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七百三十三年,公元1733年,农历癸丑(牛)年,天干五行属水 清[雍正]十一年 越南[龙德]二年 日本[享保]十八年
公元一千七百三十三年
公元1733年,农历癸丑(牛)年,天干五行属水
【雍正,(1723年-1736年)】,清第四任皇帝,清世宗胤禛年号,(清(含后金)政权第六个年号)
后黎朝(越南.安南国),二十五位君主~纯宗简皇帝.黎维祥(又名黎维祜)[龙德]二年(1732-1735年)
日本[享保]十八年
【努尔哈赤(天命),
【皇太极(崇德),
【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颙琰(嘉庆),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农历:1733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1145年8月29日,波斯历:1111年11月25日,星期:星期六,干支:癸丑年 甲寅月 癸未日,属相:牛,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3日立春 2月18日雨水,数九:七九第2天,儒略日数:2354070
爱新觉罗·永璧(1733年—1772年),清朝宗室大臣,雍正帝之孙、和硕和恭亲王弘昼第二子。雍正十一年出生,母为嫡福晋吴扎库氏。乾隆二十一年,加封不入八分辅国公、乾清门行走。二十四年,授镶白旗汉军副都统。三十五年,授镶黄旗蒙古都统,承袭和硕和亲王。乾隆三十七年,薨,年四十岁,谥号为勤。
爱新觉罗·弘曕(1733年6月11日—1765年4月27日),清朝宗室,康熙帝之孙,雍正帝第六子,总排行为第十子。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生,母为谦妃刘氏。雍正帝逝世后,因康熙帝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无子,乾隆帝将弘曕过继其为嗣。乾隆三年(1738年)三月,庄亲王允禄奏请把弘曕过继给允礼,乾隆准奏,并命其承袭果亲王。后弘曕获罪降为贝勒,死前又恢复为郡王,谥为恭,故称为多罗果恭郡王。因出生于圆明园,故乳名为“圆明园阿哥”。
翁方纲(1733~1818年), 清代诗人、书法家.翁方纲精于考据、金石、书法之学,又是清代肌理说诗论的倡始人。
谭子文(1733~1813),名廷柱,常以字相称,清代安徽旌德下洋村人,洋川毓文书院创始人。
邹云亭,名天翔,字羽修,号徵祖,云亭是他致仕归里后立志育才时的自号,故世称云亭先生。
许成德(1733-?),字纯甫,号镇举,清代诗书画家,著有《天马腾霄》等诗词和《牛竹图》画传世。
罗聘(1733年-1799年),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衣云、花之寺僧、金牛山人、师莲老人等。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为金农入室弟子,布衣,好游历。
翁方纲(1733年~1818年),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嘉庆二十三年,卒。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小石帆亭著录》等。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J.Joseph Priestley,1733年3月13日-1804年2月6日),发现氧气的伟大英国化学家。1733年3月13日生于利兹城附近的菲尔德黑德,1804年2月6日卒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诺森伯兰。1765年获爱丁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他的职业是牧师,化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176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82年当选为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外国院士。美国化学学会的最高成就奖以他的名字命名(普利斯特里奖)。
吴焯(1676年--1733年),男,字尺凫,号绣谷,晚号绣谷老人,清钱塘(今杭州)人(一说安徽歙县人)。以家有古藤,花开时垂如璎珞,遂构亭名“绣谷”。
龚翔麟(1658年-1733年),字天石,号蘅圃,又号稼村。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末清初藏书家龚佳育之子。清代藏书家、文学家、官员。康熙二十年(1681年),龚翔麟为副榜贡生,补兵部主事。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考选陕西道御史,历掌浙江、山西、陕西、京畿、河南诸道,做御史十年后请求辞官回家,为官时有正直的名声。雍正十一年(1733年),龚翔麟卒,年75岁。龚翔麟善文学,尤以词著称,与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合称“浙西六家”。他的词多写羁旅之况、乡国之思,此外,也有相当数量的咏物之作。著有《红藕庄词》3卷、《田居诗稿》10卷、续3卷。辑有《浙西六家词》10卷。
景日昣(公元1661~1733),字冬旸(yáng),号嵩崖,生于清顺治十八年,康熙十四年求学于嵩阳书院,康熙二十六年中举人,康熙三十年中进士,后为乾隆帝师,官拜礼部尚书,曾三次主持全国科举考试。登封景氏祠堂中,曾经悬挂过乾隆为景氏家族御笔亲题的“景氏祠”以及为景日昣御笔亲题的“国无双品”匾额。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景日昣告老还乡后,归隐嵩山,著书立说,被誉为中岳嵩山的一代名儒。后人为景日昣塑了一尊像,立在嵩山卢崖瀑布风景区。 田文镜 (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祖籍奉天广宁,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帝即位后,深受宠待。雍正元年(1723年),署山西布政使,次年调任河南布政使,擢升河南巡抚。田文镜凭借多年担任地方官的经验,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针,以整饬弊政。清查积欠,实行耗羡提解;限制绅衿特权,严限交纳钱粮;严行保甲制度等。但引起一些官员不满,先后受直隶总督李绂、监察御史谢济世参劾。然而雍正帝以其实心任事,称之为“模范疆吏”,任用如故。雍正五年(1727年),任为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雍正六年(1728年),任河南山东总督。雍正七年(1729年),加太子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兼北河总督。河南水灾,田文镜隐匿不报,雍正帝仍予包容。雍正十年十一月(1733年1月)病死,享年七十一岁,谥端肃。田文镜著作有《抚豫宣化录》《钦颁圣谕条例事宜》,曾主持编修《河南通志》。
蓝鼎元(1680年-1733年),字玉霖,号鹿洲,福建漳浦人。蓝廷珍之族弟。中国清代小说家、官员。蓝鼎元十岁丧父,家计维艰,然力学不辍,离家入山中从师受业,仅携盐当菜。受同学揶揄,作《白盐赋》自励。十七岁时,由厦门出海,北至舟山,南达澎湖,得以熟悉海疆海防。二十四岁中秀才,但乡试却一直受挫。后为福建巡抚张伯行赏识,召入幕。因祖父母及母亲年事已高,归家奉养,讲学不出十一年。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朱一贵起义。蓝鼎元族兄蓝廷珍时任南澳总兵,奉命进剿,召其随行,参与军事,主文书。雍正即位,命天下学官选文行兼优之士入太学。蓝鼎元得召,在内廷校书,参加《大清一统志》编写。因向皇帝献《平青海雅》等颂文,声名大振。雍正五年(1727年),蓝鼎元就任广东普宁知县,兼署理潮阳县,贤明干练,政声颇佳。因执法不阿,开罪惠潮道台,被罢职下狱。出狱后,两广总督素钦其学,召入幕,为之条陈台湾十事。雍正十年(1733年),两广总督上书皇帝,为蓝鼎元辩诬,雍正特召之进京,亲自接见,授广州知府。五月到任,六月即病卒于任上。蓝鼎元所著《蓝公奇案》,为任普宁知县兼署潮阳时问案选录,是作者受诬罢官时所自选。每则写一个案例,共二十四个案例。故事性较强,可作为纪实性公案小说阅读。它们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前期潮州一带的社会生活现实。除此书外,还有《平台纪略》十一卷附《东征记》六卷、《修史试笔》二卷、《棉阳学准》五卷、《鹿洲初集》二十卷等。
唐执玉(1669年-1733年),字益功,江苏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授浙江德清知县,随后历任工部主事、给事中、鸿胪寺卿、奉天府府丞、大理寺卿。雍正二年(1724年),唐执玉任礼部侍郎。三年后,唐执玉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雍正七年(1729年),调任直隶总督。在直隶总督任上,唐执玉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治理水患效果显著。雍正九年(1731年),唐执玉因身体原因三次请辞直隶总督并最终获得许可。次年,任刑部尚书。雍正十一年(1733年)春,唐执玉二次任直隶总督,三月,卒于任上,年六十五。
清朝大事记
1月27日(雍正十年十二月十二日) 吕留良文字狱案结案。吕留良及其学生严鸿逵戳尸,其孙辈一律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正月九日,奉天副都统常升与宁古塔副都统巴尔岱对调。
二月 封皇二十四弟允祕为诚亲王,皇四子弘历为宝亲王,皇五子弘昼和亲王,贝勒弘春为泰郡王。
四月 举博学弘词。
五月 续修《会典》成。
1733年,《乾隆大藏经》开始编制,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年)。
清廷下令各省军设置书院,供士人考科举之用。
是年 于吉林城西南小白山(又名温德亨山)建立“望祭殿”,望祭“长白山之神”。
是年 吉林城设鸟枪营参领1人、佐领、骁骑校各8人。从台站、官屯、水手营余丁选1000名充鸟枪营兵丁。
=
吴茂育《求志编》案发
吴茂育,浙江淳安人,任宛平县县丞,著有《求志编》。雍正十一年(1733)告假回籍。其族兄、淳安县生员吴雰向所属严州府告发,指其《求志编》“语多狂悖”。同年(1733)十一月九日,浙江总督程元章接到严州府报案,立即调该书仔细查阅,发现其中评论古今处,“语言感慨,词气不平,肆口妄谈,毫无忌惮”。同时,该书的一种本子,前有李沛霖的序文,于纪年处只用干支,书‘癸卯九月’,而不写雍正元年,“更干法纪”。于是,下令将吴茂育押解省城,严加审讯,同时上报雍正帝。雍正帝称赞程元章办事得体,并指出,吴茂育之流,比公开的盗贼更为有害,一定要“严加审究,毋涉疏纵”。希望以此来端正浙江之风化。程元章接到朱批谕旨,深深理解雍正帝的本意,于是再上奏折,一方面表示对吴茂育从重究拟,一方面表示要留心访查,力争根除“邪说”,以使人心警惕。
张廷玉代子谦让
张廷玉,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子。康熙十一年(1672)生,康熙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康熙末年任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雍正初年晋礼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总裁。雍正三年(1725)署大学士事,雍正四年(1726)晋文渊阁大学士、《圣祖实录》总裁。雍正七年(1729),军机处成立,任军机大臣,加少保衔。他身兼数职,工作繁忙,而工作态度却总是谦恭默做。他经常一日三见雍正帝。由于他起草的文字,最合雍正帝的心意,所以,一些上谕多由他代拟。雍正帝夸奖他是汉大臣中“第一宣力者”,并视为股肱大臣,予以赏赐。张廷玉越是得到皇帝的宠幸,越加表示谦恭。雍正十一年(1733)三月,张廷玉子张若霭参加殿试。雍正帝在亲阅试卷时,发现一份试卷字画端正,且卷中所论公忠体国之道言辞恳切,颇有古大臣之风,遂拨置一甲三名,即是探花。后来,拆开卷子才知道,此考生即大学士张廷玉之子。雍正帝十分欣慰,他说:“大臣子弟能有忠君爱国之心,将来必能为国家抒诚宣力。张廷玉与朕朝夕相处,勤劳翊赞,时时以尧舜之君期朕,而朕亦以皋夔期之。张若霭能禀承家教,实为朝廷之幸。”并遣人通知张廷玉,定其子为探花乃出于公心,非以大臣之子而有意提拔。张廷玉闻讯进见,恳切地对雍正帝说:“天下人才众多,三年一次考试,谁不希望名列前茅。我已蒙皇恩,若再让儿子占寒士之先,于心实有不安。若蒙皇恩,列为二甲,已为荣幸。”雍正帝说:“你家忠尽积德,有此佳子,中一鼎甲,定为众人所服,何必逊让?”张廷玉听罢,跪奏言:“皇上至公。但我家已备受恩荣。我愿让与天下寒士,求皇上怜我的愚衷。再说给儿子留个将来上进的机会,更为美事。”最后,雍正帝不得不勉从其请,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以示大臣谦让之诚。四月初一日,雍正帝特颁谕旨,表彰张廷玉谦让之美德,并让普天下之士子共知之。
沈伦《大樵山人诗集》案起
沈伦,江南崇明县人,雍正十二年(1734)九月病故,著有《大樵山人诗集》。沈伦病故后不久,沈家与本县施天一争夺田产结怨。施某挟嫌报复,向官府告发沈伦所著《大樵山人诗集》中有狂悖语句。崇明县闻讯后即报告江南总督赵弘恩。赵下令捉拿沈伦嗣孙沈自耕,并严加审讯。沈自耕供认:诗集确系嗣祖沈伦所作,诗板藏于苏州沈苍林家,赵遂即密令取诗集原板细加核对,同时提审沈苍林。雍正十二年(1735)十二月九日赵弘恩将办理情况上报,雍正帝倍加赞赏,并在其奏折上批道:“甚是!凡此狂妄之徒。自应彻底究惩,以靖悖逆风习。”
容美民变
容美宣慰司位于湖北西南部,南接湖南,北临四川,是湖广势力最大的土司之一,下属有五峰安抚司、平茶长官司等五土司。土司田氏世袭容美宣慰司世职,欺压土民,作恶多端。雍正时,土司田旻如更加残暴,他自造鼓楼,设龙凤鼓、景阳钟,开玉带河,架月宫桥,住居九重,厅房五重,号称“九五居”,并捉土民三十三人,强行割做太监,俨然是独霸一方的土皇帝。他为了向土民勒索科敛,滥设刑罚,随意抄家杀人,没人资产。土民由于受到土司欺压而又无律可循,常有含冤自尽者。就连当时的湖广总督迈柱在给雍正帝的奏折中亦称:“田旻如实为土司之罪魁,土民之大害也。此官一日不除,土民一日不得安枕。”雍正六年(1728),湖南永顺等土司自请改流后,对容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容美土民不堪土司之残暴,要求改流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雍正十一年(1733),有五百余人逃出土司境内,投奔官府。同年十一月,清政府下令捉拿田旻如问罪,容美土民闻讯,组织起来,欲助官府捉拿田旻如,报仇血恨,田旻如面对愤怒的百姓,无计可施,于(1734)十二月十一日自缢而亡。土民见田旻如已死,遂将其子田祚南、党羽田畅如、向日芳、向虎等抓获,押送官府。清政府因势利导,废容美土司,并于雍正十三年(1735)三月,在其地设鹤峰州。
颁发《朱批谕旨》
朱批谕旨是雍正帝对臣工的奏折用朱笔(即红笔)所做的指示。或写于折中,或写于折尾。雍正帝自登基之日起,每日批览奏折,每折或数十言,或数百言。这些批语,正如他本人所言:“皆出朕之心思,无一件假手于人,亦无一人赞襄于侧,非如外廷宣布之谕旨,尚有阁臣等之撰拟也”。由于雍正帝实行密折制,因而奏折只给皇帝一个阅读,而朱批亦只让原奏人知晓。为了使臣民都能了解朱批之精神,以正人心风俗。故决定编辑《朱批谕旨》。雍正十年(1732)书成。三月初一日发上谕,阐明编辑之宗旨。十一年(1733)刊刻成书,颁发给臣下。雍正帝强调,《朱批谕旨》所收实不过总数的十分之二、三,旨在“俾天下臣民展读,咸知朕图治之念,诲人之诚,庶几将此不敢暇逸之心,仰报我皇考于万一耳。”
吴焯逝世
吴焯(1676-1733),安徽歙县人。擅山水,亦画人物。
1,西班牙与法国签署首次“家族协议”,达成长达半世纪的同盟关系。
2,约翰·凯发明飞梭。
3,10月5日,在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支持下,奥古斯特三世继承其父奥古斯特二世,引起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作者:郑燮 朝代:清代
卖得鲜鱼二百钱,米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