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六百一十八年,公元1618年,农历戊午(马)年,天干五行属土 明[万历]四十六年 后金[天命]三年 越南莫朝[乾统]二十六年,[隆泰]元年,后黎朝[弘定]十九年 日本[元和]四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1601--1700    公元一千六百一十八年,公元1618年,农历戊午(马)年,天干五行属土 明[万历]四十六年 后金[天命]三年 越南莫朝[乾统]二十六年,[隆泰]元年,后黎朝[弘定]十九年 日本[元和]四年






公元一千六百一十八年



公元1618年,农历戊午(马)年,天干五行属土

明朝~第十三任皇帝,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六年

【万历,157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任皇帝,神宗朱翊钧,年号,明朝政权第十四个年号。

后金,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三年

【天命,1616年-1626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即汗位,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政权后所使用的年号。

后黎朝(越南.安南国),第十七位君主~敬宗显仁裕庆绥福惠皇帝(简辉皇帝)[弘定]十九年

莫朝(越南.安南国),第七位君主度宗.起天挺地克文定武灵皇帝.莫敬恭[乾统]二十六年,(1593—1621)(越南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朝代)

莫朝(越南.安南国),第八位君主光祖,莫敬宽[隆泰]元年(1618—1625)

日本[元和]四年



【同时期政权】

 北元(韃靼),蒙古大汗,24任,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1604年-1634年)

帕竹第司(西藏)帕竹第司亡

古格王朝(814年--约1630年)

哈密~额贝都拉,(1697-1709年) 

【世纪】17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4315年
【年代】明朝.神宗朱翊钧,熹宗朱由校
【在位皇帝】

【明朝】~第十三任皇帝,神宗朱翊钧,(1572年-1620年8月18日)

后金】~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

【年号】明[万历]四十六年 后金[天命]三年 越南莫朝[乾统]二十六年,[隆泰]元年,后黎朝[弘定]十九年 日本[元和]四年

【朝代】

明朝】(1368—1644年)

南明】(1644—1662年)明朝中央政权灭亡后的政权】

明郑】(1662—1683年)

【后金】,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改元天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

公元1618年1月26日
农历:1618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1027年1月29日,波斯历:996年11月6日,星期:星期五,干支:戊午年 癸丑月 辛酉日,属相:马,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6日小寒 1月21日大寒,数九:五九第1天,儒略日数:2312048
【出生名人】

   1,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后改名是,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又号蘼芜君、影怜、我闻居士。 浙江嘉兴人。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侧室,明末清初女诗人。明末秦淮八艳之一。

   2,侯方域(1618年-1654年1月20日),字朝宗,早年号杂庸子,河南商丘人。中国清代文学家、诗文作家。侯方域生性颖异,读书尝兼数人。年少时随父移居京师,游于倪元璐之门。崇祯五年(1632年),回乡应童子试,县、府、道皆第一。崇祯十二年(1639年),入南雍,应江南乡试,举第三,以策语触讳黜。居乡期间,曾与同道徐作霖、吴伯裔等人结“雪苑社”以研习诗文。又与东南陈子龙、夏允彝等名士交游,积极参与复社社事活动。顺治八年(1651年),应河南乡试为副贡生。后归乡隐居,取室名为“壮悔堂”,寓壮年而悔之意。顺治十一年十二月(1654年1月),侯方域因病去世,享年三十七岁。侯方域擅散文,在文论方面自成一家之言,提倡为文要学韩愈、欧阳修。认为作古文必由唐宋八家、《史记》《汉书》方可入古人境界。其著有《任源邃传》《徐作霖张渭传》等。现存文100余篇,涉序、书、奏议、传、记、论、策、墓志铭等多种文类,内容富赡。侯方域亦能诗,现存诗近400首,以甲申国变分前后两期,前期多感慨时事、忧民悯乱之作,如《禁旅十首》《闻乱八首》等,诗风雄浑慷慨,不乏苍凉之音;后期多书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如《过江秋咏八首》《春兴八首》等,诗风渐转深沉,或沉郁顿挫,或雄浑悲壮,老杜气象尽显。著有《壮悔堂文集》10卷,《四忆堂诗集》6卷,《补遗》1卷。(概述图:清沈塘绘侯朝宗像)
   3,朱以海(1618年7月6日—1662年12月23日),字巨川,号恒山,别号常石子,兖州府滋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人,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鲁荒王朱檀九世孙,鲁恭王朱颐坦之孙,鲁肃王朱寿镛之子,鲁王朱以派之弟,明朝第十一代鲁王(1644年—1662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生于泰兴王府。崇祯十七年(1644年),袭鲁王封爵。次年,清军陷南京,张国维、钱肃乐、李长祥等起兵浙东,拥他在绍兴监国。与在福建称帝的唐王政权相倾轧。隆武二年(1646年),清兵攻取浙东,流亡海上,走石浦,依附张名振,后至舟山。永历七年(1653年),取消监国名义。永历十六年(1662年),病故于金门。
   4,尤侗(1618年—1704年),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艮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末清初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尤侗为顺治三年(1646年)副榜贡生,之后参加会试屡试不第。顺治九年授永平(今河北卢龙)推官。顺治十三年(1656年)春,杖责骄横旗丁后,反遭弹劾,被降二级调用。因此愤然辞官,返回故里。此后,居家先后创作《读离骚》《钧天乐》《吊琵琶》《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告老归家。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南巡,晋官号为侍讲。次年逝世,享年八十七岁。尤侗在诗、文、词、曲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他论诗、论文尚性情、尚真。尤侗影响最大的是曲。主张能为曲者方能为诗词,见解独到。他的戏曲创作融史识、议论、曲唱于一炉,为顺治帝所赏识。 尤侗著作浩繁,大都收入《西堂全集》61卷和《余集》共135卷中。(概述图来源)
   5,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号野人,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人即泰州安丰场,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出生盐民,儿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颇有孟郊﹑贾岛的诗风,得到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有《陋轩诗集》,共收入诗歌1265首。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吴嘉纪诗笺校》本。
   6,黄宗会(1618年-1663年),字泽望,号缩斋,又号藤龛,学者称石田先生。明末清初学者,经学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第三子。黄宗会与兄黄宗羲,黄宗炎并称“浙东三黄”,三人也是明清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
   7,黎士弘(1618—1697年),字媿曾,又称愧曾,福建长汀县濯田陈屋人,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生。青少年时,在家乡濯田镇陈屋村山中苦读20年。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应顺天乡试,中举人。官至陕西布政司参政,为政清廉,听断精明,人称“黎青天”,是成语“政清狱简”典故的主人公。黎士弘去世40年后,乾隆皇帝登基,为了避讳乾隆皇帝的姓名爱新觉罗•弘历,故而改名为黎士宏。黎士弘在文学、书画、篆刻方面才华卓著,代表了明末清初闽西的最高成就。有《托素斋文集》《托素斋诗集》《仁恕堂笔记》《理信存稿》《西陲见闻录》等存世,分别收入《四库全书》《清史稿》等。
   8,杨柱朝(1618-1687),字石林,号娲宫,晚号洞庭渔隐,湖广岳州府临湘县路口乡白荆村人。顺治十一年(1654年)中举,顺治十六年(1659年)登己亥科同进士123名( 徐元文榜)。官四川平武知县。著名经史著作家,方志学家。

【逝世名人】

   1,王士琦(1551-1618),字圭叔,号丰舆,浙江临海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重庆知府。时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反叛朝廷,王士琦至松坎予以抚定,遂进为兵备副使,并治其地。不久以山东参政,监军朝鲜,战争结束论功行赏,进秩二级。后因杨应龙复叛,责以不力,被罢职回籍。复起官为湖广右布政使、按察使。居数年,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万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卒,年六十八。

   2,金忠士(?-1618),字元卿,号丽阳,南直隶休宁人(今安徽休宁)。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由知县擢为御史,历按贵州、浙江、河南,所至皆赫赫有声。因直言时政,并疏劾潞王不法诸事,逆旨,被贬为福宁参议,升福建布政使、按察使。再进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奏行备边七事,由此威名大著。万历四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卒于官,有《旭山集》。
  3, 吕坤(1536—1618)。坤字叔简,号新吾、心吾,宁陵(今属河南)人。反对朱熹、王守仁,批评道学“腐”“伪”。著有《去伪斋文集》、《呻吟语》、《小儿语》等。
   4,徐大任(?-1618),字重夫,号觉斋,南直隶宣城县(今安徽宣城)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由礼官升南京工部主事、迁吏部主事。后出为参政、布政使、按察使,再召入为鸿胪、太仆卿。徐大任历官中外,皆以廉称,为工部主事时裁减冗费数千万,在真州征税时分文无所私,神宗曾称其清节为天下第一。最后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致仕。万历四十六年(1618)二月初四日卒。
   5,曲迁乔(?-1618),字允中,号带溪,山东济南府长山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任沁水县令、工科给事中、布政使、按察使、府尹,官终通政司通政使。此人虽颇有才干,但在广西做官时表现平平,名誉不好。万历四十六年二月十三日去世。
   6,汪道亨(?-1618),字云阳,南直隶怀宁县(今安徽怀宁)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郎中、泉州知府、广东布政司布政使、按察使,以征讨钦州农民起义之功,入为应天府尹,仕终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因守边御敌和心修筑边墙有功,加兵部侍郎。万历四十六年四月二十日卒于官。
   7,韩取善(?-1618),山东济南府淄川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以户部郎中管粮宣府,进为布政使。不久赴辽东备兵,升辽东巡抚,因事被革为民,回籍。万历四十六年(1618)十一月三十日卒。

【中国大事记】

明朝大事记

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取抚顺。插汉部虎墩菟乘机索赏,西部满旦掠蓟州。

闰四月,命杨镐经营辽东。

五月,金陷抚安等十一堡。贵州苗人起事,为巡抚张鹤鸣所破。

六月,炒花犯辽东。以辽饷不足,开俊秀监生捐例,裁衙役工食钱之半。

七月,金陷清河等堡,辽东屏障皆失。

八月,开海运通辽饷。乃蛮等七部降。

九月,始加派辽饷。辽东总兵官李如柏遣兵杀掠金农人,金来报复,且致书挑战并令输金帛以和。

十月,东海虎尔哈部降于金。

十二月,河套部长猛克什力来降。杨镐遣使如金。

     是岁,西藏帕竹第司(政权)(1354—1618)被噶玛·登窘旺波灭。

----------

1,三月,礼部左侍郎何宗彦请命皇长孙朱由校出阁读书。
2,4月13日,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告天”誓师,宣读了与明朝结有的七大恨的讨明檄文,正式起兵反明
3,闰四月,起杨镐为兵部左侍郎兼佥都御史,经略辽东。
4,五月,清兵攻克抚安、三岔、白家冲三堡。
5,八月,开海运,通饷辽东。阁臣方从哲请册立皇长孙朱由校为皇太孙。明神宗俱不理。
6,九月,实行“辽饷”加派。

=

张孔教请议处径自去官诸臣  
  因径自支运官之臣日多,万历四十六年(1618)正月二十一日,吏科给事中张孔教为此上疏说:六科职掌与六部相表里,六科无人则六部事废。以至十三道御史,一人兼数差。在差者,弛担无期;缺差者,弹压无借,故考选台臣与科臣并急。又选补诸臣,有不待允准,不奏而径自出城去官者,今日不知尊主之谊,他日岂望有爱民之政,请严令吏部分别情况,予以议处,以申法纪。
  
郑继之致仕  
  郑继之,生卒年不详,字伯孝,湖广襄阳县(今湖北襄阳)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初,历官江西余干知县、户部主事、户部郎中、南直隶宁国府知府、四川副使,以亲老归家,久居不出。万历十九年(1591),以言官推荐,再召起官,先后任江西右参政、太仆少卿、大理寺卿、南京户、吏二部尚书。万历四十二年二月,召任吏部尚书。时齐、楚、浙三党把持言路往往以其喜怒定大臣进退,郑继之为楚人,且年八十余,凡事皆按诸党意指办理。与齐、楚、浙三党对立的廷臣几乎被贬黜贻尽,忠良为之一空。万历四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致仕。归家数年卒,年九十二,赠太子少保。
  
崔景荣封印去官  
  万历四十六年(1618)二月二十七日,兵部侍郎署尚书崔景荣因屡次上疏乞休,皆不得准,于是日自己封印出城去官。神宗十分不满,说当今部院缺人,非大臣擅自去官之时。

 

龙遇奇请立盐政纲法  
  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十六日,两淮巡盐御史龙遇奇上书请立盐政纲法,说:祖制,淮盐每年七十万五千一百八十引,自套搭行而课额亏。部议谋行见引,附疏积引。但淮南旧引二百万,淮北旧引一百四十万,一朝疏之,诚难于足。今淮南编为十纲,每纲刊定二十万。其挂掣未行引十七万,立附字纲,每年一万七千。带行十年,而淮南可尽。淮北编为十四纲,前三年刻定每纲七万,后三年每纲二十一万,末一年以所余七万并挂掣,极少数附搭行之,行十四年而淮北之旧引可尽。以后逐年止行逐年之引。然法以十四年为朝,而新旧道臣相代,不无各立意见。科臣于是欲循弘治、正德之例,各差都御史或科道官一员,一次清理,期内不必续差,庶法立而可守。龙遇奇疏呈上,神宗命著为令,切实遵行。于是立石刻书,用垂永久。

敕令辽东文武官不得贻误军机  
  万历四十六年(1618)闰四月初五日,神宗令兵部严厉督责辽东地方官,说:近来辽东失城陷堡,损将丧师,大损国威。盖历该处地方官平时失于备战,临战又不能拒敌,疏防玩忽,罪责难逃。你部当严督抚、按各官及沿边将士,亟图战守长策,各处城堡均需用心防守,遇敌应尽力截杀。一旦经略出关,援兵四集,即合谋大举,以振国威。如若再次因循怠玩,致误军机,国法难容,决不轻贷。
  
京通二仓粮储不足用  
  万历四十六年(1618)五月二十四日,总督仓场户部尚书张问达奏言:今仓储空虚,京仓每年支放为二百三十余石,现在仓之粮为五百八十六万一千五百余石,仅有二年之积。通州仓每年支放七十二万余石,现在仓之粮为三十六万五千八百余石,不过半年之储。所在皆入不敷出,平时已不可支,若有急需更难济事。额之亏,皆由于积弊日久;用之不足,则由于弊之未清。

官应震疏陈太仓库匮乏  
  万历四十六年(1618)五月二十九日,户科给事中官应震奏:太仓之积,初年尚称充足。自征播州杨应龙、征东抗倭、征宁夏哱拜三大役费银多达一千二百余万两之后,渐告空虚。近来又因皇太后李氏逝世、福王赴封地、瑞、惠、桂三王婚礼等共费银至七十余万两。太仓每年所入止三百七十余万两,正额原以供边饷,而今诸费皆取于此,加以灾伤减免救济,太仓岂能不匮!

 

工部等拒绝借银助边  
  万历四十六年(1618)六月初八日,因军饷缺乏,外解之银不至,户部商议向工部、太仆寺各借现银五十万两,以济九边军需。工部、太仆寺各以库贮无几为由,拒绝借给。神宗令工部与太仆寺各借给二十万两应用,其余陆续给发。
  
太仓入不敷出  
  万历四十六年(1618)六月二十一日,户部尚书李汝华说:太仓每年收入三百八十九万两,支出边饷三百八十一万两,其余库局内外等用又约四十万两,出大于入。以内供而言,万历六年进过大工铺宫各库监局钱粮共计八十七万六千三百七十五两。二十七年至三十年共进过诸王册立分封冠婚典礼各钱粮共二百五十五万七千二百四十七两,几乎为一年之收入。再以边饷论之,九边十三镇边饷,隆庆间每年共为二百三十九万左右,今增至现银计三百八十一万九千零二十九两。加以各省直奏留赈济灾民,仃征减免,太仓亏额尤不堪言。
  
户部议筹辽东兵饷  
  万历四十六年(1618)六月户部奏:辽东兵饷,经议需用银三百万两。今内库已发一百万两、南京户、工二部五十万两、太仆寺及水衡八十万两,总计二百三十万两。但因此中未解者尚多,而数月以来调兵辽东安家诸费已达五十三万余两。以前科臣曾建议用俊秀监生捐官纳钱,此办法在山东救荒时曾经实行过;再用裁减衙门役夫工食之半,此在以往东征抗倭时亦一度实行过,请依故事予以允行。神宗下诏从其议。

 

户部议改折南京仓粮充边饷  
  万历四十六年(1618)八月十一日,户部议改折南京仓粮充边饷,已报行。而南京户部则只同意以今年仓粮之半改折济边,另一半留给军士。户部说:万历二(三)十五年南粮,今始动支,则实有九年之积,改折二年何损。神宗命下会议。至同年十月十七日经会议定改折南京仓粮一年助边。
  
开海运通饷辽东  
  明初曾行海运,通饷辽东。后一度停止,至万历四十六年(1618)八月,以辽东形势日趋危急,兵饷缺乏,又议开海运饷辽。当时议行登、莱海运,山东巡抚李长庚说:自登州望铁山西北口至羊头凹,历中岛、长行岛抵北信口,又历兔儿岛至深井,至盖州,剥运一百二十里,至娘娘宫登陆,至广宁一百八十里,至辽阳一百六十里,每石所费不过银一两。“户部会议以为便”。神宗于该月十六日下诏行之。
  
命户部发银慰劳辽东将士  
  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二十三日,神宗命令户部发银二十万两,慰劳辽东前线吏卒。
  
“三饷”加派  
  以前已有过额外加派。嘉靖时,“东南被倭,南畿、浙、闽多额外提编,江南至四十万。提编者,加派之别名也。”但那时都只限于局部地区。而明末“三饷”加派则不同,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所谓“三饷”,即辽饷、剿饷、练饷,是为了对付辽东战争和镇压全国各地农民起义而加征全国田赋的一项苛政。辽饷,始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至万历四十八年三月第三次加派时,每亩共计加派银九厘,全国总共增赋五百二十万两左右。剿、练二饷,出现于崇祯朝。“三饷”流毒全国,致民怨沸腾,从而加速了明皇朝的灭亡。

 

董承诏疏言辽东六难  
  万历四十六年(1618)十二月二十五日,兵部员外郎董承诏认为明军在辽东的战事有六个困难:一、将多而难调。二、兵弱而难用。三、饷久而难继。四、后金狡猾而难制。五、地险而难攻。六、助寡而难恃。其中将多而难调,从历史上看可以唐代九节度的军队溃败于相州为证。时人咸以为董承诏所论至为切中要害。而神宗置之不理。

 

后金攻陷抚顺  
  万历四十六年(1618)三月,后金努尔哈赤发兵进攻明军。临行之前,努尔哈赤书“七大恨”告天。四月十五日后金步、骑围攻抚顺城,明军游击李永芳投降,守城千总王命印战死,抚顺东册、玛根、丹三城以及台、堡、寨共五百余座悉为后金兵所占据,全城遂陷,后金兵将城中居民尽驱赶到广宁城。同月二十一日,明军广宁总兵官张承荫率副将颇廷相、参将蒲世芳、游击梁汝贵等诸营兵援抚顺。后金兵乘胜奋击,张承荫、蒲世芳力战身死,颇廷相、梁汝贵突围后见失主将,变奋战阵亡。明军将士死亡万余人,幸免者十无一二。消息传到北京,举朝震骇。

 

陕西雨雪成灾  
  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二十二日,陕西骤降大雨雪,苑马寺、广宁、间城、黑水、清平、万安等六监冻死军马一千九百九十九匹,军士死者二十五人。同年闰四月二十一日再次下大雨雪,冻死人畜无算。
  
山西介休地震  
  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二十六日卯时,山西介休、寿阳地震。辰时,平遥地震有声,屋瓦皆动,城垣塌倒数处。夜又震,介休为甚。城垣房舍倒塌,压死五千余众。夜二鼓复震,到五月初一日又震。波及榆社、蒲州、静乐、荣河等四十余州县。震中烈度(Io)VIII,震级(M)六点五级。

 

后金攻陷清河堡  
  后金军队继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攻下抚顺之后,又于同年七月自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老城)西南进入,围攻清河堡城(今辽宁本溪地)。明军守城副将邹储贤、参将张方旆,以兵万人固守城上,发巨炮还击,后金兵以云梯登城,明军不能支,城遂陷。邹储贤、张方旆皆战死。清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居四山之中,东距宽甸(今鸭绿江以北、丹东以上),南距叆阳(今辽宁凤城东北),北距沈阳。清河一失,金辽震惊,辽东由此而失屏障。在后金军队围攻清河堡城时,神宗曾下令调山海关、保定、铁岭、大同、广宁、开原诸路兵赴援,尚未出关,又特赐辽东经略杨镐尚方宝剑,得斩总兵以下官。杨镐乃斩清河逃将陈大道、高炫徇于军。直至入冬,四方援兵始集。

 

山西蔚州地震  
  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三十日,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广灵等处地震,官民庐舍多圯毁。河北延庆卫地震,幞山崩。易州、庆都(今望都县)、定兴、清苑、涞水、唐县、河间、任丘、景州、肃宁等州县,及紫荆关、马水口(今涞水县北)、沿河口中(今怀来县南一百三十里处),天津三卫等处,同日俱震,有声如雷。东安、香河、遵化、保定府、容城、新安、宣府、万全都司、顺圶川西城、龙门卫、广昌以及山西省代州、五台、保德州、偏头、神池、阳曲、寿阳、太原、盂县,同日皆震。三十日巳时,寿阳再震,其声如雷,房屋动撼。午时,云西堡(在左云县东北)亦震,房屋多摇动。是日,山西、河北等四十余府州县俱震。震中烈度(Io)VIII,震级(M)为六点五级。

 

《玉堂丛语》刊行  
  《玉堂丛语》八卷,焦竑撰,万历四十六年(1618)五月刊印。该书是万历以前翰林人物的言行录。书中所述,多是作者耳闻目睹,或采自有关人物的传记、碑铭与年谱以及文集、笔记和杂著。保存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史料。其他如叶淇盐法纳粟实边的开中法,周忱济农仓屯谷法,勋贵庄田增税、市场米麦价格、官僚横行乡时及地主的骄奢生活、官场行贿之风,以及农民起义与宦官干政等等方面,都是研究明史的重要资料。

 

 

《客座赘语》刊行  
  《客座赘语》十卷,顾起元撰。万历四十六年(1618)戴惟孝刊印。顾起元(1565-1628),字太初,号遯园居士,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历编修,国子祭酒、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后七征不起,居家著述。本书内容丰富,有南京地方文献及金石资料考证,南京山陵水道、宫阙遗址,寺观旧迹的记载,有赋役制度、漕运典章制度的记述,有习俗风尚的变迁,有文人学士掌故逸事的亲见亲闻。是颇有南京历史面貌特色的资料书。
  
谢肇淛撰《五杂俎》  
  《五杂俎》十六卷,谢肇淛撰。有万历间新安如韦馆刻本。全书分天、地、人、物、事五部。谢肇淛字在杭,福建长乐人。记述了江南新安与山西商人的情况,记述了江南福建商业,手工业、生产工具、营造技术、建筑工程、农业工具、以及甘藷新品种的推广。本书是研究明代史,尤其是研究明代经济史颇为有用的史料。
  
余继登撰《典故纪闻》  
  《典故纪闻》十八卷,余继登撰。万历间由王象乾刊刻。余继登字世用,交河(今河北泊头市)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曾充任过《明会典》副总裁。此书就是据实录和起居注中有关治道资料摘编的。卷一至卷五为洪武朝,卷六至卷七为永乐朝,卷八为洪熙朝,卷九、十为宣德朝,卷十一至卷十三为正统、景泰、天顺朝,卷十四卷十五为成化朝,卷十六为弘治、正德朝,卷十七为嘉靖朝,卷十八为隆庆朝。除政治、经济、及典章制度外也记述了一些社会情况。由于余继登熟悉列朝实录及起居论,再加上他的耳闻目睹,因而本书所记多为其他书所未有,是研究明史、尤其是研究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书。

 
【外国大事记】
 
【明代诗词】
寿阳察院次壁间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陆深
无心随处梦魂安,古柏台深五月寒。
自笑青山老居士,松窗閒杀旧蒲团。
【其他阅读】
=======
2024年6月3日 19:4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