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零四年,公元304年,农历甲子(鼠)年,天干五行属木。【西晋惠帝司马衷永安元年,建武元年,永兴元年】,成汉李特建初二年,成汉政权成武帝李雄建兴元年,前赵汉光文帝刘渊元熙元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301年-400年    公元三百零四年,公元304年,农历甲子(鼠)年,天干五行属木。【西晋惠帝司马衷永安元年,建武元年,永兴元年】,成汉李特建初二年,成汉政权成武帝李雄建兴元年,前赵汉光文帝刘渊元熙元年。






公元三百零四年


李雄占据成都.称王.建立成汉,刘渊称王.建都蒲子.建立前赵.十六国时期开始。蒲子是汉赵政权国都,别名隰川,今山西隰县,记载于《读史方舆纪要》。


公元304年,农历甲子(鼠)年,天干五行属木

西晋】洛阳)2.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永安元年

年号:永安(304年正月--304年六月二十九,十一月复用)西晋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第七·个年号,西晋政权第十一个年号。

永安:公元304年2月22日,农历304年正月初一,己亥日==公元304年8月16日,农历304年六月(小)二十九,乙未日

西晋】邺)2.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建武元年

年号:建武(304年七月初一--304年十一月十一)西晋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第八·个年号,西晋政权第十二个年号。

建武:公元304年8月17日,农历304年七月初一.丙申日==公元304年12月24日,农历304年十一月十一,乙巳日

西晋】长安)2.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永安元年

年号永安,复用:公元304年12月25日,农历304年十一月十二 丙午日 至 305年2月3日,农历304年十二月二十三.丙戌日

西晋】长安)2.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永兴元年

年号:永兴(304年十二月二十四--306年六月十五)西晋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第九个年号,西晋政权第十三个年号。

永兴:公元305年2月4日,农历304年十二月(大)二十四,丁亥日===公元306年7月12日,农历306年六月(小)十五,庚午日


【五胡十六国.304-439年】

五胡十六国

南匈奴

前赵蒲子十六国前赵.刘渊元熙元年

年号:元熙(304年十月—308年九月),十六国时期前赵开国皇帝光文帝刘渊的第一个年号,前赵政权第一个年号

巴氐族

成汉】成都)十六国成汉.成都李雄建兴元年

年号:建兴(304年十月-306年六月),十六国成武帝李雄的第一个年号,成汉政权第一个年号,306年六月改元晏平元年。

【同时期政权】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

八王之乱司马颖司马颙司马伦

陈留国】第2代陈留王曹过(302年--326年在位) 曹奂之子

前凉】凉州)凉州剌史、西平郡公,十六国前凉政权奠基者张轨(301年-314年在位)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五任国王.美川王(乙弗利)(300年-331年在位)

南匈奴】22.左部帅刘渊(刘豹子)(279--304年建前赵--310年)

铁弗匈奴】朔方)第二任君主刘诰升爰(272—309年在位‌)

氐族

仇池氐楊茂搜~仇池氐族第五任首领.

前仇池国】都城.清水)前仇池国第一任君主楊茂搜(296-317年在位‌)

巴氐族
成汉】成都)3,李雄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第三任首领(303年九月--304年称王--306年称帝~334年在位)

鲜卑族

295年拓跋禄官分其国为三部(东部.中部.西部)

 1.自居上谷之北,2.侄猗拖居代郡之北,3.猗卢居定襄的盛乐故城。 

【东部】【拓跋鮮卑】19任首领.昭帝拓跋禄官‌(294-307年在位‌)

【中部】【猗拖大人】居代郡之北(295--305年在位)

【西部】【猗卢大人】盛乐)居定襄的盛乐故城(295--316年在位)

【慕容吐谷浑部落】①慕容吐谷浑(283--317年)(领地范围:内蒙古阴山。公元313年左右,又从阴山南下,进入祁连山,后又向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以及青海地区发展)

慕容鲜卑部落,】①慕容廆(285年~333年在位)

【世纪】4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001年
【年代】晋惠帝、晋愍帝】,列国。汉,列国前凉

【在位皇帝】

西晋】2.皇帝晋惠帝司马衷(290年5月16日四月二十日~307年1月8日在位)

 

南匈奴】十六国前赵开国皇帝光文帝刘渊(304年~310年在位)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开国皇帝成武帝李雄(304年~334年在位)

【年号】永安,建武,永兴,建初,建兴,元熙【西晋年号

【朝代】

晋朝】【人物西晋(265年至317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公元304年2月22日

农历:304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328年10月28日,波斯历:前319年12月2日,星期:星期二,干支:甲子年 丙寅月 己亥日,属相:鼠,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七九第7天,儒略日数:1832146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嵇绍(253年-304年),字延祖,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 。西晋时期名臣、文学家,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 。
       
 司马繇(?~304年9月18日),字思玄,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的孙子,琅琊武王司马伷第三子,晋元帝司马睿叔父,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外孙。永安元年(304年),力劝成都王司马颖归降晋惠帝,遭到杀害。
       乐广(?-304年2月29日),字彦辅,南阳郡淯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西晋名士、清谈领袖,征西参军乐方的儿子。

      司马乂,(277年--304年3月19日),字士度,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异母兄弟,母为审美人,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永兴元年(304年),被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张方用火烧死,年仅28岁。

【家庭成员】
父亲:晋武帝司马炎
母亲:审美人。
儿子
司马硕,散骑常侍、长沙王。
司马鲜,临淮王。

     刘沈,(?―304年),字道真,燕国蓟县(今天津蓟县)人,西晋官员、将领。永兴元年(304年)正月,与司马颙交战败退向南逃跑时,途中被陈仓县令抓获,司马颙鞭打刘沈一番后,将其腰斩。

  乐广,(?-304年2月29日),字彦辅。南阳郡淯阳县(今河南南阳)人,西晋时期名士。太安三年(304年)正月丙午(2月29日),因忧虑而去世。
【家庭成员】
父亲:乐方,官至征西参军,早逝
(儿子)
1.乐凯,字弘绪,官至骠骑参军。
2.乐肇,字弘茂,官至太傅、东海王司马越的掾属。
3.乐谟,字弘范,官至征虏将军、吴郡内史。
(女儿)两个女儿

一嫁,成都王司马颖,

二嫁,给名士卫玠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孝惠皇帝中之下永兴元年(甲子,公元三零四年)

  春,正月,丙午,乐广以忧卒。

  长沙厉王乂屡与大将军颖战,破之,前后斩获六、七万人。而乂未尝亏奉上之礼;城中粮食日窘,而士卒无离心。张方以为洛阳未可克,欲还长安。而东海王越虑事不济,癸亥,潜与殿中诸将夜收乂送别省。甲子,越启帝,下诏免乂官,置金墉城。大赦,改元。城既开,殿中将士见外兵不盛,悔之,更谋劫出乂以拒颖。越惧,欲杀乂以绝众心。黄门侍郎潘滔曰:“不可,将自有静之者。”乃遣密告张方。丙寅,方取乂于金墉城,至营,炙而杀之,方军士亦为之流涕。

  公卿皆诣鄴谢罪;大将军颖入京师,复还镇于鄴。诏以颖为丞相,加东海王越守尚书令。颖遣奋武将军石超等帅兵五万屯十二城门,殿中宿所忌者,颖皆杀之;悉代去宿卫兵。表卢志为中书监,留鄴,参署丞相府事。

  河间王颙顿军于郑,为东军声援,闻刘沈兵起,还镇渭城,遣督护虞遵夔逆战于好畦。夔兵败,颙惧,退入长安,急召张方。方掠洛中官私奴婢万馀人而西。军中乏食,杀人杂牛马肉食之。

  刘沈渡渭而军,与颙战,颙屡败。沈使安定太守衙博、功曹皇甫澹以精甲五千袭长安,入其门,力战至颙帐下。沈兵来迟,冯翊太守张辅见其无继,引兵横击之,杀博及澹,沈兵遂败,收馀卒而退。张方遣其将敦伟夜击之,沈军惊溃,沈与麾下南走,追获之。沈谓颙曰:“知己之惠轻,君臣之义重,沈不可以违天子之诏,量强弱以苟全。投袂之日,期之必死,菹醯之戮,其甘如荠。”颙怒,鞭之而后腰斩。新平太守江夏张光数为沈画计,颙执而诘之,光曰:“刘雍州不用鄙计,故令王得有今日!”颙壮之。引与欢宴,表为右卫司马。

  罗尚逃至江阳,遣使表状,诏尚权统巴东、巴郡、涪陵以供军赋。尚遣别驾李兴诣镇南将军刘弘求粮,弘纲纪以运道阻远,且荆州自空乏,欲以零陵米五千斛与尚。弘曰:“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则无西顾之忧矣。”遂以三万斛结之,尚赖以自存。李兴愿留为弘参军,弘夺其手版而遣之。又遣治中何松领兵屯巴东为尚后继。于时流民有荆州者十馀万户,羁旅贫乏,多为盗贼,弘大给其田及种粮,擢其贤才,随资叙用,流民遂安。

  二月,乙酉,丞相颖表废皇后羊氏,幽于金墉城,废皇太子覃为清河王。

  陈敏与石冰战数十合,冰众十倍于敏,敏击之,所向皆捷,遂与周合攻冰于建康。三月,冰北走,投封云,云司马张统斩冰及云以降,扬、徐二州平。周、贺循皆散众还家,不言功赏。朝廷以陈敏为广陵相。

  河间王颙表请立丞相颖为太弟。戊申,诏以颖为皇太弟,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如故。大赦。乘舆服御皆迁于鄴,制度一如魏武帝故事。以颙为大宰、大都督、雍州牧;前太傅刘实为太尉。实以老,固让不拜。太弟颖僭侈日甚,劈幸用事,大失众望。司空东海王越,与右卫将军陈,及长沙王故将上官已等谋讨之。秋,七月,丙申朔,陈勒兵入云龙门,以诏召三公百僚及殿中,戒严讨颖,石超奔鄴。戊戌,大赦,复皇后羊氏及太子覃。己亥,越奉帝北征。以越为大都督。征前侍中嵇绍诣行在。侍中秦准谓绍曰:“今往,安危难测,卿有佳马乎?”绍正色曰:“臣子扈卫乘舆,死生以之,佳马何为!”

  越檄召四方兵,赴者云集,比至安阳,众十馀万,鄴中震恐。颖会群僚问计,东安王繇曰:“天子亲征,宜释甲缟素出迎请罪。”颖不从,遣石超帅众五万拒战。折冲将军乔智明劝颖奉迎乘舆,颖怒曰:“卿名晓事,投身事孤;今主上为群小所逼,卿奈何欲使孤束手就刑邪!”

  陈二弟匡、规自鄴赴行在,云鄴中皆已离散,由是不甚设备。己未,石超军奄至,乘舆败绩于荡阴,帝伤颊,中三矢,百官侍御皆散。嵇绍朝服,下马登辇,以身卫帝,兵人引绍于辕中斫之。帝曰:“忠臣也,勿杀!”对曰:“奉太弟令,惟不犯陛下一人耳!”遂杀绍。血溅帝衣。帝堕于草中,亡六玺。石超奉帝幸其营,帝馁甚,超进水,左右奉秋桃。颖遣卢志迎帝;庚申,入鄴。大赦,改元曰建武。左右欲浣帝衣。帝曰:“嵇侍中血,勿浣也!”

  陈、上官巳等奉太子覃守洛阳。司空越奔下邳,徐州都督东平王楙不纳,越径还东海。太弟颖以越兄北弟宗室之望,下令招之,越不应命。前奋威将军孙惠上书劝越邀结籓方,同奖王室。越以惠为记室参军,与参谋议。北军中候苟晞奔范阳王虓,虓承制以晞行兗州刺史。

  初,三王之起兵讨赵王伦也,王浚拥众挟两端,禁所部士民不得赴三王召募。太弟颖欲讨之而未能,濬心亦欲图颖。颖以右司马和演为幽州刺史,密使杀浚。演与乌桓单于审登谋与浚游蓟城南清泉,因而图之。会天暴雨,兵器沾湿,不果而还。审登以为浚得天助,乃以演谋告浚。浚与审登密严兵,约并州刺史东赢公腾共围演,杀之,自领幽州营兵。腾,越之弟也。太弟颖称诏征浚,浚与鲜卑段务勿尘、乌桓羯硃及东嬴公腾同起兵讨颖,颖遣北中郎将王斌及石超击之。

  太弟颖怨东安王繇前议,八月,戊辰,收繇,杀之。初,繇兄琅邪恭王觐薨,子睿嗣。睿沈敏有度量,为左将军,与东海参军王导善。导,敦之从父弟也;识量清远,以朝廷多故,每劝睿之国。及繇死,睿从帝在鄴,恐及祸,将逃归。颖先敕诸关津,无得出贵人;睿至河阳,为津吏所止。从者宋兴自后来,以鞭拂睿而笑曰:“舍长,官禁贵人,汝亦被拘邪?”吏乃听过。至洛阳,迎太妃夏侯氏俱归国。丞相从事中郎王澄发孟玖奸利事,劝太弟颖诛之,颖从之。

  上官巳在洛阳,残暴纵横。守河南尹周馥,浚之从父弟也,与司隶满奋等谋诛之。事泄,奋等死,馥走,得免。司空越之讨太弟颖也,太宰颙遣右将军、冯翊太守张方将兵二万救之,闻帝已入鄴,因命方镇洛阳。巳与别将苗愿拒之,大败而还。太子覃夜袭巳、愿,巳、愿出走;方入洛阳。覃于广阳门迎方而拜,方下车扶止之。复废覃及羊后。

  初,太弟颖表匈奴左贤王刘渊为冠军将军,监五部军事,使将兵在鄴。渊子聪,骁勇绝人,博涉经史,善属文,弯弓三百斤;弱冠游京师,名士莫不与交。颖以聪为积弩将军。

  渊从祖右贤王宣谓其族人曰:“自汉亡以来,我单于徒有虚号,无复尺土;自馀王侯,降同编户。今吾众虽衰,犹不减二万,奈何敛手受役,奄过百年!左贤王英武超世,天苟不欲兴匈奴,必不虚生此人也。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复呼韩邪之业,此其时矣!”乃相与谋,推渊为大单于,使其党呼延攸诣鄴告之。

  渊白颖,请归会葬,颖弗许。渊令攸先归,告宣等使招集五部及杂胡,声言助颖,实欲叛之。及王浚、东嬴公腾起兵,渊说颖曰:“今二镇跋扈,众十馀万,恐非宿卫及近郡士众所能御也,请为殿下还说五部,以赴国难。”颖曰:“五部之众,果可发否?就能发之,鲜卑、乌桓,未易当也。吾欲奉乘舆还洛阳以避其锋,徐传檄天下,以逆顺制之,君意何如?”渊曰:“殿下武皇帝之子,有大勋于王室,威恩远著,四海之内,孰不愿为殿下尽死力者!何难发之!王浚竖子,东嬴疏属,岂能与殿下争衡邪!殿下一发鄴宫,示弱于人,洛阳不可得而至;虽至洛阳,威权不复在殿下也。愿殿下抚勉士众,靖以镇之,渊请为殿下以二部摧东嬴,三部枭王浚,二竖之首,可指日而悬也。”颖悦,拜渊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

  渊至左国城,刘宣等上大单于之号,二旬之间,有众五万,都于离石,以聪为鹿蠡王。遣左于陆王宏帅精骑五千,会颖将王粹拒东嬴公腾。粹已为腾所败,宏无及而归。

  王浚、东嬴公腾合兵击王斌,大破之。浚以主簿祁弘为前锋,败石超于平棘,乘胜进军。候骑至鄴,鄴中大震,百僚奔走,土卒分散。卢志劝颖奉帝还洛阳。时甲士尚有万五千人,志夜部分,至晓将发,而程太妃恋鄴不欲去,颖狐疑未决。俄而众溃,颖遂将帐下数十骑与志奉帝御犊车南奔洛阳。仓猝上下无赍,中黄门被囊中赍私钱三千,诏贷之,于道中买饭,夜则御中黄门布被,食以瓦盆。至温,将谒陵,帝丧履,纳从者之履,下拜流涕。及济河,张方自洛阳遣其子罴帅骑三千,以所乘车奉迎帝。至芒山下,方自帅万馀骑迎帝。方将拜谒,帝下车自止之。帝还宫,奔散者稍还,百官粗备。辛巳,大赦。

  王浚入鄴,士众暴掠,死者甚众。使乌桓羯硃追太弟颖,至朝歌,不及。浚还蓟,以鲜卑多掠人妇女,命:“有敢挟藏者斩!”于是沈于易水者八千人。

  东嬴公腾乞师于拓跋猗以击刘渊,猗与弟猗卢合兵击渊于西河,破之,与腾盟于汾东而还。

  刘渊闻太弟颖去鄴,叹曰:“不用吾言,逆自奔溃,真奴才也!然吾与之有言矣,不可以不救。”将发兵击鲜卑、乌桓,刘宣等谏曰:“晋人奴隶御我,今其骨肉相残,是天弃彼而使我复呼韩邪之业也。鲜卑、乌桓,我之气类,可以为援,奈何击之!”渊曰:“善!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宣等稽首曰:“非所及也!”

  荆州兵擒斩张昌,同党皆夷三族。

  李雄以范长生有名德,为蜀人所重,欲迎以为君而臣之,长生不可。诸将固请雄即尊位。冬,十月,雄即成都王位,大赦,改元曰建兴。除晋法,约法七章。以其叔父骧为太傅,兄始为太保,李离为太尉,李云为司徒,李璜为司空,李国为太宰,阎式为尚书令,杨褒为仆射。尊母罗氏为王太后,追尊父特为成都景王。雄以李国、李离有智谋,凡事必咨而后行,然国、离事雄弥谨。

  刘渊迁都左国城,胡、晋归之者愈众。渊谓群臣曰:“昔汉有天下久长,恩结于民。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乃建国号曰汉。刘宣等请上尊号,渊曰:“今四方未定,且可依高祖称汉王。”于是即汉王位,大赦,改元曰元熙。追尊安乐公禅为孝怀皇帝,作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立其妻呼延氏为王后。以右贤王宣为丞相,崔游为御史大夫,左于陆王宏为太尉,范隆为大鸿胪,硃纪为太常,上常崔懿之、后部人陈元达皆为黄门郎,族子曜为建武将军;游固辞不就。

  元达少有志操,渊尝招之,元达不答。及渊为汉王,或谓元达曰:“君其惧乎?”元达笑曰:“吾知其人久矣,彼亦亮吾之心;但恐不过三、二日,驿书必至。”其暮,渊果征元达。元达事渊,屡进忠言,退而削草,虽子弟莫得知也。

  曜生而眉白,目有赤光,幼聪慧,有胆量,早孤,养于渊。及长,仪观魁伟,性拓落高亮,与众不群。好读书,善属文,铁厚一寸,射而洞之。常自比乐毅及萧、曹,时人莫之许也;惟刘聪重之,曰:“永明,汉世祖、魏武之流,数公何足道哉!”

  帝既还洛阳,张方拥兵专制朝政,太弟颖不得复豫事。豫州都督范阳王虓、徐州都督东平王楙等上言:“颖弗克负荷,宜降封一邑,特全其命。太宰宜委以关右之任,自州郡以下,选举授任,一皆仰成;朝之大事,废兴损益,每辄畴咨。张方为国效节,而不达变通,未即西还,宜遣还郡,所加方官,请悉如旧。司徒戎、司空越,并忠国小心,宜干机事,委以朝政。王浚有定社稷之勋,宜特崇重,遂抚幽朔,长为北籓。臣等竭力扞城,籓屏皇家,则陛下垂拱,四海自正矣。”

  张方在洛既久,兵士剽掠殆竭,众情喧喧,无复留意,议欲奉帝迁都长安;恐帝及公卿不从,欲须帝出而劫之。乃请帝谒庙,帝不许。十一月,乙未,方引兵入殿,以所乘车迎帝,帝驰避后园竹中。军人引帝出,逼使上车,帝垂泣从之。方于马上稽首曰:“今寇贼纵横,宿卫单少,愿陛下幸臣垒,臣尽死力以备不虞。”时群臣皆逃匿,唯中书监卢志侍侧,曰:“陛下今日之事,当一从右将军。”帝遂幸方垒,令方具车载宫人、宝物。军人因妻略后宫,分争府藏,割流苏、武帐为马帴,魏、晋以来蓄积,扫地无遗。方将焚宗庙、宫室以绝人返顾之心,卢志曰:“昔董卓无道,焚烧洛阳,怨毒之声,百年犹存,何为袭之!”乃止。

  帝停方垒三日,方拥帝及太弟颖、豫章王炽等趋长安,王戎出奔郏。太宰颙帅官属步骑三万迎于霸上,颙前拜谒,帝下车止之。帝入长安,以征西府为宫。唯尚书仆射荀籓、司隶刘暾、河南尹周馥等在洛阳为留台,承制行事,号东、西台。籓,勖之子也。丙午,留台大赦,改元复为永安。辛丑,复皇后羊氏。

  罗尚移屯巴郡,遣兵掠蜀中,获李骧妻昝氏及子寿。

  十二月,丁亥,诏太弟颖以成都王还第;更立豫章王炽为皇太弟。帝兄弟二十五人,时存者惟颖、炽及吴王晏。晏材质庸下;炽冲素好学,故太宰颙立之。诏以司空越为太傅,与颙夹辅帝室,王戎参录朝政。又以光禄大夫王衍为尚书左仆射。高密王略为镇南将军,领司隶校尉,权镇洛阳。东中郎将模为宁北将军,都督冀州诸军事,镇鄴。百官各还本职。令州郡蠲除苛政,爱民务本,清通之后,当还东京。大赦,改元。略、模,皆越之弟也。王浚既去鄴,越使模镇之。颙以四方乖离,祸难不已,故下此诏和解之,冀获少安。越辞太傅不受。又诏以太宰颙都督中外诸军事。张方为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

  东嬴公腾遣将军聂玄击汉王渊,战于大陵,玄兵大败。

  渊遣刘曜寇太原,取泫氏、屯留、长子、中都。又遣冠军将军乔晞寇西河,取介休。介休令贾浑不降,晞杀之;将纳其妻宗氏,宗氏骂晞而哭,日晞又杀之。渊闻之,大怒曰:“使天道有知,乔晞望有种乎!”追还,降秩四等,收浑尸,葬之。


【公元三百零四年大事记】

成都王司马颖进入洛阳
    长沙王司马乂自从消灭齐王冏之后,入掌朝柄,河间王颙与成都王颖则在封地。司马颖依仗功劳骄奢淫逸,嫌司马乂在朝而不能逞其欲,于是谋划设法除掉司马乂。正巧司马乂杀了司马颙的亲信李含,太安二年(303)七月司马颙起兵讨乂,司马颖也响应。八月,颙、颖二王上书对司马乂与羊皇后之父羊玄之专擅朝政为理由起兵。从八月到岁末,司马颖兵逼京师,洛阳城内缺水,司马乂于是下令王公怒婢用手舂米供军。公私穷乏,民众饥饿,米价暴涨,洛阳城形势万分危急,羊玄之忧惧而死。东海王越暗中与左卫将军朱默通谋,串通殿中将士,生擒长沙王乂,幽禁在金塘城(今河南洛阳东北),逼惠帝下诏免除司马乂的一切职务,改元永安;又与张方密谋,张方在永安元年(304)正月二十七日派3000名士兵到金墉城再捉长沙王,剥其衣服,用铁链捆于石柱,四周用通红炭火炙烤致死。司马乂死时年仅28岁。于是,司马颖进入洛阳,担任丞相之职。并任命司马越为尚书令。

 

废羊皇后,立司马顒为皇太弟
  晋永安元年(304),成都王司马颖进占洛阳后,把持朝政。同年三月,上表废司马乂所立皇后羊氏,幽于金墉城(今河南洛阳东北),废皇太子覃,降为清河王。河间王顒上表请立颖为皇太弟,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一职如故。乘舆服御皆迁于邺,制度一如魏武故事。

 

司马越兵讨司马颖
  成都王司马颖入据洛阳后,把持朝政,宠信佞倖,僭侈日甚,令朝野大失所望。司空东海王司马越与右卫将军陈眕及司马乂故将上官巳等谋讨司马颖。永安元年(304)七月,陈眕率军入云龙门,以诏召百官众卿声言讨颖,并复皇后羊氏及太子司马覃。随后司马越奉惠帝北征邺(今河北磁县东南)。司马越为大都督,檄召四方,赴者云集,众达十万,邺中震恐。司马颖急调兵抗拒,令石超堵截。石超于荡阴(今县西南)击败官军陈匡、陈规二部,惠帝颊部受伤,身中三箭,百官部从奔散,陈眕、上官巳奉太子覃据守洛阳,司马越逃归封地。征讨司马颖至此失败。颖遂派人迎惠帝入邺,改元建武。

 

嵇绍血溅帝衣
  嵇绍字延祖,父嵇康系魏中散大夫。绍十岁而孤,早年受王戎、裴頠器重。赵王司马伦主政,嵇绍为侍中。齐王司马冏骄奢滋甚,大兴府第,嵇绍上书切谏。太安二年(303)初,河间王顒、成都王颖联兵进攻洛职,讨击司马乂。嵇绍被任命为使持节、平西将军,以阻顒、颖。乂被杀,颖得势,绍被免为庶人。永兴元年(304)七月,东海王越奉惠帝讨颖,复绍官爵。二十四日颖派石超阻击王师,惠帝伤颊,身中三箭,部下奔散,唯嵇绍俨然端冕,以身护卫。石超军引绍入辕中斫之,惠帝曰:“忠臣也勿杀!”但绍仍被杀,其血溅帝衣。事后,左右欲浣帝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

 

刘渊起兵
  永安元年(304)八月,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反晋,刘渊,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幼年拜上党崔游为师,综览汉籍,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在随从祖右贤王刘宣时,谋求恢复匈奴势力,被推为大单于。晋永安元年(304),王浚与司马腾起兵征讨司马颖时,刘渊因为献良策,被司马颖拜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八月,刘渊起兵反晋,自称大单于。同年十月,刘渊对众宣称:“昔汉有天下之长,恩结于民。吾,昔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于是,建国号为汉,刘渊即汉王位,尊蜀汉刘禅为孝怀皇帝,建元元熙。十二月,刘渊在大陵(今山西文水)击败司马腾,又派刘曜等攻太原,占据泫氏、屯留、长子、中都等地,并攻掠河南各州郡。

 

李雄称王
  永安元年(304)十月,李雄称成都王,建元建兴。李雄继李特、李荡、李流死后掌握流民军。而且党政军招徕青城山处士范长生。由于范长生德高望重,一向被蜀人所推崇。所以李雄要推举他为长,但被谢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李雄废除了晋法,颁布新法,与民约法七章,减轻赋税徭役。开设学校。在范长生等的辅佐下,李雄的势力日益强大。建兴三年(306)六月,成都王李雄称皇帝,改元晏平,国号大成,追尊李特为景帝。由于大成国新立,百废待兴,李雄委以范长生为天地太师要职,建立百官制度。建国初,李雄觉得财力不足,于是就用封官位来换取金银,尚书令杨褒好直言,上谏道:“陛下设官爵,当网罗天下英豪,何以有以官买金邪!”李雄悔悟,停止了用献金银得官的错误做法。李雄性情宽厚,简刑约法,在他据成都称王的几十年内,大成国境内百业兴旺,百姓尚可安居乐业,因而战乱地区百姓多有逃往大成国。咸和八年(333),李雄病逝,终年61岁,在位30年。

 

陈敏割据江东
  陈敏,字令通,庐江人。太安二年(303),任广陵度支,在寿春与石冰激战,304年,又在建康攻打石冰。破石冰后,被任为广陵相。永兴二年八月,陈敏主动请求东归,招兵买马,据守历阳,派弟陈恢、陈斌攻略江、扬等地。于是占据江东。陈敏采纳顾荣的建议,任用江东豪杰名士。陈敏又命令僚属推戴自己为都督江东诸军事、大司马、楚公、加九锡,列上尚书,自称被中诏,自江入沔汉,奉迎銮驾。陈敏割据江东时,施行了一系列善政,如在广陵北河湖之间开拓水道,缩短船程;又在曲河以北开辟了几百顷垦区,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因陈敏出身寒门,西晋门阀政权和江东士族对他很反感。 永嘉元年(307),晋征东大将军刘准率军讨伐陈敏,江东大族顾荣、周玘、甘卓和丹阳太守纪瞻等联合起来共同讨伐陈敏。陈敏在朱雀桥兵败,与母亲以及妻子、儿子一起被杀,并被灭三族。

 

司马繇被杀
  东安王司马繇字思玄,系司马懿之孙,琅琊王伷之子。初为东安公,参与诛灭杨骏,进封郡王,邑二万户,加侍中,兼典军大将军,又迁拜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与兄澹不和,因专行诛赏被免官。永康初复封,拜为宗正卿,迁尚书,转左仆射。永兴元年(304)七月,司马越奉惠帝征讨司马颖,司马繇值母丧在邺城,劝司马颖解兵投降。后王师败绩,司马颖颇怨繇,于同年八月将其杀害。后立琅琊王观(繇兄)子长乐亭侯浑袭东安王爵,以奉繇祀。

 

刘渊建国称汉王
  刘渊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幼年师事上党崔游,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综览汉籍。后为左部帅、北部都尉、五部大都督等。成都王颖镇邺时,刘渊被任为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时值诸王争竞,朝中混乱,渊从祖右贤王刘宣谋复匈奴势力,共推刘渊为大单于。晋永兴元年(304),王浚与司马腾起兵反司马颖,刘渊献议调动属下五部助军,博取司马颖好感,被拜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渊旋至左国城,称大单于,集众五万,都于离石,以刘(渊四子)为鹿蠡王。同年七月,司马颖挟惠帝败退洛阳,刘渊欲起兵击鲜卑、乌桓以助司马颖,但被刘宣所止。十月刘渊迁都于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大集胡、晋之众,声言:“昔汉有天下久长,恩结于民。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也!”建国号曰汉,称汉王,建元为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妻呼延氏为王后。刘宣为丞相,族子刘曜为建武将军,余者崔游、刘宏、范隆、朱纪、崔懿之、陈元达等俱封官职。

 

李雄建国称成都王
  李雄继李特、李荡、李流死后掌握流民军,又招徕青山城处士范长生。范有名德,向为蜀人所推重,李雄欲推范长生为长,长生推谢。永兴元年(304)十月,李雄称成都王改元建兴,废除晋法,又与民约法七章。以叔父李骧为太傅,兄李始为太保,李离、李云、李璜、李国、阎武、扬褒等各封官有差,尊母罗氏为王太后。

 

司马彪治吏
    司马彪(240~306),字绍统,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懿弟司马敏后代。幼年时勤学好问,孜孜不倦。但由于他好色薄行,遭到他父亲的贬斥,不准他当继承人,所以就专心致志地博览群书,研究学问,曾任骑都尉,秘书郎,秘书丞。著有《庄子注》、《九州春秋》等。所著《续汉书》80卷,记载了从世祖光武帝刘秀到献帝刘协200年的东汉史事,包括纪、志、传。这是司马彪博采众书,为弥补汉氏中兴至建安年间史记烦杂,缺欠很多而著的。现仅存八志三十卷,其中纪、传部分散佚。北宋以后配合范晔的《后汉书》纪、传刊行。此外,谯周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在记载周秦以上史事时多采用的是俗语,而没有专据正典,所以他作《古史考》25篇,凭据旧典,纠正司马迁的错误之处,到司马彪时,又认为谯周的《古史考》也并不完美,所以他对照《汲冢纪年》,稽查考证了其中120多条的不当,并刊行于世。该书后来已遗散。

 

乐广卒
  乐广字彦辅、南阳淯阳(今河南南阳南)人。少为裴楷所知,又被王戎举为秀才。贾充辟为太尉掾,转太子舍人。其人善清言而不长于笔墨,与王衍宅心事外,名重于时。天下言风流者,谓王、乐为称首。时值世道多虞,朝章紊乱,广清已中立,任诚保素而已。后代王戎为尚书令。太安二年(303),广婿成都王颖与河间王顒联兵攻击司马乂,广既处朝望,群小谮诸司马乂。乂问广,广神色不变,云:“岂以五男易一妇女哉!”(谓附颖则五男被诛)示不与司马乂为敌,但终不见释,于永兴元年(304)正月八日优恐而死。

 

司马乂被杀
  长沙王乂据守洛阳,屡败司马颖,城中粮食虽日益减少,但军心稳固。司马顒大将张方以洛阳城不克,欲还长安。但东海王司马越暗中与殿中诸谋叛,永兴元年(304)正月二十五日将司马乂执送别省,促惠帝罢免乂官,置于金墉城(今河南洛阳东北)。改元永安;又与张方密谋,张方于二十七日入城取乂至营,炙而杀之。颖入洛阳,仕为丞相,以司马越守尚书令。

 

司马顒讨杀刘沈
  晋永安元年(304)正月,司马颖攻占洛阳,河间王顒为其声援,及闻刘沈起兵关中,于是还退渭城(咸阳),令虞夔于好畤(今陕西乾县)与沈军激战。夔军溃败,司马顒退守长安,急令洛阳张方回援。张方遂抢掠都城官私奴婢万余人回返,但途中乏食,张方下令杀人,取其肉与牛马肉掺杂而食。后刘沈军为冯翊太守张辅击败,张方又遣将敦伟率军夜袭,获刘沈,司马顒杀之。

 

周玘、陈敏破石冰
  张昌起兵占据荆、江、徐、扬、豫五州大部之地后,不久败匿。太安二年(303)年底,议郎周玘、前南平内史长沙王矩等起兵江东,进讨昌余党石冰,共推前吴兴太守顾秘都督扬州九郡诸军事,杀石冰所署将吏。于是贺循起兵会稽,华谭、葛洪、甘卓等均起兵以响应顾秘。石冰遣将羌毒抵挡周玘,玘斩羌毒,石冰自临淮退寿春。广陵度支陈敏在寿春与石冰激战,永宁元年(304)三月,又与周玘合攻石冰于建康。石冰北投徐州同党封云,封云司马张统斩冰及云,投降周玘,于是,扬、徐二州复为官有。周玘、贺循皆散众还家,不言功赏,唯陈敏为广陵相。

 

李雄入据成都
  太安二年(303)末,李雄率流民军急攻罗尚,官军无粮,罗尚留牙门张罗守成都,自率军由牛鞞水(今四川沱江)东走。张罗于是开门降雄,流民军进入成都,但城内粮尽,军士饥乏,李雄于是率众至郪(今四川射阳西广福镇)就食,挖野芋野菜充饥。

 

王浚结援鲜卑
  王浚字彭祖,太源晋阳(今市南)人,其父王沈,系晋廷重臣。惠帝即位后,政权分散,贾氏篡权引起八王之乱。王浚参与谋害愍怀太子。贾氏败后,朝中大乱,诸王纷争,政无宁日。时王浚任安北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浚为自安之计,结援鲜卑以自固,于是以一女妻鲜卑段务勿尘,一女妻素怒延(一作苏恕延)。又向朝廷上表以辽西郡封段务勿尘为辽西公。

 

王浚联兵讨司马颖
  先是永宁元年(301),齐王冏、成都王颖与河间王顒起兵讨伐赵王伦,王浚拥兵首鼠两端,不赴三王召募。司马颖欲讨王浚而未能。后颖以亲信与演为幽州刺史,密谋杀浚,反被浚所杀。永兴元年(304)七月,王浚乘司马颖称诏召之之机,联合鲜卑段务勿尘,乌桓羯朱及东赢公司马腾共起兵讨颖。颖遣北中郎将王斌、石超逆之,但被王浚军击败。浚军乘胜直逼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司马颖大惊失色,慌忙奉惠帝南奔洛阳。王浚入邺城,纵兵士暴掠,死者甚众。令乌桓羯朱追击司马颖,至朝歌不及,浚还蓟,知鲜卑多掠人妇女,命“敢有挟藏匿者斩”,于是鲜卑沈妇女于易水者八千人。

 

张方入洛专制朝政
  张方系河间人,世贫贱,以材勇得幸于河间王顒。永乐中协助顒进攻齐王冏,又进攻司马乂,并进入洛阳城。后又杀司马乂,大掠官私奴婢回返长安。永兴元年七月,司马越起兵讨司马颖,张方受顒派遣又攻占洛阳,复废皇后羊氏,迎惠帝至芒山之下。惠帝还返洛阳后,大权落入张方之手。司马颖军政权被夺,不复豫事。张方军入洛后剽劫抢掠,众情喧闹,无复留意张方逼惠帝迁都长安,永兴元年(304)十一月张方挟持惠帝并司马颖、司马炽等西迁长安。太宰顒率官属三万迎于霸上。惠帝改元复为永安,又复立羊氏为后。十二月,诏司马颖以成都王还第,司马炽代其为皇太弟,并改元永兴。遥以司马越为太傅(越辞不受),与顒夹辅帝室,王戎参录朝政,王衍为尚书左仆射,高密王司马略权镇洛阳以为留台。司马模镇邺城(略、模皆越弟),百官各还本职。令州郡蠲除苛政,爱民务本,清通之后,当还洛阳。又以司马顒都督中外诸军事。张方为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

 

刘渊进兵拓地
  刘渊既自称汉王,始则集部族胡众拥兵自守,继则协助司马颖而渐坐大,并参与晋诸王混战。先是永兴元年八月,司马腾向拓跋猗乞兵,击破刘渊。同年底腾败于大陵(今山西文水)。刘渊随即令刘曜掠太原,攻占泫氏(今山西高平)、屯留(同今)、长子(同今)、中都(今山西平遥等地);又遣乔晞进攻西河,取介休(同今)。次年六月,刘渊又自率军进攻司马腾,司马腾只有向拓跋猗匜求救。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诗二十五首 其十七 二月十六日右英作

[魏晋] 云林右英夫人
晨游太素宫,控軿观玉河。
夕宴郁绝宇,朝采圆景华。
弹璈北寒台,七灵晖紫霞。
济济高仙举,纷纷尘中罗。
盘桓嚣蔼内,愆累不当多。

 
【其他阅读】
=======
 

 

2023年8月19日 21:2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