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首页标题    002.朝代世系    元朝    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全名:陈友谅

生卒:1320年(元末)-1363年
在位:1360年-1363年

政权:陈汉
年号:大义:1360,大定:1361-1363
成就:起兵反元,建立陈汉政权

  陈友谅(1320年-1363年),湖北沔城人(今湖北仙桃)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大汉”政权的建立者。
陈友谅是沔阳渔家之子。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
陈友谅少时读书,略通文义,膂力过人,闲习武艺。有一卜者在察看过其祖先的墓地之后说:“日后定会富贵。”陈友谅心中暗喜。他曾任县里的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
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徐寿辉遣其将倪文俊复破沔阳,陈友谅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初为簿书掾,后以功升元帅。
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随即又称平章政事。
至正十八年(1358年),陈友谅率军攻陷安庆。四月,破龙兴路(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五月,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路(今江西吉安),而自己则领兵进入抚州。八月,破建昌路(今江西南城)。九月,破赣州。十一月,破汀州。
至正十九年(1359年)三月,破衢州、襄阳路。十月,遣部将王奉国攻信州(今江西上饶)。
【建汉称帝】
当时,长江以南只有陈友谅部最强。
朱元璋攻取太平府(今安徽马鞍山)后,与他为邻。陈友谅攻陷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军前去攻打陈友谅,夺取池州。赵普胜是有名的骁将,号称“双刀赵”。开始与俞通海等驻扎巢湖,一起归附朱元璋,后来叛归徐寿辉。这时他正为陈友谅驻守安庆,多次引兵争夺池州、太平,到处抢掠。朱元璋为此担忧不已,于是引诱赵普胜的食客,让他潜入陈友谅军中去离间赵普胜。赵普胜没有发觉,见到陈友谅的使者总是诉说自己的功劳,觉得自己有恩于陈,脸上露出悻悻的表情。陈友谅由此怀恨心中,怀疑他要背叛自己。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十九年(1359年),陈友谅以会师为名,从江州突然来到安庆,赵普胜在雁汊以烧羊迎接,当他刚一登船,陈友谅便马上杀了他。徐寿辉想迁都龙兴,陈友谅不同意。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二十年(1360年),徐寿辉仍然决定迁都龙兴,仓促从汉阳出发,临时驻扎江州。 [3]江州是陈友谅管辖之地,他命士兵埋伏在城外,然后将徐寿辉迎入城中,马上紧闭城门,将徐寿辉所部全部消灭。随即以江州为都,挟奉徐寿辉居于此地,而陈友谅则自称汉王,设置王府官属。四月挟持徐寿辉自枞阳攻克池州,随后张德胜的援军收复了池州。五月,进攻太平。但太平城坚不可拔,于是陈友谅军便利用大型船只靠近西南城墙,士兵们顺着船尾爬过矮墙进入城内,攻克太平城,杀死守将花云。
此后,陈友谅便愈加骄狂。陈友谅部进驻采石矶后,他派遣部将假装到徐寿辉面前陈述事情,趁机安排壮士用铁器击碎徐寿辉的脑袋。徐寿辉一死,陈友谅便以采石的五通庙为行宫,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太师邹普胜以下都是以前的旧官。陈友谅即位之日正巧遇上大风大雨,群臣们排列在沙岸上向他道贺,没能按礼仪行事。

 
【大战朱元璋】
          陈友谅性情强硬而多疑,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他已自称皇帝,而且尽占江西、湖广之地,便自恃兵力强大,想向东攻取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朱元璋担心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在刘基的建议下,遣胡大海直取广信府(今江西上饶)断其后路,又设计命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引诱他,让他迅速赶来。陈友谅果然率水师东下,到达江东桥,呼叫康茂才,无人答应,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双方战于龙湾(今江苏南京城郊),陈友谅大败,因为潮落,船被搁浅,死者无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陈友谅只得坐小船逃走。冯国胜率五路大军乘胜追击,大败陈友谅于采石矶。陈友谅放弃太平,逃至江州。朱元璋军乘胜攻取安庆,陈友谅的部将于光、欧普祥都缴械投降。第二年,陈友谅派部将张定边再次攻陷安庆。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朱元璋亲自率军讨伐,俞通海、赵德胜大破陈友谅水军于安庆,长驱直入抵达江州。陈友谅战败,连夜携妻带子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州,乘胜攻占蕲州,又攻占安庆。陈友谅的部将吴宏以饶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龙兴投降。
【战死鄱阳湖】
陈友谅眼见其疆土日益减少,十分愤怒,于是制造了数百艘楼船。这些船均高数丈,用丹漆粉饰,每艘船都有三层,设有走马棚,船上船下人语之声互不相闻,橹箱都用铁裹住。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船载家属百官,尽发精锐进攻南昌,飞梯冲车,百路并进。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部将邓愈坚守南昌三个月,朱元璋亲自率军前去援救,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将到,便撤除对南昌的包围,向东出鄱阳湖,与朱元璋在康郎山相遇。陈友谅集合巨舰,以连锁为阵。朱元璋军不能仰攻,连战三日,损兵折将,渐感不支。但是不久,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其弟陈友仁等都被烧死。陈友仁智勇双全,他死后,陈友谅为之丧气。在这场战斗中,朱元璋船虽小,却轻便易行;陈友谅虽是巨舰,却不能进退自如,故而战败。
朱元璋的坐船是白桅杆,陈友谅便与其将士约定第二天集中兵力猛攻白桅船。朱元璋知道后,下令将所有船的桅杆都漆成白色。第二天再战,从早晨到中午,陈友谅军大败。陈友谅想退保革奚山,但朱元璋已预先扼住湖口,拦截其退路。坚持数日之后,陈友谅与众将商量摆脱困境的对策。右金吾将军说:“既然出湖困难,我们就应当焚船登陆,直奔湖的南岸以图再举。”左金吾将军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他们利用步骑追赶我军。进退之间我们将失去自己的地盘,大势也将去也。”陈友谅不能作出决定,既而说道:“右金吾将军所言有理。”左金吾将军因其意见未被采纳,便率所部投降了朱元璋;右金吾将军知悉后,也率部投降。陈友谅处境更加困难。
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两封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我想与你约定,你我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却盘算失误,企图加害于我。我军只以少量兵力,便攻取了你龙兴十一郡,你还不悔过,重新挑起战端。首先被困在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被葬身于火海。你即便侥幸生还,但也应当取消帝号,坐待真正的主人,不然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就悔之晚矣。”陈友谅收到信后怒不可遏,不予回信。时间一久,陈友谅军中粮食渐绝,只得突围冲出湖口。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加以拦截,双方大战于泾江口,汉军且战且走,但日落之时仍未能摆脱。陈友谅当时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作战,却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当即死去。顿时,陈友谅军土崩瓦解,太子陈善儿被擒,太尉张定边趁夜保护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陈友谅生前生活奢侈,曾经制造了一张镂金床,做工非常精巧,宫中其他器物也是一样。他死后,江西行省将镂金床献给朱元璋,朱元璋感叹道:“这张床与孟昶的七宝便壶有什么不同呢?”然后下令有关官员将它熔掉。
张定边等护陈理返回武昌后,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汉亡。陈理至应天,朱元璋封其为归德侯。数年之后,朱元璋出于“安全感”,将陈理送往高丽定居,“平安无事”。
 【主要影响】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体量巨大,设计制造水平是当时世界第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世界第一流的宝船原型,就是当年陈友谅造船技术传承的结晶。陈友谅在造船史上的创举,以及他敢于担当的民族精神,敢于创造的开拓精神,仍然值得学习、值得传承。
【历史评价】
朱元璋: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 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圆,故先攻友谅。
刘基: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而士诚仅有边海地,南不过会稽,北不过淮扬,首鼠窜伏,阴欲背元,阳则附之,此守虏耳,无能为也。友谅劫君而挟其下,下皆乖怨;性剽悍轻死,不难以其国尝人之锋,然实数战民疲,下乖则不欢,民疲则不傅,故汉易取也。
杨璟:向者如陈、张之属,窃据吴、楚,造舟塞江河,积粮过山岳,强将劲兵,自谓无敌。然鄱阳一战,友谅授首,旋师东讨,张氏面缚。此非人力,实天命也。
高岱:①友谅之勇略,虽或未及项羽,而剽性狡悍,出没飘忽,大困而不馁,屡踬而复振。观其龙江败归,还袭安庆;九江之失,疾奔武昌。及徐达召还,不旋踵而有江州之入。是皆败衄之后,旬日之间,而能陷城摧敌,其能开拓封疆,奄有荆、楚,亦一时之雄也。惜其昧强弱之势,失先后之著,据形胜之地,不能进取襄、邓,以窥中原;昧观衅之法,漫焉轻涉龙江,已取覆败。(《鸿猷录》) 元末群雄共起,与我圣祖并驱中原者,固非一人,而当时称劲敌多为腹心胁腋害者,惟友谅可虑哉。 
谷应泰:“慨自元人失驭,群雄蜂发,逐鹿之夫,所在都有。太祖崛起濠梁,而同时并兴者,则有张士诚据吴,徐贞一据蕲,明玉珍据蜀,方国珍据江东,然皆阖门坐大,非有图天下之志也。独陈友谅以骁鸷之姿,奄有江、楚,控扼上流,地险而兵强,才剽而势盛,实逼处此,以与我争尺土者,非特汉之文伯、子阳,唐之世充、建德而已。”“至若友谅者,本沔阳渔家,刀笔小吏,徒有凶残,实无功德,干城仗普胜而旋即杀之,北面事寿辉而旋即毙之,名实交丧,忠勇并失,诚所谓蝇声紫色,圣王之驱除耳。而论者以周颠仰天,铁冠大笑,刘基之手挥难星,雷老之忽然不见,王者所至,诸神效灵。而不知友谅者,犯顺多黑闼之风,归命少窦融之智,盗窃空名,进退无据,抑亦人谋不臧,匪特天亡之也。”
谈迁:“国史于陈友谅、张士诚辈辄书寇,夫寇非所言也。彼未我臣,何寇焉。俱田间布衣,仗尺剑起事,虽仁暴悬殊,亦自有幸不幸焉。”
丁耀亢:“按友谅功业,已成犄角,几鼎峙矣。至其谋弑寿辉,是篡贼也。贼安能成大业乎?盖天生此辈,为我太祖作蕴。鄱阳贯颅,摧枯拉朽,殆天授非人力也。”
张廷玉:“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友谅、士诚起刀笔负贩,因乱僭窃,恃其富强,而卒皆败于其所恃。迹其始终成败之故,太祖料之审矣。”
饶汉祥:江汉先英、三楚雄风。 
《朱元璋系年要录》:“至倾国六十万尝试江流,牧野、昆阳、赤壁、淝水、古帝王豪杰能用其众者,未之有闻。”
蔡东藩:”吾谓友谅亦有自败之道,江州失守,根本之重地已去,及奔至武昌,正宜敛兵蓄锐,徐图再举,乃迫不及待,孤注一掷,丧子弟,失爱妃,甚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是可见国之兴亡,实关人谋,不得如项羽之刎首乌江,自诿为非战之罪也。“
吴晗:陈友谅虽说失败了,但他毕竟是反对元朝蒙汉地主阶级统治的英雄人物,在历史上起过作用,当地人民对他是同情的,怀念的。
【轶事典故】
毁庙传说:袁枚《子不语》卷十收录一篇《毁陈友谅庙》,讲清朝赵锡礼任县令时,毁了荆州陈友谅庙改奉关帝君的事,但赵毁庙时,并不知该庙是奉祀陈友谅,直到向张天师询问之后,方才得知。
安南后裔
据越南史书记载,至正十四年(1354年),陈友谅遣使越南陈朝修好,并称他是元越战争后被元朝安置于武昌的安南国王陈益稷的儿子。据说陈友谅退守武昌后,还向陈朝乞援,陈朝不许。

 
【家族成员】
祖父:谢千一,后入赘陈家,改姓陈 
祖母:陈氏
父亲:陈普才,降明后封承恩侯,洪武五年(1372)徙滁阳

(兄弟)

兄:陈友当,降明后封归仁伯

兄:陈友直,降明后封怀恩伯
弟:陈友仁,在鄱阳湖战死,明初追封康山王
弟:陈友贵,在鄱阳湖战死
(妻妾)
1,杨苕华
2,娄玉贞
3,陶氏
4,阇氏,被朱元璋军所俘
(子嗣)
1,太子陈善,被朱元璋军所俘
2,陈理,降明后封归德侯 



~第二任,陈理[德寿]元年(1364年八月改元)

陈理~陈汉末代皇帝(1351年-1408年),陈汉皇帝陈友谅次子。湖广省黄州府蕲水县(今湖北省浠水县)人,原籍湖广省承天府沔阳州(今湖北省仙桃市)。1363年—1364年在位,年号:德寿。
龙凤九年(1363年)八月,陈理之父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箭身亡,陈理之兄太子陈善儿被擒,陈友谅的太尉张定边趁夜挟持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陈理回到武昌后,继位称帝,改年号为德寿。同年冬天,朱元璋亲征武昌。
龙凤十年(1364年)二月十七日,朱元璋亲至武昌督战攻城。在此之前,陈理太尉张定边见事急,暗中派遣士卒趁夜由观音阁缒城跑到岳州,告其丞相张必先派兵来援。至此,张必先率兵至,离城二十里,驻扎于洪山,朱元璋命常遇春率精锐五千,乘其众未集击之,援军大败,张必先被生擒。张必先骁勇善战,人称其为“泼张”,城中倚以为重。至此,缚至城下,示之曰:“汝所恃者,泼张今已为我擒,尚何恃而不降耶?”张必先亦呼张定边曰:“吾已至此,事不济矣,兄宜自图,速降为善。”张定边气索不能言。武昌城东南有高冠山,下瞰城中,朱元璋问诸将:“谁能夺此?”傅友德请行,遂率数百人一鼓夺之,城中益丧气,欲降者众,朱元璋便派遣陈友谅的旧臣罗复仁入城招降陈理。 
二月十九日,陈理衔璧肉袒,率其太尉张定边等出降,陈理至军门,俯伏战栗,不敢抬头仰视,朱元璋见陈理年幼弱小,便将他扶起,握着他的手说:“吾不尔罪,勿自惧也。”命宦者入其宫,传命慰谕陈友谅父母,凡府库财物都任凭陈理自取之。
二十二日,常遇春送陈理官属赴建康(今江苏南京)
三月二日,封陈理为归德侯。并封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为承恩侯,大哥陈友富为归仁伯,二哥陈友直为怀恩伯,追赠四弟陈友仁为康山王,命有关官员立庙祭祀,并将五弟陈友贵附祭。
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十七日,归德侯陈理、归义侯明升郁郁不乐,颇出怨言,明太祖闻之曰:“此童孺辈,言语小过,不足问,但恐为小人瞽惑,不能保始终,宜处之远方,则衅隙无自生,可始终保全矣。”于是将其送往高丽,赐高丽国王纱罗文绮四十八匹,俾善待之。
五月十七日,高丽国王出迎于迎宾馆,中书省移咨曰:“钦奉圣旨,‘那海东高丽国王,那里自前年,为做立石碑,祭祀山川,飞报各处捷音,及送法服,使者重叠,王好生被暑热来为那般,我想着限山隔海,天造地设生成的国土,那王每有仁政,管抚的好时,天地也喜,我这里勤勤的使臣往来呵,似乎动劳王身体一般,为那般上头,我一年光景,不曾教人去,于今恁每中书省省收拾纱罗段子四十八匹,差元朝旧日老院使送去,选海船一只,用全身挂甲的军人,在上面防海,就将那陈皇帝老少,夏皇帝老少去王京,不做军,不做民,闲住他自过活。王肯教那里住呵,留下;不肯,时节载回来,恁省家文书上好生说得子细了。”
右丞相汪广洋又致书曰:“曩因元政不纲,群雄并起,各拥兵众,分据土疆。我圣上乘时启运,奋兴淮右,肇基江左,命将四征,削平群雄。陈友谅窃据湖湘,妄称大汉,明贞据有川蜀,僭号大夏,是以圣上统御六师,亲临湖广,其陈氏势穷力屈,率众就降。去年春,命中山侯、颖川侯等,摠率师旅,水陆并进,直捣川蜀,明氏力不能支,㗸璧请命。皆已钦蒙圣恩,特加赦宥,保全其生,然揆之以理,不可使久处京师,今令各将家属,往王国闲居,如可则留之,其不可则仍发回还。尚冀裁度。”
五月十九日,陈理、明升等男妇共二十七人入王京,陈理、明升诣阙,高丽恭愍王出御报平厅,陈理、明升拜于阶上,恭愍王坐受之,礼讫,坐于使臣之下,明升十八,陈理年二十二岁。 
六月初六日,高丽国王赐陈理、明升,苎布九匹。
朝鲜国王李成桂在位期间,赐陈理平汉君禄,明升华蜀君禄。
建文三年(1401年)闰三月十八日,朝鲜国王李芳远听闻陈理生活艰苦,赐给了陈理一些田地。 
永乐元年(1403年)十一月初五日,李芳远赐陈理奴婢各一口及米豆。
永乐二年(1404年)六月初七日,李芳远赐给陈理米四石,酒十瓶。 
永乐六年(140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陈理去世,有一子陈明善。李朝礼部赠米豆五十石、纸百卷、赐棺椁。 
【家族成员】
父亲:陈友谅
妻子:李氏
儿子:陈明善,沉迷酒色,系于留后司。因母求情,遂得释放。


 
 
【其他阅读】
=======

 
2024年1月24日 12:3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