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五百零七年



公元五百零七年,农历丁亥(猪)年,天干五行属火。

南北朝~【北朝北魏第八位皇帝魏世宗-宣武帝元恪正始四年

南北朝~【南朝南梁开国皇帝,武皇帝萧衍天监六年

柔然,~第十任,佗汗可汗.伏图,始平二年

高昌国第七任君主麴氏.麴嘉承平六年




【南北朝时期政权】
【南北朝】(420年-589年),南朝和北朝的统称,中国历史上从420年东晋灭亡,南朝宋建立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形成的南北对峙局面。
南朝】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并与北方胡人建立的五个政权对峙,共二十四帝,历一百六十九年。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
、都城.建康(502~557年)
,都城.建康(557~589年)
北朝】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后世的隋唐两朝都是继承了北朝,五国开国皇帝们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
北魏,(386~534年),历12帝。都城:1.盛乐(386-398年)、2.平城(398-494年)、3.洛阳(494-534年)
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五胡十六国

仇池氐:武兴国.478年-553年,杨绍先(503年-535年在位)506年国亡,(525年-527年)从洛阳逃回武兴,复自称王。

仇池氐:阴平国.479年-580年,杨孟孙(502年-511年在位)

吐谷浑吐浑,.313年-663年,伏连筹(490年―529年在位)

【世纪】6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204年
【年代】北朝北魏,南朝,南朝
【在位皇帝】

南北朝~【南朝南梁开国皇帝,武皇帝萧衍(502年四月~549年6月12日)

南北朝~【北朝北魏第八位皇帝魏世宗-宣武帝元恪(499年5月7日-500年正月初五改元景明-515年2月12日)

柔然,~第十任,佗汗可汗.伏图(506年-508年)

高昌国第七任君主麴氏.麴嘉(约500-502-约525年)

【年号】北魏正始四年 柔然始平二年 南朝梁天监六年 高昌承平六年
东晋年号】【十六国更多...
【朝代】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507年1月29日,农历:507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119年12月28日,波斯历:前116年11月8日,星期:星期一,干支:丁亥年 辛丑月 辛酉日,属相:猪,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4日小寒 1月19日大寒,数九:五九第6天,儒略日数:1906268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夏侯详(434年-508年1月19日.507年腊月初二),字叔业,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南朝梁开国功臣,竟陵县令夏侯恭叔的儿子。建武(494年-498年)末,夏侯详被征为游击将军,出为南中郎司马、南新蔡太守。齐南康王为荆州,迁西中郎司马、新兴太守,天监二年(503年),抗表致仕,诏解侍中,进特进。天监六年(507年),出任左仆射、金紫光禄大夫,507年十二月初二病逝于任上,时年七十四,追赠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景”。

【家庭成员】

父亲:夏侯恭叔,竟陵县令

长子:夏侯亶,字世龙,袭封丰城县公。官至平北将军、豫州及南豫州刺史,卒赠车骑将军,谥号“襄”。
次子:夏侯夔,字季龙,官至云麾将军、豫州刺史,封保城县侯。卒赠侍中、安北将军,谥号“桓”。
(孙子)
1.夏侯谊,夏侯亶之子,袭封丰城公,历官太子舍人、洗马。侯景之乱时战死。
2.夏侯损,夏侯亶之子,侯景之乱时战死。
3.夏侯洪,夏侯夔之子,本为世子,因杀人被父亲奏告关于东冶狱中,死于狱中 
4.夏侯撰,夏侯夔之子,袭封保城县侯,官至太仆卿。
5.夏侯譒,夏侯夔之子,粗险薄行,历任豫州刺史萧渊明以及侯景的长史。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梁纪

 高祖武皇帝二天监六年(丁亥,公元五零七年)

  春,正月,公孙崇请委卫军将军、尚书右仆射高肇监其事;魏主知肇不学,诏太常卿刘芳佐之。

  魏中山王英与平东将军杨大眼等众数十万攻钟离。钟离城北阻淮水,魏人于邵阳洲两岸为桥,树栅数百步,跨淮通道。英据南岸攻城,大眼据北岸立城,以通粮运。城中众才三千人,昌义之督帅将士,随方抗御。魏人以车载土填堑,使其众负土随之,严骑蹙其后。人有未及回者,因以土迮之。俄而堑满,冲车所撞,城土辄颓,义之用泥补之,冲车虽入而不能坏。魏人昼夜苦攻,分番相代,坠而复升,莫有退者。一日战数十合,前后杀伤万计,魏人死者与城平。

  二月,魏主召英使还,英表称:“臣志殄逋寇,而月初已来,霖雨不止,若三月晴霁,城必可克,愿少赐宽假。”魏主复赐诏曰:“彼土蒸湿,无宜久淹。势虽必取,乃将军之深计,兵久力殆,亦朝廷之所忧也。”英犹表称必克,魏主遣步兵校尉范绍诣英议攻取形势。绍见钟离城坚,劝英引还,英不从。

  上命豫州刺史韦睿将兵救钟离,受曹景宗节度。睿自合肥取直道,由阴陵大泽行,值涧谷,辄飞桥以济师。人畏魏兵盛,多劝睿缓行。睿曰:“钟离今凿穴而处,负户而汲,车驰卒奔,犹恐其后,而况缓乎!魏人已堕吾腹中,卿曹勿忧也。”旬日至邵阳。上豫敕曹景宗曰:“韦睿,卿之乡望,宜善敬之!”景宗见睿,礼甚谨。上闻之,曰:“二将和,师必济矣。”

  景宗与睿进顿邵阳洲,睿于景宗营前二十里夜掘长堑,树鹿角,截洲为城,去魏城百馀步。南梁太守冯道根,能走马步地,计马足以赋功,比晓而营立。魏中山王英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景宗等器甲精新,军容甚盛,魏人望之夺气。景宗虑城中危惧,募军士言文达等潜行水底,赍敕入城,城中始知有外援,勇气百倍。

  杨大眼勇冠军中,将万馀骑来战,所向皆靡。睿结车为陈,大眼聚骑围之,睿以强弩二千一时俱发,洞甲穿中,杀伤甚众。矢贯大眼右臂,大眼退走。明旦,英自帅众来战,睿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一日数合,英乃退。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牧人过淮北伐刍稾者,皆为杨大眼所略,曹景宗募勇敢士千馀人,于大眼城南数里筑垒,大眼来攻,景宗击却之。垒成,使别将赵草守之,有抄掠者,皆为草所获,是后始得纵刍牧。

  上命景宗等豫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之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三月,淮水瀑涨六七尺。睿使冯道根与庐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钊等乘斗舰竞发,击魏洲上军尽殪。别以小船载草,灌之以膏,从而焚其桥。风怒火盛,烟尘晦冥,敢死之士,拔栅斫桥,水又漂疾,倏忽之间,桥栅俱尽。道根等皆身自搏战,军人奋勇,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魏军大溃。英见桥绝,脱身弃城走,大眼亦烧营去,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馀万,斩首亦如之。睿遣报昌义之,义之悲喜,不暇答语,但叫曰:“更生!更生!”诸军逐北至濊水上,英单骑入梁城,缘淮百馀里,尸相枕藉,生擒五万人,收其资粮、器械山积,牛马驴骡不可胜计。

  义之德景宗及睿,请二人共会,设钱二十万,官赌之。景宗掷得雉;睿徐掷得卢,遽取一子反之,曰:“异事!”遂作塞。景宗与群帅争先告捷,睿独居后,世尤以此贤之。诏增景宗、睿爵邑,义之等受赏各有差。

  夏,四月,己酉,以江州刺史王茂为尚书右仆射,安成王秀为江州刺史。秀将发,主者求坚船以为斋舫,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乎!”乃以坚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既而遭风,斋舫遂破。

  丁巳,以临川王宏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安王伟为扬州刺史,右光禄大夫沈约为尚书左仆射,左仆射王莹为中军将军。

  六月,丙午,冯翊等七郡叛,降魏。

  秋,七月,丁亥,以尚书右仆射王茂为中军将军。

  八月,戊子,大赦。

  魏有司奏:“中山王英经算失图,齐王萧宝寅等守桥不固,皆处以极法。”己亥,诏英、宝寅免死,除名为民,杨大眼徙营州为兵。以中护军李崇为征南将军、扬州刺史。崇多事产业。征南长史狄道辛琛屡谏不从,遂相纠举。诏并不问。崇因置酒谓琛曰:“长史后必为刺史,但不知得上佐何如人耳。”琛曰:“若万一叨忝,得一方正长史,朝夕闻过,是所愿也。”崇有惭色。

  九月,己亥,魏以司空高阳王雍为太尉,尚书令广阳王嘉为司空。甲子,魏开斜谷旧道。

  冬,十月,壬寅,以五兵尚书徐勉为吏部尚书。勉精力过人,虽文案填积,坐客充满,应对如流,手不停笔。又该综百氏,皆为避讳。尝与门人夜集,客虞暠求詹事五官,勉正色曰:“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可及公事。”时人咸服其无私。

  闰月,乙丑,以临川王宏为司徒、行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沈约为尚书令、行太子少傅,吏部尚书昂昂为右仆射。

  丁卯,魏皇后于氏殂。是时高贵嫔有宠而妒,高肇势倾中外,后暴疾而殂,人皆归咎高氏。宫禁事秘,莫能详也。

  甲申,以光禄大夫夏侯详为尚书左仆射。

  乙酉,魏葬顺皇后于永泰陵。

  十二月,丙辰,丰城景公夏侯详卒。

  乙丑,魏淮阳镇都军主常邕和以城来降。

 
【外国大事记】
 
【南北朝诗词】
奉和平邺应诏诗
[南北朝] 庾信
天策引神兵。
风飞扫邺城。
阵云千里散。
黄河一代清。
 
【其他阅读】
=======
 

公元五百零七年,公元507年,农历丁亥(猪)年,天干五行属火。 北魏正始四年 柔然始平二年 南朝梁天监六年 高昌承平六年

2023年10月17日 20:4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