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八百三十九年,公元1839年,农历已亥(猪)年,天干五行属土  清[道光]十九年 越南[明命]二十年 日本[天保]十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1801--1900    公元一千八百三十九年,公元1839年,农历已亥(猪)年,天干五行属土  清[道光]十九年 越南[明命]二十年 日本[天保]十年






公元一千八百三十九年



公元1839年,农历已亥(猪)年,天干五行属土 

清朝】,第七位皇帝,宣宗旻宁,[道光]十九年

【道光(1821年2月3日—1850年2月25日)】,第七位皇帝,宣宗旻宁,(清(含后金)政权第九个年号)

越南阮朝独立时期,②.圣祖阮福晈(阮福胆)[明命]二十年

日本[天保]十年



【同时期政权】

哈密~哈密回王,七世:伯锡尔1813-1866年

北元(韃靼),帕竹第司(西藏),古格王朝 

【世纪】19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4536年
【年代】清.宣宗旻宁(道光)
【在位皇帝】

【努尔哈赤(天命),

【皇太极(崇德),

【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颙琰(嘉庆),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清朝】~(第八位君主,第七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六位皇帝)宣宗旻宁(道光)(1821年2月3日—1850年2月25日)

【年号】清[道光]十九年 越南[明命]二十年 日本[天保]十年

【朝代】

【清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改元天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

公元1839年2月14日
农历:1839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1254年11月30日,波斯历:1217年11月25日,星期:星期四,干支:己亥年 丙寅月 戊戌日,属相:猪,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4日立春 2月19日雨水,数九:七九第1天,儒略日数:2392785

【出生名人】

   杨守敬(1839——1915),近代著名学者、书学家。湖北宜都人。光绪六年至十年(1880-1884)充驻日本钦使随员期间,致力于搜集自国内流散之书籍书画,并向日人传授书法技艺,影响甚大。撰有《日本访书志》,并刊刻《留真谱》、《石逸严书》。《云岳楼笔谈》称:“惺吾宗法信本,行书略带从笔。”

   黎芳‌,1839年出生于佛山高明,是19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摄影师之一,被誉为早期亚洲摄影先驱。
 ‌  颜永京‌,1839年2月22日出生于上海,是中国基督教圣公会早期的华人牧师,也是第一个把西方心理学介绍到中国的人。
 ‌  曾国荃‌,1839年出生,是湘军主要将领之一,曾任陕西巡抚、河东河道总督等职。
 ‌  曾纪泽‌,1839年出生,是曾国藩的次子,清代著名外交家,收回伊犁等领土。

2月11日,乔赛亚·威拉德·吉布斯,美国物理学家(逝世1903年)
3月21日,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俄罗斯作曲家(逝世1881年)
7月8日,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美国企业家(逝世1937年)
12月3日,弗雷德里克六世,丹麦国王。

 

【逝世名人】

    许乃济(1777—1839年),清朝官员,字叔舟,号青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嘉庆十四年(1809)己巳二甲四名进士,散馆授编修。历任山东道监察御史,给事中,广东按察使,太常寺卿,光禄寺卿等职。1836年四月二十七日,许乃济奏请弛禁鸦片,遭到黄爵滋、林则徐等禁烟派的激烈反对和抨击。道光十八年秋,许乃济因主张弛禁而被降职,次年,卒。著有《求己斋诗集》、《二许集》、《许太常奏稿》。
    林霈霖(1796-1839),又名元抡,字雨人,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林则徐四弟,出生后即出嗣其三伯父林孟典(原名天策)。
   汪端(1793年——1839年2月1日), 清代女诗人。字允庄,一字小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湖北候补同知陈裴之之妻。幼即能诗,熟于史事典故,喜高启、吴伟业诗。选明诗初、二两集,有《自然好学斋集》。
   卢荫溥(1760年11月7日—1839年6月16日),字霖生,号南石,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人,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之孙,清朝大臣。卢荫溥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从政五十多年,历任军机大臣、吏、户、礼、兵、刑、工各部尚书,并多次奉诏出使,按事决狱,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太子太傅之衔。其为官“专心职守”、“殚心竭力”、“老成练达”,为清朝中期 “股肱”、“耳目”之臣。道光十九年(1839)被晋加太子太傅之衔后不久,病卒。
   陈銮(1786年~1839年),字仲和,亦字玉生、芝楣,湖北江夏(今武昌)人。清朝官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道光二年(1822年),副主浙江乡试.京官考核为一等。五年,擢松江知府,调署江宁。值水灾,赈恤得宜。调苏松太道。设黄浦江救生船,浚吴淞江口。升苏松粮道。历广东盐运使、浙江按察使,升江苏布政使,又升江西巡抚,再调江苏。在各地修水利,建义仓,禁鸦片,颇有政声。道光十一年,从春至冬,湖北沿江、汉各地皆遭大水,捐银数千两为家乡助赈。后升两江总督,兼署江南河道总督。十九年,冒暑行阅,病卒。辑有《先正格言》10卷,著有《耕心书屋诗文集》,《楚名臣言行录》等.
   钱臻(约1755—1839)字润斋,浙江嘉兴人,清朝官吏。钱汝诚之子,钱陈群之孙。自兵马司副指挥授河南邓州知州,累迁江西巡抚、山东巡抚,道光年间以衰老左授湖南布政使,后去世。
    陶澍(1778——1839)。澍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善化人。著有《江苏水利图说》 、《印心屋石文钞》等。
   顾广圻(1770,一作七十六岁)。广圻字千里,江苏吴县人,校勘学家,著有《思适斋集》 。
周济(1781——1839),字保绪、介存,号未斋、止庵,词人、学者。江苏荆溪(今宜兴)人。善武术,通兵法。曾官淮安府学教授。著有《味隽斋词》 、《词辨》、《介存斋论词杂著》、《晋略》,选有《宋四家词选》。
     学者程恩泽(1787——1839,一说1785——1837),字云芬,号春海,安徽歙县人。嘉道间与阮元(1764-1849)为儒林两大宗。著述多未辑印,遂多佚失,今存《国策地名考》 、《程侍郎遗集》。
     秦维岳(1759——1839),字觐东,号晓峰,兰州人,清乾隆庚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纂修,改都察院江南道御史,迁兵科给事中。著有《听雨山房诗草》、编有《皋兰县续志》。
   林佩琴(1771~1839),字云和,号羲桐,丹阳后松卜村人。幼年随父读书,勤奋好学。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举人。翌年进京(北京)应试进士,未取,后弃儒学医,潜心研读《灵枢》、《素问》等名家经典著作,以擅长治疗温病闻名。
    郎葆辰(1763—1839),初名福延,又名遂峯,字文台,号苏门,晚号桃花山人。浙江安吉人。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授翰林院编修,掌印给事中,升贵州粮储道。
   朱桂桢,江苏上元人,清朝大臣。嘉庆四年进士,被任命吏部主事。被提拔为郎中,升任御史。二十一年,忍贵州镇远知府。天气大旱,民众饥饿,马上打开库藏施粥,全郡没有饿死人。处理完毕,自动请求擅自打开国库的罪名,百姓非常感激。第二年,丰收,百姓争相归还粮食。历任浙江按察使,甘肃、山东布政使等职。
   郭见猷(1770—1839年),字得时,号驾舫,为清远郭氏第十六代传人,是著名御史郭仪长之三公子。
   赵遫,字容甫,号宁夫,河南省修武县人。因家贫,17岁始得读书,经过10年刻苦学习,经史百家,悉能精通。清嘉庆十五年,中庚午科举人,道光六年,会试大挑一等以知县分发福建省,先后任福鼎、屏南、章平等县知县。
    邓士宪(1771——1839年)字临智,号鉴堂,广东佛山市九江镇沙头大坑村人。清嘉庆四年(1799年)考充左翼宗学教习,得授内阁中书;嘉庆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补兵部职方司主事、员外郎,升武选司郎中;嘉庆二十一年,以京察一等授云南安府知府;二十三年调云南大定府知府,再调普洱府知府,以道员用;道光九年(1829年),署粮储道。士宪在大定府任内,注意改变俗悍民蛮,倡修学宫,振兴义学;压抑私铸钱币,免滋争端。在普洱府任内,裁减井盐陋税,使科课增收。因养母告归,聘为羊城、越华两书院主讲,总纂道光版《南海县志》。道光十三年,西、北江决堤,与邑绅何文绮、区玉章等亲临灾段,劝捐赈恤,筹款兴修,并倡建沙头义仓,以备凶歉。卒年69岁。著有《慎诚堂集》4卷。

 
【中国大事记】

清朝大事记

1月3日(1838年十一月十八日),林则徐奉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
1月8日(1838年十一月廿三日),林则徐离开北京南下。
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
3月22日,林则徐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3月24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从澳门潜入广州洋馆,阻止英商交出鸦片。

5月24日,义律在被迫交出鸦片后,指使英国商人拒绝按照林则徐的要求具结,率领他们退出广州。
6月3-25日,虎门销烟: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7月7日,英国水手在九龙尖沙嘴行凶杀死一个中国人。林则徐要求英国人交出凶手,遭到拒绝。
9月4日,义律率军舰突然炮击九龙山口,中国水师船和炮台发炮还击。
11月3日,义律率领军舰闯入珠江,在穿鼻洋附近阻拦进口的英国船,并和水师提督关天培所率领的中国师船接战。 
11月4-13日,英舰向官涌山岗发动六次进攻。陈连升率领清军官兵在官涌营盘有力地打退了侵犯的英舰,取得了官涌之战的胜利。
12月6日,林则徐下令停止与英国进行贸易。

-------
正月,林则徐令英商缴出鸦片,并着手整饬海防。

二月,英船偷泊南澳,广东水师逐走之。

三月,林则徐奏收缴鸦片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命林则徐不必解鸦片入京,即在当地销毁。

四月,北京城抓获吸食鸦片犯数百起。命林则徐以禁贩鸦片檄谕英国及各国在粤洋商,于虎门销烟,二十二日(公元6月3日至6月25日)林则徐在虎门始销毁鸦片,至五月十五日销完。

五月,订禁烟章程三十九条及洋人捎带鸦片入口售卖治罪专条。英人于尖沙嘴殴死华人,林则徐向英领事义律索凶手(英水手杀村民林维喜,英领事义律拒交凶犯,侵犯中国法律主权,史称林维喜事件)。

七月,英拒交凶犯,林则徐命禁绝柴米食物,撤去买办工人。赐笔帖式岭寿之女常在乌雅氏为琳贵人。

九月,英舰在虎门外穿鼻洋挑衅,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部迎击。

十月,林则徐搜查洋船,令出具切结,义律抗不具结。

十二月,停止与英人贸易,命严查福建沿海英船私运鸦片。以林则徐为两广总督。

     是年,龚自珍作《己亥杂诗》。《四洲志》编成。《澳门月报》辑成 

====

林维喜事件发生  
  道光十九年(1839)五月二十七日,一批英国水手在九龙尖沙嘴白昼行凶,殴伤当地村民多人,其中林维喜伤重于次日死亡。案发后,林则徐严令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交出凶犯抵罪,但义律玩弄手段,以一千五百银元收买死者家属,要他们证明林维喜是“误伤致死”,拒不交凶,还公然侵犯中国主权,擅自在中国境内一艘英舰上自行设庭审讯,并通知中国方面派人赴英船观审。审讯结果,以“罪犯不发觉”为词,对五名凶犯仅处以三至六个月的监禁与六十到八十元的罚金。七月,林则徐为捍卫中国主权,下令停止英船的食物等供应,撤回为英商雇佣的中国买办和工役,直到将英船逐出澳门。林维喜事件充分暴露了英国侵略者的强盗本性和企图从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的野心。

 

虎门销烟  
  林则徐广东禁烟,共收缴鸦片二万二百八十三箱又二千一百十九麻袋,合计重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经道光帝批准,就地在虎门销毁。虎门位于广州东南珠江入海口,北面珠江,南面零丁洋海湾,东、西临山,地势险要,为广州南大门。道光十九年(1839)四月二十二日,虎门要塞观者如堵,山脚下搭起一座礼台,一面黄绫长幡迎风招展,上书“钦差大臣奉旨查办广州海口事务大臣节制广东水师总督部堂林”。林则徐在广东文武官员的陪同下,亲自主持销烟。先在海滩上挖成两个十五丈见方的池子,池底铺以石条,四壁栏桩钉板,以免渗漏,前设一涵洞,后通一水沟,由沟道车水入池,撤盐成卤,将鸦片切成小块投入卤中,浸泡半时后再投入石灰,立刻“浓油上涌,渣滓下沉,臭秽熏腾,不可响迩。”池中水汤滚沸,观者欢声雷动。到退潮时,启放涵洞,随浪送入大海,再用清水刷洗池底,不留涓滴烟灰。连续二十余天,将所有鸦片全部销毁。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有力地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气焰,揭露了英国殖民者在文明伪装下卑鄙、肮脏的面目,一洗外国殖民者及本国贪官污吏加诸中国人民的耻辱,显示出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穿鼻激战  
  道光十九年(1839)九月二十八,中英“穿鼻之战”爆发。先是,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之后,传谕外国商人,凡愿出具“永不挟带鸦片”甘结的外国船只,允许入口贸易。此谕一下,大受守法外商的欢迎,许多外国船只,包括一些英国商船,纷纷准备具结入口,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一面百般阻止英商具结,一面不断派兵船对中国进行武装挑衅。七月二十八日,义律率兵舰一艘、武装商船十只,在九龙海口突然向广东水师开炮。水师官兵立即在参将赖恩爵的指挥下发炮还击,激战五小时,英舰败退。九月初九日,英商船“担麻士葛号”遵令具结,林则徐派水师护其入口。九月二十八日,另一艘英国商船“撒克逊号”也申请具结进口,被义律得知,恼羞成怒,亲率兵舰两艘至穿鼻洋将其截回,并炮击为其护航的广东水师船,挑起穿鼻洋海战。广东水师在提督关天培率领下英勇反击,激战两小时,装有二十八尊大炮的英舰“窝剌疑号”“被提督船上放炮打伤船头并绳索事件”,数十名英军受伤落水。义律见事不妙,率兵舰逃走。中国水师也有三船受伤。以后,从九月底至十月上旬,盘踞九龙尖沙嘴一带的英国兵舰,接连六次向官涌一带中国炮台发动攻击,均被广东水师击退,毙伤英军多人,并将全部英国兵船逐出尖沙嘴洋面。穿鼻之战及其与之相关的九龙之战、官涌之战等是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前哨战,由于以林则徐为首的中国文武军民团结一致,坚决果敢,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中英贸易停止  
  道光十九年(1839)十一月初一日,林则徐奉旨停止中英贸易,但仍规定凡遵令具结、查无鸦片的外国商船准入口贸易。时各国商船具结进口者六十二只,其中美国商船四十五只。可是,道光帝和一些朝廷大臣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该夷等自必畏慑投诚,呼求免死”,有人甚至提出“封关禁海”,“无论何国夷船,概不准其互市”。不久,道光帝下诏永远停止英国贸易,驱逐船只,不必取结。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宣布广州正式“封港”,中英贸易正式断绝。

 

龚自珍作《己亥杂诗》  
  道光十九年(1839),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创作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皆为七言绝句。次年自编自印,分赠友人。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史学、经学、考据学基础。但仕途不得志,二十七岁中举后,屡举进士不第,只得于嘉庆二十五年出任内阁中书。直到道光元年三十八岁时才中了一名三甲进士,也不过作到礼部主事。道光十九年辞官而去,龚自珍所处的时代,正值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西方殖民者虎视眈眈,鸦片祸害愈演愈烈,大量白银外流使政府财政匮乏,人民困苦。所有这些龚自珍皆有亲身体验,加以官场失意,遂受到极大触动,并在《己亥杂诗》中充分体现出来。在《己亥杂诗》中,作者对自己的前半生作了总结,其中不少自述家世、仕宦经历、师友交游、生平著述,但更多的,则是表达作者忧心国事,对腐败政治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面对腐败的现实,他不是消极叹息、逃避,而是积极抗争,大声疾呼,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在《己亥杂诗》中,作者写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充分表现了龚自珍批判腐朽,呼唤光明的革新破旧精神。另外,《己亥杂诗》开清代诗坛一代新风,语言瑰丽,竟境鲜明,诗味浓烈,震撼人心,为近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上品。

 

《四洲志》编成  
  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主持编成《四洲志》。林则徐不仅是我国近代最早抵抗外国侵略的爱国官员,也是清朝高官显宦中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在广州禁烟期间,林则徐非常重视对外国情况的了解,“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他专门设立翻译馆,组织懂外语的幕僚翻译外国图书资料,并根据英国人慕瑞《地理大全》部分内容,亲自主持编成《四洲志》一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五大洲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经济情况等,是中国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澳门月报》辑成    
  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广东禁烟时,为了解外国情况,派人摘译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在广州、澳门办的《中国丛报》。(也称《澳门月报》)、英国商人在广州办的《广州周报》,以及其它外文报刊,整理后辑成《澳门月报》,选其要者,附奏进呈道光帝参阅。内容包括各国情况介绍和各国对禁烟运动的反映。自道光十九年至道光二十一年,共出五辑。

 

杨守敬逝世
  杨守敬(1839--1915),近代著名学者、书学家。湖北宜都人。光绪六年至十年(1880-1884)充驻日本钦使随员期间,致力于搜集自国内流散之书籍书画,并向日人传授书法技艺,影响甚大。撰有《日本访书志》,并刊刻《留真谱》、《石逸严书》。《云岳楼笔谈》称:“惺吾宗法信本,行书略带从笔。”

 

陈銮逝世
  陈銮(1786--1839),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0)进士,道光七年(一八二七)任苏松太道,官至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书似季邕、米芾,中年更入颜真卿之室。著耕心书屋诗文集。卒年五十四。

 

陶澍逝世
  陶澍(1778--1839)。澍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善化人。著有《江苏水利图说》、《印心屋石文钞》等。

 

顾广圻逝世
  校勘学家顾广圻(1770,一作七十六岁)。广圻字千里,江苏吴县人,著有《思适斋集》。

 

周济逝世
  词人、学者周济(1781--1839)。济字保绪、介存,号未斋、止庵,江苏荆溪(今宜兴)人。善武术,通兵法。曾官淮安府学教授。著有《味隽斋词》、《词辨》、《介存斋论词杂著》、《晋略》,选有《宋四家词选》。

 

程恩泽逝世
  学者程恩泽(1787--1839,一说1785--1837),字云芬,号春海,安徽歙县人。嘉道间与阮元(1764-1849)为儒林两大宗。著述多未辑印,遂多佚失,今存《国策地名考》、《程侍郎遗集》。

 

【外国大事记】

4月19日,欧洲多国签订伦敦条约,正式承认比利时独立。

8月19日,法国科学院发表银版摄影术的发明。

11月17日,朱塞佩·威尔第的第一部歌剧《波尼法西奥伯爵奥贝托》在米兰首演。

 

【清代诗词】

曲院风荷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几个田田漾细风,乍看绿叶想花红。
昆明湖上浮轻舫,六月春光讶许同。

 
【其他阅读】
=======
2024年11月19日 22:1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