意继续招揽他归顺朝廷。当听到使者被杀和赏赐被盗的消息时,光武帝感叹道:“我与隗嚣之间的事情确实不太顺利,他派来的使者被杀,我赠予的财物也在路上丢失了。”
这段历史充分展现了隗嚣的犹豫不决以及光武帝对待地方势力时的宽容态度。
称臣公孙
在东汉初年的历史舞台上,隗嚣与光武帝刘秀之间的博弈充满了曲折与戏剧性。 当时,恰逢公孙述派遣军队侵犯南郡,光武帝刘秀决定采取战略行动,他下诏命令隗嚣从天水出兵讨伐蜀地,意图借此分化和削弱公孙述的力量。然而,隗嚣的反应却显得十分谨慎和犹豫。他在给光武帝的上书中提到:“白水地区的地形极为险峻,山路崎岖难行,栈道悬于半空,行军极为困难。”隗嚣反复强调进军的艰难,实际上是在婉拒光武帝的要求。 光武帝意识到隗嚣并不愿意为他所用,于是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他亲自西行至长安,派遣建威大将军耿弇等七位将领率领大军从陇道进攻蜀地。为了确保隗嚣不会从中作梗,光武帝还特意派来歙携带玺书前往劝说隗嚣配合行动。然而,隗嚣对来歙的到来心存疑虑和恐惧,不仅拒绝了朝廷的要求,反而率兵抵抗,并命王元据守陇坻,砍伐树木堵塞道路,企图杀害来歙。幸而来歙机警逃脱,返回了洛阳。
面对隗嚣的公然对抗,光武帝不得不派出多路将领与其交战。然而,在这场战役中,汉军遭遇了惨重的失败,各路将领纷纷撤退。乘胜追击的隗嚣随即派遣王元、行巡等人侵扰三辅地区,但最终被征西大将军冯异和征虏将军祭遵等人击败。 在此之后,隗嚣上书向光武帝谢罪,言辞恳切而巧妙。他说道:“臣下的部将听说朝廷大军突然到来,一时惊慌失措,自保自救,我虽尽力制止却未能成功。对于此次冲突中获得的战利品,我绝不敢有丝毫私藏,已尽数归还。古时虞舜事父,父亲用大杖责打他会躲避,用小杖责打则接受。我虽然愚钝,却不敢忘记这一礼义。如今我的命运完全由朝廷裁决,若要杀要罚,悉听尊便;若蒙恩赦免,我愿洗心革面,效忠朝廷。” 朝中许多官员认为隗嚣的言辞过于傲慢,请求处死其子隗恂以示惩戒。但光武帝不愿采取极端手段,而是再次派遣来歙前往汧县,赐书给隗嚣说:“过去柴将军曾致信韩信说:‘陛下宽仁待人,即便诸侯叛离后又归顺,也会恢复其爵位而不加杀害。’鉴于你隗嚣身为文官,理应懂得大义,故特此赐书与你。言辞或许不够委婉,但希望你能明白其中深意。如果你现在悬崖勒马,像当初送子入质那样表示忠诚,那么你的爵禄将得以保全,前途光明。我年近四十,在军旅中已历十年,最厌恶虚浮之词。若你不认同,也无需回复。” 隗嚣深知光武帝已经洞悉了他的真实意图,最终选择派遣使者向公孙述称臣,寻求庇护。
建武七年(公元31年),公孙述册封隗嚣为朔宁王,双方互派援军,形成犄角之势。同年秋天,隗嚣亲率三万步骑侵犯安定,一度逼近阴地。冯异率众将领奋力抵抗,隗嚣又派遣别将下陇,在汧县攻击祭遵,但均因失利而退回。 这段历史展现了东汉初年复杂的权力斗争,以及各方势力之间的微妙关系。隗嚣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选择,最终还是没能改变他被卷入更大政治漩涡的命运。
忿恨而死
建武八年(公元32年)春季,来歙率领军队从山道奇袭并成功占领了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陇城镇)。这一行动出乎隗嚣的意料之外,令他深感震惊和恐惧。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大规模进攻,隗嚣迅速做出部署:派遣王元驻守陇坻防线,行巡扼守番须口,王孟把守鸡头道,同时让牛邯率军驻扎在瓦亭,而隗嚣则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包围了来歙。 与此同时,远在成都的公孙述也派出了将领李育和田弇前来支援隗嚣,共同围攻略阳。尽管双方激战数月,但始终未能攻克略阳。面对如此僵局,光武帝刘秀决定御驾亲征,率领多路大军向陇右进发,形成对隗嚣集团的强大军事压力。为了确保后方稳定,光武帝还特别委派王遵持符节监督大司马吴汉留守长安。
王遵深知隗嚣败局已定,考虑到自己与牛邯是多年好友,且了解到牛邯有意归顺朝廷,便写信劝说牛邯弃暗投明。经过十余天的慎重考虑,牛邯最终下定决心,向麾下将士告别后前往洛阳投降,被授予太中大夫一职。随着牛邯的倒戈,隗嚣阵营顿时土崩瓦解,其十三名主要将领、十六个属县以及十余万部众纷纷不战而降。 走投无路之下,王元前往蜀地求援,隗嚣则带着家眷逃往西城(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依附于杨广;而田弇和李育则坚守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光武帝为化解干戈,曾多次以诏书晓谕隗嚣:“如果你愿意放下武器归顺朝廷,我必当保全你父子性命,并给予妥善安置。
正如高祖刘邦所言:‘田横若肯归降,将封王封侯;’反之,如若执意顽抗到底,那也是你的选择。” 然而,隗嚣始终不肯屈服。光武帝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处决了留在洛阳做人质的隗嚣之子隗恂,并命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包围西城,耿弇与虎牙大将军盖延则负责攻打上邽。待到光武帝班师回朝后不久,杨广病逝,隗嚣处境愈发艰难。在此期间,大将王捷曾在戎丘城楼上向汉军喊话表示效忠,并以自刎明志。
建武九年(公元33年)春天,隗嚣因长期遭受饥饿折磨,身体极度虚弱,最终在绝望与愤恨中去世。隗嚣死后,其部将王元、周宗拥立隗嚣幼子隗纯继位。次年,随着来歙、耿弇、盖延等人攻破落门,隗嚣残部王元、周宗、行巡、苟宇、赵恢等人被迫携带隗纯向东汉朝廷投降,标志着长达数年的隗氏割据势力彻底覆灭,陇右地区重新回归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
【隗嚣家庭成员】
叔父:隗崔、隗义
儿子:隗恂、隗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