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八十七年,公元87年,农历丁亥(猪)年,天干五行属火   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 元和四年,章和元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001年~100年    公元八十七年,公元87年,农历丁亥(猪)年,天干五行属火   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 元和四年,章和元年







公元八十七年




公元87年,农历丁亥(猪)年,天干五行属火  

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元和]四年

 (年号:建初(84年八月-87年七月),东汉王朝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第二个年号,东汉政权第五个年号。

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章和]元年。

(年号:章和(87年七月--88年)是东汉皇帝汉章帝刘炟的第三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使用2年。《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七》载“诏以瑞物仍集,改元章和”。 二年二月汉和帝即位沿用。东汉政权第六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匈奴】公元48年,匈奴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北匈奴】,② 优留单于  (? - 87年)
3北单于(不知名号) 88年 - ? 优留异母兄右贤王
于除鞬单于(自立) 于除鞬 91年 - 93年  北单于弟
此后北单于世系不明
逢侯北单于 逢侯 94年 - 118年 南单于屯屠何子

南匈奴】,⑦伊屠于闾鞮单于(宣)(85年 - 88年在位)

高句丽】第六任国王.太祖王(高宫)都城 吉林 国内城  53年-146年在位)

烧当羌】④烧当羌王.迷吾 (77~87年)

烧当羌】⑤烧当羌王.迷唐(87~101年)

 ========

呂母】【瓜田仪


公元八十七年
世纪:1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784年
年代:东汉章帝

【在位皇帝】

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 (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

年号:元和,章和【元和四年,章和元年】
【朝代】东汉:25年8月5日至220年11月25日。

公元87年2月21日

农历:87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551年2月27日,波斯历:1365年12月2日,星期:星期三,干支:丁亥年 壬寅月 己亥日,属相:猪,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七九第6天,月相:新(朔)月,儒略日数:1752886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刘昞(?-87年),是东汉明帝刘庄的第八位皇子,被尊封为淮阳顷王。关于他的生母,在史书中并未有明确记载,这给后人留下了些许神秘色彩。 在其成长过程中,刘昞首先被册封为常山王,这一举措体现了朝廷对其身份和地位的重视。随着朝代的发展与变迁,后来他又改封为淮阳王,继续承担着分封诸侯的责任与使命。 到了章和元年(即公元87年),刘昞走完了他的一生。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与品德,朝廷赐予他“顷”的谥号,以示尊崇。而他的爵位则由其子刘侧继承,延续了家族的荣耀与责任。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不仅反映了东汉时期皇室内部的权力分配与传承机制,也见证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风貌。

 

    傅育(?--87年),是东汉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和将领,来自北地郡。他一生为东汉王朝的边境安宁做出了卓越贡献。 傅育的仕途起步于临羌县长这一职位。在任期间,他展现出了出色的行政才能和军事指挥能力。特别是在与捕虏将军马武等人共同出兵攻打羌族烧当部落的战役中,傅育凭借其卓越的军事谋略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在众将之中战功最为卓著,受到了朝廷的高度赞扬和嘉奖。 随后,傅育被任命为武威太守,负责治理武威地区,他在任期内积极发展地方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并且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防御建设,确保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安定。 建初二年(公元77年),鉴于傅育在处理民族事务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杰出表现,朝廷委任他担任护羌校尉这一要职。护羌校尉主要负责协调和管理与羌族各部落之间的关系,以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傅育上任后,秉持着公正、诚信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努力改善汉朝与羌族之间的关系。 然而,在章和元年(公元87年),傅育在一次与羌族烧当部落的激烈交战中不幸阵亡。他的牺牲不仅体现了作为一名忠诚将领的高尚品质,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傅育的事迹成为了东汉历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中国大事记】 

鲜卑攻北匈奴,斩优留单于。北匈奴大乱,58部、约28万人降中国。班超发于寘诸国兵攻莎车。龟兹来救,大败龟兹兵。莎车降,西域震服。护羌校尉傅育贪功,欲击迷当羌,先击迷吾羌,中伏被杀。继任校尉张纡诱迷吾羌降,宴中施毒,斩迷吾等800人,复击其众,迷吾子迷唐再叛,张纡不能制。

《资治通鉴》汉纪

肃宗孝章皇帝下章和元年(丁亥,公元八七年)

  春,正月,帝召褒,授以叔孙通《汉仪》十二篇曰:“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今宜依礼条正,使可施行。”

  护羌校尉傅育欲伐烧当羌,为其新降,不欲出兵,乃募人斗诸羌、胡;羌、胡不肯,遂复叛出塞,更依迷吾。育请发诸郡兵数万人共击羌。未及会,三月,育独进军。迷吾闻之,徙庐落去。育遣精骑三千穷追之,夜,至三兜谷,不设备,迷吾袭击,大破之,杀育及吏士八百八十人。及诸郡兵到,羌遂引去。诏以陇西太守张纡为校尉,将万人屯临羌。

  夏,六月,戊辰,司徒桓虞免。癸卯,以司空袁安为司徒,光禄勋任隗为司空。隗,光之子也。

  齐王晃及弟利侯刚,与母太姬更相诬告。秋,七月,癸卯,诏贬晃爵为芜湖侯,削刚户三千,收太姬玺缓。

  壬子,淮阳顷王昞薨。

  鲜卑入左地,击北匈奴,大破之,斩优留单于而还。

  羌豪迷吾复与诸种寇金城塞,张纡遣从事河内司马防与战于木乘谷。迷吾兵败走,因译使欲降,纡纳之。迷吾将人众诣临羌,纡设兵大会,施毒酒中,伏兵杀其酋豪八百馀人,斩迷吾头以祭傅育冢,复放兵击其馀众,斩获数千人。迷吾子迷唐,与诸种解仇,结婚交质,据大、小榆谷以叛,种众炽盛,张纡不能制。

  壬戌,诏以瑞物仍集,改元章和。是时,京师四方屡有嘉瑞,前后数百千,言事者咸以为美。而太尉掾平陵何敞独恶之,谓宋由、袁安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今异乌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不敢答。

  八月,癸酉,帝南巡。戊子,幸梁;乙未晦,幸沛。

  日有食之。

  九月,庚子,帝幸彭城。辛亥,幸寿春;复封阜陵侯延为阜陵王。己未,幸汝阴。冬,十月,丙子,还宫。

  北匈奴大乱,屈兰储等五十八部、口二十八万诣云中、五原、朔方、北地降。

  曹褒依准旧典,杂以《五经》、《谶记》之文,撰次天子至于庶人冠、婚、吉、凶终始制度凡百五十篇,奏之。帝以众论难一,故但纳之,不复令有司平奏。

  是岁,班超发于窴诸国兵共二万五千人击莎车,龟兹王发温宿、姑墨、尉头兵合五万人救之。超召将校乃于窴王议曰:“今兵少不敌,其计莫若各散去。于窴从是而东,长史亦于此西归,可须夜鼓声而发。”阴缓所得生口。龟兹王闻之,大喜,自以万骑于西界遮超,温宿王将八千骑于东界徼于窴。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鸡鸣,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馀级;莎车遂降,龟兹等因各退散。自是威震西域。


【公元八十七年大事记】

诏令系囚减罪戍边
  章和元年(87),令郡国及中都官在押囚犯减死一等,遣戍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北)。

 

鲜卑击破北匈奴
  章和元年(87),鲜卑入左地袭击北匈奴,大胜,斩北匈奴优留单于。北匈奴单于庭大乱,屈兰、储卑、胡都须等五十八部,二十万人,剩兵八千人, 分至云中、五原、朔方、北地投降汉朝。

 

护羌校尉张纡杀降羌
  章和元年(87),烧当羌豪迷吾复与诸种寇掠金城塞,护羌校尉派从事司马防与诸羌激战于木乘谷;迷吾败走,派翻译见张纡请求投降。。张纡表示接受。迷吾率羌众至临羌后,张纡竟以毒酒飨降附诸羌,埋伏士兵杀诸羌酋豪八百余人,并斩迷吾头以祭傅育,纵兵袭击诸羌余众,斩获数千人。迷吾之子迷唐与诸羌种尽释前嫌,解去旧仇,结婚交质,据大、小榆谷反汉。反抗炽盛,张纡不能讨。

 

班超击莎车
  章和元年(87),班超发于阗诸国兵二万五千人再攻莎车。龟兹王派基将军发温宿、姑墨、尉头合五万兵来救莎车。班超用计大破莎车军,斩首五千余级,获其马畜财物。莎车投降,龟兹等国授军也各自败退。班超由此威震西域。

 

曹褒集《汉礼》
  章帝认为汉初叔孙通所定仪制过于散略,多不合经,每欲重新制定礼乐,群臣意见纷歧。班固主张广集京诸儒,共议得失。章帝认为礼家聚讼不已,不如责成一人。章和元年(87)召侍中曹褒至嘉德门,命小黄门授以叔孙通所撰《汉仪》十二篇,要求依礼条正,以便施行。曹褒受命,即依据旧典,排比故事,杂以五经及谶纬记载,编次自天子至庶人冠婚吉凶各种礼仪,共一百五十篇,录以二尺四寸简奏上,定名《汉礼》。而众论不一,迄未施行。和帝即位,曹褒又作《汉礼章句》。褒字叔通,鲁国薛(今山东枣庄西北)人,习庆氏《礼》,博物识古,授生徒千馀人,除《汉礼》外,著有《礼记传》四十四篇,《演经杂论》一百二十篇,《通义》十二篇。官至射声校尉,卒于和帝永元十四年(102)。

 

班固作《典引篇》
  章帝时班固撰文歌颂汉德。他认为司马相作《封禅文》,文辞靡丽而不够典雅,扬雄作《剧秦美新》,体虽典雅而有悖事实,于是精心构思,作《典引篇》。“典”指《尚书·尧典》,“引”是续作的意思。固谓汉德可与帝尧之治相比,而已作得《尚书》正体,极颂文之致,堪称《尧典》之续,因以为名。文成奏上,大得章帝赞赏。

 

王充撰《论衡》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属浙江)人。生于光武帝建武三年(27),出身寒门,少孤力学,曾肄业洛阳太学,师事班彪。博览群书,通诸经及百家之言。学成归里教授,又曾作郡功曹、州从事、治中,后辞职家居,专心著述。章帝时,特诏公车征召,病不能行。和帝永元中卒于家。王充好论说,曾用毕生精力,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撰成《论衡》三十卷,共八十五篇,二十多万字。自称撰书的原因在于俗儒拘守师说,众书多有失实处,以至虚妄之说传世惑众,实事求是的言论反被排斥,有必要“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以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书撰成于章帝在位时。全书致力于反对以谶纬迷信为表现形式的宗教神秘主义,捍卫和发展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内容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其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否定存在有意志的超自然的主宰;论人死精气自灭,否定存在脱离形体的灵魂;又否定圣人能生而知之,强调理性思维和用效验来证明知识的可靠性。有些篇章的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孔子、孟子。但其社会历史观仍带有命定论的色彩,未脱唯心论的影响。

 

护羌校尉傅育死
  章和元年(87),护羌校尉傅育奏请发陇四、张掖、酒泉兵各五千人,与汉阳、金城兵五千人,共二万人,亲自率领进讨羌人。各路兵马尚未会合,傅衣就孤军深入。烧当羌豪迷吾迁庐落而去,傅育先精骑三千穷追不舍。结果夜间遭到袭击,傅育选精骑三千穷追不舍。结果夜间遭到袭击,傅育战死,部卒死亡八百八十人。傅育为北地(今宁夏银川市以南一带)人。明帝初年,为临羌长,与马武等进攻羌滇吾,功冠全军;及在武威,声威闻于匈奴。食官禄数十年,秩奉大部赡济知友,妻子仍不免操持家务。傅育死后,章帝下诏褒扬,并以陇西太守张纡为校尉,率领万人屯临羌。

 

任隗为司空
  任隗字仲和,南阳宛(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少好黄老之学,清静寡欲;所得奉秩,经常赈恤宗族,收养孤寡,明帝听说其为人,擢为奉朝请,迁羽林左监、虎贲中郎将,又迁长水校尉。章帝即位,雅相敬爱,多次称赞其品行,以为将作大匠。建初五年(80),迁太仆。八年为光禄勋。章和元年(87),拜司空。任隗义行内修,不求名誉,以沈正见重于世。和帝时,大将军窦宪专权,专作威福,内外朝臣都不敢得罪窦氏,唯独任隗与司徒袁安同心毕力,持重处正,鲠言直议,无所隐讳。永元四年(92)死。

 

月氏国遣使奉献
  章和元年(87),月氏国派遣使者来献抉拔(似麟无角)、狮子。


外国大事记

章和元年(87),月氏国派遣使者来献抉拔(似麟无角)、狮子。

 

两汉诗词

凛凛岁云暮

[两汉] 佚名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其他阅读】
=======

 

2023年7月15日 19:1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