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人物五十七•兖州世家大族下
曹魏人物五十七•兖州世家大族下
【三国魏】
三国人物大全•曹魏人物链接
泰山郡
平阳高堂氏,齐国上卿高傒之后。因高傒食采高堂,因以为氏。高堂生于西汉初传《仪礼》。
高堂生。《尚友录》:“高堂生,鲁人,孔门弟子。《礼经》因秦火而书不传,独高堂生能言之,传十七篇,后苍、戴庆等明其业。唐贞观,诏从祀宋,封莱芜伯。”
《后汉书•翟酺传》: “由是权贵共诬酺及尚书令高堂芝等交通属托,坐减死归家。”《后汉书•天文志》:孝顺永建二年闰月,太白昼见。是时中常侍高梵、尚书令高堂芝等,相与交通,漏泄,梵、芝、就、国皆抵罪。
高堂隆,泰山平阳人,鲁高堂生后也。魏国侍中、太史令、光禄勋,著有文集十卷。
隆子高堂琛,袭关内侯爵位。
高堂冲。《晋书•天文志》:“怀帝永嘉三年正月庚子,荧惑犯紫微。太史令高堂冲奏,乘舆宜迁幸,不然必无洛阳。”
泰山冥氏,稀姓,姓名很搭此郡。
《汉书•儒林传》:“公羊春秋之学。贡禹事嬴公,成于眭孟。禹授颍川堂溪惠,惠授泰山冥都,都为丞相史。”
《汉书•儒林传》:“公羊春秋之学。贡禹事嬴公,成于眭孟。禹授颍川堂溪惠,惠授泰山冥都,都为丞相史。”
南城巢氏,稀姓。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永元十年)八月丙子,太常太山巢堪为司空。”李贤注:“堪字次郎,太山南城人。”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永元十年)八月丙子,太常太山巢堪为司空。”李贤注:“堪字次郎,太山南城人。”
泰山(南城、平阳、梁父)羊氏,两汉家世冠族,西晋外戚。
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羊续祖父侵,汉安帝时司隶校尉。父羊儒,桓帝时为太常。
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羊续祖父侵,汉安帝时司隶校尉。父羊儒,桓帝时为太常。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汉末泰山太守。
羊秘,羊续长子,曹魏京兆太守。羊衜,羊续中子,曹魏上党太守,迎娶孔融和蔡邕之女。羊耽,羊续少子,曹魏太常,迎娶辛宪英。
羊祉,羊秘之子,魏郡太守。羊发,羊衜之子,都督淮北护军。羊徽瑜,羊衜之女,晋景帝司马师继室,追谥“景献皇后”。羊祜,羊衜之子,字叔子,西晋太傅,一代名将。
羊瑾,羊耽之子,西晋右仆射,孙女羊献容是晋惠帝、前赵皇帝刘曜的皇后。羊琇,羊耽之子,字稚舒,西晋中护军。羊氏,羊耽之女,嫁给淮南太守夏侯庄,晋元帝外祖母。
羊陟,字嗣祖,太山梁父人,家世冠族,东汉八顾之一。
平阳鲍氏,公卿牧守之族,世以儒雅显。司隶校尉鲍宣之后,有从上党徙泰山者,遂家焉。
鲍宣,西汉末豫州牧、谏大夫、司隶校尉。
鲍宣,西汉末豫州牧、谏大夫、司隶校尉。
宣子鲍永,西汉末扬兖二州牧。
永子鲍昱,上党太守戴涉举其孝廉。历仕光武、明帝、章帝,历任司隶校尉、汝南太守、司徒、太尉。
昱子鲍德,南阳太守、大司农。
鲍丹。《三国志•鲍勋传》开头注王沈《魏书》曰:“信父丹,官至少府、侍中,世以儒雅显。”《礼器碑》右侧碑铭:泰山鲍丹汉公二百。
丹子鲍信,宣八世孙,东汉济北相。
信子鲍邵,曹魏骑都尉、新都亭侯。
信子鲍勋字叔业,魏国宫正(御史中丞)、治书执法、太子中庶子。屡次谏诤而触怒曹丕,被曹丕借故处死。后二旬,曹丕亦崩,时人莫不为勋叹恨。
奉高胡毋氏。或是景帝时博士胡毋生之后,生受业于公羊寿,口传《公羊春秋》,传于公孙弘、兰陵褚大、温县吕步舒、东平嬴公。嬴公授东海孟卿、鲁眭孟,至董仲舒为显学。
东汉末有胡毋班,执金吾,八厨之一。又有胡毋彪,曾书责王匡。
东汉末有胡毋班,执金吾,八厨之一。又有胡毋彪,曾书责王匡。
曾孙胡毋原,善于练习兵马,山涛称其才堪边任,太尉长史、河南令。
玄孙胡毋辅之,字彦国,与王澄、王敦、庾敳俱为太尉王衍所昵,号曰四友。澄尝与人书曰:"彦国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诚为后进领袖也。"又与毕卓、王尼、阮放、羊曼、桓彝、阮孚、谢鲲号称“江左八达”。西晋末扬武将军、湘州刺史。
辅之子胡毋谦之,字子光,才学不及父,而傲纵过之。
泰山稀姓,蕃氏,淳于氏,鱼氏,楼氏,禹氏。鲁国有八厨蕃向。
《礼器碑》右侧第三列泰山巨平蕃王狼子二百。故豫州从事蕃加进子高千。右侧第三列泰山费(县)淳于邻季遗二百。碑阴第二列任城番君举二百。
《礼器碑》右侧第三列泰山巨平蕃王狼子二百。故豫州从事蕃加进子高千。右侧第三列泰山费(县)淳于邻季遗二百。碑阴第二列任城番君举二百。
《泰山都尉孔宙碑》:故吏泰山费(县)鱼渊字汉长,故吏泰山华毋(莱芜县)楼觊字世光,故民泰山费淳亐(于)党字季道。故吏泰山南城禹规字世举,
东郡
东阿薛氏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
东阿薛氏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
薛悌,或薛房子弟。建安初“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兖州从事薛悌与(程)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世语》:“悌字孝威。年二十二,以兖州从事为泰山太守。”
白马成公氏,家世二千石。
《冀州刺史王纯碑》:东郡成公元节。
《冀州刺史王纯碑》:东郡成公元节。
《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成公绥,字子安,东郡白马人也。幼而聪敏,博涉经传。
《晋书•列传第三十一》:成公简,字宗舒,东郡人也。家世二千石。
西晋私府丞、謁者、黃門、中郎將成公苞。--《晉賈皇后乳母美人徐氏之銘》
西晋时有成公重。
成公忠。按《宋书•符瑞志》:“晋武帝太康八年十二月庚戌,白兔见陈留酸枣,关内侯成公忠获以献。”
《北齐书•宋世良传》:“世良除清河太守。郡东南有曲堤,成公一姓阻而居,群盗多萃于此。人为之语曰:“宁度东吴会稽,不历成公曲堤。世良施八条之制,盗奔他境。”清河郡东南与东郡白马县(今滑县)接,显然至北齐,成公氏已成为跨郡豪强,勾结豢养群盗,为祸一方。”
濮阳田氏
袁暐《献帝春秋》曰:“太祖围濮阳,濮阳大姓田氏为反间,太祖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
濮阳田氏
袁暐《献帝春秋》曰:“太祖围濮阳,濮阳大姓田氏为反间,太祖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
卫公国(观县)姬氏,姬周之后,两汉、魏晋时为二王三恪,奉周祀。西汉封为周子南君,周承休侯、公,郑公。王莽封为章牟公。东汉封为周承休公、卫公,位在诸侯王、宋公下。西晋泰始三年,降为卫侯,永嘉之乱时灭绝,历四百余年。
《史记•孝武本纪》载:“礼毕,天子遂至荥阳而还。过雒阳,下诏曰:‘三代邈绝,远矣难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姬嘉)为周子南君,以奉先王祀焉。’”
《史记•孝武本纪》载:“礼毕,天子遂至荥阳而还。过雒阳,下诏曰:‘三代邈绝,远矣难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姬嘉)为周子南君,以奉先王祀焉。’”
《后汉书•世祖本纪》:“世祖建武二年夏四月,封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注:“武帝封周后姬嘉为周子南君,成帝封姬延为周承休公,常即延之后。承休所封,故城在今汝州东北。”
东郡稀姓,滕氏、桑氏、靳氏。
《泰山都尉孔宙碑》:门生东郡东武阳滕穆字奉徳,门生东郡乐平桑演字仲厚,门生东郡乐平靳亰字君贤。东郡乐平桑显字伯异。《刘宽碑阴》:吏(东)武阳/滕□/徳□。
《泰山都尉孔宙碑》:门生东郡东武阳滕穆字奉徳,门生东郡乐平桑演字仲厚,门生东郡乐平靳亰字君贤。东郡乐平桑显字伯异。《刘宽碑阴》:吏(东)武阳/滕□/徳□。
山阳郡
山阳公国(浊鹿)刘氏
黄初元年,魏文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食邑一万户,立都城于浊鹿(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东北),不称臣,受诏不拜,可以天子仪仗祭祀宗庙,仍行汉朝正朔。山阳国置相一人,掌县令之职。山阳国隶属于司隶河内郡,故城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东南。山阳国内有浊鹿城、雍城、蔡城。
山阳公国(浊鹿)刘氏
黄初元年,魏文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食邑一万户,立都城于浊鹿(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东北),不称臣,受诏不拜,可以天子仪仗祭祀宗庙,仍行汉朝正朔。山阳国置相一人,掌县令之职。山阳国隶属于司隶河内郡,故城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东南。山阳国内有浊鹿城、雍城、蔡城。
献帝死后传孙刘康,至晋太康六年,在位五十一年。
刘康传子刘瑾,在位四年。
刘瑾传子刘秋,在位二十年,永嘉之乱被杀。山阳公国的国土被胡人占领,山阳公的爵位被废除。
刘阿知,居带方,自称汉献帝刘协四世孙,率子都加使主、女弟迀兴德,东渡日本。是日本原田、高桥、大藏、江上、秋月、波多江等近两百个家族的共同祖先。又称阿知王、阿知使主。
巨野李氏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
巨野武氏,廉孝相承。今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有汉代武氏墓群石刻,今存燉煌长史武班碑、吴郡丞武开明碑、武梁碑等。
《汉故执金吾丞武君(武荣)之碑》:君即吴郡〔府〕卿之中子,敦煌长史之次弟也。廉孝相承,亦世载悳。
《汉故执金吾丞武君(武荣)之碑》:君即吴郡〔府〕卿之中子,敦煌长史之次弟也。廉孝相承,亦世载悳。
高平张氏,赵王张耳之后。
张成,东汉江夏太守。
子张俭,字元节。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县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高平王氏,世为豪族,二世三公。
王龚,字伯宗,山阳高平人也。永和元年,拜太尉。其所辟命,皆海内长者。龚深疾宦官专权,志在匡正,乃上书极言其状,请加放斥。诸黄门恐惧。各使宾客诬奏龚罪。李固因大将军梁商言之于帝,事乃得释。
王龚,字伯宗,山阳高平人也。永和元年,拜太尉。其所辟命,皆海内长者。龚深疾宦官专权,志在匡正,乃上书极言其状,请加放斥。诸黄门恐惧。各使宾客诬奏龚罪。李固因大将军梁商言之于帝,事乃得释。
龚子王暢,字叔茂。少以清实为称,无所交党。建宁元年,迁司空。子王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谦子王粲,以文才知名。粲嗣孙王弼,魏时玄学名士。
王访。《后汉书·党锢传序》:朱并上书,以田林、张隐、刘表、薛郁、王访、刘祗、宣靖、公绪恭为八顾。
高平司氏,代氏,稀姓。
《辟雍碑》碑阴第五列:礼生高平司咸景璜。
《辟雍碑》碑阴第五列:礼生高平司咸景璜。
《辟雍碑》碑阴第二列:礼生高平代绰处仲。
山阳李氏
李朔。“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年十八,为郡督邮。时郡内李朔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
李朔。“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年十八,为郡督邮。时郡内李朔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
山阳诸张,传《鲁诗》、《韩诗》、《小夏侯尚书》。
张长安。《汉书•儒林传》:山阳张长安幼君事王式,受申公诗论,石渠至淮阳中尉,由是鲁诗有张氏学。
张长安。《汉书•儒林传》:山阳张长安幼君事王式,受申公诗论,石渠至淮阳中尉,由是鲁诗有张氏学。
张游卿。《汉书•儒林传》:张长安兄子,游卿为谏大夫,以诗授元帝。
张就。《汉书•儒林传》:山阳张就从栗丰,受韩诗至大官。
《汉书•儒林传》:山阳张无故子儒,善修章句,为广陵太傅,守小夏侯说文。
高平刘氏,鲁恭王余之后也。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鲁恭王之后也。汉末为荆州牧、镇南将军开府,假节督荆、扬、交、益,封成武侯。治下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并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其命于朝廷(董卓、李傕),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后拒袁术,杀孙坚、杨定。又诱甘宁叛刘璋,任诸葛玄于豫章,命吴巨领苍梧,赖恭为交州刺史,可谓四面出击。又平长沙太守张羡、张怿父子及荆南四郡。常年东抗孙权于江夏,曹操于南阳。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鲁恭王之后也。汉末为荆州牧、镇南将军开府,假节督荆、扬、交、益,封成武侯。治下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并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其命于朝廷(董卓、李傕),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后拒袁术,杀孙坚、杨定。又诱甘宁叛刘璋,任诸葛玄于豫章,命吴巨领苍梧,赖恭为交州刺史,可谓四面出击。又平长沙太守张羡、张怿父子及荆南四郡。常年东抗孙权于江夏,曹操于南阳。
表子刘琦,江夏太守,荆州刺史。
表子刘琮,荆州刺史,青州刺史,谏议大夫,封列侯。
表子刘修,字季绪,官至东安太守。著诗、赋、颂六篇。
表女刘氏,嫁王粲族兄王凯。凯子王业,过继王粲,继承其书籍,官至魏国谒者仆射。业子王宏,字正宗,官至司隶校尉。业次子为玄学家王弼。
表侄子刘磐、刘虎为将军。
高平刘整恃才纵诞,服饰诡异,无所拘忌。尝行造人,遇蔡克在坐,整终席惭不自安。
高平(金乡)郗氏,晋时知名。
郗虑,字鸿豫,东汉末御史大夫。
郗虑,字鸿豫,东汉末御史大夫。
郗虑的玄孙郗鉴生活于西晋时期,率领乡族躲避战乱,南迁至江左东晋政权,郗鉴为东晋政权的稳定立下大功,官至太尉,封爵南昌县公。其后裔有郗愔、郗超、郗恢、郗徽等。
《范式碑》:碑阴第一列郗文则,第二列郗公然,第三列郗德威。
高平檀氏,闺门雍肃,为世所称,山阳檀氏之一,南渡。
檀彬。《后汉书•党锢列传》:“张俭、檀彬、褚凤、张肃、薛兰、冯禧、魏元、徐乾为八俊。”
檀彬。《后汉书•党锢列传》:“张俭、檀彬、褚凤、张肃、薛兰、冯禧、魏元、徐乾为八俊。”
檀凭之,檀和之。《晋书•檀凭之传》:凭之字庆子,高平人也。少有志力。闺门雍肃,为世所称。从兄子韶、祗、道济兄弟五人,皆稚弱而孤,凭之抚养若己所生。子檀和之。
檀韶,刘宋时安南将军、散骑常侍,封宜阳县开国侯。
檀祗,东晋时抚军将军、散骑常侍,封西昌县开国侯。
檀道济兄弟。
道济长子檀植,官至给事黄门侍郎。次子檀粲,官至司徒从事中郎。三子檀隰,官至太子舍人。四子檀承伯,官至征北主簿。五子檀遵,官至秘书郎。
孙子檀孺,官至奉朝请,七子檀邕之子。“檀公获罪,檀氏八子并伏诛,其中五人位列公卿,惟邕子公孙檀孺为太祖(宋文帝刘义隆)宥。”
瑕丘檀氏,山阳檀氏之二。
《后汉书•党锢列传》:檀敷字文有,山阳瑕丘人也。少为诸生,家贫而志清,不受乡里施惠。举孝廉,连辟公府,皆不就。立精舍教授,远方至者常数百人。桓帝时,博士徵,不就。灵帝即位,太尉黄琼举方正,对策合时宜,再迁议郎,补蒙令。以郡守非其人,弃官去。家无产业,子孙同衣而出。年八十,卒于家。
《后汉书•党锢列传》:檀敷字文有,山阳瑕丘人也。少为诸生,家贫而志清,不受乡里施惠。举孝廉,连辟公府,皆不就。立精舍教授,远方至者常数百人。桓帝时,博士徵,不就。灵帝即位,太尉黄琼举方正,对策合时宜,再迁议郎,补蒙令。以郡守非其人,弃官去。家无产业,子孙同衣而出。年八十,卒于家。
瑕丘元氏
《礼器碑》右侧第一列:山阳瑕丘元台三百。
《礼器碑》右侧第一列:山阳瑕丘元台三百。
高平宣氏
宣靖、宣褒。“田林、张隐、刘表、薛郁、王访、刘诋、宣靖、公绪恭为“八顾”。朱楷、田槃、疏耽、薛敦、宋布、唐龙、嬴咨、宣褒为“八及”,刻石立墠,共为部党,而俭为之魁。”
宣靖、宣褒。“田林、张隐、刘表、薛郁、王访、刘诋、宣靖、公绪恭为“八顾”。朱楷、田槃、疏耽、薛敦、宋布、唐龙、嬴咨、宣褒为“八及”,刻石立墠,共为部党,而俭为之魁。”
桓帝时有宣酆为司空、司徒。
献帝及董卓时,有宣璠为司隶校尉、光禄勋、廷尉,不知是否其族。
高平薛氏,《唐宰相世系表》云薛兰为吕布将,河东薛氏之祖。
薛兰、薛郁、薛敦。以俭及檀彬、褚凤、张肃、薛兰、冯禧、魏玄、徐乾为“八俊”。
薛兰、薛郁、薛敦。以俭及檀彬、褚凤、张肃、薛兰、冯禧、魏玄、徐乾为“八俊”。
田林、张隐、刘表、薛郁、王访、刘诋、宣靖、公绪恭为“八顾”。
朱楷、田槃、疏耽、薛敦、宋布、唐龙、嬴咨、宣褒为“八及”。
金乡翟氏、夏侯氏
《庐江太守范式碑》:粤青龙三年,〔正月丙戌〕,〔县长汝南薛〕……〔于是乡〕□□〔上计掾〕┘翟循、州部泰山从事史翟邵等,……碑阴第一列:翟公远。碑阴第四列:翟孝成、翟仲荣、翟文□。
《庐江太守范式碑》:粤青龙三年,〔正月丙戌〕,〔县长汝南薛〕……〔于是乡〕□□〔上计掾〕┘翟循、州部泰山从事史翟邵等,……碑阴第一列:翟公远。碑阴第四列:翟孝成、翟仲荣、翟文□。
魏青龙《范式碑》碑阴第二列:夏侯文才、夏侯声发。
防东侯氏,东汉初大司徒侯霸后裔。
《金乡长侯成碑》:侯公纳荚,济(刘邦父)大上皇于鸿沟之厄,谥曰安国君。
《金乡长侯成碑》:侯公纳荚,济(刘邦父)大上皇于鸿沟之厄,谥曰安国君。
曾孙(侯)辅封明统侯。光武中兴,说孙(侯)霸为临淮大守,拥兵从光武平定天下,转拜执法右剌奸、五威司命、大司徒公,封於陵侯,枝叶繁茂,或家河洧,或邑山济。
君则上党大守之弟,幼履慈孝之德,长执忠謇之操。治《春秋经》,博综书传,以典籍教授,滋滋履真。
湖陆度氏,与楚同姓,熊严之后。
《续汉书》曰:“(度)尚少丧父,事母至孝,通《京氏易》、《古文尚书》。为吏清洁,有文武才略。”《后汉书•度尚传》:“家贫,不修学行,不为乡里所推举。积困穷,乃为宦者同郡侯览视田,得为郡上计吏,拜郎中,除上虞长。为政严峻,明于发擿奸非,吏人谓之神明。”
《续汉书》曰:“(度)尚少丧父,事母至孝,通《京氏易》、《古文尚书》。为吏清洁,有文武才略。”《后汉书•度尚传》:“家贫,不修学行,不为乡里所推举。积困穷,乃为宦者同郡侯览视田,得为郡上计吏,拜郎中,除上虞长。为政严峻,明于发擿奸非,吏人谓之神明。”
《荆州刺史度尚碑》:君讳尚,字博平,其先出自颛顼,与楚同姓,熊严之后。【阙】亦世□位,统国法度。……封右乡□(侯),迁辽东大守……拜中郎将□□制胜威谋,合神持重……复拜荆州刾史,楚故秩居□书尉荐因赐【下阙】之荆域号…永康元秊,嵗在鹑尾,龙集丁未,时惟【阙】歳【下阙】。
高平金乡仲长氏
仲长统。《后汉书·仲长统传》: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馀,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细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翱翔太清,纵意容治。尚书令荀彧闻统名,奇之,举为尚书郎。后参丞相曹操军事。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馀万言。献帝逊位之岁,统卒,时年四十一。友人东海缪袭常称统才章足继西京董、贾、刘、扬。
仲长统。《后汉书·仲长统传》: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馀,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细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翱翔太清,纵意容治。尚书令荀彧闻统名,奇之,举为尚书郎。后参丞相曹操军事。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馀万言。献帝逊位之岁,统卒,时年四十一。友人东海缪袭常称统才章足继西京董、贾、刘、扬。
晋有仲长榖,《元和姓纂》云其著有《山阳先贤传》。《新唐书•艺文志》录有此书,作者记为仲长统。
《唐书·艺文志》:《仲长敖集》二卷。
【其他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