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2025, 5:44:57 PM 星期六

公元三百七十年,公元370年,农历庚午(马)年,天干五行属金。东晋太和五年; 前凉升平十四年; 代国建国三十三年; 前秦建元六年; 前燕建熙十一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301年-400年    公元三百七十年,公元370年,农历庚午(马)年,天干五行属金。东晋太和五年; 前凉升平十四年; 代国建国三十三年; 前秦建元六年; 前燕建熙十一年






公元三百七十年




公元370年,农历庚午(马)年,天干五行属金

东晋】健康)第七位皇帝晋废帝司马奕太和五年 

年号:太和((366年正月初一-371年371年十一月十五东晋第七位皇帝晋废帝司马奕第一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十二个年号。【晋王朝第二十八个年号】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1.成汉】【2.前赵】【4.后赵


03【汉卢水胡】十六国【前凉】(301年/318年-376年)

前凉】姑臧)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太清八年(东晋升平十四年)

年号:太清(363年八月月--376年),十六国时期前凉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第一个年号,前凉政权第七个年号。


05【慕容鲜卑部落】十六国【前燕】(337年 - 370年十一月国亡)

前燕】邺)第二位皇帝幽帝慕容暐建熙十一年

年号:建熙(360年正月二十五日-370年十一月),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幽帝慕容暐第一个年号,前燕政权第三个年号。


06【氐族】十六国【前秦】(351年—394年)

前秦】长安)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建元六年

年号建元(365年二月至385年七月),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第三个年号,前秦政权第五个年号。


07【鲜卑】【后燕】(384年—407年):北燕天王高云所取代


08【羌,】【后秦】(384年—417年):被东晋太尉刘裕 灭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400年被后秦灭,409年复国,431年被夏国灭


10【氐,】【后凉】(386年—403年):降于后秦


11【鲜卑】【南凉】(397年—414年):降于西秦


12【汉,】【北凉】(397年—460年):降于北魏


13【鲜卑】【南燕】(398年—410年):归于东晋


14【汉,】【西凉】(400年—421年):想袭击北凉,结果全军覆灭,国亡


15【汉,】【北燕】(407年—436年):被北魏  灭


16【匈奴】【大夏】(407年—431年):431年被吐谷浑军队所俘,后解送北魏,432年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灭


【同时期政权】 

李金銀、李弘,鳳凰元年

年号:鳳凰(370年8月-9月),东晋宗教起事领袖李金銀、李弘的年号。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陈留国】第4代陈留王曹恢(363年—378年)

羌族】【后秦】第三任首领姚苌357年姚襄被前秦杀死后,其弟姚苌带领余部降前秦,东晋司马曜太元九年(384年),姚苌抓住机会,正式宣布自己为大将军、大单于以及万年秦王,之后颁布了大赦令,同时改年号为“白雀”。白雀三年(386年)姚苌即位为帝,改年号建初,建国号大秦。

南匈奴】【铁弗匈奴】代来城)第七任君主.刘卫辰(359—391年)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七任君主杨世(360-370年卒)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八任君主杨纂(370-371在位)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三十三年(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

年号:建国(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第一个年号,共使用39年。


2.【慕容吐谷浑部落】④吐谷浑碎奚(351年―371年)

5.【乞伏鮮卑西秦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6年在位)

6.【宇文鲜卑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六任国王.故国原王(钊)(331年 - 371年)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世纪】4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067年
【年代】东晋哀、孝,列国前凉,列国前秦

【在位皇帝】

东晋】第七位皇帝晋废帝司马奕(365年3月31日-372年1月6日在位)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363年八月–376年)

慕容鲜卑部落】【前燕】第二位皇帝幽帝慕容暐(360年--370年)

氐族,】十六国【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357年六月~385年10月16日)

【年号】太和,升平,建国,建熙,建元

【朝代】

晋朝人物东晋(317年至420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公元370年2月12日

农历:370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260年10月28日,波斯历:前253年11月23日,星期:星期五,干支:庚午年 戊寅月 丙子日,属相:马,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六九第7天,儒略日数:1856243

 

【出生名人】

    谢景仁(370年~415年),本名谢裕,字景仁,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太傅谢安的侄孙,罗邑令谢允之子。

 
【逝世名人】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海西公下太和五年(庚午,公元三七零年)

  春,正月,己亥,袁真以梁国内史沛郡硃宪及弟汝南内史斌阴通大司马温,杀之。

  秦王猛遗燕荆州刺史武威王筑书曰:“国家今已塞成皋之险,杜盟津之路,大驾虎旅百万,自轵关取鄴都,金墉穷戍,外无救援,城下之师,将军所监,岂三百弊卒所能支也!”筑惧,以洛阳降,猛陈师受之。燕卫大将军乐安王臧城新乐,破秦兵于石门,执秦将杨猛。

  王猛之发长安也,请慕容令参其军事,以为乡导。将行,造慕容垂饮酒,从容谓垂曰:“今当远别,卿何以赠我,使我睹物思人?”垂脱佩刀赠之。猛至洛阳,赂垂所亲金熙,使诈为垂使者,谓令曰:“吾父子来此,以逃死也。今王猛疾人如仇,谗毁日深;秦王虽外相厚善,其心难知。丈夫逃死而卒不免,将为天下笑。吾闻东朝比来始更悔悟,主、后相尤。吾今还东,故遣告汝;吾已行矣,便可速发。”令疑之,踌躇终日,又不可审覆。乃将旧骑,诈为出猎,遂奔乐安王臧于石门。猛表令叛状,垂惧而出走,及蓝田,为追骑所获。秦王坚引见东堂,劳之曰:“卿家国失和,委身投朕。贤子心不忘本,犹怀首丘,亦各其志,不足深咎。然燕之将亡,非令所能存,惜其徒入虎口耳。且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卿何为过惧而狼狈如是乎!”待之如旧。燕人以令叛而复还,其父为秦所厚,疑令为反间,徙之沙城,在龙都东北六百里。

  臣光曰: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得伍员而克强楚,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王猛知慕容垂之心久而难信,独不念燕尚未灭,垂以材高功盛,无罪见疑,穷困归秦,未有异心,遽以猜忌杀之,是助燕为无道而塞来者之门也,如何其可哉!故秦王坚礼以收燕望,亲之以尽燕情,宠之以倾燕众,信之以结燕心,未为过矣。猛何汲汲于杀垂,至乃为市井鬻卖之行,有如嫉其宠而谗之者,岂雅德君子所宜为哉!

  乐安王臧进屯荥阳,王猛遣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击走之;留羌镇金墉,以辅国司马桓寅为弘农太守,代羌戍陕城而还。

  秦王坚以王猛为司徒,录尚书事,封平阳郡侯。猛固辞曰:“今燕、吴未平,戎车方驾,而始得一城,即受三事之赏,若克殄二寇,将何以加之!”坚曰:“苟不暂抑朕心,何以显卿谦光之美!已诏有司权听所守;封爵酬庸,其勉从朕命!”

  二月,癸酉,袁真卒。陈郡太守硃辅立真子瑾为建威将军,豫州刺史,以保寿春,遣其子乾之及司马爨亮如鄴请命。燕人以瑾为扬州刺史,辅为荆州刺史。

  三月,秦王坚以吏部尚书权翼为尚书右仆射。夏,四月,复以王猛为司徒,录尚书事;猛固辞,乃止。燕、秦皆遣兵助袁瑾,大司马温遣督护竺瑶等御之。燕兵先至,瑶等与战于武丘,破之。南顿太守桓石虔克其南城。石虔,温之弟子也。

  秦王坚复遣王猛督镇南将军杨安等十将步骑六万以伐燕。

  慕容令自度终不得免,密谋起兵,沙城中谪戍士数千人,令皆厚抚之。五月,庚午,令杀牙门孟妫。城大涉圭惧,请自效。令信之,引置左右。遂帅谪戍士东袭威德城,杀城郎慕容仓,据城部署,遣人招东西诸戍,翕然皆应之。镇东将军勃海王亮镇龙城,令将袭之;其弟麟以告亮,亮闭城拒守。癸酉,涉圭因侍直击令,令单马走,其党皆溃。涉圭追令至薛黎泽,擒而杀之,诣龙城白亮。亮为之诛涉圭,收令尸而葬之。

  六月,乙卯,秦王坚送王猛于灞上,曰:“今委卿以关东之任,当先破壶关,平上党,长驱取鄴,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吾当亲督万众,继卿星发,舟车粮运,水陆俱进,卿勿以为后虑也。”猛曰:“臣杖威灵,奉成算,荡平残胡,如风扫叶,愿不烦銮舆亲犯尘雾,但愿速敕所司部置鲜卑之所。”坚大悦。

  秋,七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秦王猛攻壶关,杨安攻晋阳。八月,燕主命太傅上庸王评将中外精兵三十万以拒秦。以秦寇为忧,召散骑侍郎李凤、黄门侍郎梁琛、中书侍郎乐嵩问曰:“秦兵众寡何如?今大军既出,秦能战乎?”凤曰:“秦国小兵弱,非王师之敌;景略常才,又非太傅之比,不足忧也。”琛、嵩曰:“胜败在谋,不在众寡。秦远来为寇,安肯不战!且吾当用谋以求胜,岂可冀其不战而已乎!”不悦。王猛克壶关,执上党太守南安王越,所过郡县,皆望风降附,燕人大震。

  黄门侍郎封孚问司徒长史申胤曰:“事将何如?”胤叹曰:“鄴必亡矣,吾属今兹将为秦虏。然越得岁而吴伐之,卒受其祸。今福德在燕,秦虽得志,而燕之复建,不过一纪耳。”

  大司马温自广陵帅众二万讨袁瑾;以襄城太守刘波为淮南内史,将五千人镇石头。波,隗之孙也。癸丑,温败瑾于寿春,遂围之。燕左卫将军孟高将骑兵救瑾,至淮北,未渡,会秦伐燕,燕召高还。

  广汉妖贼李弘,诈称汉归义侯势之子,聚众万馀人,自称圣王,年号凤凰。陇西人李高,诈称成主雄之子,攻破涪城,逐梁州刺史杨亮。九月,益州刺史周楚遣子琼讨高,又使琼子梓潼太守飏讨弘,皆平之。

  秦杨安攻晋阳,晋阳兵多粮足,久之未下。王猛留屯骑校尉苟长戍壶关,引兵助安攻晋阳。为地道,使虎牙将军张蚝帅壮士数百潜入城中,大呼斩关,纳秦兵。辛巳,猛、安入晋阳,执燕并州刺史东海王庄。太傅评畏猛,不敢进,屯于潞川。冬,十月,辛亥,猛留将军武都毛当戍晋阳,进兵潞川,与慕容评相持。

  壬戌,猛遣将军徐成觇燕军形要,期以日中;及昏而返,猛怒,将斩之。邓羌请之曰:“今贼众我寡,诘朝将战;成,大将也,宜且宥之。”猛曰:“若不杀成,军法不立。”羌固请曰:“成,羌之郡将也,虽违期应斩,羌愿与成效战以赎之。”猛弗许。羌怒,还营,严鼓勒兵,将攻猛。猛问其故,羌曰:“受诏讨远贼;今有近贼,自相杀,欲先除之!”猛谓羌义而有勇,使语之曰:“将军止,吾今赦之。”成既免,羌诣猛谢。猛执其手曰:“吾试将军耳,将军于郡将尚尔,况国家乎!吾不复忧贼矣!”

  太傅评以猛悬军深入,欲以持久制之。评为人贪鄙,鄣固山泉,鬻樵及水,积钱帛如丘陵;士卒怨愤,莫有斗志。猛闻之,笑曰:“慕容评真奴才,虽亿兆之众不足畏,况数十万乎!吾今兹破之必矣。”乃遣游击将军郭庆帅骑五千,夜从间道出评营后,烧评辎重,火见鄴中。燕主惧,遣侍中兰伊让评曰:“王,高祖之子也,当以宗庙社稷为忧,奈何不抚战士而榷卖樵水,专以货殖为心乎!府库之积,朕与王共之,何忧于贫!若贼兵遂进,家国丧亡,王持钱帛欲安所置之!”乃命悉以其钱帛散之军士,且趋使战。评大惧,遣使请战于猛。

  甲子,猛陈于渭源而誓之曰:“王景略受国厚恩,任兼内外,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当竭力致死,有进无退,共立大功,以报国家。受爵明君之朝,称觞父母之室,不亦美乎!”众皆踊跃,破釜弃粮,大呼竞进。

  猛望燕兵之众,谓邓羌曰:“今日之事,非将军不能破勍敌。成败之机,在兹一举,将军勉之!”羌曰:“若能以司隶见与者,公勿以为忧。”猛曰:“此非吾所及也,必以安定太守、万户侯相处。”羌不悦而退。俄而兵交,猛召羌,羌寝弗应。猛驰就许之,羌乃大饮帐中,与张蚝、徐成等跨马运矛,驰赴燕陈;出入数四,旁若无人,所杀伤数百。及日中,燕兵大败,俘斩五万馀人,乘胜追击,所杀及降者又十万馀人,评单骑走还鄴。

  崔鸿曰:邓羌请郡将以挠法,徇私也;勒兵欲攻王猛,无上也;临战豫求司隶,邀君也。有此三者,罪孰大焉!猛能容其所短,收其所长,若驯猛虎,驭悍马,以成大功。《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猛之谓矣。

  秦兵长驱而东,丁卯,围鄴。猛上疏称:“臣以甲子之日,大歼丑类。顺陛下仁爱之志,使六州士庶,不觉易主,自非守迷违命,一无所害。”秦王坚报之曰:“将军役不逾时,而元恶克举,勋高前古。朕今亲帅六军,星言电赴。将军其休养将士,以待朕至,然后取之。”

  猛之未至也,鄴帝剽劫公行,及猛至,远近贴然。号令严明,军无私犯,法简政宽,燕民各安其业,更相谓曰:“不图今日复见太原王!”猛闻之,叹曰:“慕容玄恭信奇士也,可谓古之遗爱矣!”设太牢以祭之。

  十一月,秦王坚留李威辅太子守长安,阳平公融镇洛阳,自帅精锐十万赴鄴,七日而至安阳,宴祖父时故老。猛潜如安阳谒坚,坚曰:“昔周亚夫不迎汉文帝,今将军临敌而弃军,何也?”猛曰:“亚夫前却人主以求名,臣窃少之。且臣奉陛下威灵,击垂亡之虏,譬如釜中之鱼,何足虑也!监国冲幼,鸾驾远临,脱有不虞,悔之何及!陛下忘臣灞上之言邪!”

  初,燕宜都王桓帅众万馀屯沙亭,为太傅评后继,闻评败,引兵屯内黄。坚使邓羌攻信都。丁丑,桓帅鲜卑五千奔龙城。戊寅,燕散骑侍郎馀蔚帅扶馀、高句丽及上党质子五百馀人,夜,开鄴北门,纳秦兵,燕主与上庸王评、乐安王臧、字襄王渊、左卫将军孟高、殿中将军艾朗等奔龙城。辛巳,秦王坚入鄴宫。

  慕容垂见燕公卿大夫及故时僚吏,有愠色。高弼言于垂曰:“大王凭祖宗积累之资,负英杰高世之略,遭值迍厄,栖集外邦。今虽家国倾覆,安知其不为兴运之始邪!愚谓国之旧人,宜恢江海之量,有以慰结其心,以立覆篑之基,成九仞之功,奈何以一怒捐之?愚窃为大王不取也!”垂悦,从之。

  燕主之出鄴也,卫士犹千馀骑,既出城,皆散,惟十馀骑从行;秦王坚使游击将军郭庆追之。时道路艰难,孟高扶侍,经护二王,极其勤瘁,又所在遇盗,转斗而前。数日,行至福禄,依冢解息,盗二十馀人猝至,皆挟弓矢,高持刀与战,杀伤数人。高力极,自度必死,乃直前抱一贼,顿击于地,大呼曰:“男儿穷矣!”馀贼从帝射高,杀之。艾朗见高独战,亦还趋贼,并死。失马步走,郭庆追及于高阳,部将巨武将缚之,曰:“汝何小人,敢缚天子!”武曰:“我受诏追贼,何谓天子!”执以诣秦王坚。坚诘其不降而走之状,对曰:“狐死首丘,欲归死于先人坟墓耳。”坚哀而释之,令还宫,帅文武出降。称孟高、艾朗之忠于坚,坚命厚加敛葬,拜其子为郎中。

  郭庆进至龙城,太傅评奔高句丽,高句丽执评,送于秦。宜都王桓杀镇东将军勃海王亮,并其众,奔辽东。辽东太守韩稠,先已降秦,桓至,不得入,攻之,不克。郭庆遣将军硃嶷击之,桓充众单走,嶷获而杀之。

  诸州牧守及六夷渠帅尽降于秦,凡得郡百五十七,户二百四十六万,口九百九十九万。以燕宫人、珍宝分赐将士。下诏大赦曰:“朕以寡薄,猥承休命,不能怀远以德,柔服四维,至使戎车屡驾,有害斯民,虽百姓之过,然亦朕之罪也。其大赦天下,与之更始。”

  初,梁琛之使秦也,以侍辇苟纯为副。琛每应对,不先告纯;纯恨之,归,言于燕主曰:“琛在长安,与王猛甚亲善,疑有异谋。”琛又数称秦王坚及王猛之美,且言秦将兴师,宜为之备。已而秦果伐燕,皆如琛言,乃疑琛知其情。及慕容评败,遂收琛系狱。秦王坚入鄴而释之,除中书著作郎,引见,谓之曰:“卿昔言上庸王、吴王皆将相奇材,何为不能谋画,自使亡国?”对曰:“天命废兴,岂二人所能移也!”坚曰:“卿不能见几而作,虚称燕美,忠不自防,返为身祸,可谓智乎?”对曰:“臣闻‘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如臣愚暗,实所不及。然为臣莫如忠,为子莫如孝,自非有一至之心者,莫能保忠孝之始终。是以古之烈士,临危不改,见死不避,以徇君亲。彼知几者,心达安危,身择去就,不顾家国,臣就使知之,尚不忍为,况非所及邪!”

  坚闻悦绾之忠,恨不及见,拜其子为郎中。

  坚以王猛为使持节、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牧,镇鄴,进爵清河郡侯,悉以慕容评第中之物赐之。赐杨安爵博平县侯;以邓羌为使持节、征虏将军、安定太守,赐爵真定郡侯;郭庆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镇蓟,赐爵襄城侯。其馀将士封赏各有差。

  坚以京兆韦钟为魏郡太守,彭豹为阳平太守;其馀州县牧、守、令、长,皆因旧而授之。以燕常山太守申绍为散骑侍郎,使与散骑侍郎京兆韦儒俱为绣衣使者,循行关东州郡,观省风俗,劝课农桑,振恤穷困,收葬死亡,旌显节行,燕政有不便于民者,皆变除之。

  十二月,秦王坚迁慕容及燕后妃、王公、百官并鲜卑四万馀户于长安。

  王猛表留梁琛为主簿,领记室督。它日,猛与僚属宴,语及燕朝使者,猛曰:“人心不同。昔梁君至长安,专美本朝;乐君但言桓温军盛;郝君微说国弊。”参军冯诞曰:“今三子皆为国臣,敢问取臣之道何先?”猛曰:“郝君知几为先。”诞曰:“然则明公赏丁公而诛季布也。”猛大笑。

  秦王坚自鄴如枋头,宴父老,改枋头为永昌,复之终世。甲寅,至长安,封慕容为新兴侯;以燕故臣慕容评为给事中,皇甫真为奉车都尉,李洪为驸马都尉,皆奉朝请。李邽为尚书,封衡为尚书郎,慕容德为张掖太守,燕国平睿为宣威将军,悉罗腾为三署郎。其馀封授各有差。衡,裕之子也。

  燕故太史黄泓叹曰:“燕必中兴,其在吴王乎!恨吾老,不及见耳!”汲郡赵秋曰:“天道在燕,而秦灭之。不及十五年,秦必复为燕有。”

  慕容桓之子凤,年十一,阴有复仇之志。鲜卑、丁零有气干者,皆倾身与之交结。权翼见而谓之曰:“儿方以才望自显,勿效尔父不识天命!”凤厉色曰:“先王欲建忠而不遂,此乃人臣之节;君侯之言,岂奖劝将来之义乎!”翼改容谢之,言于秦王坚曰:“慕容凤忼慨有才器,但狼子野心,恐终不为人用耳。”

  秦省雍州。

  是岁,仇池公杨世卒,子纂立,始与秦绝。叔父武都太守统与之争国,起兵相攻。


【公元三百七十大事记】

前秦灭前燕
  由于前燕政权政以贿成,前秦建元六年(370)四月,苻坚任命司徒王猛为统帅,率杨安、张蚝、邓羌等十将,步骑六万人,东征前燕。六月出关中。七月,王猛亲率秦军主力攻壶关(今山西长治东南),并命杨安北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南晋源镇)。八月,王猛攻下壶关。九月,王猛引兵助杨安攻取晋阳。这时,前燕统帅太傅慕容评集中精兵三十万驻扎在潞川(今蜀漳河)。王猛进兵,与慕容评相持。慕容评以王猛悬军深入,欲以持久战制之,但慕容评性情贪鄙,专爱聚敛财物,三军皆无斗志。于是王猛派骑兵乘夜从小道绕到燕军后方,烧毁燕军辎重。当时火光冲天,燕王慕容暐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也能望见,急得派人去责备慕容评贪财怕死,慕容评只好出战。结果燕军大败,死五万多人。秦军乘胜追击,降者十万余人。这样,燕军主力三十万就轻易地被王猛消灭。王猛从潞州挥军东进,秦王苻坚亲率精锐十万协助王猛攻邺城。十一月,慕容暐仅率数十骑逃出邺城,但被秦兵追获。苻坚进入邺城,收取前燕的户口册,计有郡一百五十七、县一千五百七十九、户二百四十五万八千九百六十九、口九百九十八万七千九百三十五,又迁徒燕王慕容暐及王公以下的鲜卑人四万余口到长安。王猛东征取得完全胜利。前燕自西晋太康六年(285)慕容暐统一部落,至是年慕容暐为苻坚所灭凡四世,八十五年。自前燕元玺元年(352)慕容暐杀冉闵入主中原以来,至是年慕容暐失国,凡十九年。

 

秦燕壶关之战
  前秦建元六年(370)六月,苻坚派遣王猛率军六万东征前燕。出发前,苻坚对王猛说,应当先破壶关(今山西长治东南)、平上党(今山西长子西)。然后长驱直入燕都邺城。七月,王猛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壶关,并命杨安出击晋阳。八月,王猛攻克壶关,俘虏燕上党太守安南王慕容越。王猛军队所到郡县纷纷归附,燕军太守安南王慕容越。王猛军队所到郡县纷纷归附,燕军大为震动。壶关之战的胜利,为前秦灭燕奠定了基础。
  
秦兵破邺
  继壶关、晋阳、潞川之捷后,王猛领秦军乘胜前进。前秦建元六年(370)十月二十六日,王猛军包围邺城。十一月七日夜,邺城中的前燕散骑侍郎余蔚率五百余人降秦,打开了邺城北门,秦军顺利入城。燕王慕容暐与太傅慕容评得知邺城已破,遂与安乐王慕容臧、定襄王慕容渊、左卫将军孟高等仓惶出逃,欲奔和龙(今辽宁朝阳)。十一月十日,秦王苻坚入邺宫。然后派部下追击燕军,擒获燕王慕容暐等。太傅慕容评欲奔高句丽(国名,今辽宁新宾境),被高句丽俘虏,押送至秦。十二月,秦王苻坚徒慕容暐及燕国后妃、王公百官及鲜卑四万余户回长安。

 

降燕晋臣袁瑾征晋
  前燕建熙十年(370)二月,降燕晋臣袁真卒。前燕任命其子袁瑾为扬州刺史,朱辅为荆州刺史。三月,前燕、前秦派兵助袁瑾进攻东晋,晋大司马桓温派督护竺瑶等迎战。两军战于武丘(今河南沈丘),袁瑾大败。

 

慕容令叛变
  王猛将要进攻前燕,向苻坚请求将慕容垂之子慕容令为随行参军。贿赂慕容垂的亲信金熙,让他诈称慕容垂的使者,由长安到慕容令处密告令说:“王猛嫉人如仇,对我们谗毁日深,秦王虽然表面上厚待我们,其心实在难知,大丈夫逃死而不能免,将为天下人耻笑。”金熙还慌称慕容垂准备东还前燕,劝慕容令赶快动身。慕容令不知是王猛离间之计,犹豫未决。最后假装外出狩猎,率领旧部,直奔石门的前燕乐安王慕容臧。于是王猛上表苻坚,说慕容令叛秦归燕。慕容垂因恐惧而出走,被秦兵追回,但秦王苻坚没有怪罪,待之如初。而慕容令的处境极为不妙,前燕因他是叛逃复归者,其父又被前秦优待,怀疑慕容令的复归是为前秦作间谍,故将慕容令发配沙城(位于龙城东北六百里处,龙城今辽宁朝阳)。慕容令被远徒沙城后,自度终难免死,就密谋想兵。沙城戍兵数千人,慕容令都加以安抚。前燕建熙十年(370)五月,慕容令杀牙门孟妫,城人涉圭恐惧,请求为慕容令效力,被慕容令引为随从。于是慕容令率领戊兵袭取威德城(今沙城以东),杀城郎落成容仓,并招抚城中士兵。慕容令准备袭击镇守龙城的镇东将军、勃海王慕容亮,慕容亮据城固守。但此时涉圭倒弋,杀了慕容令,慕容令部溃散。慕容令从燕弃秦以避死,从秦返燕以求生,结果反落得身败名裂。

 

前秦杨安攻晋阳
  前秦建元六年(370)七月,王猛命令将军杨安攻晋阳,因晋阳兵多粮足,久攻不下。九月,王猛引兵助杨安进攻。前秦军队从城外向城中挖通地道,秦虎牙将军张蚝率领百名壮士潜入城内,同前燕军队展开激战,最后打败了燕军。九月十日,王猛、杨安率大军进入晋阳城,俘获燕并州刺史东海王慕容庄。

 

王猛赦徐成
  前秦建元六年(370)十月,秦军占领燕晋阳城后,王猛留将军当戍守晋阳,亲率大军进至潞川,与屯兵潞州的燕军统帅慕容评相持。十月二十一日,王猛派将军徐成察看燕军情形,命令他正午返回军中,但徐成直到黄昏才返回,王猛大怒,欲将徐成就地正法。将军邓羌为徐成求情道:如今敌众我寡,徐成是一员大将,应该受到宽恕。王猛认为如不杀徐成,军法难立。邓羌再三替徐成求情,并愿与徐成效力,决战以赎罪。王猛仍不答应。邓羌遂被激怒,他回到自己军营之中,率领军队进攻王猛。王猛见此情形,问其缘故。邓羌说:奉秦王命讨伐远贼鲜卑,如今却有近贼,欲自相残杀,所以震中要先除近贼。王猛以邓羌既勇又重义气,便派人告诉邓羌,同意赦免徐成,请邓羌退兵。于是,邓羌退兵,徐成得免。邓羌向王猛谢罪,王猛执其手说:“我只是想考验你,你对郡将还能如此关心,何况对于国家呢!我不再担心远贼了。”嗣后,邓羌、徐成果然英勇杀敌,为秦灭燕立了大功。

 

王猛激邓羌
  前秦建元六年(370)十月二十三日,秦燕两军在潞川决战。王猛远眺燕军兵营,只见燕军人多势众,便激励将军邓羌道:“只有邓将军才能击破劲敌,成败之机,在此一举,希望将军自勉”。邓羌回答道:“如果能让我当司隶校尉,我就出兵交战”。王猛说:“这事情我不能决定。”邓羌很不高兴,没有出战。过了不久,两军相交,王猛着急,亲自骑马到邓羌帐中,答应邓羌的要求。邓羌遂与交军张蚝、徐成等跨马运矛,直驱前燕军中。邓羌英勇捕击,左右开弓,旁若无人。不一会就杀伤燕军数百人。到正午时分,燕兵被杀得大败,损失五万余人。邓羌率军乘胜追击,又杀伤燕军十多万人。燕军主力损失殆尽,前燕统帅慕容评只得单骑逃回邺城。

 

王猛治关东
  前秦建元六年(370)十月二十六日,前秦取得潞川之捷后,长驱直捣燕都邺城。十一月七日,王猛入邺城,他针对当时邺城治安混乱,盗劫猖獗的状况,一方面严明号令,严禁士兵侵犯邺城百姓;另一方面又简法宽政,使百姓安居乐业。一度骚乱的邺城,迅速恢复了秩序。十二月,苻坚命王猛为使持节、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牧、留镇邺城,负责关东地区事务。王猛继续在关东地区推行教化,劝课农桑,并将燕国的苛政一律废除。又令各郡县选贤能之士,充当六州守令。由于王猛的简法宽政,关东迅速安定。

 

李弘等起事
  广汉(今四川)有人假托李弘之名起事。李弘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转世后的诸多化名之一。从东晋永昌元年(322)到隋大业十年(614)近三百年中,在东起今山东,西至四川、陕西、西北及于今甘肃成县,南到安徽、河南、湖北的广大地区,都有人假托李弘名义,领导农民起事。见诸史籍的共有九次,这次广汉李弘起事发生于东晋太和五年(370)八月,聚众万人,自称圣王,建年号为凤凰。九月,晋益州刺史周楚遣其孙子周讨平了这次起事。

 

李高起事
  东晋太和五年(370)八月,陇西(今甘肃)人李高自称是成汉王李雄之子,攻破涪城县(今四川三台西北),驱逐梁州刺使杨亮。九月,益州刺史周楚派子周琼讨伐李高,平息了李高起事。

 

【外国大事记】

     公元370年,希帕蒂娅诞生在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她的父亲西翁是一位知名的学者、数学教授,在著名的亚历山大博物院从事科研和讲学工作。

 

【魏晋诗词】

[魏晋] 陆机
物情竞纷纭。
至理自宜贯。
达观傥不融。
居然见真(赝贝=月)

 
【其他阅读】
=======
 
 
2023年9月8日 15:52
浏览量:0
收藏

提示

成功加入收藏夹!
收藏夹内共有 0 篇文章, 0 个产品

提示

你已收藏了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