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八百六十九年,公元1869年,农历己巳(蛇)年,天干五行属土 清[同治]八年 越南[嗣德]二十二年 日本[明治]二年
公元一千八百六十九年
【清朝】,第九位皇帝,穆宗.载淳[同治]八年
【同治(1862年1月30日--1875年1月12日)】,清第九位皇帝,穆宗.载淳年号,(清(含后金)政权第十一个年号)。
越南阮朝独立时期,④翼宗.阮福时(阮福洪任)[嗣德]二十二年(1848年-1883年)
日本[明治]二年
【南宁.天地会】昇平天国,朱洪英,(1852--1874)
【贵州东部.台拱】苗民起义军,张秀眉(1855年--1870年4月)
【云南】回民起义,杜文秀,14年
【云南】彝民起义,李文学,14年
【山东】黑旗军首领,宋景诗,(1860年-1871年)
哈密~哈密回王,八世:迈哈默特(1867-1882年)
【努尔哈赤(天命),
【皇太极(崇德),
【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颙琰(嘉庆),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清朝】(第十位君主,第九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穆宗.载淳(同治)(1861年8月22日--1875年1月12日)
【朝代】
【清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改元天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
农历:1869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1285年10月28日,波斯历:1247年11月23日,星期:星期四,干支:己巳年 丙寅月 癸酉日,属相:蛇,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4日立春 2月18日雨水,数九:六九第8天,儒略日数:2403740
【出生名人】
霍元甲(1869年1月19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字俊卿,1869年1月19日(阴历1868年十二月初七)出生在“老东乡”河北静海县小南河村(今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祖籍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安乐屯。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秘宗拳”绝技。1910年9月14日长逝于上海精武体育会。霍元甲的徒弟和朋友们拿着霍元甲每日吃的药去化验,才知是一瓶慢性烂肺药,明白了这是日本人暗下的毒手。逝世时年仅42岁。
方若(1869——1954), 浙江定海人,寄居天津。富收藏,尤好古泉。画工石溪,古朴浑厚。著有校碑随笔。一九四五年后卒。
杜心五(1869年12月5日-1953年7月8日),名慎媿,出生于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庄乡白岩峪村。人称南北大侠,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是自然门开山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徒。
刘炳宇(1869年~1923年), 字统臣﹙统成﹚,东乡下莲塘村人,刘孟三的第八子,刘季三的侄子。清光绪中叶考取武举。
章炳麟(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近代学者,思想家、经学家,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源的代表人物之一。
朱朝瑛[公元1869年(1871年)—1929年],字渭清、渭卿。今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人。清末民初革命家。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建水县涌现了两个著名人物之一,另一个是欧阳沂。
吴保初(1869—1913),男,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与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赞同维新,时人称为“清末四公子”。是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宣统三年春南归上海,卧床两载,于民国2年(1913)春病逝,葬沪静安寺侧。
林文庆(1869年-1957年1月1日),男,字梦琴,福建海澄县今龙海市人(一说为今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鳌冠村人),清同治八年(1869年)生于新加坡一华侨家庭幼年父母双亡,由祖父抚养成人。先在福建会馆附设的学堂读《四书》《五经》,又学英语........。
3月18日——阿瑟·尼维尔·张伯伦,前英国首相。张伯伦出生在英国伯明翰市。他家是当地臣富,父兄都在英国政府里担任重要职务。凭借这种势力,他在官场中也青云直上,曾任政府大臣。1937年5月,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1940年逝世)
10月2日——甘地,印度政治家。1948年1月30日,在赴祷告场途中,他不幸被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杀死,终年79岁。
【逝世名人】
邹伯奇(1819—1869),字一鹗,又字特夫、征君,黄歧泌冲人。自幼喜爱科学实验和音韵研究,精于天文历算。伯奇的科学研究和成就是多方面的,举凡天文、数理、物理、地理和光学仪器制作等。
3月8日,柏辽兹,1803年12月11日生。法国作曲家。
6月20日,土方岁三,1835年5月31日生。日本武士,新选组的副长。
12月7日,大村益次郎,1824年5月30日生。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清朝大事记
上海是中国最早出现自行车的城市。据《上海新报》1869年11月24日记载:“兹见上海地方有自行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又一种,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力走路。不独一人见之,相见者多矣。”
正月,命四川查办酉阳教案。
二月,绥德湘勇哗变,杀统将高连升,命左宗棠查办。尚志书院在山东省城金线泉畔建成。
三月,命妥筹安插流亡之厄鲁特蒙古人。
四月,以回军多趋北路,命金顺预筹攻防。
五月,左宗棠奏陝西回军皆入甘肃。
六月,冯子材奉命进军越南,吴鲲败,自杀。
七月,回军治动于鄂尔多斯蒙旗境,命宋庆等进兵击之。
八月,唐努乌梁海等地与俄划界立碑事竣。济南府城隍庙动工兴建,翌年3月30日竣工。太监安得海离京乘船南下,沿途招摇过市,至泰安被丁宝桢派人拘捕,随即解押济南,于12日处决。随行者中有13人被同时处决,8人发配黑龙江为奴。
九月,命暹罗贡使仍由陆路来京。福州船厂新造第一号轮船成,驶天津请验。
十月,禁游民越朝鲜界滋事。
十一月,以朝鲜人越界入俄,命礼部行文朝鲜国王领回。
十二月,四川奏援滇军攻下鲁甸等地。
是岁,改订《中俄陆路通商条约》,订《中奥通商航海条约》。
========
中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
同治八年(1869)三月十六日,中俄签订改订俄人陆路通商章程,共二十二条,将原规定运往天津的俄国货物在张家口“酌留十分之二”改为“酌留若干”,允许俄商在蒙古各地任便贸易,一概免税,并不限于“小本营生”。
遵义教案发生
同治八年(1869)五月初五日,贵州遵义府居民因不满教会欺压,打毁法国教堂、学堂、医馆等,杀死教士赵司铎,并传知府属,不准再行习教。事发后,八月二十九日,法国公使公淑亚致函总署,要求撤调、审讯贵州巡抚曾璧光。九月初五日,清廷命李鸿章负责查办遵义教案。后因李鸿章忙于镇压回民起义,同治九年(1870)五月,清廷又命成都将军崇实驰赴贵州,与曾璧光一同办理此事。直到十一月二十九日,遵义教案才彻底清结,中国赔银七万两。
中英新定条约及善后章程签订
同治八年(1869)九月十九日,中英签订《中英新定条约十六款》、《新修条约善后章程十款》及税则十条。主要内容为:开放温州、芜湖为商埠;英国之洋布、大呢、洋绒等进口时正子两税一并完纳,在通商口岸省份,均免重征;英商从中国内地买土货出口,沿途交纳税金,其税额如超过子口半税,超过部分发还英商;英商可雇用中国木船在内河行驶,装运货物;九江关备轮船一艘,拖带鄱阳湖一带的货物;英商修理船只、船坞,物料免税;中国进口鸦片,每百斤增税至五十两,出口生丝,按值百抽五征税等。这一条约因英商反对,英国政府未予批准。
安庆教案发生
同治八年(1869)初,法国天主教教士韩石贞(PlerreHende)、英国内地会教士密道生、卫养生等进入安庆后,以低价强购民房,改为教堂,引起群众不满。五月,湖南反教揭帖传到安太,时值府院考试,安庆府各地文武考生云集一直,情绪激昂。九月间,考场附近贴出揭帖,约期拆毁教堂。九月三十日,英教士密道生、卫养生乘轿往府署,要求查办。群众和考生愤起阻拦,武举王奎甲率众捣毁西右坊、东右坊英法教士住所。密、卫二人避入府署呼救,韩石贞连夜乘船逃往上海。十月初三日,英、法驻华公使阿礼国、罗淑亚共同对清政府进行要挟、恫吓,罗淑亚还与法国水师提督率兵船六艘赴沪,又以四艘赴南京,以两艘经安庆、九江至汉口查办教案。清政府当即命两江总督马新贻等迅速结案。马对罗淑亚的无理要求一一答允;指拨城内官地或仓廒衙署之类为教会堂基;赔偿损失四千元;惩办“肇事首犯”;重申保护教士,申斥护教不力的安庆各级官吏。
丁宝桢处决安德海
安德海是慈禧太后的亲信太监,同治八年(1869)七月,冒称奉差出京,到处招摇滋事。八月初四日,同治传旨山东巡抚丁宝桢严捕安德海,就地正法。旋于泰安将安诱获,八月初七日在济南处决。十一月,同治又命将随从太监共六人一并绞决,并谕令总管内务府大臣严饬总管太监,嗣后务将所管太监严加约束。
丁韪良出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
丁韪良(W.A.P.Martin)字冠西,美国教会长老会派传教士,道光三十年(1850)来华,在宁波传教。咸丰八年(1858)任美国驻华公使列维廉的翻译,参与起草《中美天津条约》。同治二年(1863)到北京设立教会。同治八年(1869)十月二十三日,经总税务司赫德推荐,出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直至光绪二十年(1894),历时二十五年之久。光绪二十四年(1898)得二品官衔,受聘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卸职。丁敌视义和团运动,主张列强瓜分中国;又提出“以华制华”。曾协助张之洞在武昌筹建大学堂,未果。还讲授过国际公法,翻译过有关西方基督教、国际法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一九一六年死于北京。
【外国大事记】
日本虾夷地改称北海道,设置11国86郡(地理分区),札幌建城。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丁达尔效应。
1869年,米舍尔首次分离出DNA
1869年,美国西雅图建成。
1869年,苏伊士运河修筑通航,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
1月——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在明治政府伊始便向政府副总裁、大纳言(日本官职名)岩仓具视建议,将朝鲜首先作为兴师问罪的大方向,从而“确定远大之海外目标”。此后西乡盛隆也力主征韩,目的最终是掠取中国、朝鲜,“以立入侵欧亚各国之基”。
2月17日——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元素周期表。
3月——明治天皇迁都东京。
5月10日——美国近代工业化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建成通车。
11月17日——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竣工通航。
【清代诗词】
阻风江口
作者:陈维崧 朝代:清代
浊浪堆空,暨阳城下风涛怒。冰车铁柱,隐隐轰吴楚。
独眺君山,且共春申语。愁如许,一杯酹汝,同看蛟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