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伏乾归~十六国时期西秦第二代君主(388年 - 400年、409年 - 412年)
乞伏乾归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十六国·西秦
全名:乞伏乾归
庙号:高祖
谥号:武元
封号:河南王、梁王(前秦封)
年号:
1.太初(388年六月-400年)
2.更始(409年七月~ 412年八月)
在位时间:388年 - 400年、409年 - 412年
都城:金城(甘肃兰州市西北
民族族群:鲜卑族(乞伏鮮卑)
出生地:陇西郡襄武县(今甘肃省陇西县)
生卒:?--412年
主要成就:灭亡前秦、复国西秦
最高官职:大将军、假黄钺、都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左丞相、秦梁益凉沙五州牧(前秦封)
陵墓:元平陵(枹罕陵)
前任:乞伏国仁
继任:乞伏炽磐
个人简介
乞伏乾归(?~412年),出生于陇西郡襄武县(今甘肃省陇西县),是鲜卑族的重要人物,也是十六国时期西秦的第二位君主,其兄长为西秦开国君主宣烈王乞伏国仁。 乞伏乾归以其雄壮英俊、骁勇善战而闻名于世。他不仅具备非凡的军事才能,还深沉雅正,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在西秦建立初期,他被授予上将军之职,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随着兄长乞伏国仁的去世,乞伏乾归正式即位,成为西秦的新一代统治者。他向当时的前秦高帝苻登称臣,并沿用太初年号,将都城迁至金城。为了巩固与前秦的关系,他还迎娶了东平公主,从而获得了前秦的高度认可。前秦朝廷加封乞伏乾归为大将军、假黄钺、都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左丞相、秦梁益凉沙五州牧,并赐予九锡之礼,封爵梁王,彰显了他在当时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延初元年(394年),乞伏乾归派遣将领成功消灭前秦末帝苻崇及氐王杨定,最终灭亡前秦政权,进一步扩大了西秦的影响力。然而,太初十三年(400年),后秦将领姚硕德对西秦发动猛烈攻击,导致乞伏乾归兵败,不得不投降南凉。之后,他又辗转归降后秦,被任命为兴晋太守、左贤王、主客尚书等职务。 更始元年(409年),乞伏乾归重新复国,逐步统一了整个陇西地区,再次确立了西秦的独立地位。
更始四年(412年),他在讨伐西羌首领彭利发及吐谷浑的过程中遭遇变故。同年六月,乞伏乾归不幸被自己的侄子乞伏公府杀害。他死后被追尊庙号为高祖,谥号为武元,安葬于枹罕陵。
【人物生平】
继位迁都
乞伏乾归,是西秦宣烈王乞伏国仁的弟弟。他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与胆识,是一位雄武英俊、深沉雅正且气度非凡的人物。无论是在军事谋略上,还是在为人处世上,他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度量。 太元十年(即西秦建义元年,公元385年),乞伏国仁创立了西秦政权,并任命其弟乞伏乾归为上将军。这一任命不仅彰显了乞伏国仁对弟弟能力的信任,也奠定了乞伏乾归在西秦政权中的重要地位。
太元十三年(即西秦建义四年,公元388年),乞伏国仁不幸去世。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西秦的大臣们经过商议后认为,乞伏国仁的儿子乞伏公府年纪尚幼,难以承担治理国家的重任。为了确保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大臣们一致推举年长且德才兼备的乞伏乾归继位。于是,乞伏乾归被拥立为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以及河南王。他继位后,在境内颁布大赦令,改年号为“太初”,以此宣告新时代的到来。 同时,为了巩固政权并有效治理国家,乞伏乾归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任命。他立自己的妻子边氏为王后,任用南川侯出连乞都为丞相,委派镇南将军、南梁州刺史悌眷为御史大夫。此外,他还根据各人的能力和贡献,授予其他官员不同的职务,使得整个朝廷体系更加完善和高效。为了更好地发展和管理国家,乞伏乾归还决定将都城迁至金城,这一举措进一步增强了西秦政权的实力与影响力。
诸部来降
太元十四年,也就是西秦太初二年(公元389年),前秦太宗苻登派遣使者,授予乞伏乾归大将军、大单于以及金城王的封号。这一任命不仅彰显了前秦对乞伏乾归的认可与重视,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西秦地区的地位。同年,南羌首领独如率领七千人马主动归降乞伏乾归,使他的势力得到显著增强。 然而,在西秦边境上仍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休官部落的阿敦和侯年两支力量各自拥有五千多落,长期盘踞在牵屯山一带,成为威胁西秦稳定的一大隐患。面对这种情况,乞伏乾归果断采取行动,亲自率军讨伐这两股势力,并最终取得胜利,迫使他们全数投降。此役之后,乞伏乾归的威名远播,令邻国为之震动。 与此同时,吐谷浑部落的大人视连也派出了使者,向乞伏乾归进献地方特产,以示友好。此外,鲜卑部落中的豆留<革奇>、叱豆浑,以及南丘鹿结、休官曷呼奴、卢水尉地跋等部族首领纷纷带领本部人马归附乞伏乾归。乞伏乾归对他们予以接纳,并暂时授予相应的官职与爵位,以此笼络人心,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到了太元十五年,即西秦太初三年(公元390年),陇西太守越质诘归突然起兵叛乱,占据平襄之地,自立为建国将军、右贤王,公然挑战乞伏乾归的权威。面对这一变故,乞伏乾归并未急于用兵,而是选择等待时机。 次年,也就是太元十六年、西秦太初四年(公元391年),乞伏乾归终于展开反击,成功击败越质诘归,迫使其向东逃窜至陇山。然而,战局并未因此结束。不久之后,越质诘归再次率领兵马返回,并主动向乞伏乾归请降。乞伏乾归展现出了宽宏大量的姿态,不仅将宗族之女许配给他为妻,还暂时任命他为立义将军,从而化解了这场危机,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基础。
败宝救秦
公元391年,发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当时苻登的将领没奕于主动派遣使者前来寻求结盟,并以自己的两个儿子作为人质,请求共同讨伐鲜卑大兜国。面对这一局势,乞伏乾归决定与没奕于联手,在安阳城对大兜国展开军事行动。大兜国在乞伏乾归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最终退守鸣蝉堡。然而,鸣蝉堡也未能抵挡住乞伏乾归的进攻,很快被攻陷。完成此次军事行动后,乞伏乾归班师返回金城。 然而,战事并未就此平息。不久之后,乞伏乾归遭到了后凉武懿帝吕光之弟吕宝的突然袭击。双方在鸣雀峡展开激战,乞伏乾归不幸落败,被迫退守至青岸。但吕宝并未因此停止追击,而是紧随其后继续施压。面对危局,乞伏乾归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命令部将彭奚念率军切断吕宝的退路,自己则亲自披挂上阵,身先士卒,率领军队连续反击,成功扭转战局。此役中,吕宝及其麾下一万多名将士因战败而被迫投河自尽,损失惨重。 时间来到太元十九年(即西秦太初七年,
公元394年,这一年对于乞伏乾归来说意义非凡。苻登派遣使者授予乞伏乾归假黄钺的荣誉,并任命他为大都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左丞相、大将军以及河南王,同时兼任秦、梁、益、凉、沙五州牧,还赐予九锡之礼,以表彰他的卓越功勋。同年六月,苻登面临后秦皇帝姚兴的猛烈进攻,情势危急之下再次派遣使者向乞伏乾归求援,同时进封乞伏乾归为梁王,允许他设置百官,并将苻登的妹妹东平长公主许配给他为梁王后。乞伏乾归随即派遣前将军乞伏益州和冠军将军翟瑥率领两万精锐骑兵前往救援。然而,当队伍行进到七月时,传来苻登已被姚兴所杀的噩耗。乞伏乾归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军,班师回朝。
灭亡前秦
公元394年的十月,氐族的国王杨定与前秦末代皇帝苻崇率领着四万步兵和骑兵,气势汹汹地向乞伏乾归发起了进攻。面对如此强大的敌军,乞伏乾归却表现得十分镇定。他召集将领们说道:“杨定此人,凭借残暴手段聚集兵力,穷兵黩武只为满足私欲。然而,战争就如同玩火一般危险,一旦失控便会反噬自身。杨定此次出兵,正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良机。” 于是,乞伏乾归派遣凉州牧乞伏轲殚、秦州牧乞伏益州以及立义将军诘归共同迎战杨定。然而,在平川一役中,杨定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成功击败了乞伏益州的部队。这一胜利使得乞伏轲殚和诘归不得不率军后撤。 在这危急时刻,翟瑥挥舞着剑站了出来,对退却的军队进行劝谏:“大王凭借着非凡的神武雄姿,在陇右地区开创基业。他东征西讨,所向披靡,不仅席卷各地,更让威势传遍秦梁,甚至远达巴汉。诸位将军身负皇室宗亲之重任,受命在外统帅兵马,理应以国家安危为己任,全力以赴稳定局势。如今秦州虽败,但其他两支部队仍保存完好。为何不考虑救援,反而先行败逃?如此行为,有何颜面回去见大王?古时项羽为安定楚国斩杀庆子,胡建因监军失职而将其处死,最终成就功业,这些事迹想必各位都曾听闻。我翟瑥虽然才智不及古人,但也绝不敢忘记项氏所倡导的大义!” 听到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乞伏轲殚回应道:“我之前之所以没有及时救援秦州,实在是因为不了解众人心意如何。若自己人被打败却不施以援手,这是军法所不能容忍的行为,我又怎敢只顾个人安危?”随后,他立即率领骑兵前去支援。与此同时,乞伏益州与诘归也带领部队奋勇向前。最终,在三方合力之下,他们彻底击溃了杨定的军队,不仅斩杀了杨定和苻崇,还消灭了一万七千敌军。此战之后,乞伏乾归成功占据了陇西与巴西的全部领土。
太元二十年(即西秦太初八年,公元395年,《晋书》误记为太元十七年),乞伏乾归正式自封为秦王,并在国内颁布大赦令,赦免所有死罪以下的囚犯。同时,他还任命长子乞伏炽磐兼任尚书令,左长史边芮担任尚书左仆射,右长史秘宜担任右仆射,翟瑥出任吏部尚书,翟勍为主客尚书,杜宣为兵部尚书,王松寿为民部尚书,樊谦为三公尚书,方弘与麹景则被授予侍中之职。其余官员的任命则依照魏武帝曹操和晋文帝司马昭时期的旧例进行。尽管乞伏乾归已经称王,但他仍然保留了大单于和大将军的头衔,以此彰显其地位与权势。
骄败称臣
杨定去世之际,天水人姜乳趁机发动袭击并占据了上邽。到了这个时候,乞伏乾归派遣其弟乞伏益州前去讨伐姜乳。在出征之前,边芮与王松寿向乞伏乾归进言道:“乞伏益州凭借自己是主上的弟弟这一身份,在以往的战斗中屡次立下赫赫战功。他因惯于取得胜利而逐渐养成了骄傲自满的心态。如果他遇到敌人,必定会轻视对方。而且,我们不应将重任完全交付于一人之手,应该显示出还有更为周全的考虑。” 乞伏乾归听后回应道:“乞伏益州骁勇善战,擅长统领军队,众将之中无人能及。我所担忧的是他可能会独断专行。如果能够派得力的佐将来辅助他,就不会有什么可忧虑的事情了。”于是,乞伏乾归任命平北将军韦虔为长史,并同时授予他散骑常侍和司马的职位。大军抵达大寒岭时,乞伏益州因自身实力强大而变得傲慢自大,他没有布置阵列,反而命令将士们解下甲胄出游打猎,纵酒作乐。他还下令说:“谁要是敢谈论军事,就立即处死!”对此,韦虔等人劝谏道:“大王因为将军是亲人,才把专征的重任交给将军,希望将军能够摧毁那些凶恶之人,以不辜负这份重托。如今贼寇已经逼近,为何还要卸下铠甲自我放松,沉溺于安逸享乐之中呢?我们为将军感到深深的忧虑。”然而,乞伏益州却回答说:“姜乳不过带领着一群乌合之众,听到我来了,理应早早逃窜。如果现在和我决战,只能成为俘虏。我自然有办法应对,你们不必为此忧虑。”最终,姜乳率军迎战,乞伏益州果然遭遇失败。 乞伏乾归感慨道:“我没有听取蹇叔的建议,才落得如此下场。将士们有何过错,这都是我的罪过。”于是,他下令赦免了所有将士。
同年(395年),乞伏乾归迁都至西城(今甘肃靖远)。当时,索虏秃发如苟率领两万户前来投降,乞伏乾归决定将自己的宗族之女许配给他。 后来,吕光率领十万大军准备攻打乞伏乾归。左辅密贵周和左卫莫者羖羝对乞伏乾归说道:“吕光即将来袭。陛下以圣明之姿,在洮罕一带开创基业,打败并消灭了众多凶恶的敌人,威名远扬,即将在东夏吹进淳正之风,建立宏伟的事业。如果陛下忍受不了小小的屈辱,与小人争竞一时,万一未能成功,对国家毫无益处。最好的办法是派遣一位心爱的儿子作为人质,以使他们撤退。”于是,乞伏乾归向吕光称臣,并派儿子乞伏敕勃作为人质。然而不久之后,乞伏乾归又后悔了,最终杀掉了密贵周等人。
杀延克城
太元二十一年,即西秦太初九年(公元396年),西秦内部因乞伏轲殚与乞伏益州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乞伏轲殚选择投奔后凉的吕光。这一事件成为当时局势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不久之后,吕光亲自率军进攻乞伏乾归,面对强敌压境,许多将领建议乞伏乾归向东撤退至成纪以保存实力。然而,乞伏乾归却果断拒绝了这一提议。他向众将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思考:“古往今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屡见不鲜。譬如昔日曹操于官渡之战大败袁绍,陆逊在白帝城挫败刘备,皆凭借卓越的智谋而非单纯依靠兵力优势取得胜利。如今吕光虽统领全州之兵前来犯境,但他缺乏深远的战略眼光,实不足惧。更何况其精锐部队皆由吕延统帅,而吕延此人虽勇猛有余却智谋不足,我们完全可以用奇计制胜。一旦吕延战败,吕光必会仓皇撤退。届时我军乘胜追击,定能一战功成。”听罢此言,诸将无不叹服,纷纷表示:“大王圣明,非我等所能及。”
隆安元年,也就是西秦太初十年(公元397年),吕光派遣其子吕纂为主帅,联合吕延为先锋再次发动对乞伏乾归的攻势。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乞伏乾归镇定自若地对部下说道:“今日情势危急,已无退路可言。唯有背水一战,方能绝处逢生。虽然敌军从四面八方逼近,但他们的各支部队之间距离遥远,且沿途山川阻隔,难以形成有效配合。只要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击败其中一路敌军,其余各路必然自行溃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乞伏乾归精心策划了一场反间计,故意散布谣言称自己已兵败如山倒,并向东逃往成纪。吕延果然上当,轻率地率领部队贸然深入,结果正中乞伏乾归埋伏,最终被彻底击溃,吕延本人也在此次战役中阵亡。 到了隆安二年,即西秦太初十一年(公元398年),南凉武王秃发乌孤主动派遣使者前来寻求联姻结盟,这标志着西秦与南凉关系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年,乞伏乾归继续拓展疆域,命令乞伏益州率军攻克支阳、鹯武、允吾三座重要城池,俘虏万余人凯旋而归。随后,他又委派乞伏益州与武卫慕容允、冠军将军翟瑥共同率领两万骑兵远征吐谷浑视罴。大军抵达度周川后,迅速展开猛烈攻势,迫使视罴军队大败而逃。视罴被迫撤退至白兰山据守,并急忙遣使求和,不仅献上地方特产作为贡品,还将其子宕岂送往西秦充当人质以示诚意。
隆安三年、西秦太初十二年(公元399年)四月,鲜卑族叠掘部落首领河内带领五千户百姓从北魏叛逃,归附乞伏乾归。乞伏乾归对此极为重视,不仅任命河内为叠掘都统,还特意将宗室女子许配给他为妻,以此巩固双方之间的联盟关系。
奔凉降秦
公元400年,正值隆安四年、西秦太初十三年,乞伏乾归所居住的城市南景门突然崩塌,这一不祥之兆令他深感不安,遂决定迁都至苑川。同年,后秦姚兴派遣大将姚硕德率领五万大军进攻乞伏乾归,从南安峡进入西秦境内。面对强敌来犯,乞伏乾归迅速作出反应,率军驻扎于陇西以抵御姚硕德的进攻。 时值七月,姚兴秘密调动军队陆续出发,战云密布。乞伏乾归得知姚兴即将抵达的消息后,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他回顾自己开创事业以来屡次击败强敌的经历,自信满满地说道:“我自起兵以来,多次摧毁强大的敌人,凭借卓越的战略眼光和精准的判断力,从未有过失策。然而如今,姚兴倾尽中原之力,兵势浩大,实为劲敌。此地山川险峻,骑兵难以施展,我们最好将战场转移到平原地带,待其士气疲惫后再行反击。这将是决定存亡的关键一战,诸位务必齐心协力,共赴国难。若能斩杀姚兴,关中之地便尽归我所有。” 于是,乞伏乾归精心部署,命卫将军慕容允率领两万中军移师柏阳,镇军将军罗敦则率四万外军前往侯辰谷布防,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数千轻骑兵等待姚兴部队的到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战前夕忽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乞伏乾归与中军失去联系,被姚兴的追兵逼入外军阵地。次日天亮后,双方展开激战,乞伏乾归最终不敌姚兴,惨遭失败。他仓皇逃回苑川,继而退守金城,在各位主帅面前痛陈己过:“我本无治国之才,却蒙诸君推举为首领,妄图治理乱世。然而我的品德不足以超越世人,空握大权已逾十二载,实属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如今招致外敌入侵,致使如此惨败。如今人众离散,局势岌岌可危,我打算向西退守允吾,暂避敌锋。若诸君随我西进,恐难以全功,不如留在此地投降后秦,保全家人。” 然而部下们纷纷表示反对,他们深情地说:“古时古公手持杖藜,豳人仍愿追随;刘备南逃,荆楚百姓背着家当相随。古人尚且对别离感慨万分,更何况我们与陛下情义深厚如父子,怎能有分离之心!请让我们与陛下同生共死。”尽管如此,乞伏乾归仍坚持己见,他说:“自古以来,没有不灭亡的国家,兴衰成败皆由天定。假如上天眷顾,让我免于覆灭,或许还有复兴的机会。既然尚未立德于天下,又何必让大家陪我赴死!望诸位珍重自身,我将寄人篱下以度余生。”说罢,君臣相对大哭,洒泪而别。乞伏乾归仅带数百名骑兵投奔允吾,向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请求投降。秃发利鹿孤派遣弟弟广武公秃发傉檀前去迎接,并将他们安置在晋兴,以贵宾之礼相待。 然而,秃发利鹿孤的弟弟镇北将军秃发俱延对此颇有疑虑,他对秃发利鹿孤说道:“乞伏乾归原本就是我们的附庸国,趁乱自立为王。如今他走投无路前来归附,绝非出于真心。倘若他再次叛逃投靠后秦姚氏,必将对我南凉构成严重威胁。不如将他们迁往乙弗一带,使其无处可逃。”秃发利鹿孤听后摇头道:“人家因无路可走才来归附,我们若怀疑其诚意,日后又如何劝他人前来投诚?”
不久,后秦军队撤退,南羌梁弋等人派使者前来招抚乞伏乾归。乞伏乾归萌生反叛之意,但计划泄露,秃发利鹿孤随即派弟弟秃发吐雷屯驻扪玉岭以防不测。乞伏乾归深知自己处境危险,对儿子乞伏炽磐说道:“我能力不足,导致今日失败。起初因秃发利鹿孤讲义气且为姻亲,故希望彼此唇齿相依。岂料他背信弃义,欲加害于我父子,显然忌惮我的威名,势不两立。如今姚兴正值强盛,我打算投奔他。若我们一同离去,必会被骑兵追击。现将你兄弟二人及母亲送至西平作为人质,秃发利鹿孤必定不会对我有所怀疑。待我到达后秦,他们也不会伤害你们。”于是,乞伏炽磐兄弟被送往西平,乞伏乾归则前往长安,向后秦投降。姚兴见到乞伏乾归后甚为欢喜,暂时任命他为持节、都督河南诸军事、镇远将军、河州刺史、归义侯。
隆安五年(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遣乞伏乾归返回苑川镇守,并给予他充足的兵力支持。乞伏乾归回到苑川后,任命边芮为长史,王松寿为司马,其余公卿大将以下均降号为将佐,开始重新整顿军队,谋划东山再起。
西秦复国
西秦的复国是一个充满波澜壮阔情节的重要篇章。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也凸显了乞伏家族成员们的雄才大略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元兴元年(即后秦弘始四年,公元402年),乞伏炽磐从西平投奔后秦。姚兴对他的到来颇为重视,当即任命他为振忠将军、兴晋太守。不久之后,姚兴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加封乞伏乾归为散骑常侍、左贤王。随后,乞伏乾归跟随后秦大将齐难在河西迎击吕隆,在滋川讨伐叛羌党龙头,在皮氏堡攻打杨盛的将领苻帛,均取得了胜利。此外,他还打败了吐谷浑的将领大孩,俘获一万多人凯旋而归。紧接着,他又率领军队在西阳堡击败了杨盛的将领杨玉。然而,苑川地区接连出现了地面震裂并长出草以及狐雉进入寝宫内的异象,这让乞伏乾归深感不安。 到了义熙三年(后秦弘始九年,公元407年),姚兴开始担忧乞伏乾归最终会成为西州的一大隐患。于是,当乞伏乾归前来朝见时,姚兴便将其留下担任主客尚书,同时任命乞伏炽磐为建武将军、行西夷校尉,负责监督军队。
义熙四年(后秦弘始十年,公元408年),乞伏炽磐察觉到长安即将陷入战乱之中,果断召集各部共计二万七千人,在嵻崀山筑城据守。 次年,即义熙五年(后秦弘始十一年,公元409年),乞伏炽磐攻克枹罕,并派人向乞伏乾归报捷。乞伏乾归迅速返回苑川。此时,鲜卑悦大坚率五千人马在龙马苑向乞伏乾归投降。乞伏乾归抵达枹罕后,留下乞伏炽磐镇守此地。他集结三万人马,迁往度坚山。面对臣子们劝其称王的请求,起初乞伏乾归因实力不足而拒绝。但臣子们据理力争,指出天命难违,符录不可强求,并列举历史上诸多以少胜多、转败为胜的例子。他们强调当前正是顺应天命、复兴国家的大好时机。最终,乞伏乾归接受了建议,僭号称秦王,宣告西秦再度复国。同时,他在国内实施大赦,更改年号为更始,设置百官,公卿以下官员皆恢复原职。
义熙六年(西秦更始二年,公元410年),乞伏乾归派遣乞伏炽磐讨伐薄地延。大军驻扎于烦于时,薄地延率众出降,被任命为尚书。乞伏乾归将薄地延的部落迁至苑川。他还命令陇西羌昌何攻下后秦金城郡,委派骁骑将军乞伏务和为东金城太守。随后,乞伏乾归迁都苑川,相继攻克后秦略阳、南安、陇西等郡,将二万五千户迁至苑川、枹罕两地。鉴于自身无力西征,且担心乞伏乾归成为边疆威胁,姚兴派遣使者暂时授予乞伏乾归一系列显赫官职,包括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陇西岭北匈奴杂胡诸军事、征西大将军、河州牧、大单于、河南王等头衔。乞伏乾归虽有图谋河西之心,但暂且接受这些封号,并向姚兴表示臣服。
义熙七年(西秦更始三年,公元411年),乞伏炽磐与乞伏乾归次子中军乞伏审虔共同率领一万步骑兵攻打南凉景王秃发傉檀。军队渡过黄河后,在岭南击败了秃发傉檀的太子秃发武台,缴获十万牛马满载而归。同年,乞伏炽磐又在伯阳堡战胜姚兴的别将姚龙,在水洛城攻克王憬,分别将四千多户迁至苑川,三千多户迁至谭郊。
义熙八年(西秦更始四年,公元412年),乞伏乾归亲率三万步骑兵在枹罕攻打西羌彭利发。大军驻扎于奴葵谷时,彭利发弃众南逃。乞伏乾归派遣将领乞伏公府在清水追上并斩杀了彭利发。随后,乞伏乾归进入枹罕,收纳了一万三千户羌人。接着,他带领二万骑兵在赤水讨伐吐谷浑支统阿若干,成功将其击溃并收降。 然而,就在这一年,乞伏乾归在五溪畋猎时遭遇不幸。一只枭鸟停落在他手上,这让他极为厌恶。同年六月,乞伏乾归被其兄子乞伏公府杀害,一同遇害的还有他的十几个儿子。乞伏公府随后逃至大夏固守。乞伏炽磐与其弟广武将军乞伏智达、扬武将军乞伏木奕于联合讨伐乞伏公府。乞伏公府败退途中被乞伏智达等人在嵻崀南山追上并擒获,连同其四个儿子一起在谭郊被车裂示众。乞伏乾归最终被安葬于袍罕陵,谥号武元王,庙号高祖,其统治时期总计二十四年。这段历史不仅是西秦复国的关键转折点,也是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与政权更迭的一个缩影。
【历史评价】
房玄龄《晋书》:
①“乾归智不及远而以力诈自矜。陷吕延之师,奸谋潜断;俘视罴之众,威策遐举。便欲誓湃、陇之余卒,窥崤、函之奥区,秣疲马而宵征,翦勍敌而朝食。既而控弦呜镝,厥志未逞,沮岸崩山,其功已丧。履重氛于外难,幸以计全;贻巨衅于萧墙,终成凶祸,宜哉!”
②“国仁骁武,乾归勇悍。
《晋书·卷一百二十五·载记第二十五》
《魏书·卷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
六世祖:乞伏祐邻
五世祖:乞伏结权
高祖父:乞伏利那
曾祖父:乞伏述延
祖父:乞伏傉大寒
父亲:乞伏司繁
兄弟:
哥哥:乞伏国仁。
弟弟:乞伏益州。
妻妾:
1.边皇后。
2.苻皇后,前秦颍川王苻敞之女东平公主。
子女:
1.乞伏炽磐,西秦文昭王。
2.乞伏审虔,中军将军。
3.乞伏敕勃,秦兴郡守。
4.乞伏木奕干,武威郡守、扬武将军。
5.乞伏智达,广武将军。
6.乞伏昙达,左丞相、征东大将军、襄武侯。
7.乞伏娄机,骁骑将军。
8.乞伏千年,西秦亡后投归北魏。
9.乞伏沃陵,光禄大夫、凉州牧。
10.乞伏延祚,禁中录事传侍中、右卫将军。西秦亡后投归北魏。
11.乞伏樊谦,事迹不详。
12.乞伏什寅,429年被乞伏暮末所杀。
13.乞伏白养,前将军,乞伏什寅同母弟。430年被乞伏暮末所杀。
14.乞伏去列,镇卫将军,乞伏什寅同母弟。430年被乞伏暮末所杀。
15.乞伏度,安远将军。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统治晚期,将他派去北魏为人质。
**乞伏乾归子女众多,另有十几个儿子在乞伏公府发动的叛乱中,与乾归一同被杀害,没有留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