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六百六十九年,公元1669年,农历己酉(鸡)年,天干五行属土 清[康熙]八年 郑经[永历]二十三年 越南后黎朝[景治]七年,莫朝[顺德]三十二年 日本[宽文]九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1601--1700    公元一千六百六十九年,公元1669年,农历己酉(鸡)年,天干五行属土 清[康熙]八年 郑经[永历]二十三年 越南后黎朝[景治]七年,莫朝[顺德]三十二年 日本[宽文]九年






公元一千六百六十九年



公元1669年,农历己酉(鸡)年,天干五行属土

清朝】(北京),第三位皇帝,清圣祖玄烨[康熙]八年

【康熙,(1662年-1722年)年)】,第三任皇帝,清圣祖玄烨年号,(清(含后金)政权第五个年号)

明郑】郑经[永历]二十三年(郑经是郑成功之子,沿用【南明】昭宗.朱由榔年号)

后黎朝(越南.安南国),二十位君主~玄宗.黎维禑(黎维禧)[景治]七年(1663—1671)

莫朝(越南.安南国),第九位君主,明宗庄天惠地景文颐武开皇帝.莫敬完.[顺德]三十二年(1638-1677)

日本[宽文]九年



【同时期政权】

阿戎~苗民抗清首领

=

哈密~额贝都拉,(1697-1709年) 

北元(韃靼),帕竹第司(西藏),古格王朝

【世纪】17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4366年
【年代】清.世祖福临(顺治),清圣祖玄烨(康熙)
【在位皇帝】

清朝】~第三位皇帝,清圣祖玄烨(1661年2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在位)

明郑】~郑经(1662-1681年),明郑~明末清初东南沿海拥明的郑氏抗清势力

【年号】清[康熙]八年 郑经[永历]二十三年 越南后黎朝[景治]七年,莫朝[顺德]三十二年 日本[宽文]九年

【朝代】

明郑】(1662—1683年)

【清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改元天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

公元1669年2月1日
农历:1669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1079年8月29日,波斯历:1047年11月13日,星期:星期五,干支:己酉年 乙丑月 乙未日,属相:鸡,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3日立春 2月18日雨水,数九:五九第7天,儒略日数:2330682
【出生名人】

   1,解兴权(1669年8月--?),字岵怀,号荇洲,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科举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科进士,选庶吉士。三十九年充庚辰科会试同考官。四十七年充任《广群芳谱》之编校官,四十九年《渊鉴类函》之校录官。五十二年充浙江乡试正考官。次年以翰林侍读学士提督浙江学政。雍正二年,升詹事府少詹事。官至大理卿(正三品)。

   2,蒋廷锡(1669年-1732年9月9日),字酉君、扬孙,号南沙、西谷,晚年室名青桐轩,故又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官员、画家、文献学家、藏书家。云贵总督蒋陈锡之弟。蒋廷锡年轻时与马元驭、顾文渊等画家、文人多有交往。最初以举人供奉内廷,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雍正帝即位后,他历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雍正六年(1728年)拜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事。雍正七年(1729年)加太子太傅。累封一等阿达哈哈番。在官秉公抚政、剔除积弊,声誉甚著。先后任《古今图书集成》总裁、《大清会典》副总裁与《圣祖仁皇帝实录》总裁等职务。雍正十年(1732年)于任内逝世,谥号“文肃”。蒋廷锡为人博学精敏,尤善诗画。在绘画上,他擅画花鸟画,以逸笔写生,奇正率工,敷色晕墨,兼有一幅,能自然洽和,风神生动,得“常州派”代表画家恽寿平之韵味。点缀坡石,偶作兰竹,亦具雅致。由于蒋廷锡能够变化恽寿平生动细弱的画风而发展成为庄重闲逸的格调,所以他被视为“蒋派”花鸟画的开创者。为官后大幅作品多出自其门客潘衡谷等手笔。以至流传其绘画中有极为工细或参以西洋技法的,多为别人代作。今有《岁寒三友图》《岁朝图》《幽兰丛竹图》等传世。诗文著述有《青桐轩诗集》《片云集》《尚书地理今释》等。(概述图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

   3,唐执玉(1669年-1733年),字益功,江苏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授浙江德清知县,随后历任工部主事、给事中、鸿胪寺卿、奉天府府丞、大理寺卿。雍正二年(1724年),唐执玉任礼部侍郎。三年后,唐执玉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雍正七年(1729年),调任直隶总督。在直隶总督任上,唐执玉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治理水患效果显著。雍正九年(1731年),唐执玉因身体原因三次请辞直隶总督并最终获得许可。次年,任刑部尚书。雍正十一年(1733年)春,唐执玉二次任直隶总督,三月,卒于任上,年六十五。
   4,马元驭(1669—1722)清代画家。字扶羲,号栖霞,又号天虞山人,江苏常熟人。
   5,楼俨(1669—1745),字敬思,号西浦,义乌苏溪齐山楼人。工于辞章,勤政为民。官至提刑按察使致仕。以词学名于世。
   6,汤尚贤,法兰西人,1669年生,1685年10月入会,1701年11月25日至华,1724年2月25日殁于北京。

【逝世名人】

   1,鳌拜(?-1669年),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清朝大臣。鳌拜初为护军校,屡从征,多有军功。天聪八年(1634年),授骑都尉世职。以参领衔从太宗讨察哈尔部。崇德二年(1637年),随军征明,攻克皮岛,优叙进三等男,赐号“巴图鲁”。崇德六年(1641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围明锦州,五败总督洪承畴,克锦州、松山,以功晋一等男。后擢护军统领。崇德八年(1643年),从贝勒阿巴泰克明边城,进逼北京,略地至山东,叙功晋三等子。顺治元年(1644年),随军入关,追剿农民军。顺治三年(1646年),随肃亲王豪格征四川,抵西充,杀张献忠。顺治五年(1648年)坐事,夺世职。后贝子屯齐讦告其谋立肃亲王,论死,受诏宥,率兵驻防大同。旋击叛将姜瓖。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帝亲政,授议政大臣,叙功晋一等侯兼一云骑尉,擢领侍卫内大臣。后少傅兼太子太傅。顺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帝即位后,受遗诏辅政。在任期间,权势日炽,专横跋扈。康熙五年(1666年),以互易庄地意欲打击正白旗势力。迫使康熙帝诛苏纳海、苏克萨哈。次年,康熙帝亲政,加赐一等公。康熙八年(1669年),以其广树党羽、结党专擅、排斥异己,以至阴谋杀害康熙帝等罪,革职籍没,死于禁所。

   2,杨光先(1597年-1669年),男,字长公,江南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祖籍浙江余姚。尚书杨宁裔孙(见康熙《徽州府志》卷十三之四十八页)。

   3,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早年从师P.拉斯特曼,1625年在家乡开设画室。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领域。

   4,王征南(1617—1669),名来咸,字征南。浙江宁波府奉化人。早年从军,以“七矢破的,补临山把总”,由于“屡立战功”,官至于“都督佥事副总兵”。由于参与反清复明,事败后隐居乡野,“终身菜食以明其志”。王征南,又名王瑞伯,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武当派拳师。他是反清复明的志士,抗清失败后,黄宗羲返归家乡,在宁波城西的白云庄讲学,结识了王征南,两人成为好友。村后山岙里还有一座具有700多年历史的铁佛寺,原为王应麟的家庙,王瑞伯曾隐居于此。他一生收徒极严,四明内家拳的真髓只授予了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然而黄百家却没有能够将之传播。在他后来所写的《王征南先生传》中,黄百家沉痛地说道:“余既负先生之知,则此术已成广陵散矣,余宁忍哉!”
   5,明安达礼(?-1669年),又译明安达哩、明安达里,西鲁特(一译西噜特、席鲁特)氏,科尔沁蒙古人,属蒙古正白旗。中国后金至清朝初期大臣,三等轻车都尉博博图之子。明安达礼在天聪元年(1627年)博博图战死于后袭封三等甲喇章京,此后多次参与攻明掳掠战事。清军入关后,随征李自成的大顺军,并平定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等叛乱。累迁至蒙古正白旗都统、议政大臣、兵部尚书,并封一等阿达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顺治十一年(1654年),于黑龙江的呼玛尔城围攻沙俄侵略军,但受阻于坚城火力及后勤困难,被迫撤退。顺治十三年(1656年),授理藩院尚书。顺治十五年(1658年),以安南大将军驻荆州,不久率师东下支援江宁,败郑成功军于扬子江口。后驻防舟山。顺治十七年(1660年)回朝,任兵部尚书。康熙三年(1664年),加太子太保。康熙六年(1667年),调吏部尚书。不久后因病致仕。康熙八年(1669年),明安达礼去世,获谥“敏果”。明安达礼是清初最高统治集团中蒙古贵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戎马一生,“以折冲御侮之才,屡长兵部”,为清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6,刁包(1603年-1669年),字蒙吉,晚年号用六居士,直隶祁州(今河北安国)人。明天启举人,后弃科举,钻研儒学。初向往孙奇逢良知之说,继奉高攀龙之说为宗。明末战乱,倾家集众守祁州,救济流民。明亡,隐居读书。选辑《斯文正统》九十六卷,以作者品行为取舍。著有《易酌》、《四书翊注》、《潜室札记》、《用六集》。康熙八年病卒。

   7,8月5日,意大利作曲家、歌唱家切斯蒂生于阿雷佐,1669年10月14日卒于佛罗伦萨。
   8,10月4日,伦勃朗(Rembrandt 1606~1669)卒于阿姆斯特丹,1606年7月15日生于莱顿。
   9,12月16日,冯秉正,字端友,出生于法国Bugey地方一门古老的望族家庭的封地“玛雅城堡”

【中国大事记】

 


清朝大事记

正月,修乾清宫,康熙帝移御武英殿。此系太皇太后懿旨:“皇帝现居清宁宫,即保和殿也。以殿为宫,于心不安。可将乾清宫、交泰殿修理,皇帝移?畿。

二月,以明《大统曆》有误,罢杨光先。(初颁《时宪曆》闰本年十二月,误.) 三月,以南怀仁推曆准确,授为钦天监副。以直隷废藩田予民。
三月,结束清初的历法之争,授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
四月,幸太学,释奠孔子,讲《周易》、《尚书》。给事中刘如汉请举行经筵,嘉纳之。
五月,诏逮捕鳌拜交廷鞫。是日,在鳌拜入见时,侍卫以扑击之戏抓捕之。自此,设善扑营,以近臣领之。王大臣议鳌拜三十大罪,当诛族。康熙帝诏令以其屡立战功,免死拘禁,其党班布尔善等伏诛。夺遏必隆太师、一等公。诏永停圈地,今年已圈者给还。

五月,鳌拜革职拘禁,旋昭雪苏克萨哈等。

六月,禁王公大臣家下商人赴各省贸易。禁满兵佔民间房地。安南国王黎维禧奏已将高平交还莫元清。

六月,诏宗人有罪,不忍开除宗籍,自顺治十八年以来被削宗籍者,由宗人府详察以闻。
七月,诏复被鳌拜诬罪的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连原官,并予谥。

八月,禁止各省建立天主教堂传教。
十月,卢沟桥成,上为文勒石。
十一月,太和殿、乾清宫成,上御太和殿受贺,入居乾清宫。

 

十一月,免直隷、江南、山西、河南、湖广灾区额赋。

十二月,云南阿戎起事,旋败。

     是岁,郑经改东都承天府为东宁省,治所在今台南市,辖今台湾及附近澎湖等岛屿。

---------

 1,3月8日,清政府决定免除明代各省废藩田产的变价做法,撤回为此而派出的部员,将未变价田交与该省督抚,并给予原种人耕种,改为民户,称为更名田,永为世业,照例征收银粮。对于无人承种的剩余土地,则招民开垦。康熙九年正月,又虑及更名田内有明代废藩自置地,且予民佃耕,他们在输粮之外又纳租银,为避免负担过重,决定免其纳租,与民田一例交粮。如果已有易价银征收于库者,准许抵交次年正赋。

   2,4月,兵科给事中刘如汉疏言:“帝王首务,莫大于视学,莫急于经筵。”请求康熙帝谕示礼部,详考旧章,先行日讲,次举经筵,挑选儒臣,分班进讲。康熙帝“嘉纳其言,下部议行”。

   3,5月,康熙决定采取行动。他首先将鳌拜的党羽以各种名义派出,削弱鳌拜的势力,然后派人将鳌拜召入宫中擒获。鳌拜的党羽在此之后也被一一擒拿。

   4,8月,户部书役陈一魁,用户部印行文冒领直隶清苑等县地丁钱粮。事发后,他建议严加处理,以惩前毖后。他主张积粮备战备荒。

   5,10月9日,清政府重修芦沟桥告成,立碑,康熙帝亲作碑文。碑文中写道:康熙七年,秋雨成灾,芦沟桥的东北面,被水毁坏处有十二丈,于是,命工部侍郎罗多等人,挑选工匠,督造挑浚,疏导水势。复修整如初。“自此,万国梯航,及民间往来者,咸不病涉。”“爰勒丰碑,永垂不朽。”

=

刘如汉疏请举行经筵日讲  
  康熙八年(1669)四月,兵科给事中刘如汉疏言:“帝王首务,莫大于视学,莫急于经筵。”请求康熙帝谕示礼部,详考旧章,先行日讲,次举经筵,挑选儒臣,分班进讲。康熙帝“嘉纳其言,下部议行”。九年十月,康熙帝再次强调:经筵日讲,宜即举行。命礼部详察典例,择吉具仪奏闻。不久,礼部选定的月讲日期为康熙九年(1681)十二月二十一日,经筵则依顺治十四年(1657)例,每年春秋举行二次,定于同年二月十七日开讲。自此,康熙帝非常赏识刘如汉,称他“为人甚优”。

 

议定管理地方关税措施  
  康熙八年(1669)正月,户科给事苏拜疏言:地方官管理关税多有不便,如惧怕上司,希图定额,势必向商民增派税银等,仍差部员。康熙帝准其请。户部遵旨再议后,清政府决定:关税税额多者由名部派遣满汉官员前往,税额少者仍由地方官征收。京师崇文门税务已经奉旨设官征税,通州坐粮厅、京城左右二翼仓、宝泉局、大通桥、通州西仓、中南仓、张家口、杀虎口等九处仍由户部派官管理。此外,应各部官员管理者还有:浒墅关、芜湖关、北新关、九江关、淮安关、太平桥、扬州关、赣关桥、天津关、西新关、淮安仓、临清关、凤阳仓、临清仓与临清关合为一差,江宁仓并入西新关,共十三差,合计关税七十万两。至于运厅、居庸官、徐州仓、德州仓,此四处税银均少,总计才一万二千七百两,故交地方官收理。

 

定“更名田”制  
  康熙八年(1669)三月八日,清政府决定免除明代各省废藩田产的变价做法,撤回为此而派出的部员,将未变价田交与该省督抚,并给予原种人耕种,改为民户,称为更名田,永为世业,照例征收银粮。对于无人承种的剩余土地,则招民开垦。康熙九年正月,又虑及更名田内有明代废藩自置地,且予民佃耕,他们在输粮之外又纳租银,为避免负担过重,决定免其纳租,与民田一例交粮。如果已有易价银征收于库者,准许抵交次年正赋。

 

康熙帝智擒鳌拜  
  康熙帝对鳌拜专权早有察觉,考虑到他势力太大,如在外廷逮问,容易激起事端。便挑选了一些年少有力的侍卫,让他们经常练习布库(扑击)之戏,即使是大臣入奏时也不回避。鳌拜认为康熙帝年轻贪嬉,性懦弱,不以为意,更加肆无忌惮。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六日,鳌拜将入见,康熙帝召这些侍卫入宫进行了妥善的安排。稍许,鳌拜入见。康熙帝一声令下,侍卫们以高超的扑击之功,将鳌拜擒获。同时,命议政王大臣等逮捕鳌拜的十三名党羽,及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等有关官员。康熙帝谕称:“鳌拜于朕前办事不求当理,稍有拂意处,即将部臣叱喝。又引见时鳌拜在朕前,理宜声气和平,乃施威震众,高声喝问!”还有结党专权,擅用亲信,闭塞言路等等。因此,“鳌拜等倚仗凶恶,弃毁国典”,一并严拿勘审。五月二十八日,议政王大臣康亲王杰书等审问鳌拜同党,定出鳌拜罪状三十款,如欺君自专,擅杀苏纳海等人,阴谋陷害熊赐履等等,又审出其同党十二人,拟处以极刑。康熙帝闻讯,传旨:念鳌拜效力年久,不忍加诛,著革共职,抄没家产,严加拘禁。对于鳌拜的众多党羽,或处绞,或斩首,或鞭责,或革职,或降职,或抄没家产,或带罪留任,但多数得以活命。同日,康熙帝传谕内外文武官员,宣布了鳌拜及其同党的始末和判决情况,强调“自后务须洗心涤虑,痛改前非,遵守法度,恪共职业,以副朕整饬纪纲,爱养百姓至意。”对于诸多被陷害大臣,死者平冤昭雪,生者官复其职。不久,鳌拜死于禁所。康熙帝命将其子那摩佛释放。自鳌拜被擒后,康熙帝才真正实现了“亲政”。从此,他奖廉惩贪,锐意图治,为清王朝的统一和强盛奠定了重要基础。

 

康熙帝命永远停止圈地  
  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颁旨,命永远停止圈地。六月十七日,他谕示户部:数年来,复将民间房地,圈给旗下,以致百姓失来,衣食无资,流离困苦,深为可悯。自此以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今年已圈者,全部还给民间。至于旗人,无地也难以维持生计,是否以古北口等处的边外空地,拨给耕种。议政王贝勒大臣,确议奏闻。康熙二十三年(1684)五月,再谕户部:民间田地,久已有旨永停圈占,户部等所存土地分拨时,如有借机扰害百姓、圈占百姓良田、以坏地强换者;或隐占存部良田,妄指拨给百姓土地者,一律严察治罪。康熙二十四年四月,康熙又一次明确下旨:凡属民间开垦的土地,今后永不准许圈给旗下。如旗下有应拨给者,以户部现存的旗下余田分给。

 

严禁虐待八旗奴仆  
  康熙八年(1669),刑部尚书朱之弼疏言:八旗奴仆,每年因自杀报部者不下二千人!这是由于他们长年饥寒交迫,并被鞭责凌辱所致。六月,康熙帝在谕刑部时进一步分析了大批奴仆被逼自尽的原因,同意朱之弼所奏,复严肃指出:“以后官民,务须各将家人抚恤训养,勿得仍行逼责致死,人命至重,尔部即行晓谕申饬。”

 

严格议政王大臣会议保密制度  
  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闻知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内容,在其尚未题请之时,在外之人就已了解。于是,七月,他专谕宗人府、吏兵二部:凡属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事,俱系国家重大机密事务。会议之时,理应极力慎密。今后,必须严加约束闲杂随从人员。至于诸王贝勒的长史、闲散议政大臣,一律停其议政。以后凡在会议时,务必慎密。仅防泄漏国家机密。命以上各衙门、部,立即晓谕,严加申饬。

 

重修芦沟桥告成  
  康熙八年(1669)十月九日,清政府重修芦沟桥告成,立碑,康熙帝亲作碑文。碑文中写道:康熙七年,秋雨成灾,芦沟桥的东北面,被水毁坏处有十二丈,于是,命工部侍郎罗多等人,挑选工匠,督造挑浚,疏导水势。复修整如初。“自此,万国梯航,及民间往来者,咸不病涉。”“爰勒丰碑,永垂不朽。”

 
【外国大事记】
 
【清代诗词】
漫感
清代: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其他阅读】
=======
 

 

2024年6月25日 18:1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