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六百五十二年



公元1652年,农历壬辰(龙)年,天干五行属水

清朝】(北京),第二位皇帝,清世祖福临[顺治]九年

【顺治,(1644年-1661年)】,第二任皇帝,清世祖福临年号,(清(含后金)政权第四个年号)

南明】~第四位皇帝,昭宗.朱由榔(桂王)[永历]六年(1647-1662年)
南明】~朱本铉(韩王),[定武]七年
(公元1646年,李自成部将郝永忠(原名郝摇旗)为联明抗清,拥立朱本铉为帝,改年号为定武,朱本铉政权依靠大顺军的支撑,先后活动于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一带,与清朝相抗衡。公元1663年,农民军进攻四川巫山时被清军战败,郝永忠被俘杀害。次年,定武帝朱本铉死,死因、葬处不明。)
南明】~朱以海(鲁王),[庚寅]七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袭鲁王封爵。次年,清军陷南京,张国维、钱肃乐、李长祥 等起兵浙东,拥他在绍兴监国。与在福建称帝的唐王政权相倾轧(排挤打击)。隆武二年(1646年),清兵攻取浙东,流亡海上,走石浦,依附张名振,后至舟山。永历七年(1653年),取消监国名义。永历十六年(1662年),病故于金门。)

后黎朝(越南.安南国),18位君主~神宗.渊皇帝.黎维祺[庆德]四年(复位)(庆德.1648年-1653年)

莫朝(越南.安南国),第九位君主,明宗庄天惠地景文颐武开皇帝.莫敬完.[顺德]十五年(1638-1677)

日本[庆安]五年

日本[承应]元年



【同时期政权】

张七,8年(河南范县榆园军)

赤脚张三,(太湖渔民起义军制首领)( 1645-1662年)

于七,5年,山东胶东地区据齿山抗清首领

孙守金(1649-1652年)

郭怀一,郭怀一~台湾的汉人抵抗荷兰人的农民武装起义首领

=

哈密~额贝都拉,(1697-1709年) 

北元(韃靼),帕竹第司(西藏),古格王朝

【世纪】17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4349年
【年代】清.世祖福临(顺治)
【在位皇帝】

清朝】~第二位皇帝,世祖福临(1643年10月8日-1661年2月5日)

南明】~第四位皇帝,昭宗.朱由榔(桂王)[永历]元年(1647-1662年)

【年号】清[顺治]九年 朱由榔[永历]六年 越南后黎朝[庆德]四年,莫朝[顺德]十五年 日本[庆安]五年,[承应]元年

【朝代】

南明】(1644—1662年)明朝中央政权灭亡后的政权】

明郑】(1662—1683年)

【清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改元天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

公元1652年2月9日
农历:1652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1062年2月28日,波斯历:1030年11月20日,星期:星期五,干支:壬辰年 壬寅月 癸酉日,属相:龙,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4日立春 2月19日雨水,数九:六九第5天,儒略日数:2324480
【出生名人】
   和硕柔嘉公主(1652年6月11日—1673年8月23日),清朝公主,清太祖努尔哈赤之曾孙女,饶余敏郡王阿巴泰之孙女,安郡王岳乐次女,顺治帝养女。顺治九年五月生,后抚养宫中。康熙二年嫁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聚忠。康熙十二年去世,时年二十二。
   松平赖常(1652年12月21日-1704年5月6日),讃岐高松藩第二代藩主。(1704年逝世)
  教宗克勉十二世(拉丁语:Clemens PP. XII,1652年4月7日-1740年2月6日),原名Lorenzo Corsini,在位期间:1730年7月12日—1740年2月6日。
【逝世名人】

   1,爱新觉罗·博洛(Boro,满语意为凉帽,1613年-1652年),正蓝旗满洲人,生于建州女真赫图阿拉城(今新宾县老城),努尔哈赤的孙子,多罗郡王阿巴泰的三儿子,理政三王(尼堪、博洛、满达海)之一。中国清朝时期的宗室、将领。爱新觉罗·博洛于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命博洛等六阿格(又称小台吉)辅佐多铎率偏师入辽西宁远、锦州地区,牵制关外明军。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即帝位,爱新觉罗·博洛被晋封为固山贝子。翌年四月,皇太极命博洛等三名固山贝子“与预国政”。七月,博洛被任命为理藩院承政,主管蒙古等少数民族事务。同年十月,随多铎率军从宁远、锦州趋山海关,一路擒杀明军,攻下桑噶尔堡。十一月初一日,又奉命率兵往助济尔哈朗于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崇德五年(1640年)四月,随济尔哈朗奉命率军赴义州(今辽宁义县)筑城屯田。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随多尔衮击败李自成,占领北京,夺得政权,晋封为多罗贝勒。同年十月,又随定国大将军多铎,追击李自成农民军,克取潼关,占领西安,抚定河南。顺治五年(1648年),随多尔衮围剿原明朝总兵姜镶。顺治七年(1650年),因怠慢多尔衮,被降爵为郡王。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十六日,爱新觉罗·博洛去世,时年40岁。爱新觉罗·博洛一生官海几度沉浮,故后遭贬降爵,其充分反映了满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但爱新觉罗·博洛仍不失为清初的功臣。

      2,孔有德(?—1652年),字瑞图,辽东人,明末将领,后降清成为清朝将领,降清后被封为恭顺王,后改定南王。

  3,王铎(1592-1652),河南孟津人。工真、行、草书,博采诸家之长,亦能自出胸臆,笔力雄长。亦善山水。

    4,詹天颜(1595~1652),字僯伍,福建永定县湖雷乡下湖村人。明泰昌元年(1620年),应童子试,文题《独孤臣孽子》,督学谭凡同阅其卷毕,批道:“忠孝之气,贯日呼霜,此国之桢也。”拔为冠军。崇祯元年(1628年),以恩例拔贡。十年(1637年),被选任为四川石泉县知县,任内招集流亡,苏民困苦,发展生产,深得民众爱戴。十三年(1640年),擢升龙安府知府。这时张献忠率义军从剑阁渡绵水,距天颜设防驻守的龙安县仅三十里。

   5,牛金星(1595~1652),字聚明,河南省卢氏人,父名垧,是鲁府纪善,“先世由岁贡仕至县博士与王府官者数人”,故幼有教养,二十余岁中秀才,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为人质朴,性喜读书,通晓天官、风角及孙、吴兵法。陂北里有田,平日设馆授徒,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为李自成制定战略、策略,历任大顺政权左辅和天佑阁大学士。李自成兵败后降清。
   6,陈洪绶(1598年-1652年),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年少师事刘宗周,补生员,后乡试不中,崇祯年间召入内廷供奉。明亡入云门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死因说法不一。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线条细劲清圆,晚年则形象夸张,或变态怪异,性格突出。花鸟等描绘精细,设色清丽,富有装饰味。亦能画水墨写意花卉,酣畅淋漓。还长于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能表现出原作人物的精神气质。其画手法简练,色彩沉着含蓄,格调高古,享誉明末画坛,与当时的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其人物画成就,人谓“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当代国际学者推尊他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陈洪绶去世后,其画艺画技为后学所师承,堪称一代宗师,名作《九歌图》(含《屈子行吟图》)《〈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传世,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
   7,张存仁(?-1652年),字完真,辽东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市)人,中国明代降清将领,隶汉军镶蓝旗。张存仁初为明宁远副将,与总兵祖大寿同守大凌河城。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亲统大军攻打大凌河,张存仁随祖大寿投降,仍授以副将。崇德元年(1636年),任命其为都察院承政、一等梅勒章京。崇德三年(1638年)七月,改任都察院右参政。崇德七年(1642年),张存仁请招降宁远卫总兵吴三桂,后被任命为镶蓝旗梅勒额真。次年,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夺取广宁前屯卫、中后所(均在今辽宁绥中)。顺治元年(1644年),跟从顺治帝入关,与固山额真叶臣进兵山西,攻克太原城。后又随豫亲王多铎攻打河南、江南,屡立战功。顺治二年(1645年),随贝勒博洛平定浙江,并担任浙江总督,后升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浙江、福建两省军政。张存仁到浙江后,多次请求致仕,于顺治五年(1648年)获清廷批准。顺治六年(1649年),被起复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保定巡抚、紫金关提督,兼领海防。后张存仁平定榆园起义军,进封一等精奇尼哈番兼拖沙喇哈番。顺治九年(1652年),张存仁病逝,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忠勤。

   8,万寿祺(1603年-1652年),明末清初文学家、书画家。字年少,又字介若、内景,入清衣僧服,改名慧寿,又名明志道人、寿道人、寿若、若若,世称年少先生,祖籍江西南昌,曾祖辈迁至江苏徐州。与陈子龙乡试同年,与沛县阎尔梅是同乡。曾参加抗清活动,兵败后隐居江淮一带。代表作有《秋江别思图》《松石图》《山水图》等等。 万寿祺为人风流倜傥,工书画,精于六书,癖嗜印章,辑有《沙门慧寿印谱》一册。
   9,钱士升(1575-1652),字抑之,号御冷,晚号塞庵,浙江嘉善人。明朝大臣。钱士升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丙辰科状元。擢翰林院修撰。天启初,以养母乞归。久之,进左中允,不赴。赵南星、魏大中受宦官迫害,及江西同年万燝杖死追赃,钱士升皆力为营护,破产以助,以是为东林所推重。崇祯元年(1628年),钱士升起迁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崇祯四年(1631年),起迁南京礼部右侍郎,署尚书事。崇祯六年(1633年),召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次年春入朝,请停事例,罢鼓铸,严惩赃吏,停止遣官督催新旧饷等事,崇祯帝全部听从,责成抚按操办。又撰《四箴》进呈,即“宽以御众,简以临下,虚以宅心,平以出政”,深切时政。崇祯帝虽然采纳其言,渐不满,心殊不悦。后因有武生李琎请括江南富户,报名输官,行首实籍没之法。钱士升坚决反对,以为此乃乱之本,上疏力争。因忤帝意,遂乞休归。顺治九年(1652年),钱士升去世。著有《周易揆》《南宋书》《逊园遗书》等。
   10,罗绣锦(1590年-1652年),辽阳人,隶汉军镶蓝旗。中国清朝初期将领。罗绣锦于天命六年(1621年),以诸生身份归降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授工部启心郎。天聪八年(1634年),被选为举人,授国史院学士,纂修太祖实录。顺治元年(1644年),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巡抚河南。时李白成起义军正退兵于河南,罗绣锦配合豫亲王多铎大败义军,并上疏请以河北荒地万余亩,令兵屯种,得旨谕允。顺治二年(1645年)十一月,擢兵部右侍郎,总督湖广、四川,先后配合恭顺王孔有德、郑亲王济尔哈朗等督兵平定两湖地区,并请将明军降卒迁徙于内地,避免明军复来,死灰复燃,深得皇帝嘉许。顺治九年(1652年),罗绣锦去世。
   11,金汉蕙(1607—1652),字公树,号湘邻,明金华府义乌县凌塘(今义乌市稠城镇)人。官至广西布政使司右参议,分守右江。柳州城破被俘执迷不悟最终被明军所杀。与族兄金汉鼎为同科进士,名动六馆,人称“金氏二雄”。
   12,沈宸荃(1615年-1652年),字友荪,号彤庵,浙江省宁波府慈谿县(今浙江省慈溪市)人,南明首辅大臣,抗清志士。清高宗感其忠义,谥之为忠节。

   13,住友政人,日本商人,住友家第1代当主。
【中国大事记】

朝大事记

正月,明鲁王趋厦门,依郑成功。

二月,颁布六谕碑文于天下。加封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叔和硕郑亲王。孙可望接桂王至安隆所。清兵入嘉定。清兵取钦州。
三月,罢诸王、贝勒、贝子管理部务。赐满洲、蒙古贡士麻勒吉,汉军及汉贡士邹忠倚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郑成功克长泰,攻漳州。清禁“人贩子”。孙可望遣李定国取桂林。清兵取重庆。
四月,清兵取叙州。定诸王以下官员舆服制。允礼部议,一月三朝,春秋一举经筵。定常朝仪注。设宗人府官。
五月,更定詹事府官品级。定皇后、皇妃纳采礼制。李定国复靖州,郑成功围漳州。

六月,李定国势盛,清帝谕固守湘潭。
七月,定名皇城北门为地安门。派敬谨亲王尼堪率兵援湖南。孔有德自杀。刘文秀军败吴三桂。李定国复桂林。钦天监汤若望进浑天、地平仪器。天全土司降于清。
八月,更定王公以下婚娶礼。
九月,更定王以下祭葬礼。幸太学释奠。拟定亲往外边迎达赖喇嘛。清以宁古塔章京遣兵与罗刹(俄罗斯)战,败于黑龙江,杀之。
十月,尊太宗大贵妃为懿靖大贵妃,淑妃为康惠淑妃。刘文秀入川,清军自成都退守保宁,文秀攻之,大败。清使人招郑成功,不听。

十一月,李定国复衡州,至江西境。第二次反清高潮。清军复取衡州,其帅尼堪陷伏死(1610—1652)。

十二月,顺治帝于南苑召见五世达赖喇嘛。每旗设宗学,凡未受封宗室之子十岁以上均可入学。

     是岁,清人丁户口1448万馀,地4033925馀顷,征银21260000馀两,铸铜钱209763万馀。

-----

1,南明将领李定国攻克桂林,
2,清定南王孔有德自焚死。

=

李定国“两蹶名王”
  李定国,字宁宇,陕西榆林人,出身农民,为张献忠部将。张献忠死后,他率部继续抗清。顺治九年(1652)春,清军大举进攻贵州、川南。李定国率部突进广西,七月,定南王孔有德与李定国战于榕江,李定国用战象突阵,清军狼狈逃窜,尸横遍野,孔有德负伤弃甲,仅以身免,退守桂林。四日,李定国包围桂林,并以云梯攻城,迅速攻破武胜门。孔有德仓皇计穷,手刃其家室后自焚而死。桂林失陷,孔有德自焚的消息传到北京,清廷朝野震动。十五日,清廷为挽回败局,急派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师往湖南、贵州征讨大西军。十一月二十三日,尼堪在进军途中,在衡阳遭李定国伏击,又被斩于阵前。李定国一部在一年之内连杀两名清兵统帅,取得了抗清斗争的惊人战绩。黄宗羲在评述这次战役时说:李定国桂林、衡州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自万历戊午(1618)以来所未有也。”

 

清苑县民告御状  
  顺治九年(1652)底,直隶清苑县民路斯行等三百余人因房屋、地产被土豪王仪强行抢夺投充,长期不予补还,流落无依,在京师告御状多次,不仅未予解决,反而遭到刑责。(1653)十二月初四日,顺治帝据审理此案大臣所奏,特向户部颁发一道谕旨,命令王仪将所占房地全部退还县民,免去这三百户顺治九年应交纳的地租,并对处理此事不力的户部尚书车克及清苑县原任知县周玮分别给予处分,以示皇帝爱养“小民”之意。

 

清敕封正一嗣教大真人  
  顺治九年(1652)正月十七日,清廷敕封张洪任为正一嗣教大真人。

 

清廷严惩不遵经注士子  
  顺治九年(1652)三月初八日,清廷以会试中式的第一名举人程可则的文章“悖戾经注”,将其除名,考官胡统虞、成克巩也因所取试卷不遵经注、文理疵谬甚多,而被分别降三级和一级。顺治十七年,清廷因工部侍郎张缙彦所刻《无声戏》书中“不死英雄”一句,起到了煽惑人心、“交结党类”的作用,而将其革职,籍没家产,流徙宁古塔。

 

顺治笼络和依靠汉官  
  顺治帝亲政后,一改多尔衮时期对汉官猜疑、压制的态度,十分注意笼络和依靠汉官。顺治九年(1652)四月,他在一道谕旨中宣布,为防止诸王大臣因循怠玩,允许满汉官吏互相参劾对方的玩误之处。次年六月二十七日,他又提出,内三院为机密重地,事务殷繁,应选举贤能之人任职,并特别指明每院应设汉官大学士二员。根据这一指令,大学士由原来的七名增至十四名。顺治十一年又增至十七名,其中除两名满人外,其余都是汉官。他们在制定政策、发布政令和处理国家大事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顺治帝还突破了汉官不得掌印的旧规,从而提高了汉官的地位。顺治十二年八月,都察院署承政事固山额真卓罗奉命出征,顺治帝即命汉承政龚鼎孽掌管部院印信。龚闻命后战战兢兢,上疏说部院印务向来由满官掌管,正官公出时也都是次官代理,恳求撤去这一任命。顺治帝未予接受,坚持要他接管印信。顺治十六年,顺治帝又正式下令以:今后各部尚书、侍郎等官,不再分满汉,谁受事在先,就由谁来掌印。这就改变了历来各衙门奏事只有满臣、不见汉臣的局面,显著提高了汉官在清廷中的地位。

 

清设立宗人府衙门  
  顺治九年(1652)四月二十四日,清廷设立宗人府衙门,掌管皇室宗族属籍,纂修玉牒(谱系),处理皇族事务。首任掌宗人府事的为敬谨亲王尼堪,贝勒尚善、贝子吴达海为左右宗正,辅国公穆占、拨都海为左右宗人,并设启心郎、理事官等。

 

顺治始行京察和大计  
  顺治九年(1652)五月初七日,顺治帝接受吏部建议,决定自亲政年始,每六年(即凡遇寅、申)举行一京察,对京城内中央机关的官员进行考核。次年初,他又根据大臣的建议,开始“大计天下”,即对各地的大小官员普遍进行甄别考核。一次他在批阅吏部大计疏后,问大学士范文和贪吏为何禁而不止。范文程回答说:“彼平居未仕时亦贪吏不可为,一登仕籍,则见利智昏矣!”顺治帝由此更增强了整顿吏治的决心。当年大计的结果,副使刘应锡等九百六十九人分别受到了革、降、调职及退休的处理。不久,他又进一步将大计制度化,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顺治十年(1653)四月初五日,顺治帝颁发谕旨,正式宣布实行京察,并具体规定:吏部、礼部侍郎及学士、詹事等官由皇帝亲行考试甄别;六部、六科、通政使司、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等衙门官员由堂官开送,吏部都察院查核具奏,区分其中之年老疾病、不能任事及素行不孚众论,或财力可外任者,并限五日内完成。顺治十三年(1656)十月初一日清廷制定了满官京察则例:満官三品以上自陈,四品以下由堂官考核送吏部、都察院;内三院之四品以下官,由部、院会同内院考察;六科掌印官由部、院考察,其余由掌印官考核送部、院。所有考察事宜,俱照八法处分。

 

清廷制定隐匿、查解逃人功罪例  
  顺治九的(1652)五月二十六日清廷鉴于逃人屡禁不止,又制定了隐匿、查解逃人功罪例:凡逃人一次拿获者,本人鞭一百,仍归原主;窝主及其家产给予逃人之主,左右邻及甲长各责四十板,旁人出首者即以窝主家产给赏三分之一,逃人二次拿获者,本人正法;窝主及其家产解户部,左右邻及甲长仍各责四十板,旁人出首者亦给窝主家产三分之一。如系旁人举首或系本主认获,该管州县官每逃人一名罚俸一年,至十三名降一级调用。州县官有查解逃人十二名者纪录一次,三十六名者俟应转之日加升一级。知府所辖州县有隐匿逃人至十名者罚俸一月,一百二十名者罚俸一年,一百三十名者降一级调用;如辖十州县内有获解逃人至一百二十名者纪录一次,二百四十名者纪录二次,三百六十名者俟应转之日加升一级。督抚按道等官俟考查之日查所属地方隐匿多寡并议功罪。武官营伍中有逃人潜身冒名充兵者,该管官分别责罚。船户隐匿逃人者,罪坐隐匿之人。如途遇逃人,有能拿获一名者,赏银二两。凡隐匿之人能自首者免罪。七月十七日,清廷又补定查解逃人例。规定:凡隐匿逃人,无论满汉,或雇佣为工,或租屋给其居住,有保人者罪坐保人,雇者和租屋者及邻佑、十家长、地方官俱免罪;如无保人,容留过十日坐隐匿之罪。逃人如歇宿店家,十日之内店主免究,越十日照例治罪,地方官查送者纪录。夫妻、父子同逃,各自来归者,隐主免查;如一人归一人仍留窝主家,其窝主、邻佑、十家长照例治罪。逃人七十岁以上,十三岁以下旧例俱免责,改为两次脱逃者亦免死,窝主之家治罪。如逃人被获于后次窝主之家,其先次窝主之家免究。窝主家产交与逃人之主,房、地交与户部。逃人自回,无窝主者,兵部径行归结。九月十五日,顺治帝谕令,只将窝主本人家产给逃人之主,其分家另过之父子兄弟等不知情者不得株连。

 

清颁六谕卧碑文  
  顺治九年(1652),清廷为广行教化,颁布了六谕卧碑文;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无作非为。顺治十六年,清廷令京师五城设立公所、直省府州县亦皆举行乡约以讲解上谕,使其深入人心。

 

清处决京师“大豪”  
  顺治九年(1652)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廷处决了京师“大豪”李应试、潘文学,并布告全国。李应试原系明朝重犯,漏网后潜居京师。潘文学系一马贩。两人在京师多历年所,官民震慑,莫敢樱锋。有些官吏也不敢举发,生怕举发后朝廷宥其罪而己反受其害。这就更使两人有恃无恐地为非作歹。李应试专一豢养强盗,勾聚奸枭,交结官司,役使衙蠹。远近盗贼争纳重赀、依附其下,他“所喜者,即有邪党代为市恩;所恶者,即有凶徒力为倾害。”他还把自己的住所按朝廷六部的式样修建,如有某部人至或自外来有事于某部者即接入某部房内,自己俨如君临天下的帝王。他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崇文门税务,自立规则,擅抽课税。他的侄子杀人,被害之家也不敢控告。潘文学专以壮健马匹接济远近盗贼,每次多亦一二百匹,少亦数十匹,使群盗得骑如虎生翼。他也广交官府,包揽词讼,常与文武官吏会饮,道路侧目,人皆莫敢如何。此时,清廷因办理其它案件,捉获两人,审讯后俱行枭斩。接着,顺治帝又下令将为虎作伥的兵科给事中李远长及窝盗得赃、行贿纵寇的“蠹恶”高思敬等多人一并处死。

 

方以智著《东西均》  
  顺治九年(1652),方以智在庐山著《东西均》。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本年八月,他与故明刑部湖广司主事施闰章游庐山,在五老峰化名噅,噅子著《东西均》。方以智在该书中大谈儒、释、道三教不可执一拘泥,既不可任受,也不可阂受。他还从明清之际突如其来的世道变化及自己难以逆料的身世飘零出发,把世间万物变化说成是简单而又周而复始的轮回交替;他把意识看作第一位,物质看作第二位,“世无非物,物因心生”。他还认为万物轮回皆由不可知的真阳统率,指出阳统阴犹如天统地,夫统妻,君统臣,鼓吹“尊阳之义大矣”。但在该书中,方以智也表达了一些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如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见实,实中见虚;长中见短,短中见长等。

 
【外国大事记】
1,荷兰人在好望角辟殖民地。
2,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年-1654年)。
【明代诗词】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其他阅读】
=======
 

 

公元一千六百五十二年,公元1652年,农历壬辰(龙)年,天干五行属水 清[顺治]九年 朱由榔[永历]六年 越南后黎朝[庆德]四年,莫朝[顺德]十五年 日本[庆安]五年,[承应]元年

2024年6月19日 19:41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