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六百七十四年



公元1674年,农历甲寅(虎)年,天干五行属木

清朝】(北京),第三位皇帝,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三年

【康熙,(1662年-1722年)年)】,第三任皇帝,清圣祖玄烨年号,(清(含后金)政权第五个年号)

明郑】郑经[永历]二十八年(郑经是郑成功之子,沿用【南明】昭宗.朱由榔年号)

杨起隆[广德]二年

耿精忠[裕民]元年

后黎朝(越南.安南国),二十一位君主~嘉宗.黎维禬[阳德]三年

后黎朝(越南.安南国),二十一位君主~嘉宗.黎维禬[德元]元年

莫朝(越南.安南国),第九位君主,明宗庄天惠地景文颐武开皇帝.莫敬完.[顺德]三十七年(1638-1677)

日本[延宝]二年



【同时期政权】

吴八十~清代江西石城佃农起义首领(1670-1674年)

吴三桂~周王元年(1673-1678年)

1,朱二胡子
2,李唐宗
3,江鹏翥
4,刘青藜
5,杨一豹

=

哈密~额贝都拉,(1697-1709年) 

北元(韃靼),帕竹第司(西藏),古格王朝

【世纪】17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4371年
【年代】清.圣祖玄烨(康熙)
【在位皇帝】

清朝】~第三位皇帝,清圣祖玄烨(1661年2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在位)

明郑】~郑经(1662-1681年),明郑~明末清初东南沿海拥明的郑氏抗清势力

【年号】清[康熙]十三年 郑经[永历]二十八年 杨起隆[广德]二年 耿精忠[裕民]元年 越南后黎朝[阳德]三年,[德元]元年,莫朝[顺德]三十七年 日本[延宝]二年

【朝代】

明郑】(1662—1683年)

【清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改元天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

公元1674年2月6日
农历:1674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1084年10月29日,波斯历:1052年11月18日,星期:星期二,干支:甲寅年 丙寅月 丙寅日,属相:虎,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3日立春 2月18日雨水,数九:六九第3天,儒略日数:2332513
【出生名人】

   1,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圣祖康熙帝北征噶尔丹,特命胤礽监国,后清圣祖北征都让胤礽监国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驾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驾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享年五十一岁。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州区)理亲王园寝,谥曰密。有作品见《康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
   2,傅仲辰(1674—?)字苍野,又字心孺,号晓塘;浙江山阴人;官山东主簿。
   3,曹耀珩,1674-1740年 字鸣佩,号畅庵 (畼庵),山房, 益阳人,清乾隆时期岳麓书院山长。
   4,叶雄声,字英友,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六月出生于古田县后溪村(今为水库)的一个富裕家庭。康熙三十三年捐例监。之后,举家迁居今屏南县甘棠村(原古田县三十一都甘棠村)。
   5,
让.巴普蒂斯特·杜赫德 ( Jean 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 ),法国神父,法国耶稣会士,汉学家,历史学家。生于巴黎,死于巴黎。1674年2月1日生于巴黎,1692年9月8日进入耶稣会,1708年在巴黎书院任教。随后杜赫德被选为郭弼恩的继承人,负责收集整理各国耶稣会士的书籍和信函。
  6,7月17日,英国17世纪多产的圣诗作者以撒华滋出生(逝世于1748年)

【逝世名人】

   1,清圣祖孝诚仁皇后(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后,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的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康熙四年(1665年),册立为皇后。康熙八年(1669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下第二子(嫡长子)承祜。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生第七子(嫡次子)胤礽,同日崩逝,时年二十二岁,安厝于巩华城,谥号“仁孝”。康熙十四年正月,升祔奉先殿。康熙二十年三月初八,奉安于景陵。雍正元年六月,加谥“孝诚仁皇后”。乾隆、嘉庆年间,累谥“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2,吴应熊(?—1674年),辽东都司广宁前屯卫(今辽宁绥中)人,吴三桂之子。顺治十年(1653年),由孝庄太后主婚,吴应熊与和硕恪纯长公主成婚。由于清廷对吴三桂存有戒心,因此通过政治婚姻,使吴应熊以额驸的身份留居京师,实为朝廷人质。顺治十一年(1654年),授吴应熊三等子爵,顺治十四年(1657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年),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吴三桂起兵反清的消息传至北京,吴应熊被捕入狱,纳兰明珠建议将吴应熊和吴世琳处死。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十三日,“吴应熊及其子吴世琳处绞,其余幼子俱免死入官”,但在被幽禁后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云南平定后仍被一并处死。吴应熊被绞死后,康熙皇帝经常下诏慰藉建宁公主,吴应熊“为叛寇所累”。吴世璠即位吴周皇帝,追谥其为“孝恭皇帝”。
   3,李康妃(?—1674年6月21日),亦称西李。明光宗之妃,颇受宠爱,亦为明熹宗、明思宗之养母。生有皇四子怀惠王朱由模、皇八女乐安公主朱徽媞。初为选侍,光宗继位,欲封皇贵妃,皇贵妃册封礼将近,然光宗崩之,遂未封成,后熹宗继位,被尊为康妃。明末三大案之一“移宫案”的主角。(概述内图片来源:《中国后妃百图》)
   4,王弘祚(1610-1674年)字懋自,号思斋,谥端简,祖籍陕西三原,后迁居云南永昌(今云南保山)。清大臣。明崇祯三年举人。自蓟州知州迁户部郎中,督饷大同。顺治元年,授岢岚兵备道。总督吴孳昌以弘祚筹画军饷,请仍留大同。二年,以总督李鉴荐,仍授户部郎中。中原初定,图籍散佚。弘祚聪强习掌故,户部疏请修赋役全书,以弘祚主其事。弘祚谓:“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则可以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裁定 役,一准万历间法例,晚末苛细巧取,尽芟除之,以为一代程式。
   5,张志聪(1616—1674),字隐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医家。世业医,师事名医张卿子,建侣山堂。招弟子讲学。其学宗《内经》、张仲景。尝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主张《灵枢》借针说理,以理会针,因针悟证。反对马莳等以《灵枢》仅为针经之说。认为仲景著作系其原貌,反对错简论之说。其他著作尚有《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等,俱行于世。晚年又著《伤寒论纲目》九卷(1673)、复集《伤寒论》各家注而为《伤寒论集注》,书未成而卒,由门人续篆为六卷。另有《针灸秘传》,未见传世,门徒甚众,以高世栻最为有名。
   6,孙廷铨(1613年~1674年),初名廷铉,字枚先,山东益都(今山东博山)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降清后,官至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少保、秘书院大学士,卒谥文定。著有《南征纪略》、《颜山杂记》、《汉史亿》、《琴谱指法省文》等。

   7,胡正言(1584年--1674),中国明代末年书画篆刻家、出版家。字曰从,号十竹,原籍安徽休宁,寄居南京鸡笼山侧。尝从李如真攻六书之学,于是篆、隶、真、行,简正矫逸。兄弟中排行第二,又称次公。少小颖悟、博学能文。三十岁后随父兄行医皖西,曾客居六安望江湾(今六安市裕安区陶洪集魏庵村一带),继徙霍山一带,专门为人治病。《金陵通志》记载:“胡少从李登学,精篆籀”,不仅练得一手好字,还善绘画并精篆刻。崇祯时曾授职于翰林院,尚未赴任,清兵即攻入北京,福王朱由崧仓惶南逃,竟把大明朝国玺遗失。福王在金陵建立南明弘光小朝廷后,经吏部左侍郎吕大器推荐,胡正言精心镌刻了龙文螭纽的国玺御宝,被授武英殿中书舍人。后辞官隐居在南京鸡笼山侧,屋前种十余竿竹,命室名为“十竹斋”,足不出户,潜心研究制墨、造纸、篆刻刊书。入清后,曾参加以太仓人张溥为首的反清复明组织——“复社”,并以“胜国遗民”自居,跋文中虽冠顺治年号,但仍署“前中书舍人”衔,以示无贰志。当然,隐居生涯是寂寞的,心情也十分沉重,正如顾梦游在《胡曰从中翰七十》一诗中云:“朝市由来多隐情,老思逃世未逃名;不将金马重寻梦,为感铜驼只掩荆。”十竹斋既是他的“隐阁”,更是他专心从事艺术探索、精研雕刻印刷的作坊。
   8,张履祥(1611年11月5日—1674年8月29日),汉族,字考夫,又字渊甫,号念芝,号杨园,浙江桐乡人,世居清风乡炉镇杨园村(今属桐乡市龙翔街道杨园村),故学者称杨园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清初朱子学的倡导者。张履祥生于下层知识分子家庭,少孤家贫,母以孔孟皆无父之儿教之。年十一,就馆于陆昭仲,十五应童子试,补弟子员。后以教馆谋生。又往藏山和靖书院,受业刘宗周。闻京师有变,遂弃诸生,隐居教授。道光时入祀太庙,同治时入祀文庙。其著作因付梓较晚,清初影响不大,至清末被视为上接程朱之绪,下开清献(陆陇其)之传。志称“朱熹后一人”。著有《读易笔记》、《愿学记》、《近古录》、《补农书》等。后人辑有《杨园先生全集》。
   9,张玉裁,汉族,男,(1639年-1674年),字礼存,号退密,镇江府丹徒人。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科缪彤榜进士第二人(榜眼)。
   10,蔡兆丰(1623~1674),字维平,一字雪余,江西金溪县人。蔡国用子。顺治八年(1651)举人,十五年授内阁中书,十八年中会试副榜,除兵部督辅司主事,执法不阿,以勤敏著称。累迁刑部贵州司郎中,后出理淮安关税。
   11,朱益吾(?—1674)清初江西棚民起义军首领。原籍广东,寄居江西萍乡,以传授拳术组织棚民,进行反清斗争。顺治五年(1648 年)率棚民几万人连克萍乡、袁州(治今宜春)。次年又克万载。康熙十三年(1674 年)再度攻克万载、萍乡,后在三关激战中牺牲。
   12,张大赓(1600年—1674年),字杨甫,别号实水,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柴集区天棚集)人,明末兵部尚书张鹤鸣第三子,明代画家。
   13,释道忞(林木陈)(1596~1674),别号山翁,法号道忞(音民),广东大埔县湖寮镇新村上围人,是明末清初得道高僧,考取秀才后,因读《金刚经》、《法华经》等经典而信仰佛教。后曾受清世祖顺治帝敕封为“弘觉国师”,旧县志有载,为“广东七奇”之一。道忞禅师圆寂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六月二十七日,葬于浙江平阳黄龙峰下。其生平著作有《北游集》、《布水台集》、《语录》等被收入清初御制《大藏经》。

   14,约翰·弥尔顿(英文: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代表作品有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1625年,弥尔顿入剑桥大学,并开始写诗。大学毕业后又攻读了文学6年。1638年,弥尔顿到欧洲游历。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弥尔顿毅然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并发表了5本有关宗教自由的小册子,1644年,弥尔顿又为争取言论自由而写了《论出版自由》。1649年,革命胜利后的英国成立共和国,弥尔顿发表了《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等文,以巩固革命政权。1660年,英国封建王朝复辟,弥尔顿被捕入狱,不久被释放,此后他专心写诗。1674年11月8日逝世。弥尔顿是英国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六位诗人之一。

   15,11月8日,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逝世(出生于1608年)
   16,鹰司孝子(1602年-1674年),江户幕府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正室,父亲是关白鹰司信房,母亲是佐佐成政之女岳星院,兄长是关白鹰司信尚。

 
【中国大事记】

 清朝大事记

正月 封世祖第七子隆禧为纯亲王。

正月,命勒尔锦等讨吴三桂。

二月,广西将军孙延龄降吴三桂。新造仪象成,加钦天监副南怀仁以太常寺卿衔。
二月,广西将军孙延龄叛。太皇太后颁内库银犒赏平三藩前线将士。钦天监新造仪象成。
三月,耿精忠叛,执总督范承谟,并邀台湾郑经助攻。

三月,耿精忠反清。郑经攻福建以应之。

四月,尚可喜上表示忠,并请以子之孝袭平南王,从之。杀吴三桂子额附吴应熊于京师。

五月,吴三桂遣兵攻入江西等地。

五月,皇后赫舍氏因难产逝于坤宁宫。康熙帝为此辍朝五日,亲送大行皇后梓宫于北沙河巩华城殡宫。
六月,定以内务府大臣领三旗包衣护军营负责宫门守卫及扈从、执灯、引导等事。

六月,广信、温州等地皆附于耿精忠。

七月,尚可喜奏收复程乡等县。耿精忠兵攻金华,不克。吴三桂兵攻广元,不克。

八月,耿精忠败于金华、衢州、绍兴、抚州等处。象山等县民纷起。

九月,耿精忠兵破徽州、祁门,旋失。大冶民黄金龙起事,旋败。

十月,耿精忠兵攻遂安等地,皆无功。

十一月,耿精忠败于南康、台州等处。

十二月,康熙帝拟前往亲征三藩叛乱,王大臣以京师为根本重地,且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力谏乃止。提督王辅臣在陕西策应三藩叛乱,杀经略莫洛。

十二月,朝鲜使告国王(李?)丧。耿精忠败于金华、衢州等处。陝西提督王辅臣叛清应吴三桂。

--------

 1, 一月,中国爆发三藩之乱。

   2,一月,康熙帝东巡吉林。

   3,一月,南怀仁绘“坤舆全图” 。

   4,1月,康亲王杰书奉命为大将军,率师讨伐耿精忠叛军,在东南一带作战,台湾明郑乘耿精忠无暇兼顾之机,曾克漳州、泉州、长泰,围攻福州。

   5,3月,吴三桂攻取湖南。

   6,3月,蓝理被释,于漳州渔头庙一带流浪。后来,听说康亲王杰书统师至浙江,他从小道出仙霞关,投奔康亲王,陈述平闽策略,得到康亲王嘉许,命他随军作战。

   7,3月25日,杀戮株连,所以洪门集会方式多用囗头传述来秘密结社,对来源出处,难免鲁鱼豕亥,错综杂沓了。 洪门创立有许多说法:一说是起於康熙甲寅十三年(1674年)。

   8,3月,耿精忠据福建叛。不到半年,清廷的滇、黔、湘、川、 桂、闽六省全部失掉。康熙十五年二月,尚之信据广东叛。接着,战乱扩大到赣、陕、 甘等省。 吴三桂等人的反叛消息传到北京,举朝震动。

   9,4月,郑经在厦门登陆。

   10,4月,一封上谕里面,康熙说:“逆贼吴三桂,值明季闯贼之变,委身从贼,寻以父死贼手,穷窜来归。”可以说是直指吴三桂首鼠两端,反反复复。这是政府公文,说吴三桂“委身从贼”,理应有据。可是经过仔细分析,却发现其中很有问题。

   11,5月20日,皇后赫舍里氏生下二阿哥保成(后改名胤礽),周岁后即立为皇太子。玄烨对皇太子倾注了比其他皇子更多的心血,处处给予“吃小灶”。

   12,5月21日,约翰·杨·索别斯基被选举为波兰国王。

   13,11月8日,当王政复辟后,弥尔顿被捕入狱。一切结束后,弥尔顿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并以口述的形式写就了使他名扬后世的三部伟大著作:《长诗失乐园》(诗)和《复乐园》,《诗剧力士参孙》。弥尔顿死于1674年,死后他与乔叟、莎士比亚齐名。

   14,11月,娜木钟病重,康熙曾前去探望。不久,娜木钟病逝。康熙皇帝下诏,辍朝数日以示哀悼。

=

三藩之乱形成  
  康熙十三年(1674)三月,靖南王耿精忠收到吴三桂劝其共同反清书信。此前,耿精忠于康熙十二年(1673)九月即欲谋叛清廷,因虑下游诸郡不服,虽已约郑经自海上出兵江南,但见康熙帝决心平定吴三桂之举,遂拟稍待。是时,吴三桂军已攻克常德岳州等地,四川、广西等地接连报捷。耿精忠心中暗喜,决心从叛。并立即与其藩下部将曾养性、江元勋、马九玉、白显忠及福建巡抚刘秉政密谋反清。是月二十二日,耿精忠据福州叛乱,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传檄各府县蓄发,易汉装,铸钱曰“裕民通宝”。命都统马九玉,总兵曾养性、白显忠等分别攻下延平、邵武、福宁、汀州等地,全闽皆为其有。总督范承谟拒绝叛清,被囚。耿精忠遣使至吴三桂军前,约其攻占江南江西;约广东潮州总兵官刘进忠进扰粤地;约郑经出师江南,而他则统陆师攻取江浙,并许以全闽战舰出动。同月,刘进忠据潮州叛附,耿精忠封他为宁粤将军,耿军入潮州。不久,海澄总兵赵得胜、漳浦总兵刘炎叛清,耿封赵为威远将军,刘为定远将军。一时间,江西的广信等十余个府县纷纷响应吴、耿,叛附者甚众。五月,浙江平阳总兵官蔡朝佐剪辫倡叛。耿部曾养性入浙,招降温州总兵官祖宏勋、平阳游击周定猷,复同耿将林冲、徐尚朝等部众,接连占领瑞安、处州等六府县,伺犯宁波,进攻金华,复以数万精兵围攻衢州,聚清湖,水陆合攻,衢州告急。浙江总督李之芳亲统清军,据险要之势,奋力死守。八月,耿精忠部在广信等地发布文告,称由徽州、婺源进取江南诸郡,“如助夷扶暴,大兵一到,定以逆民进行剿洗,寸草不留!”康熙帝在连续接到奏报后,是年四月二十七日,下诏削耿精忠王爵,声讨其罪行,立谕福建军民:既不追究,也不株连,论功叙录,勿自疑畏。先是,命将耿精忠之弟耿昭忠及其他在京城诸弟拘于一室,共属下官员一律解职。命都统赖塔为平南将军,统领副都统马哈达、胡图之部与安南将军华善之中速赴杭州,以保浙江;命定南将军希尔根率其部驰往江西;命迁安庆部分官兵固守南京,复授和硕简亲王喇布为扬威大将军,力保江南全省。同年六月,命希尔根进入江西,先定广信,后取长沙;授和硕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并于次月授予敕印,前往浙江;命副都统喇哈部速往衢州增援;八月,康熙帝手谕护军统领桑遏:坚守袁州,确保吉安、赣州,避免因其失陷而使广东受阻,形势益危。年底,清军在温州、黄岩、杭州、饶州、衢州、金华等多处大败耿军,歼其部众约十万人,战局始有转机。同时,康熙帝还派遣工部郎中周襄绪等,携敕往闽,招降耿精忠。康熙十五年(1676),吴三桂、郑经所部连陷惠州等府县,耿精忠又派兵进犯赣州等地,复与吴军联合,阻截清军援救广东。广东总兵官苗之秀等叛清。是年二月二十一日,尚之信派兵包围其父、平南王尚可喜的住处,叛依吴三桂,受封招讨大将军,改旗易服。同月,吴三桂封其为辅德公,后又晋为辅德亲王。尚之信听命于吴,联合郑经,各守边界。六月,尚、耿与孙延龄等分路进犯袁州等地,力图实现与吴三桂会师江西。至此,以吴、耿、尚为首的三藩之乱形成,战火遍及半个中国。

 

郑经参加三藩之乱  
  康熙十三年(1674)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叛清,再次派遣通事黄镛赴台,请郑经过海会师,并愿以沿海全闽战舰相许,声言“贵藩将水,吾将陆,江浙捶手可得也。”五月,郑经命参军陈永华守台湾,亲统大军,率领右武卫刘国轩、侍卫冯锡范等至厦门,参加三藩之乱。六月,原泉州提督王进功子王锡藩,以泉州降郑经。先是,吴三桂致书郑经,极尽吹捧,并说:“今天下大举,正千载一遇,时不可失。”希望他直取南京,“或抵天津,断其粮道,绝其咽喉。”郑经则建言说:“以殿下之忠贞而择立先帝之苗裔,则足以号召人心而感奋忠义。”七月,平南王尚可喜围攻已叛附耿精忠的宁粤将军刘进忠,刘向郑经求救,郑经派水师相援,刘即归附郑经,受封定虏伯。十一月,郑经命其将赵得胜攻打福建漳浦,耿军守将、定远刘炎献城投降。康熙十四年四五月间,郑经命刘国轩会同何佑、刘进忠等,规取潮州一带未附府县,清安达公尚之信竭力防守。相持日久,郑军粮尽。尚可喜调兵十余万,尽锐来攻。刘国轩决定以退为进,在当母山以逸待劳。尚军立足未稳,刘身先士卒,郑军冒死奋战。是役,郑军以饥卒数千,重创清军,杀其将兵二万余名,生擒七千之众。康熙十五年(1676),吴三桂命尚之信与郑经画界结盟。是年,郑经败盟,占汀州,但耿精忠复降清朝。自此,郑经在福建节节败退,被迫退守厦门。康熙十六年,尚之信降清,刘国轩弃惠州,完师归厦门。郑军所占闽粤七府尽失。康熙十七年(1678)正月,郑经复命刘国轩率军伐漳州,连克五洲等沿海十余处州堡,有时“一日三捷”。总督郎廷相急檄清军四路进剿,提督段应举、将军喇哈达、赖塔等从泉、福、潮诸州出兵,力图一举歼灭郑军。然而,数千郑氏官兵在刘国轩的带领下,声东击西,忽水忽陆,兵锋甚锐,取平和,占漳平、围海澄,清军都统、提督以下皆败死,郑军复陷长泰、同安诸县。“闽省震恐!”康熙帝诏逮郎廷相,命姚启圣、吴兴祚、杨捷为福建总督、巡抚、提督,战局始变。是年九月,郑军在漳州之战中伤亡惨重。次年,郑军复起,清廷迫而迁界。郑经为有粮饷,下令加倍征收税米,民多怨愤。康熙十九年(1680),三藩叛乱败局已定。康熙帝命大集舟师,对郑军剿抚并用。郑军失海坛,献海澄,投诚者一万四千余名。郑经知势不可为,遂弃厦门而退归澎湖。

 

尚可喜疏志忠清  
  康熙十三年(1674),抚蛮将军孙延龄叛清后,其檄文内有三藩之语;不久,耿精忠也起兵叛清。四月初十日,平南王尚可喜疏言,他虽与耿有姻娅之亲,然其年逾七旬,唯知捐驱矢志,力保岭南,以尽始终如一之诚。康熙帝下旨,深嘉其志,命尚可喜与总督金光祖同心协力,共掌两广一应军机调遣及固守地方事宜,务酌万全而行事。次日,准尚可喜请,由其次子、都统尚之孝承袭平南王。是月底,因耿精忠叛,海澄公黄梧等被阻于漳州、泉州一带,音像皆无,康熙帝命尚可喜与广东、江西、浙江等省将军、督抚探明情况,漳、泉之地能守则守,如军力薄弱,可撤至广东、江西。尚可喜疏奏:吴三桂派大军二万,扎营黄沙河。如果孙、吴合兵一处,危害甚大,请调兵速援。康熙帝命副都统根特率其部急赴广东。四月二十八日,又命兵部将各路平叛大军的调度、人选情况,移文通告尚可喜。是时,根特已授平冠将军,与尚可喜在广东共同平叛。七月,尚之孝辞袭王爵,命尚可喜依旧管事。是月,尚部在潮州与叛将刘进忠交战,接连取胜。九月,续顺公沈瑞不甘从叛,尚可喜及时将其接出。康熙帝谕恢复沈瑞原爵,同尚驻广东。鉴于广东因广西之变,势力孤危,命和硕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冠大将军,驰往广东,援救平南王。十月,康熙帝以尚可喜为国尽忠,功劳卓著,予以更大权力,谕广东督抚等全体官员,听其节制;应补授的文武诸官,由其任选,然后奏闻;凡属军队调动及招抚等事由其酌定而行。十二月,康熙帝深感尚可喜在吴、耿叛后,“益励忠纯,克抒伟略”,晋封为平南亲王,并以亲王品级顶戴支俸,仍旧管理广东诸事。其子尚之孝袭封该爵,并授予大将军印。但是,尚可喜长子尚之信却于一年后叛依吴三桂,并派兵围困尚可喜住所。时尚可喜正卧病,恨己不能制此逆子,愤而自杀,幸被众人所救。是年十一月初八日,抱憾而死。死前,他仍穿清太宗皇太极所赐朝服,遗命葬海城。康熙十六年(1677),尚之信降。康熙帝谥其曰敬。康熙二十年(1681)五月,尚之孝乞迎可喜归葬。丧至,康熙帝命内大臣觉罗塔达等臣亲往祭奠,并谕示说:“王素矢忠贞,若人人尽能如王,天下安得有事?每念王怀诚事主,致老弥笃,朕甚悼焉!”准以海州平南王庄园为尚可喜葬地,赐闲散佐领二员,照管其家中人口。

 

常德、岳州失守 
  康熙十三年(1674)二月,吴三桂命其将进犯湖南。是月,杨宝荫攻取常德,吴应麟兵陷岳州,吴军逼近长沙,人心日乱。康熙帝命使、兵二部传谕长沙文武各官:各尽其职,保境安民。命前锋统领硕岱自荆州进军常德,都统朱满率部进驻长沙。三月,康熙帝谕大将军勒尔锦等:“今唯先取常德、长沙,以寒贼胆,方能制胜。”否则,民心业已动摇,广西音信阻绝,倘江西报警,不单馈饷浩繁,唯恐又出他变!复谕:吴三桂既亲自到达常德,我军如进取常德、沣州,吴三桂势以全力进犯岳州,应互相应援,事先有备。不出康熙帝预料,吴三桂水陆军并进,齐攻岳州,清廷守将以城投降。

 

河北总兵官蔡录谋叛事败  
  康熙十三年(1674)三四月间,河北总兵官蔡录私通杨来嘉,密谋反清。杨来嘉,湖北襄阳总兵官,与蔡录均为郑成功旧部,先后率领所部隆清,授左都督,分任总兵官。是年三月,杨据谷城叛附吴三桂,逾四日,郧阳副将洪福以其部响应。吴三桂即授杨、洪为将军。康熙帝得报,因猜疑蔡录令其兵丁“借称捕鱼,披甲行走,有叛状,民心惊疑。”遂于四月初五日命内大臣阿密达赶赴怀庆,查明此事。蔡之部众亲属称“蔡录造鸟枪,购骡马,与杨来嘉往来,同谋约应吴逆,谋反情实。”阿密达至其衙署,蔡施放火炮,被捕。康熙帝命将蔡录及其与谋之子、侄等一并斩首,其余与此案无涉之投诚官兵概不株连。命吏、兵二部通行晓谕,以安投诚者心。

 

康熙帝命保举平叛人才  
  康熙十三年(1674)八月,康熙帝准吏部议覆御史朱尚义疏言,“今闽粤督抚既设,将军守令将弁势必须才补用。”命满汉三品以上的大学士、各部尚书等堂官及八旗都统,凡有真正才能者,不拘文武,照例保举。吏、兵二部甄别录用,并派往平叛军前效力。倘若保举不妥,将保举官员照例议处。

 

满汉官员捐助鸟枪  
  康熙十三年(1674)九月二十六日,兵部会议,因平叛需要,令内外满汉官员杆加一级。生员捐三十杆、闲散弟子捐四十杆,准进入国子监读书。富国捐四十杆,给予九品顶戴。三十日,康熙帝准所议。

 

恢复捐纳例和招民垦田酌量录用制  
  康熙十三年(1674)十月,因吴三桂、耿精忠等相继叛乱,清军分赴各省平叛,所需钱粮骤然增多,清廷遂复行捐助纳监例,简称捐纳。规定:现任文武各官和乡绅捐银二百两或米四百石者,准记录一次;捐银三百两和四百两或捐米六百石和八百石者则分别记录二次和三次;捐银五百两或捐米一千石者,准加一级。进士、举人、贡生捐银八十两和一百五十两或捐米一百六十石和三百石者,出任之日分别记录一次和二次;捐银三百两或捐米六百石者,出任之日准加一级。增生、附生、青衣等,视其捐银或捐米的不同数目,可转礼部送国子监读书。富民捐银一百两、一百五十两和二百五十两或捐米二百石、三百石和五百石者,分别给予悬匾示旌、九品顶带荣身和八品顶带荣身。凡属大计贪赃、丢城失地、盗骗钱粮、科场舞弊、作恶害民者及三品以上革职官员,不准捐纳。但是,如因逃人盗案、拖欠钱粮及贻误公务而被革职者,自四品官至九品官,视其不同捐银数目,给予原品顶带荣身。革去进士、举人者,捐银一百五十两或二百五十两,分别给予九品顶带和八品顶带荣身。此后三年间,因军需一再短缺,复广升捐纳条例,如纳米菽、马草、鸟枪、弓箭等等,清廷共得捐银二百余万两,而捐纳知县已达五百余人,太学生员增至数十万人。是年,清廷又定招民垦田酌量录用制,规定凡属贡生、监生、生员及百姓垦田三十顷以上者,奏过吏、兵二部,试其文艺程度,分别授予知县、县丞、守备、百总等官。但是,如地方官员对被招民垦田未足额数或垦田钱粮未经起解而擅具题者,照例议处。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之乱平定,清廷遂停止各种捐纳事例。

 

天体仪器与火炮制成  
  康熙十三年(1674)二月,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制成了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天体仪,并绘图立说,以《新制灵台仪象志》进呈。南怀仁升为钦天监监正,加太常寺卿,仍修历法。吴三桂叛乱发生后,康熙帝谕其监造用于山地作战的轻火炮。是年,南怀仁铸成约三百五十门新炮,并在芦沟桥试射,命中率极高,康熙帝脱下貂裘赏赐。这些轻炮火在平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康熙十八年(1678),康熙帝准礼部议,将南怀仁制成的《康熙永年历》交翰林院,并令钦天监官生学习,永远遵照执行。

 
【外国大事记】

   1,2月19日,第三次英荷战争结束:荷兰和英国签署西敏条约,荷兰将新阿姆斯特丹让给英国,该城后来被改名为纽约。

   2,2月,俄罗斯作家戈尔波夫斯基到一条大西洋支流去游泳,从此再无信息。

   3,4月7日列文虎克写给皇家协会的一封信中说,他发现和了解到血液是由含有非常小的圆形球状物的水晶体般雾状的水组成。列文虎克提到的水就是血浆,血细胞就悬浮在这种液体内。 两个月后,列文虎克不仅详尽描述了血液中的红色球状物,而且测量了它们的大小。

   4,11月10日,西敏条约生效。

   5,1674年,雷山银球茶输入美洲,输入纽约。

【清代诗词】
闰中秋玩月
清代:慧霖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其他阅读】
=======
 

 

公元一千六百七十四年,公元1674年,农历甲寅(虎)年,天干五行属木 清[康熙]十三年 郑经[永历]二十八年 杨起隆[广德]二年 耿精忠[裕民]元年 越南后黎朝[阳德]三年,[德元]元年,莫朝[顺德]三十七年 日本[延宝]二年

2024年6月26日 20:21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