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迢触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南北朝
民族:胡人
身份:汾州叛乱首领
活动时间:东魏天平年间
年号:平都(536年九月)
结局:被高欢讨平
相关人物:曹贰龙
【个人简介】
王迢触,东魏时期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为当时地方胡族之中的重要人物。在北朝东魏第一任皇帝——孝静帝元善见统治期间的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因北魏政权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方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在此背景下,王迢触与当地另一位胡人领袖曹贰龙因时局混乱而联合起事,聚众反叛朝廷。他们不仅组织武装力量,还仿照朝廷体制设立百官系统,自立政权,并定年号为“平都”,显示出其独立称雄的政治意图。 面对这一威胁中央权威的叛乱行为,东魏丞相高欢亲自率军出征讨伐。
经过精心部署与迅速行动,于同年九月十三日辛亥(即公历10月13日)成功平定了王迢触与曹贰龙所领导的叛军,恢复了地方秩序,巩固了东魏政权的统治基础。 此次事件虽规模不大,却反映了当时政局的不稳与地方势力的崛起,也体现了高欢作为东魏实际掌权者的政治魄力与军事才能。
【历史背景】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北方政局持续动荡,战乱频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汾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成为局势最为不稳的地区之一。汾州是胡人聚居之地,长期以来,当地民众承受着沉重的赋税和繁苛的徭役,加之民族之间的隔阂与矛盾未能得到有效调和,致使民怨沸腾,叛乱事件时有发生。 在此局势下,王迢触作为当地胡人的重要首领之一,深感不满,遂与另一胡人领袖曹贰龙密谋起兵反叛,意图借助动荡的时局改变现状,争取更多的民族权益与地方自治权力。此次反叛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程度,也成为北朝时期民族关系与地方治理问题的一个缩影。
【叛乱经过】
1.起事时间
主要记载存在差异:
天平四年(537年)九月
天平四年(537年)九月辛亥日
天平四年(537年)九月
具体日期为九月辛亥日(据载对应公历10月13日)
2.建制称帝叛乱后,王迢触集团署立百官,建年号"平都",形成完整政权体系。其势力范围以汾州为中心,吸纳当地胡人参与 。
3.军事行动东魏丞相高欢(神武帝)亲率军队镇压,凭借优势兵力迅速击溃叛军。据记载,此次平叛行动展现了高欢对山胡势力"消灭山胡"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