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丕~前秦第四位皇帝(385年八月 -386年十月在位)

首页标题    五胡十六国    【六】前秦,氐    苻丕~前秦第四位皇帝(385年八月 -386年十月在位)






哀平帝苻丕



385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东晋.十六国(前秦)

全名:苻丕
别名:秦哀平帝、苻永叔、苻永叙
字:永叔、永叙 
谥号:哀平皇帝
封号:长乐公
年号:太安(385年八月~386年十月)
民族族群:氐族

籍贯: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
出生地:长安
生卒:354年~386年
逝世地:陕县 
在位时间:385年八月 至 386年十月
前任:
苻坚
继任:苻登
主要成就攻克襄阳,俘虏朱序,抵御慕容垂,击败檀玄、姚方成,治理东夏,百姓安居乐业 
主要作品:《下书攻慕容永》


个人简介

        苻丕(?--386年),字永叙(一作永叔),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他是氐族人,前秦的第四位皇帝,同时也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家。苻丕是惠武帝苻洪的曾孙、文桓帝苻雄的孙子,以及宣昭帝苻坚的庶长子。 苻丕以宽厚仁义、聪慧好学而著称。他博览经史,善于治理民众,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领导力。幼年时,苻丕被封为长乐公,并拜邓羌为师,学习兵法精髓。在仕途中,他曾担任雍州刺史,后又历任使持节、征东大将军、尚书令等重要职务。苻丕体恤底层士兵,深得麾下士卒的拥戴,因此在军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建元十四年(378年),苻丕率军南伐东晋。为了减少士兵伤亡,他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战略方针,最终成功俘虏东晋将领朱序,并攻占襄阳等地。随后,苻丕被调任冀州牧。

        建元十六年(380年),他奉命镇守邺城,都督关东诸军事。在其任职期间,东夏地区安宁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苻丕注重与关东士族的合作,重用了包括封劝、封孚、申绍、高泰在内的众多河北士人,使其成为自己的幕僚。 建元二十年(384年),冠军将军慕容垂在关东纠集前燕旧部反叛。面对后燕的强大攻势,苻丕率领河北军民奋起抵抗,成功挫败了后燕二十万大军的进攻,使得慕容垂长时间无法平定河北。然而,由于粮草耗尽、形势窘迫,苻丕不得不联合东晋名将谢玄共同对抗后燕。

      建元二十一年(385年),苻丕击败东晋将领檀玄后,率领六万部众及家属撤回并州。得知宣昭帝苻坚遇害的消息后,苻丕即位称帝,宣布大赦境内,并定都晋阳,改元太安。在此期间,他两次发布讨伐姚苌、慕容垂、慕容冲的檄文,得到了关西、河东郡县乡豪牧守的广泛响应。 然而,太安二年(386年),苻丕因猜忌大司马苻纂,带领数千骑兵南奔东垣,却不幸遭遇东晋扬威将军冯该的截杀,最终遇难。其堂侄苻登继位后,追谥苻丕为哀平皇帝,但庙号已不可考。 苻丕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更以其仁义之心赢得了广泛的尊敬与爱戴。


【人物生平】
年少聪慧

      苻丕,字永叙,祖籍为略阳郡临渭县,是氐族的重要人物。他出生于京兆郡长安县,不仅是前秦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苻丕的家族背景显赫,他是前秦惠武帝苻洪的曾孙,文桓帝苻雄与明德皇后(苟太后)的孙子,同时也是宣昭帝苻坚的庶长子。然而,关于其生母的姓名,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 在升平元年,也就是前秦永兴元年(公元357年),东海王苻坚发动了一场重要的政变,成功诛杀了暴君苻生。随后,苻坚在长安太极殿即位,自称大秦天王,并改元永兴。在此背景下,苻丕被册封为长乐公,正式步入了政治舞台。 苻丕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对经史典籍有着广泛的涉猎。宣昭帝苻坚十分看重他的才华,常常与他讨论用兵之道及谋略之术。苻坚对苻丕的表现极为嘉许,并特意安排邓羌教导苻丕兵法,以提升他的军事才能。苻丕兼具文韬武略,虽然其军事能力不及叔父阳平公苻融,但在率领军队时却能深得士卒之心,展现出非凡的领导魅力。 太和三年(前秦建元四年,公元368年),宣昭帝苻坚派遣前秦将军王鉴等人前往平定赵公苻双与燕公苻武所引发的叛乱。同时,他还任命西县侯苻雅为秦州刺史,而长乐公苻丕则被委任为雍州刺史,承担起治理地方的重要职责。 到了咸安元年(前秦建元七年,公元371年),苻丕的官职再次得到提升,被任命为使持节、征东大将军以及雍州刺史。这一系列任命不仅彰显了苻坚对苻丕的信任,也为苻丕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伐东晋
        太元三年,即前秦建元十四年(公元378年),历史的车轮在这一时期缓缓转动,一场影响深远的战役正在酝酿。二月,前秦宣昭帝苻坚下令展开对东晋的战略攻势,派遣时任征南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尚书令、长乐公苻丕统率大军,正式拉开了襄阳之战的序幕。 此次出征规模宏大,苻坚精心部署了多路兵马协同作战。由武卫将军苟苌与尚书慕容暐率领七万步骑兵作为主力部队直逼襄阳;荆州刺史杨安则带领樊、邓两地兵众担任前锋,负责开路先锋任务;征虏将军石越率领一万精锐骑兵从鲁阳关方向突进;京兆尹慕容垂和扬武将军姚苌则率领五万精锐自南乡出发;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以及强弩将军王显所率领的四万步兵则从武当方向进军。各路人马按照预定计划会师于襄阳城下,意图一举攻克这座战略要地。

         四月,前秦军队顺利抵达沔水以北区域。然而,由于东晋梁州刺史朱序误判形势,认为前秦军队缺乏舟船无法渡河,因此并未做好充分防御准备。结果,当石越率领五千精锐骑兵顺流而下成功渡过汉水时,朱序顿时慌乱失措,只能仓促退守襄阳内城。石越迅速攻占襄阳外城,并缴获一百多艘船只,这些船只被用来接应后续部队渡河,进一步增强了前秦军队的整体战斗力。随后,苻丕指挥众将领全力围攻襄阳中城。 面对是否立即发动猛攻的问题,苻丕内部产生了分歧。武卫将军苟苌提出了战略性建议:“我军兵力远超对方十倍之多,粮草储备充足如山。当前最佳策略应为逐步将汉水、沔水流域百姓迁往许昌、洛阳等地,切断晋军物资运输线路及外援通道。如此一来,敌方就如同困于罗网中的飞鸟,最终只能束手就擒。何必急于求成,让将士们付出不必要的牺牲呢?”苻丕深以为然,采纳了苟苌的意见,决定采取稳扎稳打的战略方针。 与此同时,慕容垂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成功攻克南阳郡并俘虏了东晋南阳太守郑裔,随后与苻丕汇合,共同加强对襄阳的围攻态势。 然而,随着战事拖延,朝中开始出现质疑声音。

          十二月,御史中丞李柔向苻坚上奏弹劾苻丕等人:“长乐公殿下统领十万大军,却仅因一座小城久攻不下,每日耗费巨大,实难令人满意。恳请陛下将其召回交廷尉严加审问。”对此,苻坚虽认同苻丕等人存在效率问题,但考虑到军队长期征战不易,且不能无功而返,遂特别给予宽恕机会,同时明确要求他们必须用实际战果来弥补过失。 为了督促前线将领加快行动步伐,苻坚派遣黄门侍郎韦华携带符节前往军营,严厉训诫苻丕等人,并赐予一把宝剑以示警告:“若明年春天仍未能取得胜利,你便自行了断,不要再厚颜无耻地回来见朕!”这一举措无疑给整个战场增添了紧迫感,也让所有人意识到此次战役的重要性不容有失。


攻克襄阳
       太元四年,即前秦建元十五年(公元379年),正月时节,苻丕等人接到朝廷诏令后内心惶恐不安。征南主簿王施出身于名门望族河东王氏,他见此情形便向苻丕进谏道:“以大将军您卓越的才能和诸位将领非凡的武勇,攻打襄阳这座小城,就如同烘炉能够轻松焚毁羽毛一般易如反掌。之前之所以暂缓进攻,是希望用计谋瓦解敌军,但如果发动决战,襄阳必定指日可破。只要攻下襄阳,上明的贼军自然会闻风而逃,这又有何值得犹豫和疑虑之处呢?希望能够给予十天的时间,让大秦王师展现威势。如果无法攻克襄阳,我王施甘愿以死谢罪。” 苻丕听从了王施的建议,随即命令各路部队协同作战,全力攻打襄阳。然而,苻坚担心苻丕无法按时攻克襄阳,于是决定亲自率领大军予以支援。同时,他还命苻融带领关东士卒攻打寿春,并让梁熙率领河西之众支援中军。然而,苻融与梁熙联名上书,认为苻丕足以攻克襄阳,无需兴师动众,因此苻坚最终放弃了此次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东晋朝廷派遣冠军将军、南郡相刘波率领八千兵众前往救援襄阳。然而,刘波因畏惧苻丕的强大势力,不敢贸然前进,未能提供有效的支援。在此期间,朱序屡次率军出战,成功击退前秦军队,迫使秦兵逐渐后撤。随着敌军远退,朱序放松警惕,不再设防。 到了二月,襄阳督护李伯护秘密派遣其子前往前秦表示忠诚,并请求作为内应。在得到这一情报后,苻丕下令各路部队对襄阳发起总攻。二月戊午日,苻丕成功攻克襄阳,抓获朱序,并将其押送至前秦都城长安。

 

东夏安宁
          太元五年,即前秦建元十六年(公元380年),宣昭帝苻坚对朝中人事进行了重要调整。阳平公苻融被召回京师,担任侍中、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以及录尚书事等多重要职。这一任命充分体现了苻坚对苻融的倚重与信任,苻融从此在中央政权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 与此同时,苻丕则被委以重任,任命为都督关东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及冀州牧,接替苻融前往邺城驻守。作为地方的重要军事和行政长官,苻丕肩负起维护关东地区稳定与发展的重任。 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基础,苻坚采取了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他下令将关中的三原、九嵕、武都、汧城、雍城等地共计十五万氐族户迁出关中,并分散安置于各地方镇。这些氐族户由王公宗室分别统领,类似于古代诸侯分封制度。此举不仅有效缓解了关中地区的压力,还增强了各地方镇的实力与凝聚力。 在此次迁徙过程中,长乐公苻丕被授予三千氐户的统领权。同时,射声校尉杨膺被任命为征东左司马,长水校尉齐午则担任征东右司马,二人麾下各统领一千五百户氐族人,并加封为长乐国世卿。此外,苻坚还特别加封长乐国郎中令垣敞为录事参军,长乐国侍讲韦干为征东参军事,关东名士申绍则出任冀州别驾。这一系列的人事安排,显示了苻坚对苻丕团队的高度支持与重视。 临行之际,宣昭帝苻坚亲自送别苻丕等人至灞上。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苻坚不禁痛哭流涕,与苻丕深情告别。而众多参与迁徙的氐族人也因即将与家人、亲友分离而悲痛哀嚎,场面令人动容。路过的行人目睹此情此景,无不为之感慨万分。 到任之后,苻丕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理才能。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东夏地区的社会秩序井然,百姓生活安定祥和,深受民众爱戴。苻丕以其出色的政绩赢得了广泛赞誉,成为当时备受推崇的地方官员之一。


联晋抗燕
      太元八年,即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遭遇东晋军队的重创,最终大败而归。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南北局势,也标志着前秦由盛转衰的开端。战后,苻坚率领残兵败将撤回长安,试图稳定国内局势,但前秦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到了太元九年,也就是前秦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慕容垂趁前秦内乱之际起兵反叛,率军攻打邺城。当时镇守邺城的是长乐公苻丕。双方僵持不下,战事持续了一年之久。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苻丕曾一度成功抵御了慕容垂麾下二十万大军的猛烈进攻,甚至险些在华林园诛杀慕容垂,令后者狼狈不堪。然而,由于长期围困导致城内粮草耗尽,加上战局逐渐向不利方向发展,苻丕不得不寻求外援。他与东晋达成合作意向,并派遣堂弟苻就携带珍贵宝物如青铜镜、黄金婉转绳等赠予东晋名将谢玄,以示结盟诚意。由此,苻丕与谢玄建立了短暂的同盟关系,共同应对慕容垂的威胁。 与此同时,在前秦征东府内部,部分官员对高泰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高泰作为前燕旧臣,可能怀有二心。面对这样的猜忌和压力,高泰深感恐惧,为保全自身,他决定与同郡好友吴韶一同前往渤海郡避祸。然而,在途中,二人不幸遇到了后燕军队。吴韶见状,建议高泰投靠驻扎在附近肥乡县的燕军,说道:“既然我们已是无路可退,不如干脆归附燕军。”但高泰坚决拒绝了这一提议,他严肃地回应道:“我离开长乐公苻丕,本是为了躲避灾祸,又怎能再投靠慕容垂?这种背信弃义之事,绝非我所愿为。” 后来,申绍听闻此事,不禁感叹道:“无论是选择离去还是归附他人,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道义。而高泰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因一时困境而改变初心,实在是一位真正的君子啊!”高泰的行为展现出了非凡的气节与忠诚,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坚持道德底线的典范。

 

晋阳称帝
         太元十年,即前秦建元二十一年(公元385年),历史的洪流在这一时期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由于苻丕等人顽强抵抗,慕容垂虽有雄才大略,却迟迟未能平定冀州。这一僵持局面使得原本归附后燕的河北豪强以及前燕旧臣对慕容垂的信心逐渐动摇,甚至萌生了背离之心。 在此背景下,苻丕成功解救了被慕容垂击败的东晋将领刘牢之,并从邺城出发前往枋头,以获取东晋提供的物资支援。然而,这一年的变故远不止于此。随着前秦宣昭帝苻坚遇害,长乐公苻丕率三万大军返回邺城,途中遭遇东晋龙骧将军檀玄的阻拦。双方在谷口展开激战,最终苻丕大败檀玄,顺利进入邺城。 与此同时,前秦幽州刺史王永和平州刺史苻冲屡次遭到慕容垂麾下将领平规等人的猛烈进攻,节节败退。为了应对危机,王永派遣昌黎太守宋敞焚烧和龙、蓟城的宫室,随后率领三万余人占据壶关,并派使者联络长乐公苻丕,请求其支援。苻丕果断决定撤离邺城,率领城中六万多民众迁往潞川县。一路上,骠骑将军张蚝与并州刺史王腾前来迎接,众人共同抵达晋阳。此时,苻丕才得知父亲苻坚的噩耗,随即在晋阳举哀,令全军披上白色丧服,以示哀悼。 面对国家危难,王永留下苻冲驻守壶关,亲自率领一万骑兵奔赴晋阳与苻丕会合。众臣一致劝说苻丕继承皇位,苻丕深思熟虑后应允,在晋阳南部正式登基称帝,号为世祖宣昭帝苻坚设立行庙,并宣布境内大赦,改年号为“太安”。 新帝即位后,立即着手整顿朝政,设置百官。

          其中,张蚝被任命为侍中、司空,封上党公;王永则担任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尚书令,进封清河公;王腾出任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司隶校尉、阳平公;苻冲升任左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西平王;俱石子被授予卫将军、濮阳公之职;杨辅担任尚书右仆射,封济阳公;王亮为护军将军、彭城公;强益耳、梁畅成为侍中,徐义则出任吏部尚书,皆封县公。其他官员也根据功绩分别受到封赏,各司其职。 值得一提的是,前秦尚书令、魏昌公苻纂自关中赶来投奔苻丕,被拜为太尉,进封东海王。此外,中山太守王兖被任命为平东将军、平州刺史、阜城侯;苻定为征东将军、冀州牧、高城侯;苻绍为镇东将军、督冀州诸军事、重合侯;苻谟为征西将军、幽州牧、高邑侯;苻亮为镇北大将军、督幽并二州诸军事,均进爵为郡公。这些封赏不仅彰显了苻丕对忠臣的重视,也为巩固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苻定与苻绍驻守信都,苻谟与苻亮据守常山,在慕容垂围攻邺城时选择投降。但当他们得知苻丕称帝的消息后,立即派遣使者请罪,表示效忠。而中山太守王兖则坚守博陵,与慕容垂持续对抗。更令人振奋的是,左将军窦冲、秦州刺史王统、河州刺史毛兴、益州刺史王广、南秦州刺史杨壁以及卫将军杨定等人,均据守陇右地区,派遣使者向苻丕表达忠诚,并请求出兵讨伐姚苌。对此,苻丕大喜过望,当即任命杨定为骠骑大将军、雍州牧;窦冲为征西大将军、梁州牧;王统为镇西大将军;毛兴为车骑大将军;杨壁为征南大将军,皆开府仪同三司,加授散骑常侍;王广则被提升为安西将军,同时进位为州牧。


王兖殉国
          公元385年十一月,后燕将领慕容麟于博陵发起对王兖的进攻。当时,由于粮草与弓箭耗尽,郡功曹张猗竟出城召集民众以接应慕容麟。对此,王兖在城头上严词斥责道:“你本是秦地之人,而我则是你的长官。然而,你却聚众响应贼寇,还自称义兵,这名义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岂不是太大了吗?你的兄长从前纠集宗族乡党,驱逐城主,犯下大逆不道之罪,最终遭受极刑,尸骨未寒,你又紧随其后做这样的事情!作为我的下属,你竟然亲自拿起武器,争当祸首,试问这样的属下,我又怎能驾驭?即便人们可以抹去你的些许功劳,但又怎能遗忘你那不忠不孝的劣迹呢?古人有言:‘忠臣必出于孝子之家’。然而,你的母亲尚且在城中,你却全然不顾念,又怎能指望你心存忠义呢?世间虽有坏人坏事,但每一代总有余孽留存,说的就是像你这样的人!谁能想到,在中原这片礼义之邦,竟会有如此败类的家风?你抛弃自己的老母就如同脱掉一双破鞋一般轻易,面对此情此景,我又还有什么可多言的呢?”不久之后,城池被攻破,王兖与固安侯苻鉴皆被慕容麟所杀害。 随后,苻丕重新任命王永为司徒、录尚书事,并提拔徐义为尚书令,加封右光禄大夫。 在此之前,王广从成都返回,投靠了其兄长、时任秦州刺史的王统。

             太元十一年(即前秦太安二年,公元386年)正月,长安失守,王广却无端在枹罕向河州牧毛兴发起攻击。毛兴随即派遣建节将军、临清伯卫平率领同族一千七百余人,趁着夜色突袭王广的军队,结果大获全胜,将王广彻底击败。王统见状,急忙派兵支援王广,而毛兴则转而采取环城固守的战略。不久之后,毛兴再次出击袭击王广,成功击溃了他的部队。王广仓皇逃窜至秦州,途中却被陇西地区的鲜卑部落首领匹兰擒获,并被押送至后秦主姚苌处。 毛兴在击败王广后,本打算进一步进攻王统,以图平定上邽。然而,枹罕地区的氐族因连年的战乱早已疲惫不堪,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杀死了毛兴,推举卫平为使持节、安西将军及河州刺史,并派遣使者向苻丕请示后续行动。 与此同时,征东将军苻定、镇东将军苻绍、征北将军苻谟以及镇北将军苻亮纷纷向慕容垂投降。

 

四方响应
        公元386年六月,苻丕对朝廷进行了重要的人事任命。他晋升王永为左丞相,苻纂为大司马,张蚝为太尉,王腾为骠骑大将军兼仪同三司,徐义为司空,苻冲为车骑大将军、尚书令兼仪同三司,俱石子为卫大将军兼尚书左仆射。这些官员的原有职务和权力保持不变。 与此同时,王永向各州郡发布了一封檄文,内容深刻而激昂。他回顾历史,指出夏朝在面临困境时因少康而复兴,汉朝在王莽篡位后又因光武帝而重振辉煌。他强调,每一个时代都会经历艰难险阻,如今上天降下灾祸,羌胡之乱使得华夏大地遭受巨大破坏。先帝苻坚不幸在敌营中去世,首都沦为贼寇巢穴,国家陷入衰败,百姓饱受苦难。然而,上天并未抛弃前秦,社稷仍有继承之人。主上苻丕圣明贤德,堪比光武帝,深得人心,必能振兴中典之功,恢复与天相配的盛世。相比之下,姚苌残暴至极,慕容垂凶狠异常,他们所到之处人烟灭绝,甚至挖掘坟墓,使生者死者均受其害。这种暴行令人痛心疾首,即使历史上黄巾之乱和赤眉之祸也难以与之相比。 随着秋季的到来,正是行军作战的最佳时机。

          王永号召各地公侯、牧守、垒主以及乡豪共同为国效力,忠心于王室,率领各自部队,在冬季的第一个月上旬到达临晋与皇帝会合。这一号召得到了广泛响应。天水的姜延、冯翊的寇明、河东的王昭、新平的张晏、京兆的杜敏、扶风的马朗以及建忠将军兼高平牧官都尉王敏等人都承檄起兵,各自拥有数万兵力,并派遣使者前往响应前秦皇帝苻丕。苻丕对他们进行了嘉奖,授予他们将军、郡守的职位,并封为列侯。 此外,冠军将军邓景率五千士兵占据彭池县,与窦冲相互配合,成功攻击了姚苌的平凉太守金熙。此时,前秦的军威达到了鼎盛,声势浩大,令姚苌等人感到极大的恐惧。 安定北部都尉鲜卑没奕于联合鄯善王胡员吒、护羌中郎将梁苟奴等人,与姚苌的左将军姚方成、镇远将军强京在孙丘谷展开激战。最终,前秦取得了胜利,大败后秦军队。

 

任命苻登
           
公元386年七月,枹罕地区的诸氐族部落因为卫平年事已高,认为他无法成就大业,于是开始商议废黜他的领导地位。然而,他们顾虑卫平家族的强大势力,迟迟未能做出最终决定。 这时,有一位名叫啖青的氐人站了出来,他对众将领说道:“当下的大事必须尽快决断。我们东征姚苌的行动不能再犹豫不决。一旦计划泄露,我们反而会陷入被动,遭受他人算计。各位只需请卫公召集众将领,让我来为诸位作出最后的决断。”众将领听后,都觉得啖青的建议非常合理。 随后,他们设下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所有将领参加。在宴会上,啖青拔剑而起,大声说道:“如今天下大乱,豺狼横行于道路之间。我们这些人今日可谓命运相连、休戚与共。若无贤明之主,我们将难以渡过眼前的艰难时局。卫公已经年迈,显然不足以承担成就大业的重任。现在,他应当主动退位,以便让贤能之人接替。狄道长苻登虽然是大秦王室的远亲,但其才略出众、智勇双全,我们应当共同拥立他为主,以奔赴陛下所在之地。如果诸位中有谁不同意,请即刻提出异议!”说完,啖青举起剑,捋起袖子,准备斩杀任何敢于反对的人。众将领见状,纷纷表示赞同,无人敢抬头直视啖青。 最终,众人一致推举苻登为元帅,并派遣使者向前秦皇帝苻丕禀报此事。苻丕得知后,任命苻登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安王,并授予他持节以及州郡督的权力,依据其所称的职位进行正式封授。同时,苻丕还任命徐义为右丞相,以协助处理朝政事务。

 

南奔被杀
        
公元386年八月,前秦皇帝苻丕在军事部署上采取了战略性安排,他留下王腾负责守卫晋阳,同时派遣杨辅戍守壶关。随后,苻丕亲自率领四万大军进据平阳郡,以此巩固前秦在这一地区的控制力。

         九月,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王统以秦州归降后秦主姚苌,这一举动无疑对前秦的局势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慕容永得知苻丕已抵达平阳的消息后,深感自身处境危险,难以保全,于是派遣使者向苻丕请求借道东归。然而,苻丕并未同意此请求。随后,苻丕命令丞相王永与东海王苻纂联合进攻慕容永,并任命俱石子为前锋都督。两军在襄陵展开激烈交战,最终由于兵力悬殊,王永一方大败,王永与俱石子均英勇战死。 早在苻纂投奔苻丕之时,苻纂麾下便有壮士三千余人,这使得苻丕对其心生猜忌。待到丞相王永战败之后,苻丕愈发担忧自己会被苻纂加害。

       同年十月,苻丕遂率领数千骑兵向南奔往东垣,意图摆脱当前困境。然而,在此途中,东晋扬威将军冯该从陕地对其进行截击。经过一番激战,苻丕不幸阵亡,冯该成功抓获了前秦皇太子苻宁与长乐王苻寿,并将他们押送至东晋都城建康。尽管东晋与前秦曾因淝水之战而结怨,但双方之间并无深仇大恨。因此,孝武帝决定赦免苻氏一族,并将前秦宗室成员全部交由苻宏照顾。 与此同时,东海王苻纂与苻师奴召集残余的前秦部众数万人,奔赴杏城据守,继续维持前秦的残存力量。同年,苻登即位称帝,追谥苻丕为哀平皇帝,但其庙号未能明确记载于史册之中。

【人物成就】
         攻克襄阳一役意义非凡,此战不仅成功俘虏了名将朱序,更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坚定的决心。而在治理关东地区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使得东夏之地得以安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 淝水之战后,局势一度紧张,但凭借顽强的意志与精准的战略部署,成功固守邺城,抵御住了强大的慕容垂军队的进攻。

 

【个人作品】
       苻丕今存《答谢玄书》、《下书攻慕容永》两篇作品。其中《下书攻慕容永》文章字字珠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有明显的骈化倾向,文风渐趋华丽。

【历史评价】

《十六国春秋》:

①“苻丕字永叙,坚之长庶子。少而聪慧好学,坚与之言将略,嘉之。才干亚于苻融,为将善收士卒。

②“时出镇于邺,东夏安之。”

《晋书》:

①“苻丕承乱僣窃,寻及倾败,斯可谓天之所废,人不能支。

②“少而聪慧好学,博综经史。”;③“出镇于邺,东夏安之。
《资治通鉴》:“丕亦有文武才干,但治民断狱,皆亚于融(苻融)。
王永:“征东大将军、长乐公,先帝(苻坚)元子,圣武自天,受命荆南,威振衡海,分陕东都,道被夷夏,仁泽光于宇宙,德听侔于《下武》。”
姜让:“长乐公,主上之元子,声德迈于唐、卫,居陕东之任,为朝廷维城,其可束手输将军(慕容垂)以百城之地!
洪亮吉:“负畚来,洛阳鬻。望尘来,司隶逐。卿无忘螭蟠,朕无忘龙伏。嗟嗟景略夺何速。不事西夷事南服。八公山,悲苻融。五将山,毒吴忠。景略(王猛)有君(苻坚)死苌(姚苌)手。景略有儿(王永)絷泓(慕容永)首。丕登(苻丕、苻登)先亡镇恶后。镇恶(王镇恶)死,报苻氏。

【史书记载】

《十六国春秋·卷三十六·前秦录》
《十六国春秋·卷三十七·前秦录》
《十六国春秋·卷三十八·前秦录》
《十六国春秋·卷三十九·前秦录》
《十六国春秋·卷四十二·前秦录》

《晋书·卷一百十五·载记第十五》 
《魏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
《十六国春秋别本·卷四·前秦录》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一》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三》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四》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五》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六》


【家族成员】
高祖:蒲怀归,略阳氐族首领。
曾祖:苻洪,前秦惠武帝。
祖父:苻雄,前秦文桓帝。
父亲:
苻坚,前秦宣昭帝。
嫡母:苟皇后,前秦时期皇后。
生母:不详。
弟弟:
1.苻晖,前秦平原公。
2.苻宏,前秦太子。
3.苻睿,前秦巨鹿公。
4.苻熙,前秦广平公。
5.苻琳,前秦河间公。
6.苻诜,前秦中山公。
妹妹:
1.顺阳公主。
2.苻锦、苻宝、杨定妻苻氏,三位公主封号失考。
后妃:
1.杨皇后,仇池国人,征东左司马杨膺之妹。太安二年,杨皇后被西燕俘虏,西燕主慕容永想立其为上夫人,但杨皇后不从,用剑刺杀慕容永,可惜失败被杀。高帝苻登即位,追谥哀平皇后。 [50]
内兄:杨膺(舅哥),前秦征东左司马。
儿子:
1.皇太子苻宁。
2.长乐王苻寿。
3.平原王苻锵。
4.勃海王苻懿。
5.济北王苻昶。

【其他阅读】
=======
2025年4月11日 15:4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