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四百五十二年,公元1452年,农历壬申(猴)年,天干五行属水 明[景泰]三年 越南[大和]十年 日本[宝德]四年,[享德]元年
公元一千四百五十二年
公元1452年,农历壬申(猴)年,天干五行属水
【景泰,1450年-1457年】,明朝~第七任皇帝.代宗朱祁钰年号,明朝政权第七个年号。
后黎朝(越南.安南国),第三任仁宗宣皇帝~黎邦基[大和]十年
日本[宝德]四年
日本[享德]元年
北元(韃靼),蒙古大汗,第十三任,阿噶巴尔济(1451年—1452)
帕竹第司(西藏)第七任,贡噶勒巴(1448年--1481年)
哈密~第六任国王,哈力锁鲁檀(倒瓦答失里,卜答失里之子):,1439年12月—1457年8月在位(忠顺王)
吐魯番~也密力火者《明史》记载的吐鲁番汗国第四任可汗(1452年--)
西吴(西夏),小政权的首领叫做“西吴王”((西吴又名拉堆绛)),实际也就是“西夏王”的称号。明朝成化年间亡。】
云南哀牢山彝民起义,1450年--1521年
农历:1452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855年12月29日,波斯历:830年11月2日,星期:星期六,干支:壬申年 辛丑月 乙未日,属相:猴,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12日大寒 1月28日立春,数九:五九第5天,儒略日数:2251422
1,1452年斐迪南二世,(1452年-1516年),卡斯提尔国王、阿拉冈国王。斐迪南作为阿拉冈王子,1469年与卡斯提尔王位继承人伊莎白拉公主结婚,1474年与伊莎白拉一起登上卡斯提尔王位。1476年,葡萄牙国王阿尔丰沙五世为支持其妻、卡斯提尔公主胡安娜继承王位,率军入侵卡斯提尔。危急时刻,斐迪南率阿拉冈军队赶到,在托罗战役中打败葡萄牙军队,巩固了对卡斯提尔的统治。1479年斐迪南又继位阿拉冈国王,卡斯提尔和阿拉冈合并,基本形成西班牙国家。1492年,斐迪南和伊莎白拉亲率大军进攻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最后据点格兰纳达,经长期围困后,攻陷了这一要塞。1495年又迫使法军撤出那不勒斯,1504年斐迪南兼任两西西里国王,统治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1512年合并那瓦尔王国,最后完成了西班牙的统一。斐迪南以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与伊莎白拉女王一起创建了西班牙国家,并最后完成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
2,1452年詹姆斯三世,(James III of Scotland) (1452年—1488年6月11日),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第五任君主,詹姆斯二世之子,1460年至1488年在位。詹姆斯在其父战死于英格兰罗克斯堡城下之后即位,1469年亲政,一生致力于与反叛的贵族们作战。1488年,在斯特灵附近战死。
3,1452年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兰国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爱德华四世之弟。格洛斯特公爵。1483年成为摄政王,杀害侄子爱德华五世后即位。镇压了要求王位继承权的白金汉公爵叛乱。但是在和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的交战中,由于部下威廉·斯坦利叛变而失利被杀。约克王朝结束。尽管因为篡位而名声不好,但是很有政治才能。
4,1452年达·芬奇,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美术家、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科学家、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正因为他是一个全才,所以他也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卒于法国。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1,储懋(1393-1452),字世绩,号澹庵,镇江人。永乐十二年(1414)举人,授吏科给事中。正统初以文学充经筵官,转翰林修撰,与修《实录》,进侍讲。正统十年(1445)十月迁户部右侍郎。正统十四年二月出督福建粮饷。十二月初五日调任礼部右侍郎。景泰二年(1415)十二月初七日进南京户部尚书,时已病不能起,于十八日卒,年六十。
2,周叙(1392-1452)字功叙,一作公叙,号溪,江西吉水人。永乐十六年(1418)进士。选庶吉士。作《黄鹦鹉赋》,甚合成祖之意,授编修。历官侍读,直经筵。正统八年(1443)夏又上言时政,切中时弊。英宗以章示诸大臣,吏部尚书王直等皆引罪求罢。正统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迁为南京侍讲学士。土木之变,郕王监国,驰疏建言: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殿下宜卧薪尝胆,如越之报吴。便智者献谋,勇者效力,务扫北庭,雪国耻。宜先遣善辩之士,以卑词重币乞还英宗,暂为君父而一时委屈。又条上励刚明、亲经史、修军政、选贤才、安民心、广言路、谨微渐、修庶政等八事。郕王嘉纳。景泰二年(1451)又复上书请复午朝,日接大臣等等,帝因其奏而下诏求下直言。叙负气节,笃行谊。曾请继其祖制,重修宋、辽、金三史。诏许自撰,铨次多年,未及修成而于三年三月卒,年六十一。有《石溪文集》。
3,赵新(?-1452),字日新,浙江富阳人,永乐三年(1404)举人,业于国学。参与修《永乐大典》,授工部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1430)九月迁吏部右侍巡抚江西。讨平蛮寇,兼督税粮,察吏治,询民瘼,一方仰赖。正统四年(1439)九月暂罢江西巡抚,召还改南京吏部右侍郎。正统十四年四月巡抚山东及凤阳等四府,八月迁吏部尚书仍任。后致仕家居。景泰三年(1452)十二月卒。
4,王一宁(1397-1452),名唐,以字行,改字文通,号节斋,浙江仙居人。十三岁能诗文。其父峻用任国子监丞,一宁从侍。当时仁宗在春宫,以其善抚琴召见,命赋《早过银河诗》,仁宗称善,命就国子监读书。永乐十六年(1418)中进士,授吏部稽勋主事,于文华殿供事。改翰林修撰,进翰林院侍讲,两次被选为京察考官。正统十三年(1448),迁礼部右侍郎。景泰初,奉敕前往湖广督理军饷。还升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并入内阁参预机务。一宁与太监王诚等过往甚密。景泰三年(1452),景帝易储,进太子少师,仍兼旧职。秋七月初九日卒于官,年五十六。赠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谥文通。
5,李珦~朝鲜王朝第五任君主,朝鲜世宗李裪嫡长子,朝鲜世祖李瑈同母兄,母昭宪王后沈氏,永乐十二年(1414年)十月三日生于汉城,
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1414年-1452年)字辉之 ,永乐十二年(1414年)出生于世宗潜邸。六岁的时候被封为王世子。二十三岁的时候(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协助父亲世宗大王处理庶务。景泰元年(1450年)即位于景福宫勤政门。文宗体弱多病,而且一改朝鲜王朝崇儒抑佛的政策,有好佛倾向,不仅在宫中修建内佛堂,并对全国的寺庙进行布施供养,并因此遭到儒臣言官的劝谏。但是佛祖并没有保佑他享国长久。文宗在位仅仅两年,便在景泰三年(1452年)因病死去,终年三十八岁,葬杨州显陵。
诏命锦衣官专司侦访
正统末年,太监王振乱政。王振党羽马顺既诛,廷臣极言官校缉事之弊,景帝曾采纳,并切责官校首领,命其将所缉人犯悉送交法司察办,官校势焰稍稍收敛。景泰三年(1452)三月十一日,景帝又欲暗察外事,乃命锦衣卫指挥同知毕旺专司侦访。告谕道:今后凡是谋逆反叛,妖言惑众,窥伺朝廷事情,交通王府外夷,窝藏奸盗及各仓场库务虚买实收关单,官吏受财卖法,有显迹重情,方许指实奏闻,点差御史覆核属实,方许执讯。其余事情止许受害之人告发,不许挟仇受嘱,诬害良善,等等。从此,锦衣卫官校又渐用事。
景帝易储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二十二日,皇太后以土木之变,人心动摇乃令英宗子朱见浚为皇太子,改名见深。景帝即位后,欲易皇太子,而以已子朱见济取而代之,难于启齿。至景泰三年(1452)四月二十日,广西思明土知府黄(王冈)致仕,子钧嗣职。其庶兄都指挥黄(王厷)以私怨戕杀黄(王冈),并灭其全家,巡抚李棠报告朝廷,有司捕黄(王厷)父子下狱。黄(王厷)大惊,亟遣其党羽千户袁洪至京师行贿,有人教之上书迎合圣意,乃首倡易储之议。黄(王厷)疏称:往年上皇轻身御敌,驾陷北塞,敌人进犯都门,几乎危及社稷,不有皇上,臣民将何归?今已过二年,皇储未建。臣以为,人心易摇,多言难定,争夺之态一萌,则祸乱不息。皇上即循逊让之美,欲全天叙之伦,恐怕事机叵测,反复无常。万一羽翼养成,权势转移,委爱子于他人,寄空名于大宝,阶除之下,变为寇仇,肘腋之间,自相残杀,那里则悔之晚矣。乞皇上与亲信文武大臣密定大计,以统一中外臣民之心,绝觊觎之望。景帝大悦说:万里之外,乃有如此忠臣!于是命礼部尚书胡氵荧召集群臣会议,且释黄(王厷)之罪。群臣相顾不敢言,惟都给事中李侃、林聪、御史陈英以为不可。太监兴安命群臣署名表示赞同,胡氵荧、王文、陈循、王直等俱署名,易储之议乃定。二十一日,简置东宫官,悉以文武廷臣兼任。于是王直、胡氵荧俱为太子太师,陈循、高谷、于谦俱为太子太傅,进仪铭兵部尚书,与俞士悦、王翱、何文渊俱为太子太保,萧镃、王一宁太子少师,商辂以兵部尚书兼右春坊大学士。五月初二日,废皇太子朱见深为沂王,立皇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大赦天下。命百官朔望朝见太子,赏诸亲王、公主及边镇文武内外群臣。接着又废皇后汪氏,立太子母杭氏为皇后。在景帝易储中,汪后持异议,曾说:既要立太子,与监国之号相称么?景帝不悦。至此以太子为杭氏所生,请让位,汪氏即默然依从。
巡抚罢而复设
景泰三年(1452)六月十四日,户部奏:各处巡抚侍郎、都御史等官每年八月回京议事。而目前各处贼寇未宁,逃移者尚多。请移文湖广、两广、河南、辽东等一律留该地巡抚,应议之事皆疏陈朝廷,景帝准其方。由于巡抚以职兼兵事,多不便于武官,七月石亨等奏请罢度。于是,景帝于同年八月初八日诏山东巡抚洪英、浙江巡抚孙原贞、福建巡抚薛希琏等各巡抚官分行天下,考察官理。改巡抚为分行天下,考学官吏,标明巡抚之罢。十二月二十三日,洪英改抚浙江,孙原贞改抚福建、薛希琏改抚山东。标明巡抚官的复设。景泰四年九月,陕西布政使许资奏陈:侍郎镇守,与巡按御史不相统属。行事矛盾,人难遵守,况文移往来,亦多窒碍。乞将九畴改授宪职,以便于行事。同月三十日,景泰定自后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衔(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耿九畴亦升右都御史。
王瑶伏诛
景泰三年(1452)秋七月,御用少监阮浪于南宫服侍英宗,英宗赐阮浪镀金绣袋及镀金刀各一,阮浪赠给了太监王瑶。锦衣卫指挥卢忠阴险,见王瑶之刀、袋非同寻常,便将王瑶灌醉窃取。又令校尉李善告变,声言:阮浪传上皇命,以刀、袋交结王瑶,谋复位。景帝大怒,将阮浪、王瑶下诏狱,令卢忠出证。卢忠大惧,佯狂以期免罪。内阁大学士商辂与中官王诚对景帝说:卢忠有疯病,其言不足信。不宜听信妄言而伤大伦。景帝乃下卢忠于狱,谪戍广西,王瑶、阮浪被诛。
华敏极陈宦官之害
景泰三年(1452)九月初一日,南京军匠余丁华敏上言:近来以来,内官袁琦、唐受、喜宁、王振,专权害政,以致国事倾危。望陛下防微杜渐,总揽权纲,为子孙万世所效法。不然,恐祸起萧墙,曹节、候览之害将又在今日出现。臣才识浅陋,谨以虐政害民十事,为陛下痛切言之:内官家积金银珠玉,动以万计,原其所至,非盗取宫内府藏,即搜刮民间百姓之膏脂,为害一也;内官怙势矜宠,占公候邸舍,兴作工向,劳扰军民,害二也;其家人外亲,皆市井无赖,纵横豪悍,任意作奸,纳粟补官,贵贱混淆,为害三也;内官建造佛寺,耗费运资,营一已之私,破万家之产,为害四也;广置田庄,不入税粮,寄户府县,不受征徭,宦官之田阡陌联亘而民无立锥之地,害五也;家人中盐,虚占引数,转售他人,得倍支巨万,其坏国家之法,夺商人之利,害六也;内官奏求塌房,邀接商旅,倚势赊货,恃强不偿,行商受害,不敢如何,害七也;内官卖放军匠,俾办月钱,致使内料,地方有司畏其权势 ,以一科十,亏官损民,害九也;内官监作所至,动施非法酷刑,军匠涂炭,愁苦不堪,害十也。事下礼部,未被采纳。另有山西都司令史贾斌,亦疏言宦官之害,引汉桓帝、唐文宗、宋徽、钦为戒。辑《忠义集》四卷,采史传所记直谏、尽忠、守节之士,而附采宦官恃宠害政者为鉴戒者。景帝仍饬礼部不必刊行。
石璞建言弭盗之策
景泰三年(1452)十一月二十八日,工部尚书石璞建言弭盗之策:邦畿千里,万国瞻依,礼乐刑政,皆由此出,可今盗贼窃发,披甲戴兵,明火劫掠。近闻所获盗贼,俱言谁不惧死?只因粮赏不得全关,妻子饥饿难忍。复审口外边军,夜行日伏,侦探敌情,而其月粮亦行减去,致使生计窘迫。由此激起盗端,实非险道。与减士饷,宁捐臣俸。又闻山东、河南、两畿,今年多水,小民缺食,盗贼潜起,福建、浙江蔓延可畏。乞敕吏、兵工部省冗滥,去蚕食。其文武官俸六品以下如旧关支,五品以上斟酌减支,量添军储;被灾郡县,蠲其徭役,暂停一应军需,造一二大臣巡视赈济。疏下廷议,景泰诏令:官俸如旧。若有冗员,酌繁简量加裁省。
朱鉴致仕
朱鉴(1391-1478),字用明,福建晋江人,永乐十五年(1417)举人,授蒲圻教谕,迁监察御史,巡按湖广、广东、禁奸暴,所至肃然。正统中升山东左参政。土木之变,奉命勒兵勤王,以遏南侵。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以山西右布政使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保障雁门要害,前后奏疏数十封,皆言边防大计。景泰三年(1452)十月召还理院事,十二月初二日致仕归。成化十四年(1478)七月十六日卒,年八十八。
申严京师盗禁
因京师内外盗贼蜂起,景帝于景泰三年(1452)十一月十四日下诏:擒获者不分首从,俱处以死;能自首或自陈同盗者免罪,仍给以不自首者家赀之半。
设立团营
京军共有三大营,自英宗北还之后,于谦认为和议终不可恃,必求自强之法。考虑营政久驰,三大营虽各有总兵,不相统一,一有边警,临期调拔,兵将平日互相不熟习,猝遇敌军,将士彼此不不知,甚至姓名不记。于是,于谦选三大营军十万人,分为五营团操,名为“团营法”。以五十人为队,队有长,百人为两队。有领队官,千人有把总,五千人有都指挥。体统相维,兵将相识,可以量敌多寡而相机调整。行之一年,又请增兵五万,并前五营为十团营。每营置都督一人,都指挥三人,把总十五人,指挥三十人,每队置营队官二人。仍各由武臣、内臣往来提督。其余军不在团营者,归本营训练,以卫护京师,名曰“老营”。景泰三年(1452)十二月初五日,营制既定,于谦绘图呈进,悉依古法而变通之,京军旧制为之一变。景帝下诏由于谦、石亨及太监刘永诚、曹吉祥提督团营。于谦号令明审,目视,指屈,口奏,悉合机宜。石亨虽为大将,
亦只受成而已。
筑黄河沙湾堤成,正统十三年决口至此始塞。未几,大雨,又决。秋,徐川、济宁间,平地水高一丈。是年,南畿、河南、陕西等地都大水。山东布政使裴纶请罢各地镇守中官,受责,伏罪始得免。南京军匠余丁华敏上书言宦官之害。湖广巴马苗吴奉先、贵州白石崖苗先后败。福建矿民反抗重起。从于谦之请,设团营,选三营(五军、三千、神机)军十万,分五营团操练,于谦总其事。
送逵斋叔归乡
[明代] 梁储
老去惟思返旧丘,圣恩何日许归游。
祠堂万里心空折,族谱三年手未修。
琴剑独携回岭外,诗篇谁与咏溪头。
殷勤为报西窗竹,留取青青待邺侯。
梁储(1451年8月8日~1527年4月25日),字叔厚,号厚斋、郁洲居士,广东广州府顺德人。明代大臣、文学家。
官职:左柱国、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等
成就:任内阁首辅,为官正派,敢于直谏
作品:《郁洲遗稿》
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选庶吉士、翰林编修。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年),进太子侍讲、翰林学士,参撰《明会典》,迁吏部右侍郎,奉命出使安南。正德元年(1506年),迁吏部尚书,参撰《明孝宗实录》,以文渊阁大学士入阁,迁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十年(1515年),出任内阁首辅。正德十四年(1519年),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梁储刚正不阿,在奸臣得道的局势下,力抗邪风,坚决不与宦官勾结;他心系百姓,不忍百姓赋税重压,敢于为他们说话;他敢于进谏,关心国家社稷,巧妙辅政,减少朝政危机。嘉靖元年(1521年),辞官还乡。嘉靖六年(1527年)去世,时年七十七岁,追赠太师,谥号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