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二十年,公元320年,农历庚辰(龙)年,天干五行属金。成汉[玉衡]十年 前赵[光初]三年 东晋[大兴]三年 前凉[建兴]八年 句渠知[平赵]元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301年-400年    公元三百二十年,公元320年,农历庚辰(龙)年,天干五行属金。成汉[玉衡]十年 前赵[光初]三年 东晋[大兴]三年 前凉[建兴]八年 句渠知[平赵]元年






公元三百二十年




公元320年,农历庚辰(龙)年,天干五行属金

东晋】健康)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大(太)兴三年

年号大(太)兴(318年4月26日.农历三月初十.丙辰日-321年)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第二个年号,称帝后第一个年号,东晋政权第二个年号。【晋王朝第十八个年号】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南匈奴】十六国【前赵长安)汉赵末帝刘曜光初三年

年号光初(或作佐初318年十月~329年八月),十六国前赵第四任皇帝少主刘曜第一个年号,前赵政权第九个年号

【巴氐族】【成汉】成都)十六国成汉政权成武帝李雄玉衡十年

年号:玉衡(311年―334年),十六国成汉开国皇帝成武帝李雄的第三个年号,称帝第二个年号,成汉政权第三个年号,

卢水胡】【前凉】凉州)第二任位君主'凉州刺史.西平郡公'张寔 建兴八年(永安七年)

年号:永安(314年─320年)十六国前凉第二任位君主张寔第一个年号,前凉政权第一个年号。沿用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建兴)。

卢水胡】【前凉】凉州)第三任位君張茂永元元年建兴八年)六月即位)

年号永元(320年六月—324年四月)十六国前凉第三任位君主張茂年号,前凉政权第二个年号。沿用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建兴)。

【同时期政权】 

陈留国】第2代陈留王曹过(302年--326年在位) 曹奂之子

【秦州】西晋宗室大臣.司马保建康元年(四月建元.东晋319年--320年5月.五月在位,天水市.古称秦州,中国甘肃省下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年号建康(319年四月--320年五月)东晋秦州割据政权南阳王司马保..自立年号。

】【后赵】襄国)大赵天王石勒 (319年~333年8月17日在位)319年十一月,自称大赵天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

羌族】【后秦】政权奠基人,姚弋仲(生卒280年~352年))

南匈奴铁弗匈奴】朔方)第三任君主刘虎(刘乌路孤)(309—341年在位‌)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二任君主杨难敌(317-334在位)

氐族】【前秦】【氐族人~苻洪前秦政权奠基人,略阳郡氐族首领,310年,汉国皇帝刘聪派遣使者任命苻洪为平远将军,苻洪不肯接受汉国的官职,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郡公。 (310年-350年在位)

巴氐族】【大秦】天王句渠知.平赵元年(六月建元七月亡)

年号平赵(320年六月--七月),十六国初期前赵境内民变领袖句渠知年号。

鲜卑族

代国】鲜卑代国第四任君主拓跋郁律,拓跋猗迤之弟拓跋弗的儿子(316-321年)

【慕容吐谷浑部落】②慕容吐延(317年―329年在位)慕容吐谷浑长子

慕容鲜卑部落,】自称>鲜卑大单于慕容廆(285年~307年-333年在位)

段部鲜卑(徒何)】都城会支)段部鲜卑第七任首领段末柸(318--325年在位)(河北迁安县)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五任国王.美川王(乙弗利)(300年-331年在位)

 
【世纪】4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017年
【年代】 晋愍、成,列国。汉,列国前凉

【在位皇帝】

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317年4月6日 -323年1月3日在位)(317年称晋王,318年4月26日称帝)

南匈奴】十六国【前赵长安)中山王刘曜(318-329年在位)

氐族十六国【成汉开国皇帝成武帝李雄(304年~334年在位)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第二任位君主张寔(314五月--320年)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第三任位君張茂(320年六月—324年四月在位)

【年号】玉衡,光初,大兴,建兴,平赵。

【朝代】

晋朝】【人物东晋(317年至420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公元320年1月27日

农历:320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311年3月28日,波斯历:前303年11月6日,星期:星期三,干支:庚辰年 丁丑月 丁酉日,属相:龙,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8日小寒 1月23日大寒,数九:四九第8天,儒略日数:1837964

 

【出生名人】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大臣、政治家。 太常谢裒之子,镇西将军谢尚堂弟。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追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曾父:谢缵,授典农中郎将,(214--282年),字伯登,陈郡谢氏开基始祖。
祖父:谢衡,担任国子博士,历任国子祭酒、散骑常侍。
父亲:谢裒,东晋元帝的吏部尚书。
长子:谢瑶,东晋大臣
次子:谢琰,东晋佐郎,迁秘书丞、散骑常侍、侍中
孙子:谢澹,谢璞(谢瑶子)
孙子:谢混(谢琰子)

     司马昱,(320年-372年9月12日),字道万,祖籍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东晋第八位皇帝(372年1月6日-9月12日在位),晋元帝司马睿幼子,晋明帝司马绍异母弟,母为简文宣太后郑阿春。。太和六年十一月(372年1月),桓温改立司马昱为帝。在位仅八个月后,因忧愤而崩,终年五十三岁。谥号简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高平陵。主要作品:文集五卷。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晋元帝司马睿

母亲:简文宣太后郑阿春
同辈
同母兄
琅玡悼王司马焕,

世系:司马防司马懿→司马伷→司马觐→司马睿→司马昱

 

【逝世名人】

    索袭(?--320年),字伟祖,敦煌人,十六国时期河西名儒,精通阴阳之术,著有天文、地理方面的著作数十篇。
   张寔(271年~320年),字安逊,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省平凉市)人,凉武王张轨之子,前凉第二位君主(314年~320年)。
    司马保(296年~320年),字景度,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宗室大臣。高密文献王司马泰之孙,南阳王司马模之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侄。
   孔衍(268-320),衍一作演。晋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东)人,字舒元。孔子二十二世孙。少好学,年十二,能通《诗》、《书》。避地江东,安东将军司马睿引为参军,专掌记室。元帝初立,与庾亮俱补中书郎,领太子中庶子。时庶事草创,朝仪轨制多予匡正,元帝、明帝并亲爱之。王敦专权,恶其不利己,出为广陵太守。郡毗邻后赵,犹教诱后进,不因戎务废学。视职一月,卒于官。撰述百万言,今佚。

     周访,(260年~320年),字士达。本籍汝南郡安城县(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后移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省九江市)。晋朝名将。太兴三年(320年),周访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获赠征西将军,谥号为壮。

【家族成员】
祖父:周纂,三国吴国时官至威远将军。
父亲:周敏,官至左中郎将。
【子辈】
长子:周抚,官至益州刺史、镇西将军,封建城县公,卒赠征西将军,谥号“襄”。
次子:周光,官至寻阳太守,封曲江县男。
女儿:周氏,嫁太尉陶侃之子陶曕。
【孙辈】
孙子
1.周楚,周抚之子,袭封建城县公,官至益州刺史、冠军将军。谥号“定”。
2.周仲孙,周光之子,官至光禄勋。
曾孙:周琼,周楚之子,官至梁州刺史、建武将军,领西戎校尉。
玄孙:周虓,官至梓潼太守,后力屈降于前秦。卒赠龙骧将军、益州刺史。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中宗元皇帝中太兴三年(庚辰,公元三二零年)

  春,正月,曜攻陈仓,王连战死,杨曼奔南氐。曜进拔草壁,路松多奔陇城;又拔阴密。晋王保惧,迁于桑城。曜还长安,以刘雅为大司徒。

  张春谋奉晋王保奔凉州,张遣其将阴监将兵迎之,声言翼卫,其实拒之。

  段末柸攻段匹磾,破之。匹磾谓邵续曰:“吾本夷狄,以慕义破家。君不忘久要,请相与共击末柸。”续许之。遂相与追击末杯,大破之。匹磾与弟文鸯攻蓟。后赵王勒知续势孤,遣中山公虎将兵围厌次,孙苌攻续别营十一,皆下之。二月,续自出击虎,虎伏骑断其后,遂执续,使降其城。续呼兄子竺等谓曰:“吾志欲报国,不幸至此。汝等努力奉匹磾为主,勿有贰心!”匹磾自蓟还,未至厌次,闻续已没,众惧而散,复为虎所遮。文鸯以亲兵数百力战,始得入城,与续子缉、兄子存、竺等婴城固守。虎送续于襄国,勒以为忠,释而礼之,以为从事中郎。因下令:“自今克敌,获士人,毋得擅杀,必生致之。”

  吏部郎刘胤闻续被攻,言于帝曰:“北方籓镇尽矣,惟馀邵续而已;如使复为石虎所灭,孤义士之心,阻归本之路。愚谓宜发兵救之。”帝不能从。闻续已没,乃下诏以续位任授其子缉。

  赵将尹安、宋始、宋恕、赵慎四军屯洛阳,叛,降后赵。后赵将石生引兵赴之;安等复叛,降司州刺史李矩。矩使颍川太守郭默将兵入洛。石生虏宋始一军,北渡河。于是河南之民皆相帅归矩,洛阳遂空。

  三月,裴嶷至建康,盛称慕容廆之威德,贤俊皆为之用,朝廷始重之。帝谓嶷曰:“卿中朝名臣,当留江东,朕别诏龙骧送卿家属。”嶷曰:“臣少蒙国恩,出入省闼,若得复奉辇毂,臣之至荣。但以旧京沦没,山陵穿毁,虽名臣宿将,莫能雪耻,独慕容龙骧竭忠王室,志除凶逆,故使臣万里归诚。今臣来而不返,必谓朝廷以其僻陋而弃之,孤其向义之心,使懈体于讨贼,此臣之所甚惜,是以不敢徇私而忘公也。”帝曰:“卿言是也。”乃遣使随嶷拜廆安北将军、平州刺史。

  闰月,以周顗为尚书左仆射。

  晋王保将张春、杨次与别将杨韬不协,劝保诛之,且请击陈安;保皆不从。夏,五月,春,次幽保,杀之。保体肥大,重八百斤,喜睡,好读书,而暗弱无断,故及于难。保无子,张春立宗室子瞻为世子,称大将军。保众散,奔凉州者万馀人。陈安表于赵主曜,请讨瞻等。曜以安为大将军,击瞻,杀之;张春奔枹罕。安执杨次,于保柩前斩之,因以祭保。安以天子礼葬保于上邽,谥曰元王。

  羊鉴讨徐龛,顿兵下邳,不敢前。蔡豹败龛于檀丘,龛求救于后赵。后赵王勒遣其将王伏都救之,又使张敬将兵为之后继。勒多所邀求,而伏都淫暴,龛患之。张敬至东平,龛疑其袭己,乃斩伏都等三百馀人,复来请降。勒大怒,命张敬据险以守之。帝亦恶龛反覆,不受其降,敕鉴、豹以时进讨。鉴犹疑惮不进,尚书令刁协劾奏鉴,免死除名,以蔡豹代领其兵。王导以所举失人,乞自贬,帝不许。

  六月,后赵孔苌攻段匹磾,恃胜而不设备,段文鸯袭击,大破之。

  京兆人刘弘客居凉州天梯山,以妖术惑众,从受道者千馀人,西平元公张寔左右皆事之。帐下阎涉、牙门赵卬,皆弘乡人,弘谓之曰:“天与我神玺,应王凉州。”涉、卬信之,密与寔左右十馀人谋杀寔,奉弘为主。寔弟茂知其谋,请诛弘。寔令牙门将史初收之,未至,涉等怀刃而入,杀寔于外寝。弘见史初至,谓曰:“使君已死,杀我何为!”初怒,截其舌而囚之,轘于姑臧市,诛其党与数百人。左司马阴元等以寔子骏尚幼,推张茂为凉州刺史、西平公,赦其境内,以骏为抚军将军。

  丙辰,赵将解虎及长水校尉尹车谋反,与巴酋句徐、库彭等相结;事觉,虎、车皆伏诛。赵主曜囚徐、彭等五十馀人于阿房,将杀之;光禄大夫游子远谏曰:“圣王用刑,惟诛元恶而已,不宜多杀。”争之,叩头流血。曜怒,以为助逆而囚之;尽杀徐、彭等,尸诸市十日,乃投于水。于是巴众尽反,推巴酋句渠知为主,自称大秦,改元曰平赵。四山氐、羌、巴、羯应之者三十馀万,关中大乱,城门昼闭。子远又从狱中上表谏争,曜手毁其表曰:“大荔奴,不忧命在须臾,犹敢如此,嫌死晚邪!”叱左右速杀之。中山王雅、郭汜、硃纪、呼延晏等谏曰:“子远幽囚,祸在不测,犹不忘谏争,忠之至也。陛下纵不能用,奈何杀之!若子远朝诛,臣等亦当夕死,以彰陛下之过,天下将皆舍陛下而去,陛下谁与居乎!”曜意解,乃赦之。

  曜敕内外戒严,将自讨渠知。子远又谏曰:“陛下诚能用臣策,一月可定,大驾不必亲征也。”曜曰:“卿试言之。”子远曰:“彼非有大志,欲图非望也,直畏陛下威刑,欲逃死耳。陛下莫若廊然大赦,与之更始;应前日坐虎、车等事,其家老弱没入奚官者,皆纵遣之,使之自相招引,听其复业。彼既得生路,何为不降!若其中自知罪重,屯结不散者,愿假臣弱兵五千,必为陛下枭之。不然,今反者弥山被谷,虽以天威临之,恐非岁月可除也。”曜大悦,即日大赦,以子远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雍、秦征讨诸军事。子远屯于雍城,降者十馀万;移军安定,反者皆降。惟句氏宗党五千馀家保于阴密,进攻,灭之,遂引兵巡陇右。先是氐、羌十馀万落据险不服,其酋虚除权渠自号秦王。子远进造其壁,权渠出兵拒之,五战皆败。权渠欲降,其子伊馀大言于众曰:“往者刘曜自来,犹无若我何,况此偏师,何谓降也!”帅劲卒五万,晨压子远垒门。诸将欲击之,子远曰:“伊馀勇悍,当今无敌,所将之兵,复精于我。又其父新败,怒气方盛,其锋不可当也,不如缓之,使气竭而后击之。”乃坚壁不战。伊馀有骄色,子远伺其无备,夜,勒兵蓐食,旦,值大风尘昏,子远悉众出掩之,生擒伊馀,尽俘其众。权渠大惧,被发、B133面请降。子远启曜,以权渠为征西将军、西戎公,分徙伊馀兄弟及其部落二十馀万口于长安。曜以子远为大司徒、录尚书事。

  曜立太学,选民之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择儒臣以教之。作酆明观及西宫,起陵霄台于滈池,又于霸陵西南营寿陵。侍中乔豫、和苞上疏谏,以为:“卫文公承乱亡之后,节用爱民,营建宫室,得其时制,故能兴康叔之业,延九百之祚。前奉诏书营酆明观,市道细民咸讥其奢曰:‘以一观之功,足以平凉州矣!’今又欲拟阿房而建西宫,法琼台而起陵霄,其为劳费,亿万酆明;若以资军旅,乃可兼吴、蜀而壹齐、魏矣!又闻营建寿陵,周围四里,深三十五丈,以铜为椁,饰以黄金;功费若此,殆非国内之所能办也。秦始皇下锢三泉,土未干而发毁。自古无不亡之国、不掘之墓,故圣王之俭葬,乃深远之虑也。陛下奈何于中兴之日,而踵亡国之事乎!”曜下诏曰:“二侍中恳恳有古人之风,可谓社稷之臣矣。其悉罢宫室诸役,寿陵制度,一遵霸陵之法。封豫安昌子,苞平舆子,并领谏议大夫;仍布告天下,使知区区之朝,欲闻其过也。”又省酆水囿以与贫民。

  祖逖将韩潜与后赵将桃豹分据陈川故城,豹居西台,潜居东台,豹由南门,潜由东门,出入相守四旬,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状,使千馀人运上台,又使数人担米,息于道。豹兵逐之,弃担而走。豹兵久饥,得米,以为逖士众丰饱,益惧。后赵将刘夜堂以驴千头运粮馈豹,逖使韩潜及别将冯铁邀击于汴水,尽获之。豹宵遁,屯东燕城,逖使潜进屯封丘以逼之。冯铁据二台,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土渐蹙。

  先是,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互相攻击,逖驰使和解之,示以祸福,遂皆受逖节度。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新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河上诸坞,先有任子在后赵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坞主皆感恩,后赵有异谋,辄密以告,由是多所克获,自河以南,多叛后赵归于晋。

  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逖牙门童建杀新蔡内史周密,降于后赵,勒斩之,送首于逖,曰:“叛臣逃吏,吾之深仇,将军之恶,犹吾恶也。”逖深德之,自是后赵人叛归逖者,逖皆不纳,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

  八月,辛未,梁州刺史周访卒。访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知王敦有不臣之心,私常切齿。敦由是终访之世,未敢为逆。敦遣从事中郎郭舒监襄阳军,帝以湘州刺史甘卓为梁州刺史,督沔北诸军事,镇襄阳。舒既还,帝征为右丞;敦留不遣。

  后赵王勒遣中山公虎帅步骑四万击徐龛,龛送妻子为质,乞降,勒许之。蔡豹屯卞城,石虎将击之,豹退守下邳,为徐龛所败。虎引兵城封丘而旋,徙士族三百家置襄国崇仁里,置公族大夫以领之。

  后赵王勒用法甚严,讳“胡”尤峻。宫殿既成,初有门户之禁。有醉胡乘马,突入止车门。勒大怒,责宫门小执法冯翥。翥惶惧忘讳,对曰:“向有醉胡,乘马驰入,甚呵御之,而不可与语。”勒笑曰:“胡人正自难与言。”怒而不罪。

  勒使张宾领选,初定五品,后更定九品。命公卿及州郡岁举秀才、至孝、廉清、贤良、直言、武勇之士各一人。

  西平公张茂立兄子骏为世子。

  蔡豹既败,将诣建康归罪,北中郎将王舒止之。帝闻豹退,遣使收之。舒夜以兵围豹,豹以为它寇,帅麾下击之;闻有诏,乃止。舒执豹送建康,冬,十月,丙辰,斩之。

  王敦杀武陵内史向硕。帝之始镇江东也,敦与从弟导同心翼戴,帝亦推心任之,敦总征讨,导专机政,群从子弟布列显要,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后敦自恃有功,且宗族强盛,稍益骄恣,帝畏而恶之。乃引刘隗、刁协等以为腹心,稍抑损王氏之权,导亦渐见疏外。中书郎孔愉陈导忠贤,有佐命之勋,宜加委任;帝出愉为司徒左长史。导能任真推分,澹如也,有识皆称其善处兴废。而敦益怀不平,遂构嫌隙。

  初,敦辟吴兴沈充为参军,充荐同郡钱凤于敦,敦以为铠曹参军。二人皆巧谄凶狡,知敦有异志,阴赞成之,为之画策。敦宠信之,势倾内外。敦上疏为导讼屈,辞语怨望。导封以还敦,敦复遣奏之。左将军谯王承,忠厚有志行,帝亲信之。夜,召承,以敦疏示之,曰:“王敦以顷年之功,位任足矣;而所求不已,言至于此,将若之何?”承曰:“陛下不早裁之,以至今日,敦必为患。”

  刘隗为帝谋,出心腹以镇方面。会敦表以宣城内史沈充代甘卓为湘州刺史,帝谓承曰:“王敦奸逆已著,朕为惠皇,其势不远。湘州据上流之势,控三州之会,欲以叔父居之,何如?”承曰:“臣奉承诏命,惟力是视,何敢有辞!然湘州经蜀寇之馀,民物凋弊,若得之部,比及三年,乃可即戎;苟未及此,虽复灰身,亦无益也。”十二月,诏曰:“晋室开基,方镇之任,亲贤并用,其以谯王承为湘州刺史。”长沙邓骞闻之,叹曰:“湘州之祸,其在斯乎!”承行至武昌,敦与之宴,谓承曰:“大王雅素佳士,恐非将帅才也。”承曰:“公未见知耳,铅刀岂无一割之用!”敦谓钱凤曰:“彼不知惧而学壮语,足知其不武,无能为也。”乃听之镇。时湘土荒残,公私困弊,承躬自俭约,倾心绥抚,甚有能名。

  高句丽寇辽东,慕容仁与战,大破之,自是不敢犯仁境。


【公元三百二十年大事记】

巴人反赵
  前赵光初三年(320)六月,前赵解虎及长水校尉尹车谋反,与巴酋句除、库彭相结。赵主刘曜击杀解、尹,并暴句、库五十八人尸十日,后投于水,于是巴众尽反,推巴酋句渠知为主,自称大秦,改元平赵,周围氐、羌、巴、羯响应者三十八万,关中大乱,城门昼闭。赵光禄大夫游子远上谏,劝刘曜宽待巴人,使其自相招引,并自荐率军征服顽抗不顺者。刘曜即以子远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雍秦征讨诸军事。子远很快收降十余万众,惟句氏宗党五千家保于阴密(今甘肃泾川南)子远遂进军攻灭之。随后击败伊余五万精兵,征服氏,羌首领虚除权渠(自号秦王)。刘曜以权渠为征西将军、西戎公;分徒伊余兄弟及其部落二十余万于长安。游子远因功升任大司徒、录尚书事。

 

刘曜立太学、罢营建
  前赵光初三年(320)六月,游子远收降巴人,招附氐羌后,刘曜正式下令设置太学。选择优异之民一千五百人,以儒臣教导,曜同时又兴作酆明观、西宫、陵霄台及寿陵,侍中乔豫、和苞上疏,以为建造奢华浪费,比之为亡国之事。曜即罢营建诸役,寿陵减制。曜又将酆水(今陕西渭水流域)两岸养畜禽兽园地分给贫民。

 

石勒粗定纲纪
  后赵王石勒立国后,用法甚严。因勒系羯胡,所以讳“胡”字尤峻。后赵二年(320)八月,有一醉胡乘马入闯止东门,当时宫殿修成,有门户之禁,石勒闻之大怒,严责宫门小执法冯翥。翥惶惧忘讳,对石勒说:“向有醉胡,乘马驰入,甚呵御之,而不可与语。”石勒听后,笑曰:“胡人正自难与言。”恕而不罪。又命张宾掌管选举法,先制定五品,旋改为九品。下令公卿及州郡每年举荐秀才、至孝、廉清、贤良、直言、武勇之士各一人。至此,后赵立国,粗有纲纪。

 

孔衍卒
  孔衍字舒字元,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二世孙。少年好学。十二岁能通《诗》、《书》。后至江东,司马睿引为安东参军,专掌记室,与庾亮均补中书郎,又为(明帝)太子中庶子。当时庶事草创,孔衍经学深博,又练识旧典,参与制定朝仪轨制,深得晋元、明二帝亲信。王敦专权,衍私下劝太子“博延朝彦,搜扬才俊,询谋时政,以广圣聪”,引起王敦怨恨,也孔衍于广陵郡(今江苏扬州),衍教诱后进,不以戎务为业,石勒以孔衍系孺雅之士,令其部众不得妄入其境。太兴三年(320)卒,年五十三岁。衍生前著有《春秋公羊传集解》、《汉魏春秋》、《春秋后语》等书,后者敦煌有写本。

 

司马保被杀
  太兴三年(320)初,屠各路松多因起兵附晋王司马保,引起前赵刘曜进攻。司马保掠惧,遂迁于桑城(今甘肃临洮南)。部将张春谋奉保投奔凉州(今甘肃武威),张实遣将阴监率军迎接,名为翼卫,实则拒之。同年闰三月,张春、杨次与别将杨韬不协,劝将杀杨及陈安,为保所拒。五月,张春、杨次囚司马保,旋杀之,时年二十七岁。张春立宗室司马瞻为保后,称大将军。保众溃散,奔投凉州;陈安附前赵刘曜,旋击杀司马瞻;张春奔逃,杨次被杀。陈安以天子礼葬司马保于上邽(今甘肃天水),谥曰元王。

 

张寔遇害,弟茂嗣
  张寔子安逊,张轨之子。张轨病卒后,继父位,晋任命为凉州(今甘肃武威)刺史。张寔继轨之政,仍事晋。愍帝被俘后,其叔父张肃悲愤而卒,寔亦派兵东赴国难。又派遣牙门蔡忠奉表江南,劝司马睿即位。凉州犹称建兴年号。司马保自称晋王,拜寔为征西大将军、仪同三司,后保为部下幽杀,其众归凉州者万余人,寔自恃险远,颇自骄恣。京兆人刘弘客居凉州天梯山,以妖术惑众,寔左右皆事奉。弘谓之曰:“天与我神玺,应王凉州。”寔帐下阎涉,牙门赵卯等人谋杀张寔,奉弘为主。寔弟张茂知其奸谋,但实已先为阎涉等人所杀,实牙门将史初随即杀刘弘及其党与数百人。在司马阴元等因寔子张骏尚幼,共戴寔弟茂为凉州刺史、西平公。

 

祖逖与石勒对峙
  晋祖逖过江后准备北伐,其将韩潜与后赵将桃豹分据陈川故城。太兴三年(320)六月,韩潜击败后赵供粮军,逼桃豹退屯东燕城,韩又进屯封丘(今县西南)。后赵军士归降者甚多。祖逖又调解于赵国、上官巳、李矩、郭默之间,自与将士同甘共苦,约已务施,劝课农桑,抚纳新附,疏贱者均以恩相结,大获人心。其地坞堡,均有任子质于后赵,祖逖听其两属,不加干预,坞主皆感其恩。由是后赵国内有何动静,祖逖即刻就能得到密报。黄河以南地区,均纷纷附逖。逖亦练兵积谷,为进取河北之刘。赵王石勒颇以为患,遂谋与逖通好,修茸逖祖、父之坟,置守冢二家;又与逖通使互市,斩送叛逖之晋人,逖亦听其亦互,大获其利,亦归遣叛勒之赵人;禁止诸将侵暴后赵之民;双方交界之境,一时平静无事,稍得休息。

 

周访卒
  周访字士达,原为汝南安城(今河南平舆西南)人,其先汉末避兵江南,因家于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至访已四世。早年与陶侃结友,司马睿过江后,访参镇东军事,参与讨华轶、杜弢起事,以功封为龙骧将军、豫章太守,又加征讨都督,赐爵寻阳县侯。后又击败杜曾,进位安南将军、持节。访名声甚巨,为王敦所惧。当初敦曾许以访击败杜曾后以荆州刺史与之,但周访胜曾后,敦不旨以荆州界之,并处处防备访,访愤怒。访在襄阳,务农练兵,自任属下,王敦患之,但一时无能为害。访威信既著,远近悦服,所任梁州(今陕西汉中)刺史务尽其能;善于抚纳,士均为之致死。闻知王敦有不臣之心,私常切齿。王敦虽内怀逆谋,但终访之世末敢表露。晋太兴三年(320)八月,周访卒,年六十一岁。诏赠征西将军。并于本郡立碑。

 

王敦内怀贰心
  王敦字处仲,司徒王导从父兄。娶晋武帝司马炎之女,拜附马都尉。赵王伦被杀后,敦任青州刺史,后司马越又任敦为扬州刺史。西晋灭亡,司马睿渡江,威名未著,敦与王导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称为“王与马,共天下。”,王敦主征讨,王导主朝政。敦先后派兵击败杜弢、杜曾等,有大功于江左。于是恃功自傲,欲专朝廷,有问鼎之心。元帝畏而恶之。乃引刘隗、刁协等人为心腹与敦相抗,双方于是生隙。敦属下沈充、钱凤知敦有异志,暗地为其谋画,势倾内外。刘隗亦为晋帝策划,晋太兴二年(320)八月,元帝以湘州刺史甘卓为梁州刺史,敦欲以亲信沈充代卓刺湘州,晋帝不允,同年十二月任命谯王司马氶镇湘州。王敦愈益不满。

 

索袭卒
  索袭字伟祖,敦煌人。为人虚靖好学,不仕世职。游思于阴阳之术,著天文地理十余篇,不与当世交入,或独语独笑,或长叹涕泣,请问不语。张茂时,敦煌太守阴澹欲行乡射之礼,请袭为三老,但袭旋于前凉建业八年(320)病卒,年七十九岁。阴淆素服会葬,赠钱二万,叹曰:“先生弃众人之所收,收众人之所弃,味无味于慌惚之际,兼重玄于众妙之内。”于是谥曰玄居先生。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六言诗十章 其三

[魏晋] 嵇康
智慧用有为。法令滋章寇生。
纷然相召不停。大人玄寂无声。
镇之以静自正。

 
【其他阅读】
=======
2023年8月25日 19:17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