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五十六年,公元156年,农历丙申(猴)年,天干五行属火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永寿]二年
公元一百五十六年
【同时期政权】
“武陵蛮”、“长沙蛮”起义
武陵蛮(常德),长沙蛮(长沙)(136-162年)
【琅邪】公孙举、东郭窦起义(154--156年)(琅邪国.今山东临沂北)
【南匈奴】,15.伊陵尸逐就单于(居车儿)(147年 - 172年在位 )
【在位皇帝】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146年8月1日--168年1月25日在位)
公元156年2月9日
农历:156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480年3月28日,波斯历:前467年11月19日,星期:星期日,干支:丙申年 庚寅月 己丑日,属相:猴,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六九第2天,儒略日数:1778076
逝世名人
张陵羽化~张道陵(公元34年—156年),字辅汉,原名张陵,是东汉时期丰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作为道教的创始人,他在宗教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张道陵最初创立了五斗米道,这一教派后来也被称为天师道,因此他也被尊称为“张天师”。在那个时代,他以其独特的宗教理念和修行方式吸引了众多信徒。他的教义不仅融合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元素,还融入了许多哲学思考与养生之道,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道陵的一生致力于传播道教文化,其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广大道教徒敬仰和纪念。
张道陵相传为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第八世孙,汉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丰县阿房村。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质皇帝永寿二年(丙申,公元一五六年)
春,三月,蜀郡属国夷反。
初,鲜卑檀石槐,勇健有智略,部落畏服,乃施法禁,平曲直,无敢犯者,遂推以为大人。檀石槐立庭于弹汙山、歠仇水上,去高柳北三百馀里,兵马甚盛;东、西部大人皆归焉。因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馀里。秋,七月,檀石槐寇云中。以故乌桓校尉李膺为度辽将军。膺到边,羌、胡皆望风畏服,先所掠男女,悉诣塞下送还之。
公孙举、东郭窦等聚众至三万人,寇青、兗、徐三州,破坏郡县。连年讨之,不能克。尚书选能治剧者,以司徒掾颍川韩韶为嬴长。贼闻其贤,相戒不入嬴境。馀县流民万馀户入县界,韶开仓赈之,主者争谓不可。韶曰:“长活沟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太守素知韶名德,竟无所坐。韶与同郡荀淑、钟皓、陈寔皆尝为县长,所至以德政称,时人谓之“颍川四长”。
初,鲜卑寇辽东,属国都尉武威段颎率所领驰赴之。既而恐贼惊去,乃使驿骑诈赍玺书召颎,颎于道伪退,潜于还路设伏;虏以为信然,乃入追颎,颎因大纵兵,悉斩获之。坐诈为玺书,当伏重刑;以有功,论司寇;刑竟,拜议郎。至是,诏以东方盗贼昌炽,令公卿选将帅有文武材者。司徒尹颂荐颎,拜中郎将,击举、窦等,大破斩之,获首万馀级,馀党降散。封颎为列侯。
冬,十二月,京师地震。
封梁不疑子马为颍阴侯,梁胤子桃为城父侯。
【公元一五六年大事记】
鲜卑攻略云中
永寿二年(156)七月,鲜卑大人檀石槐率兵攻略云中(今蒙古托克托东北)。檀石槐是鲜卑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为大人期间,始建鲜卑王庭于弹汗山歠伊水(今山西阳高北),统一鲜卑各部;组成部落联盟,随后倚仗强大骑兵,四处攻掠,尽占漠北匈奴故地,东西一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其势甚盛。鲜卑攻略云中,汉廷以前乌桓校尉李膺为度辽将军,进军边塞。李膺随即击破鲜卑,鲜卑退走。
礼器碑
汉代隶书。全称为《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故又名《韩敕碑》,永寿二年(公元 156年)刻,在曲阜孔庙,此碑字体工整方纵,大小匀称,左规右矩,法度森严。用笔瘦劲刚健,轻重富于变化,捺脚特别粗壮,尖挑出锋十分清晰,是汉隶中典型的厚重,燕尾极为精彩。书势气韵沉静肃穆,典雅秀丽。翁方纲夸为汉隶中第一。此碑对以后唐代楷法的形成影响很大。
【其它大事记】
东汉永和二年(156年)秋季,北方边疆局势动荡不安。当时,鲜卑部落联盟的首领檀石槐率领部众对云中郡发起了寇抄侵扰活动。云中郡作为汉朝北部的重要防线之一,其安全直接关系到中原地区的稳定。 面对来犯之敌,镇守边关的汉度辽将军李膺迅速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力量。他凭借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带领将士们英勇抵抗。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最终成功击退了檀石槐所率领的鲜卑骑兵,保卫了云中郡的安全,也维护了汉朝边境的安宁。 这次胜利彰显了东汉王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坚定的戍边决心,同时也体现了以李膺为代表的汉朝将领们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此役之后,汉朝边境暂时恢复了平静,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两汉诗词
结客篇
[两汉] 曹植
利剑鸣手中。
一击而尸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