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七百一十一年



公元1711年,农历辛卯(兔)年,天干五行属金

清朝】(北京),第三位皇帝,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年

【康熙,(1662年-1722年)年)】,第三任皇帝,清圣祖玄烨年号,(清(含后金)政权第五个年号)

后黎朝(越南.安南国),二十三位君主~裕宗和皇帝.黎维禟(又名黎维祯)[永盛]七年

日本[宝永]八年

日本[正德]元年



【同时期政权】

陈五显,2年
陈四,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年流民案

哈密~哈密回王,二世.郭帕伯克(1709-1711年)

哈密~哈密回王,三世.额敏(1711年-1740年)

北元(韃靼),帕竹第司(西藏),古格王朝

【世纪】18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4408年
【年代】清.圣祖玄烨(康熙)

【在位皇帝】

清朝】~第三位皇帝,清圣祖玄烨(1661年2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在位)

【年号】清[康熙]五十年 越南[永盛]七年 日本[宝永]八年,[正德]元年


【朝代】

【清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改元天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

公元1711年2月17日
农历:1711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1122年12月28日,波斯历:1089年11月28日,星期:星期二,干支:辛卯年 庚寅月 庚寅日,属相:兔,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4日立春 2月19日雨水,数九:七九第4天,儒略日数:2346037
【出生名人】

   1,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2,爱新觉罗·胤禧(1711年2月27日—1758年6月26日),避雍正帝讳改名为允禧,字谦斋,号紫噊,别号紫琼崖道人、春浮居士。清朝宗室大臣,康熙帝第二十一子,书画家、诗人,母为熙嫔陈氏。九岁从幸塞外,雍正八年(1730年)二月,封固山贝子,晋封贝勒。雍正十一年(1733年),授镶黄旗满洲都统。雍正十三年(1735年),授宗人府左宗正、正黄旗汉军都统。乾隆帝即位后,封慎郡王。乾隆三年(1738年),擢为议政大臣。乾隆五年(1740年),授正白旗满洲都统。乾隆七年(1742年),充玉牒馆总裁。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五月,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谥号为靖。能诗善赋,书画兼长,著有《花间堂诗抄》8卷、《紫琼岩诗抄》3卷,诗词气韵高古,王室罕可匹俦。恭亲王府“天香庭院”匾额,为其手笔。
   3,爱新觉罗·弘暾(1711年1月29日—1728年8月25日),清朝宗室,康熙帝之孙,和硕怡贤亲王胤祥第三子。康熙四十九年(1711年)庚寅十二月十一日丑时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雍正六年戊申七月二十日辰时卒。年十九岁。照多罗贝勒例殡葬。
   4,尹嘉铨(1711-1782),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尹会一之子。清乾隆元年(1736),由举人授刑部主事,后升为郎中,官至大理寺正卿,稽察觉罗学主管。他奏请乾隆皇帝令旗籍子第读朱熹《小学》,深得乾隆赞同。后尹嘉铨将《小学》加疏,增加《考证》《释文》《或问》各一卷及《后编》二卷合为《小学大全》,得到乾隆的嘉评。乾隆四十六年(1781)三月,乾隆巡幸保定,已致仕回家的尹嘉铨派儿子呈送奏章,为其父尹会一请谥及从祀孔子庙,得到的朱批是:“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此奏本当治罪,念汝乃父子私情,故免之。若再不安分家居,当罪不可逭矣!”尹嘉铨却追加一本,仍坚持为其父请谥,惹得乾隆恼怒,朱批:“竟大肆狂吠,不可逭矣。”即令除去顶戴,锁交刑部审讯,定为死罪,后免死。同时查抄其老家和在京寓所,销毁其著述93种,抽毁其写过序跋的书籍6种,磨毁其撰写的碑文7块。
   5,嵇璜(1711年7月21日-1794年8月12日),字尚佐,又字黻庭,晚号拙修,江南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清朝中期官员、水利专家。浙江总督嵇曾筠第三子。嵇璜为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乾隆元年(1736年),入直南书房。后经屡次升迁,至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曾随其父习河工,帮办河务。乾隆九年(1744年),奉命视察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治水工程。乾隆十八年(1753年),黄淮水涨,上宣防八事,提出固堤与宣泄相结合。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授江南河道副总督,主张疏浚淮扬运河河水入海。次年擢工部、礼部尚书。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再度出任河东河道总督,治黄河,裁坝夫,植堤柳,除垫崖贴坡诸弊。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召授工部尚书,罢直南书房。因在河道总督任上未甄别佐杂,左迁左副都御史。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再升工部尚书,转兵部尚书,翌年任《四库全书》正总裁。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拜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乾隆四十四年(1770年),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国史馆正总裁。晚年加太子太保,为上书房总师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嵇璜病逝,享年八十四岁。获赠太子太师,谥号“文恭”。嵇璜为官清正廉洁,不徇私情,时人称其在军机处时“相业人共称之”。此外,他继承父志,善于治河,是乾隆朝的治河名臣。著有《治河年谱》《锡庆堂诗集》《河防奏疏》等,亦有书迹传世。

   6,杨景素(1711~1779)字朴园,江南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初捐货授县丞,效力于直隶河工,历官福建、台湾道,山东巡抚,两广、闽浙,直隶总督,兼管盐政。乾隆中,措置台湾各族垦殖界址,从舒赫德用兵山东,修治汶上水利,治浙西水灾。乾隆四十四年(1779),卒。赠太子太保。(参见《清史》卷337)
   7,刘纶(1711年-1773年8月13日),字如叔,一字慎涵,号绳庵,武进(今属江苏)人。清代官员。乾隆元年(1736年),刘纶以廪生举博学鸿词,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曾直军机10年,与山东刘统勋同辅政,有“南刘北刘”之称。刘纶能诗,多应制、题赠之作。据说他最喜爱明朝高启的诗,在他的作品中,也的确可以见出高启影响的痕迹。首先,他同高启一样擅长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其次,其歌行明快,流荡,,七律涵泻从容,也与高启接近。有《折柳歌送从叔穰塍先生之粤东幕》《王文成断碑砚歌》《晓行恭和圣制元韵》《柳色次英梦堂即席元韵》等。著有《绳庵内集》16卷、《外集》8卷。
   8,4月26日,大卫·休谟出生,逝世于1776年,是苏格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9,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俄罗斯化学家、诗人和哲学家(逝世于1765年)。

【逝世名人】

   1,张玉书(1642年7月22日~1711年7月3日),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张九徵次子,长兄为张玉裁。康熙十八年(1679)主持修《明史》,先后出任《平定朔漠方略》《佩文韵府》(1704—1711)、《康熙字典》的总裁官。他数度勘视河工,支持靳辅主持治河工程。康熙四十九年(1710),告病辞官,仍慰留在朝,康熙五十年(1711),以七十岁高龄随康熙帝至热河,病死塞外,谥文贞。张玉书擅长古文辞,称一代大手笔。著有《张文贞集》十二卷,《清史列传》有传行于世。

   2,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人。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王士祯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康熙五十年五月十一日(1711年6月26日),王士祯卒于里第,享年七十八岁。谥文简。王士祯在实践“神韵说”,取得卓著诗文成果的同时,还能突破正统文坛和文人偏见,重视和高度评价小说、戏曲、民歌等通俗文学、文体。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文创作与理论方面,但在小说、戏曲、民歌、书画、藏书、史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忽视。(概述图参考资料)
   3,邵廷采(1648年—1711年),字念鲁,又字允斯,浙江余姚县城人。师承黄宗羲,得授史学而传其文献之学。后读刘宗周《人谱》,崇奉王守仁心学,又通兵法。讲学姚江书院十七年,授徒著述,终老乡里。为学重在经世,谈理终归致用,力倡读史以救当世之失。对宋明忠烈、晚明恢复事迹,皆极意搜罗表彰。施琅征台湾,遇廷采于西湖,纵谈沿海要害,琅奇之。既游西北,走潼关,讲学于黄冈之姚江书院。晚岁,思托著述以自见。尝从宗羲问逸事于明末遗老,作《宋遗民所知录》《明遗民所知录》《王子传》(王子即王阳明)、《刘子传》(刘子即刘宗周)、《王门弟子传》《刘门弟子传》等凡数十篇,欲勒成一书,未成而卒。
   4,戴有祺(1657—1711),字丙章,号珑严,清朝江南金山卫(今上海金山)人,康熙三十年(1691)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不久戴有祺便告假回乡服丧。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降职为候补知县,他不肯赴任。辞官离京,归乡隐居,再不复出。辞官返乡后,筑室蒋泾桥(朱泾镇西),辟小园,取名“慵斋”,后因生活贫困,房屋出售他人。晚年化名陈姓,居住在朱泾镇东部“三道旨”(解放后改名新农镇)。著有《慵斋文集》、《寻乐斋诗集》等。
   5,沈恺曾(1661年—1711年),字虞士,号乐存,浙江归安(今湖州)人,清朝官吏。17岁中举人,康熙二十六年(1683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山东道御史等。康熙四十四年(1711年)去世。
   6,冷士嵋(1628-1711),清初文学家、藏书家。字又湄,号秋江。江苏京口(丹徒)人。冷氏宗谱主修者冷之彭(字春祺)同为京口始祖冷安一的第十一世孙,(均为冷安一的第六世孙冷佐的后人)。配秦孺人,无后,以堂侄冷瑑为嗣(亦无后)。其兄之曦于明末殉难,遂绝意仕进,以图书史诗自娱,建“江冷阁”用以藏书、著述其中。藏书达3万卷。终身不入城市。多次主修冷氏京口宗谱。著有《江泠阁》,《集梓行》等。其淑配秦孺人名芷字端容,亦能赋诗,与士嵋道同志合,相敬如宾,白首怡怡,房帷唱和,殆亦闺中之良友也。其诗文具有汉魏风格。所游名胜,则赋诗以记。晚年,家渐贫困,寄居于焦山僧舍,四方求诗文者颇多,去世后,藏书亦散落。

  7,约瑟夫一世(Josef I,1678年7月26日-1711年4月17日),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05年-1711年在位)。他在位期间主要就是为哈布斯堡家族保住西班牙王位而进行战斗。

【中国大事记】

清朝大事记

正月,视察通州河堤。
二月,阅筐儿港,命建挑水坝,次河西务,康熙帝登岸行两里许,亲置仪器,定方向,鼎椿木,以纪丈量之处。
三月,尚书耿额等数名大臣以“为太子结党会饮”罪受罚。

四月,四川瓦尾、白宿番民为大兵所迫,请降。

五月,免福建、浙江、山东“海贼”郑尽心等死,发黑龙江等处充水手。泉州等处民因饥而官吏不恤,富户闭耀,遂起而抢夺食物,官兵攻人,避人山中。

六月,遣官招抚。戴名世《南山集》狱起。展会试及乡试发榜期。永免朝鲜贡银及红豹皮。江南科场案起。
七月,秋狝木兰。
八月,皇四子胤禛第四子弘历(即乾隆皇帝)出生,母为四品典仪凌柱女钮祜禄氏;第五子弘昼生,母为管领耿德之女格格耿氏。
十月,命张鹏翮置狱扬州,处置江南科场案。

十月,严查江南科场案。

十一月,禁创建寺庙。

     是岁,计田693万馀顷,丁户2460馀万。

   1,3月,戴名世《南山集》案发。戴名世当时是翰林院编修,他为诸生时,曾著《南山集》一书,书中关于南明永历朝事多采自《滇黔纪闻》。《滇黔纪闻》为戴名世同乡方孝标作。

   2,4月,福建发生灾荒,许多农民缺粮。当地富裕大户,乘机屯积米粮,不顾百姓死活,企图获取暴利。泉州府永春、德化两县联界地方人民,忍无可忍,发动起义,反对富户屯粮。

   3,5月,《助字辨略》一书由海城卢承琰刊刻成。《助字辨略》,五卷,刘淇编撰,是一部关于虚字的字典书。刘淇字武仲,又署龙田,号清泉,确山人,寓居济宁。他工诗古文,除《助字辨略》外,还有《周易通说》、《禹贡说》、《堂邑县志》等著述。

   4,6月,《佩文韵府》一书修成。该书是康熙帝命张玉书等七十六人撰,于康熙四十三年始修。它是一部汇编词藻典故的词典。《佩文韵府》根据元阴时夫《韵府群玉》和明凌稚隆《五车韵瑞》的“事系于字,字统于韵”的体例,又大加增补而成。

==

张玉书居官五十年  
  康熙五十年(1711)五月十八日,大学士张玉书在热河病故,终年七十岁。张玉书,字素存,号润甫,江南丹徒(今江苏丹徒)人。他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康熙三年(1664)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左右庶子,日讲起居注官。康熙十九年五月有,他以进讲称旨,经部议叙,加詹事府詹事衔,加一级,六月升侍讲学士。康熙二十年,张玉书为内阁学士,经筵讲官。康熙二十一年十月,为教习庶吉士。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升任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康熙二十六年二月,任刑部尚书。康熙二十九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居官五十年间,曾奉命视察河工,澄清了靳辅治河十余年的功过;审理浙江巡抚金鋐捏造虚款及藩司李之粹迎合附会案,使贪官污吏受到查处;跟随康熙帝南巡,对治理黄河多次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跟随康熙帝从征噶尔丹,预参帷幄之议,对最终打败噶尔丹做出了贡献。正因为如此,在张玉书随从康熙帝往热河、并在热河病故以后,康熙帝即命大学士温达会同翰林部院官员,以及内务府总管前往吊唁,赐帑金一千两,料理丧事。还派遣内务府监制棺椁幔帐,沿途拨夫役护送回京。康熙帝亲书挽章,加赠太子太保,谥文贞。张玉书故去的次日,康熙帝又亲作挽诗一首,并对大学士等说:朕自幼读书,立志待大臣如手足。五十年来,许多大学士都以年老告辞林下怡养,朕常使人存问。凡在朝诸臣,朕待之甚厚,他们也矢忠尽力,历数十年之久,与朕同白了须发。朕念宿学老臣辞世者辞世,告退者告退,每每伤心痛哭。

 

江南发生科场案  
  康熙五十年(1711),江南乡试,正主考官左必蕃,副主考官赵晋。十一月初九日发榜,因主考官徇私受贿作弊,士论大哗。二十四日,数百名诸生聚集玄妙观,抬拥五路财神直入学宫。有的人作打油诗讽刺考官,诗中写道:左邱明两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还有的人用纸糊住贡院匾额,改“贡院”二字为“卖完”。江宁织造曹寅向康熙帝折奏说:今年文场秀才等甚是不平,中者是甚是不公,显然有舞弊行为,因此扬州秀才扰攘成群,将左必蕃祠堂全部拆去。江南乡试主考官、副都御史左必蕃也疏奏:撤闱后闻舆论喧传,有句容知县王曰俞所荐吴泌、山阳知县方名所荐程光奎,都是不通文理者,臣也感不胜惊愕。康熙帝颁旨命有司严察。康熙五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九卿议覆:江南科场贿通关节之副考官编修赵晋改斩立决(后从狱中拖出,借尸冒称自缢),呈荐吴泌试卷同考官句容县知县王曰俞也改斩立决,夤缘中式吴沁及说事通贿俞继祖等照原拟绞监候,呈荐程光奎试卷之山阳县知县方名改斩立决,入场前在贡院内埋藏文字、入场后抄写中式的程光奎照原拟绞监候,请人代笔中式的徐宗轼及夹带文字中式的席玕照原拟枷责,正考官副都御史左必蕃失察革职。康熙帝就这一事件谕大学士说:现今考试官不遴取真才,只图贿赂,拉关系作弊的逐渐增多,此等人若不严加议处,即行正法,绝对不可。

 

福建等地人民发动反富户屯粮起义  
  康熙五十年(1711)四月,福建发生灾荒,许多农民缺粮。当地富裕大户,乘机屯积米粮,不顾百姓死活,企图获取暴利。泉州府永春、德化两县联界地方人民,忍无可忍,发动起义,反对富户屯粮。他们首先张贴揭帖,指出如果各处富户,不将屯积米石粜卖,就必定要遭到抢夺。随后,愤怒的人民组织起来,开始只有几百人,很快就发展到数千人。起义的人民抢夺富户屯积的粮米,并竖旗放炮,拒敌官兵。康熙帝得知消息后,曾谕示大学士等说:起事百姓原非盗贼,只因年岁欠收乏食,富户又将米粮屯积,乃不得已而行之。既便如此,清政府还是派军队前往镇压。闽浙总督范时崇檄行汀州镇、漳州镇两总兵官,调延平协游击杨英,从仙游县进兵,同安营游击晋赋,从安溪县进兵;调漳州城守营游击林发,西路入剿;又调汀州镇标游击杨润,把守永定县。起义的农民见清朝官兵四面合围,便躲入太湖岩地方,后又聚众和清军拼杀。经过后洋及叶板两地激战后,起义农民损失较大,一百四十五人被官兵俘获,张振、王富、苏标等领导人先后被擒。起义农民并未因此停止斗争,起义的主要领导者陈五显机智地躲过了清军的搜捕,隐藏到大山深处。后来,范时崇采用剿抚并用策略,派人带领牌照,到深山进行招抚,答应免除死罪,陈五显等二十一人才于本年十月归降清政府。

 

清政府审理《南山集》案  
  康熙五十年(1711),戴名世《南山集》案发。戴名世当时是翰林院编修,他为诸生时,曾著《南山集》一书,书中关于南明永历朝事多采自《滇黔纪闻》。《滇黔纪闻》为载名世同乡方孝标作。方孝村曾任学士,顺治十五年因科场案牵连遣戍,一年后赦归。康熙十二年赴滇黔,吴三桂反清,他拒官不受,被黔抚曹申吉拘留。方孝标倦装癫狂,乘间逃出,返回江南,追记在滇黔所见所闻,因著《滇黔纪闻》。康熙二十二年,载名世在“与余生书”一书中论写史时,认为南宋灭亡前仅居一小岛,而史书中对此记载非常详细,南明弘光政权在南京,隆武政权在闽越,永历政权在两粤和滇黔,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更应当详细记述。康熙四十一年,《南山集偶钞》辑成时,方苞、朱书作序,龙云锷以及戴名世的学生龙玉王捐资刊行。康熙五址年十月十二日,左都御史赵申乔疏参戴名世妄窃文名,恃才放荡,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多狂悖,今身膺恩遇,叨列巍科,犹不追悔前非,焚削书板,似此狂诞之徒,岂容滥厕清华。康熙帝命有司严察审明。康熙五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刑部审察戴名世《南山集》案,认为戴名世书内,将本朝年号削除,号入永历大逆等语。据此,戴名世立即凌迟,方孝标所著《滇黔纪闻》内也有大逆等语,应剉其尸骸,二人之祖父子孙兄弟及伯叔父兄之子年十六以上者俱拟立斩,十五以下者及母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给功臣家为奴。方氏族人拟发往乌喇、宁古塔。汪灏、方苞为戴名世书作序,俱应立斩。康熙帝命九卿议奏。四月初十日,刑部等衙门再议此案。康熙帝谕大学士等:汪灏在内廷纂修多年,已经革职,免死入旗。方氏族人不应留于本处,命将刑部奏本暂贮内阁。康熙五十二年二月,清政府就《南山集》案作最后处理:戴名世立斩,其家人从宽免治罪。方孝标之子方登峰等免死,并其妻子充分黑龙江。受牵连的汪灏、方苞等免予治罪,入旗。龙云锷、方正玉免死,徙其家。

 

清政府处理陈四流民案  
  康熙五十年(1711),清政府处理陈四流民案,许多官员因此被降级。先是,山东百姓班汉杰叩阍控告山西陈四等聚众抢劫。陈四等供称因康熙四十四、四十五两年本省欠收,故于四十六年自山西带领妇人、子女、亲戚一百三十余口逃荒于陕西庆阳府居住两年半,康熙四十八年至河南,又由河南流移至湖广、贵州。刑部议将该案发往湖广,由总督会同河南巡抚查明严审,陈四等妇人子女发回原籍取保安插。康熙帝认为刑部所议非常荒谬,他说:山陕等省每年都获丰收,陈四等何曾遭遇饥馑?如果是流移饥民,自应徒步荷担,沿途乞食,到有良田地方就应停下耕种,养瞻妻子,为何又乘骡马,手执刀枪等器械绕行各省。似这样十百成群,越界远行,该总督并不上奏,不知是何居心?况且如此多人飘流几年,每日需要许多口粮和喂马草料,都从何处取来?这种人怎么可能会是流民!以前有伪朱三太子事件,许多人都知道,一些富豪大户还把他迎至家中,供其酒食,请人教他读书,此等事情朕都知道。康熙帝责备刑部尚书齐世武、卞永誉办事草率。十月初一日,经再议,陈四以鸠党抢夺处斩立决,陈六等三十六人及妇女三十六人发往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康熙帝当日就流民陈四一案召陕西、湖广、贵州三省原任督抚、礼部尚书贝和诺、刑部尚书齐世武、郭世隆、工部尚书陈诜、左都御史赵申乔等,诘问纵容滋蔓陈四等情由,下部察议。经部议,郭世隆革职,陈诜、齐世武等各降五级留任,赵申乔降四级留任,贝和诺降一级调用。陈四等所经过府州县官,行文该督抚查参。

 

王士禛居官之余致力著述  
  康熙五十年(1711)五月十一日,著名学者王士禛病逝,终年七十八岁。王士禛,字贻让,号阮亭,又自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他出身于大官僚世家,自幼受封建正统教育,有条件博览群书。他二十五岁时中进士,授扬州府推官,居官勤敏,不畏强御,能据案立决疑谳重狱。后迁国子监助教、祭酒等职,还曾充任江南乡试同考官。后来,他又相继升任礼部主事、礼部仪制司员外郎、户部郎中、翰林院侍讲、侍读,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充经筵讲官,兵部督捕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刑部尚书。王士禛居官之余,潜心致力于著述,专攻诗和古文辞,被尊为诗坛圭臬,一代文宗。他一生著述极多,刊行于世的约有三十六种,二百多卷,尤以诗歌最多。他自成进士后,作诗有一千三百余首,到六十七岁时,诗作总计有九十二卷,四千余首,合订名为《带经堂集》,合订前分别为《渔洋集》、《蜀道集》、《渔洋续集》、《南海集》、《蚕尾集》、《雍益集》。之后又有《蚕尾续集》、《蚕尾后集》等。他作诗讲求神韵,力追汉魏唐人风格,要求写诗要天然有真趣,不可造作。在诗论方面,他也能独树一帜,有许多高深见解。王士禛还著有许多笔记丛谈,有《居易录》、《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分甘余话》、《香祖笔记》等。笔记多沿袭六朝文体,文字简扼清隽,内容也较为广泛,所记内容多耳闻目睹,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邵廷采专心理学  
  康熙五十年(1711)五月,理学家邵廷采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四岁。邵廷采,初名行中,更名廷采,字允斯,浙江余姚人。他出身读书门第,青少年时期在姚江书院学习理学,受教于沈国模。沈国模是书院主讲人,他教导邵廷采说:“孺子应当雇,在知人,在安民。”这是邵廷采首次受到当时理学前辈的教诲。除受教于姚江书院外,邵廷采还广泛问学,以使自己对理学逐步有较深的理解。他初读王守仁《传习录》,没有什么心得;后又读刘宗周《人谱》,在认识上才有明显进步。邵廷采四十余岁时,曾主持姚江书院讲席,颁示《姚江书院训约》十条,阐述理学要端,提出了立意宜诚、勘理家精、伦纪宜敦、威仪宜摄、识量宜弘、取与宜严、学术宜端、读书宜进、举业宜醇、功课宜勤、强调务期实践。邵廷采的主要著作,有《思复堂集》十卷、《东南纪事》十二卷、《西南纪事》十二卷、《姚江书院志迫》四卷等。在这些著述中,他强调文章无关世道者可以不作,有关世道者不可不作,即文采未极亦不妨作。这些著作的旨趣义理,在于发明姚江之学,宣扬种种足以表现故明臣庶忠节正直品质的事迹,论述治理国家的思想、理论、措施和制度等各方面问题。邵廷采的学术有一定影响。他把班、马、韩、欧的史学与程、朱、陆、王的理学两方面的成就,洪炉鼓铸,自成一家,没有金品州界之分。有人慨叹说,自邵廷采死后,不仅东南道学一传景响顿绝,就是想求三百年遗案与胜国轶事讹舛隐讳,也无从征信。

 

《助字辨略》刊刻  
  康熙五十年(1711),《助学辨略》一书由海城卢承琰刊刻成。《助学辨略》,五卷,刘淇编撰,是一部关于虚字的字典书。刘淇字武仲,又署龙田,号清泉,确山人,寓居济宁。他工诗古文,除《助字辨略》外,还有《周易通说》、《禹贡说》、《堂邑县志》等著述。《助字辨略》卷首,作者在自序中,阐明了著述的目的和体例。作者把助字分为重言、省文、助语、断词、疑词、咏叹词、急词、缓词、发语词、语已词、设词、别异之词、继事之词、或然之词、原起之词、终竟之词、顿挫之词、承上、转下、语辞、通用、专辞、仅辞、叹辞、几辞、极辞、总括之辞、方言、倒文、实字虚用,共三十类。解释的体例共分六项:正训、反训、通训、借训、互训、转训。该书搜集材料的范围相当广泛,按时间说,从先秦到元代;以内容论,从经传、诸子、史书到诗词、小说,无所不包。只有元曲中的助字,因为纯用方言,没有收入。《助字辨略》共收四百七十六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部编次,不仅引证排比的材料相当丰富,而且对某些字辨析推论也很详细精当,有不少是后出的王夫子的《经传释词》所未谈到的。该书除采录经传子史中的虚字外,还收集了各个时期的一些俗语。以方言俗语解释诗词内的文字,这是以前字书中所少有的。《助字辨略》奠定了虚字研究的基础,给后代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佩文韵府》修成  
  康熙五十年(1711),《佩文韵府》一书修成。该书是康熙帝命张玉书等七十六人撰,于康熙四十三年始修。它是一部汇编词藻典故的词典。《佩文韵府》根据元阴时夫《韵府群玉》和明凌稚隆《五车韵瑞》的“事系于字,字统于韵”的体例,又大加增补而成。因为康熙帝感到《韵府群玉》和《五车韵瑞》两书韵漏不完、舛伪相踵,才命张玉书等博采典籍,并把这两部书的原有材料都包罗在内,《佩文韵府》原本不标卷次,只依照一百零六个韵部,为一百零六卷,而中分二十四子卷,后因篇幅太多,乃编为四百四十四卷。该书编次字词,先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又分上平声、下平声,每声都依韵目分作数十部,每部收入同韵的单字,每个单字下面排列尾字和这个单字相同的词语,按二字、三字、四字的顺序排列。所收单字、都注明音义,词语下面,则列载名项出典。所收词语典故,凡是《韵府群玉》、《五车韵瑞》所已采的,叫作韵藻,列在前边,两书所未收的,别标“增”字,排在后面。罗列的材料,各以经史子集为次。共一语而诸书互见的,则先引最初之书,其余依次注在下面,又别以对语、摘句附于其末。康熙五十五年,康熙帝又命儒臣拾遗补阙,康熙五十五年续编成《韵府拾遗》。原来也不标卷次,后来除依一零六韵部以一韵为一卷外,又把其中篇幅稍繁者,分作六子卷,共为一百二十卷。《韵府拾遗》所补,体例是:为前编已有的单字,加注字书的反切;增补前编未有的单字,兼注音义;增补前编未有的词语,叫作补藻;增补前编未备的注释,叫作补注。

 

【外国大事记】

   1,1月,瑞典查理十二世国王宣布瑞典将抛弃不但没有任何其他国家使用,也没有达到其目标的历法,并回到儒略历。

   2,3—7月,摩尔达维亚战役波尔塔瓦会战后,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4万余俄军陷入17万土军土耳其和鞑靼(克里木汗国)军队的重围。7月以俄国的失败告终。俄国被迫放弃亚速,拆毁亚速海沿岸的工事。根据1711年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 [1] 彼得饥饿的军队在那里挖壕固守,并遭到包围。但包尔塔济并不围攻俄国人,反而谈判。假使他能坚持加以围困,则彼得将被迫投降,而历史的结果也将是另一番景象。

   3,7月21日,《普鲁特和约》俄国彼得一世将亚速归还给土耳其,拆除塔刚罗格等要塞,同意从波兰撤军,不再干涉波兰的内部事务(后两条他从未执行过)。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得到自由通过回国的权利,但对他的敌手轻易逃走极为失望。有三年时间他拒绝离开土耳其,继续徒劳地力促土耳其对俄国采取大的作战行动。 

   4,12月15日,哥本哈根发生鼠疫。

【清代诗词】
沁园春·恨
清代:郑燮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其他阅读】
=======
 
 

公元一千七百一十一年,公元1711年,农历辛卯(兔)年,天干五行属金 清[康熙]五十年 越南[永盛]七年 日本[宝永]八年,[正德]元年

2024年7月13日 16:2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