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九十三年,公元93年,农历癸巳(蛇)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永元]五年。
公元九十三年
【同时期政权】
【匈奴】公元48年,匈奴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北匈奴】,④于除鞬单于(自立) (91年 - 93年九月被斩) 北单于弟(此后北单于世系不明)
【北匈奴】,逢侯北单于 94年 - 118年 南单于屯屠何子
【南匈奴】,⑧休兰尸逐侯鞮单于(屯屠何)(88年 - 93年在位)
【高句丽】第六任国王.太祖王(高宫)(都城 吉林 国内城 53年-146年在位)
【烧当羌】⑤烧当羌王.迷唐(87~89年败汉西迁青海,101年)
【烧当羌】⑥烧当羌王.东号(东吾之子东号降汉.甘肃,89~107年)
========
【在位皇帝】
【东汉】第四位皇帝.和帝刘肇(88年4月9日-106年2月13日在位)公元93年2月15日
农历:93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 前545年4月28日,波斯历:1371年11月26日,星期:星期五,干支:癸巳年 甲寅月 乙丑日,属相:蛇,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六九第9天,月相: 新(朔)月,儒略日数:1755072
逝世名人
刘伉(生年不详—93年3月10日),是汉章帝刘炟的长子。在建初四年,即公元79年,他被册封为千乘王,这一封号彰显了其尊贵的身份和地位。 然而,刘伉的生命历程并不漫长。永元五年,也就是公元93年的正月廿四,他不幸离世。后人为了缅怀他、纪念他,给他上谥号为“贞”。这个谥号蕴含着对他品德操守的一种肯定与褒扬,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在位期间的一些作为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 虽然史书中关于刘伉的具体记载相对有限,但从这些简要的信息中,我们仍能感受到东汉时期皇室成员的人生轨迹以及当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对他们的影响。(父亲:汉章帝刘炟。儿子:乐安王刘宠)
尹睦(?--93年),是东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在和帝永元四年秋季八月癸丑这一天,大司农尹睦被任命为太尉,并且负责总领尚书事务,这一职位非常重要,意味着他不仅需要管理国家的军事行政等重大事务,还承担着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任。 然而,尹睦任职的时间并不长。到了永元五年冬季十月辛未,尹睦去世。尽管他在太尉这一职位上的任职时间有限,但他的履历也反映出当时东汉政权对于官员任用以及朝廷架构的一些特点。尹睦在位期间,想必也是竭尽全力为国效力,他的任职与离世都是东汉那一段历史时期的见证。(孙子:尹颂,位至司徒。从孙:尹勋。)
【中国大事记】
北匈奴叛,东汉政府将兵长史王辅追击,斩于除鞬单于,破灭其众。鲜卑乘虚入居其地,国势日强。
南匈奴休兰尸逐侯鞮单于卒,安国单于嗣位,与其左贤王师子、东汉政府度辽将军皇甫棱、匈奴中郎将杜崇等,均不睦。
《资治通鉴》汉纪
孝和皇帝下永元五年(癸巳,公元九三年)
春,正月,乙亥,宗祀明堂,登灵台,赦天下。
戊子,千乘贞王伉薨。
辛卯,封皇弟万岁为广宗王。
甲寅,太傅邓彪薨。
戊午,陇西地震。
夏,四月,壬子,绍封阜陵殇王兄鲂为阜陵王。
九月,辛酉,广宗殇王万岁薨,无子,国除。
初,窦宪既立于除鞬为此单于,欲辅归北庭,会宪诛而止。于除鞬自畔还北,诏遣将兵长史王辅以千馀骑与任尚共追讨,斩之,破灭其众。耿夔之破北匈奴也,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馀种留者尚有十馀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就此渐盛。
冬,十月,辛未,太尉尹睦薨。十一月,乙丑,太仆张酺为太尉。酺与尚书张敏等奏“射声校尉曹褒,擅制汉礼,破乱圣术,宜加刑诛。”书凡五奏。帝知酺守学不通,虽寝其奏,而汉礼遂不行。
是岁,武陵郡兵破叛蛮,降之。
梁王畅与从官卞忌祠祭求福,忌等谄媚云:“神言王当为天子。”畅与相应答,为有司所奏,请征诣诏狱。帝不许,但削成武、单父二县。畅惭惧,上疏深自刻责曰:“臣天性狂愚,不知防禁,自陷死罪,分伏显诛。陛下圣德,枉法曲平,横贷赦臣,为臣受污。臣知大贷不可再得,自誓束身约妻子,不敢复出入失绳墨,不敢复有所横费,租入有馀,乞裁食睢阳、穀熟、虞、蒙、宁陵五县,还馀所食四县。臣畅小妻三十七人,其无子者,愿还本家,自选择谨敕奴婢二百人,其馀所受虎贲、官骑及诸工技、鼓吹、仓头、奴婢、兵弩、厩马,皆上还本署。臣畅以骨肉近亲,乱圣化,污清流,既得生活,诚无心面目以凶恶复居大宫,食大国,张官属,藏什物,愿陛下加恩开许。”上优诏不听。
护羌校尉贯友遣译使构离诸羌,诱以财货,由是解散。乃遣兵出塞,攻迷唐于大、小榆谷,获首虏八百馀人,收麦数万斛。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度兵击迷唐。迷唐率部落远徙,依赐支河曲。
单于顿屠何死,单于宣弟安国立。安国初为左贤王,无称誉;及为单于,单于適之子左谷蠡王师子以次转为左贤王。师子素勇黠多知,前单于宣及屯屠何皆爱其气决,数遣将兵出塞,掩击北庭,还,受赏赐,天子亦加殊异。由是国中尽敬师子而不附安国,安国欲杀之。诸新降胡,初在塞外数为师子所驱掠,多怨之。安国因是委计降者,与同谋议。师子觉其谋,乃别居五原界,每龙庭会议,师子辄称病不往。度辽将军皇甫稜知之,亦拥护不遣,单于怀愤益甚。
【公元九十三年大事记】
以皇家苑林禀假贫民
永元五年(93)二月,和帝诏令有司省减省皇家内外厩及凉州诸苑马。自京师离宫上林,广成等苑囿都禀假贫民,恣意采捕,不收其税。
赈济贫民
永元五年(93)三月,和帝派使者分行贫民,调查流散贫民情状,开仓赈禀三十余郡。
北匈奴单于北遁
永元五年(93)九月,北匈奴单于于除鞬因窦宪诛死,率众部众叛汉北归。和帝派将兵长史王辅率千余骑与使中郎将任尚合兵追讨,斩于除鞬,破灭其部众。
师子立为南匈奴单于
永元五年(93),南匈奴单于屯屠何死,安国立为单于。安国为左贤王时,声望不高。即单于位后,单于适之子右谷蠡王师子按例升为左贤王。师子勇黠多智,多次率兵出塞进攻北匈奴。得到单于和东汉皇帝的赞赏。从此,匈奴国中都敬重师子而不附安国。安国不安其位,就想杀害师子。师子察觉,就别居五原界,遇龙庭会议,就称病不去。度辽将军皇甫稜对师子多有袒护,安国更加怀愤。记元六年(94),皇甫稜免官,由执金吾朱徽行度辽将军。当时,安国与中郎将杜崇失和,安国上疏向朝廷控告杜崇,反被杜崇扣压奏疏,又通过朱徽上疏先告安国。朝廷偏听一面之词,命令朱徽、杜崇等了兵出击。安国毫无防备,丢弃账篷逃走,并举兵加害师子。师子迁入曼柏城。朱徽派人调停。安国不听,又无法攻下曼柏城,就屯兵五原。朱徽等发诸郡兵进讨。安国舅骨都侯喜为等人怕株连受祸,就杀死安国,立师子为单于。
张酺为太尉
永元五年(93)十月,太尉尹睦死。和帝以太仆张酺为太尉。张酺字孟侯,汝南细阳(今安徽阜阳市北)人。少时跟从祖父张充学习《尚书》,后又师事太常桓荣,勤力不怠。永平九年(66),明帝刘庄为四姓小侯立学于南宫,置五经师,由张酺教授《尚书》。以论难当意,除为郎 ,赐车马衣裳,并教授皇太子。为人质直,守经义,每侍讲间隙,多有匡正之辞。及至章帝即位,擢为侍中、虎贲中郎将,又出为东郡太守。张酺虽是儒者,但性格刚断,到任后即擢用义勇,搏击豪强。视事十五年,于和帝初迁魏郡太守。时窦氏秉政,郡人郑据为司隶校尉,奏免执金吾窦景。窦景复位后,命张酺收捕郑据之子,以报私仇,张酾不畏权贵,反收捕窦景家人。征入为河南尹后,又果断处置窦刘家人恶奴。窦氏败灭后,他仗义执言上疏和帝,为夏阳侯窦瓖辩护。永元五年(93)迁太仆,不久出任太尉。因与司隶校尉晏称失和,被策免。回归里舍后,遣散门生,闭门谢客。永元十五年(103),复拜光禄勋,迁为司徒。同年死。
两汉诗词
安台新福歌
[两汉] 王粲
武力既定,庶士咸绥。
乐陈我广庭,式宴宾与师。
昭文德,宣武威,平九有,抚民黎。
荷天宠,延寿尸,千载莫我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