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朱允炆, 明朝第二位皇帝
明惠宗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壹年(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壹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后世称为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简称惠帝。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壹年(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壹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后世称为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简称惠帝。
明惠宗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爲皇太孙,明洪武三十壹年(1398年)继位爲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壹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爲发丧,追益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益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複,改庙号惠宗,益号爲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后世称爲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益号爲恭闵惠皇帝,简称惠帝。
【人物生平】继承皇位
朱允炆出生于1377年(明洪武十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第二个儿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爲嫡长孙。
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十四岁时,朱标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壹步。这样持续了两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爲皇太孙。朱允炆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朱允炆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1368年2月,朱元璋开始爲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爲太子,因爲朱标是他的长子。朱元璋的目标是爲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壹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朱标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他性情温和而有教养,但不很勇武。明太祖虽然对他的第四子朱棣的军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爲了王朝的利益,他仍把朱标看作最恰当的继任人选。使皇帝震悼不已的是,朱标在他的盛年37岁时(即1392年5月17日)死去,益号懿文太子。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的十分孝顺而很是喜欢,后来立其爲太孙。
朱允炆出生于1377年(明洪武十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第二个儿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爲嫡长孙。
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十四岁时,朱标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壹步。这样持续了两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爲皇太孙。朱允炆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朱允炆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1368年2月,朱元璋开始爲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爲太子,因爲朱标是他的长子。朱元璋的目标是爲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壹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朱标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他性情温和而有教养,但不很勇武。明太祖虽然对他的第四子朱棣的军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爲了王朝的利益,他仍把朱标看作最恰当的继任人选。使皇帝震悼不已的是,朱标在他的盛年37岁时(即1392年5月17日)死去,益号懿文太子。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的十分孝顺而很是喜欢,后来立其爲太孙。
朱元璋死前密命驸马梅殷(甯国公主之夫)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时年21岁。他确定下壹年爲建文元年,并尊封他的母亲二皇妃吕氏(1402年死)爲皇太后。关于朱允炆的个性和他在位时的国内发展情况现已无可信材料,因爲朱允炆时期的档案文献和起居注全遭毁灭,而私家记述又概遭禁止。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他在政府的言论和行事上努力实行壹些较大的变革,但这些变革却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朱允炆把三位儒家师傅引爲心腹,他们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几位老者对朱允炆关于君之爲君的概念起了强有力的作用。黄子澄(1402年死)是壹个很受人尊敬的儒家学者,他在1385年举进士第壹名。他在明太祖时代担任过很多官职,现在被朱允炆任命爲翰林学士,并参与国家政事。齐泰(1402年死)也是1385年的进士,是壹位对经书学有大成的学者,特别精于礼和兵法。他在洪武帝弥留之际受顾命,以护卫皇太孙和嗣君,被新皇帝任命爲兵部尚书,参与国政。方孝孺(1357—1404年)早在四十来岁的初年就已经是声名卓著的学者,以文章家和政治思想家闻名,未中过举,在他很晚的岁月才开始进入仕宦生涯。朱允炆即位以后被召爲翰林侍讲。
这三位儒家学者以各种不同方式影响皇帝。黄子澄和齐泰变成了皇帝的心腹,用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教育他。他们负责研究壹些新政策并付诸实施,目的在改组帝国的行政和加强皇帝的权威。方孝孺是《周礼》,壹部关于乌托邦式政府的经典著作——专家,他发觉他所见到的是个人专制统治的缺点,因此他建议皇帝应该根据古代经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所有这三个人都勇敢、正直和满怀著理想。但是,他们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燕王反叛】
令人难以对付的燕王朱棣生于1360年5月2日,他的生母也许是洪武帝的壹位贡妃,据说她或者是蒙古人,或者是朝鲜人。他不是像他自己后来所说的那样爲马皇后所生;他的这种说法是想在他从他侄子手中夺取了帝位以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原则使他的即位合法化。他长得坚强有力,同时也精通武艺,而且据说在学习儒家经典和文学方面也是出色当行的。他的文学功底在正史中有所表述,因爲这种成就符合壹个儒家君主的公开的形象。
1370年5月,洪武帝把他封爲燕王,定他的封地在北平(今北京),让他坐镇北方边境,以保证国内的安全和抵御蒙古人的入侵。
那时的燕王只有10岁,直到他成年以后才于1380年4月去北京就国。到了这时,他在宫廷已经接受了优秀学者和佛教和尚们的最好的通才教育。他在明王朝头等将领们的辅导之下也已经开始表现出军事领导才能;特别是徐达(1332—1385年)对他的教导更有效,因爲1376年他在皇帝的意旨下娶了徐达的长女。
在往后的数十年中燕王守卫他的藩封时,他经常指挥对蒙古人的战斗,在老将们的辅弼之下很会打仗。他的功绩赢得了他父亲的好评,但也引起了后者的烦恼,因爲他越来越变得心志不凡、目中无人和闹独立性。当1392年洪武帝册封他长兄的儿子朱允炆而不是指派他爲皇嗣的时候,燕王显然是异常失望的。
1398年末,即朱允炆即位之初的几个月中,皇帝开始考虑怎样增强自己的权力而同时削弱诸封建王国的权力,并且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激烈的行动。周王朱橚(1361—1425年)是第壹个倒台的,接著另外四个王子也垮了下来:代王朱桂(1374—1446年);湘王朱柏(1371—1399年);齐王朱榑(1364—1428年);以及岷王朱便(1379—1450年)。壹年之内在五个举足轻重的藩封被废之后,燕王便成了下壹个目标。朝廷承认他是最棘手的敌人,因此在行动上很小心谨慎;可是,这样壹来反而给了燕王集结部队和作准备的时间。
现在不能肯定,燕王何时才开始下定决心对抗朝廷。据有些材料说,他在道衍和尚(后名姚广孝)的影响下很早就有和朝廷对著干的意思;按,道衍是明太祖派到他的王府里来任事的,并博得了他的信任。道衍据说在朱允炆被封爲储君以后曾向燕王进言,说他注定会有九五之分;他并且鼓励燕王谋划进壹步实现他的雄心壮志。当建文朝廷开始清洗他的兄弟们的时候,燕王马上觉察到他的地位危殆,因而他就商于道衍(这时道衍已是他的主要顾问和谋略家),应该采取什么步骤来对付这壹威胁。
燕王已经用招降蒙古士兵的办法扩充了他的部队,同时他又和那些对新皇帝已不再抱幻想的宦官内外勾结起来。可是他还无意立即行事,因爲他的三个儿子正在南京作爲人质,以保证他不乱说乱动。与此同时,双方的间谍和代理人来回打报告。燕王在1398年和1399年搞了许许多多鬼把戏,又是装病,又是装疯,请求遣反他的儿子们。直到1399年6月朱允炆才准许他的几个儿子回到他们父亲身边——曆史学家们把这壹决定称爲愚不可及;燕王这才决心用军事行动抗命朝廷了。
敌对行动爆发于1399年7月末;那时有个忠于建文朝的军官抓到了属于燕王藩国的两名下级官员,并把他们送往南京以煽惑罪处死。燕王抓到了把柄,利用这个机会在8月5日向邻近几个州县发动军事进攻,借口要清除朝廷里的奸佞官员。这标志著在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壹场血腥的、持续三年的军事对抗;后来这场战争被掩饰而说成是“靖难”之役。
爲了给他的叛乱设词辩解,燕王在后来几个月内精心策划了几篇文告:它们包括在1399年8月和12月致朝廷的两封信,以及后来给官民壹体知照的宣言。这位藩王坚持说,他正在进行的是终止内乱的正义行动,而且无论衡之以儒家的孝道,还是衡之以规定诸藩王义务的《祖训录》中的条款,他的行爲都是对的。
他指责皇帝,特别是指责他没有把他父皇的病情告知他,没有让他奔临丧葬;另外,还指责他毁坏先皇所居之宫室,从而背弃了洪武帝的祖训。
他还指责皇帝受齐泰、黄子澄等宵小之臣的诱惑,对诸皇子进行了迫害,并且错误地指控他在做军事准备来反对皇帝。他争辩说,他所采取的行动是正当的自卫,同时他要求皇帝去掉左右的奸诈顾问们,恢複太祖皇帝的法律和制度。除此之外他还声称,他有义务来执行这次惩戒使命,因爲他是马皇后所生的最年长的健在儿子,就责无旁贷;他指天誓日地否认他对帝位感兴趣,只是说他是本诸《祖训录》中的规定而开始清除朝廷中的小人官员的。
根据现代曆史学家所提供的材料,他的任何指责是否有充分的事实根据,或者他是否真正能够在当时就把这些论点公诸于世,是值得怀疑的。可是,这些指责对燕王来说却是关系成败的问题;最终地它们要使他对抗朝廷的行动站得住脚,并且还可帮助他纠集能够抗命的人马。这就是爲什么这位藩王在篡夺皇位以后要窜改曆史记述,把那些和他的言论相矛盾的记载统统去掉,换上支持他的合法继承权利的壹些曆史说词。
【兵败失位】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著“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壹场血腥的、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峙。在叛乱开始的时期,燕王尚不占兵力上的优势。他的军队只有十万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没有能够控制任何其他领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壹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拥有全国的经济,并且已经废除了几个藩国。但燕王的领导能力、高素质的军队却非朱允炆可比。随著战争时间的延长,朝廷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的缺点严重影响了战局。直至节节败退,许多将领投降了燕王。
建文朝廷曾从朝鲜输入许多战马,想以此增强它的战斗力,因爲朝鲜国王李芳远公开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但是这些办法未能影响壹败涂地的战争结局。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壹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朱棣登位后,将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壹个女子每壹日壹夜要受二十余男子的凌辱,情况还要经常报告朱棣,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
但朱允炆的下落终成爲壹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后来对他的帝业抱同情心的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朱允炆最后的真正命运仍然是壹个谜。
【改革法制】
朱允炆改进了明太祖所实行的严厉的法律制度。洪武帝曾经颁行了壹整套法典,使之成爲全帝国的法律准则。他有时用“诰”的形式来给法典做补充,有时又用“榜文”的形式来发布典型的案例。榜文第壹次出现在《大诰》中;这种《大诰》在1385年和1387年之间曾经编纂、修订和扩充。它们出现在1397年版的《大明律》中;《大明律》把这些诰和榜文都收在它的附录中。朱允炆认爲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过于苛严,特别是那些在诰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惩罚条款更是如此。据说,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从他的法典中取消73条这样的条款。在他即位以后,他禁止以诰文爲根据来进行审理和判案,同时停止张贴榜文,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盖了他事实上对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这些变革后来被永乐帝壹扫而光;他恢複了太祖的所有严厉的诰文和榜文中的法律效力。
【实行削藩】
朱允炆对诸藩王封地里的行政也进行了壹些改革:设置了宾辅和伴读,并让翰林学士以儒家的爲政传统教育和辅导诸幼年王子。王子们还进壹步不准参与文、武政事;这个命令显然与《祖训录》中的规定大相径庭。这些加强了皇帝对藩王控制的新条令是意在取消半自治性质的封国的总战略的壹部分。
削夺世袭封藩的政策的産生是由于担心几个有野心的皇叔可能要发难,特别是担心燕王朱棣。1370年以后,明太祖陆续分封了他年长的九个儿子(其中包括朱棣),把他们封在西北边境和长江中部,王位世袭;这些藩王都是用来作爲抗击蒙古侵略和镇压叛乱的支柱。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俸和广泛的特权;虽然他们在法律上对境内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但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其人数在3000到15000之间。
朱允炆改进了明太祖所实行的严厉的法律制度。洪武帝曾经颁行了壹整套法典,使之成爲全帝国的法律准则。他有时用“诰”的形式来给法典做补充,有时又用“榜文”的形式来发布典型的案例。榜文第壹次出现在《大诰》中;这种《大诰》在1385年和1387年之间曾经编纂、修订和扩充。它们出现在1397年版的《大明律》中;《大明律》把这些诰和榜文都收在它的附录中。朱允炆认爲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过于苛严,特别是那些在诰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惩罚条款更是如此。据说,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从他的法典中取消73条这样的条款。在他即位以后,他禁止以诰文爲根据来进行审理和判案,同时停止张贴榜文,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盖了他事实上对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这些变革后来被永乐帝壹扫而光;他恢複了太祖的所有严厉的诰文和榜文中的法律效力。
【实行削藩】
朱允炆对诸藩王封地里的行政也进行了壹些改革:设置了宾辅和伴读,并让翰林学士以儒家的爲政传统教育和辅导诸幼年王子。王子们还进壹步不准参与文、武政事;这个命令显然与《祖训录》中的规定大相径庭。这些加强了皇帝对藩王控制的新条令是意在取消半自治性质的封国的总战略的壹部分。
削夺世袭封藩的政策的産生是由于担心几个有野心的皇叔可能要发难,特别是担心燕王朱棣。1370年以后,明太祖陆续分封了他年长的九个儿子(其中包括朱棣),把他们封在西北边境和长江中部,王位世袭;这些藩王都是用来作爲抗击蒙古侵略和镇压叛乱的支柱。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俸和广泛的特权;虽然他们在法律上对境内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但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其人数在3000到15000之间。
爲了确保他对分封诸王的控制,开国皇帝在他的《祖训录》中曾定下了壹系列条令规章来管束诸藩王的行爲;《祖训录》首次发布于1381年,后来又在1395年做了修改。其中有壹条规定:在新皇帝登基以后的三年时间内藩王们不许来朝廷,只能留守藩封。可是,如果有“奸臣”在朝廷当道,诸王得准备他们的兵力,听候新皇帝召他们来“拨乱反正”,而在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和驱逐了奸佞以后,他们仍应返回封地。
对于合法的继承原则定下了壹条重要的规矩;它既适用于藩封王子的继承,也适用皇位的继承。其中主要的壹条原则是继承人应该是长子,并爲嫡妻所生。如果这壹点已不可能,嫡妻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将成爲合法继承人。爲了使这些家法垂诸久远,明太祖对后嗣下了严厉的警告,禁止他们对他的训示有壹丝壹毫的改动;而且他告诫诸王,对任何违犯者,甚至皇帝本人,他们可以群起而攻之。这位开国皇帝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制度上的调整总是不可避免的。新皇帝现在企图削夺诸王的权力,这就使他与他的叔父们——特别是燕王朱棣——发生了公开的冲突。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这些藩王看来,他想削夺分封诸王壹向享有的权利和特权的行动严重地违反了《祖训录》。人们向来认爲削藩的政策是黄子澄和齐泰所出的主意,但是,它也可以说是出自皇帝的圣裁。黄子澄是这壹政策最积极的拥护者,据说他使皇帝对采取这项政策的重要性获得了很深的印象,因爲他向皇帝讲述了公元前154年汉代的七国之乱反对汉景帝(公元前157年—141年在位)的故事,而且也壹般地提示了这些强大而又拥有半自治权力的藩封所特有的潜在危险性。他们曾经考虑了两种行动路线:壹是彻底废除藩封诸王;壹是减少他们的政治和军事大权。主要的目标是燕王;在这个时候,洪武帝的二子和三子均先已故去,只剩下燕王是现在健在的最年长而又权势最大的藩王,同时他也是皇家礼仪上的尊长。几经斟酌之后,朱允炆决定走完全废藩的道路。这样便激起燕王举兵反对皇帝,他表面上是要恢複王朝原来的制度,实际上却是要保持他自己的权力和影响。
【经济】
在财政方面,建文朝廷也制定了壹些新措施,以减轻前朝某些过重的税收。其中最重要的是减少了江南的过度的土地税,尤其是减少了富庶的苏州和松江这两个府的土地重税。这些减税措施是继续了洪武朝即已开始的减免政策,但是它们大大超过了以前的办法。富庶而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自王朝开国以来就被课以重税,从而使这里提供了主要的财源。原来的税款意在实行惩戒。1380年4月洪武帝曾下令减税20%,但是即令如此,这里的土地税仍然过于沉重。例如在1393年,仅苏州壹地就得全年交纳281万石粮米,这就是帝国2940万石全部土地赋税的9.5%。这样是太不平等了:苏州仅占帝国登记在册的耕地的1/88。由于这样过重的苛索,当地人民往往不能交足规定的税额,特别在凶荒年代更是如此;他们抛荒了土地,变成了游民,从而更加加重了纳税居民的负担,同时也减少了每年的税收。
1400年初,朱允炆因有人申诉直隶地区(直接隶属于京师南京的地区爲直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江苏安徽上海两省壹市)和浙江等地区赋税不公而采取了行动。他下令按每亩地收壹石粮的统壹标准在这些府里收土地税。洪武帝曾经禁止苏州或松江人氏被任命爲户部尚书,借此防范出身于这些富庶州府的人们把持财政,偏私家乡,从而牺牲了国库的利益,现在朱允炆也解除了这种禁令。很可疑的是,这些新措施是否得到了贯彻;到了1400年,建文朝廷已经深深地卷入了和燕王对阵的军事行动之中。
另外壹项财政改革是限制佛、道二教寺观所能拥有的免税土地的数量。这项政策是特别针对佛、道僧侣们在江南富庶州府的情况而发的,因爲在洪武帝的庇护下僧道们都攫夺了大量的肥田沃土,从而变成了有权有势的地主。他们的财富激起了人们的不满,因爲宗教界的僧侣职事们不仅享有免除土地赋税和徭役的权利,甚至还把不法负担强加给当地居民,即占用他们的土地,强迫他们给自己服劳役。朝中的官员上了两份奏疏,请求限制佛教和道教的土地占有数量,朱允炆在1401年8月发出的壹道诏旨中批准了他们的建议。这壹新命令只准每壹名僧道拥有不超过五亩免除赋税的土地;多余土地应分给需要土地的人民。这个政策又使得燕王找到了另壹口实,说他的侄子如何违犯了《祖训录》;它进壹步爲他提供了对皇帝进行“惩戒行动”的理由。
这些命令未必都曾经付诸实施,因爲建文朝廷此后不久就夭折了。但是,由于它们攻击了佛教和道教僧侣们的既得利益,这些政策无疑地疏远了宗教界,特别是得罪了佛教徒。因此,许多佛教僧人都爲燕王叛军效劳是不足爲奇的:他们的领袖是这位僭主的顾问,即和尚道衍,此人自1382年以来即已爲燕王服务(他后来名姚广孝,1335年—1418年)。
【人物评价】史书评价
赞曰: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複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纪年複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爲嫌,草野传疑,不无讹谬。更越圣朝,得经论定,尊名壹惠,君德用彰,懿哉。
【其它评价】
永乐时期的官方曆史掩盖了建文的年号而人爲地把明太祖的统治时期延长了4年,即从洪武32年延长到洪武35年(1399年—1402年):这个时期曾经被曆史学家称之爲”革除”时期。建文的年号迟至1595年10月才被万曆皇帝恢複,那是作爲编纂明王朝曆史的流産的计划的壹部分提出来的。可是,要到242年以后的1644年7月,南明君主福王朱由崧(1646年死)才定朱允炆的庙号爲”惠宗”,益号爲”让皇帝”。这后壹个尊号之所以被选用是爲了适应民间传说,即朱允炆并未死于宫中大火,而是爲了解除内战的普遍苦难而自愿逊位给他的叔父的。
到了1736年9月,清朝乾隆帝(1736年—1796年在位)封朱允炆爲”恭愍惠帝”时,他的皇帝地位才完全恢複。由于这种种情况,他在明王朝的正史(《明史》,1736年)中被称爲”恭愍惠帝”,但在由王鸿绪(1645年—1723年)在1723年完成的更早壹些的《明史稿》中还是直截了当地被称爲”朱允炆”。
建文皇帝和他的顾问们致力于提倡文官统治,他们放弃了明太祖的政策,并且与燕王发生了冲突。燕王的权力是建立在北方边境上,而且依靠的是军官们的支持;朱允炆及其左右与此不同,他们是以南京爲基地,他们依靠的是长江下游的阶层。他们认爲搞像洪武帝时期的统治,会大大地危及王朝,因此他们相信只有提高儒家价值观和文官的权威,去掉半自治的诸藩封王子,才能使之得到纠正。他们没有成功,因爲他们没有多少实际经验,在战场上缺乏果断的领导、周密的计划和首尾壹贯的战略方针。
这次内战对于明王朝所産生的结果已经超出了争夺帝位的阋牆之争。洪武帝封建半自治的藩王已经对王朝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当永乐帝死后,他们再壹次提倡儒家关于文官政府的原则,并在洪熙和宣德两朝取得了具体结果。
在通俗性的曆史著作中,建文之治通过关于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的大量传奇故事而受到人们的怀念——这些传奇之所以産生是由于人们同情他的苦难遭遇,以及被他的有神秘色彩的命运所吸引。这壹传统最初之所以形成,是因爲人们天真地相信,在南京陷落时皇帝并没有死于宫中之火,而是乔装成和尚设法逃离了京师;后来情节变得越来越複杂了。1440年末的壹个稀奇古怪的事件表明了这个传说有多少人信以爲真。有壹个90岁的老和尚利用这个传说来到了正统皇帝的朝廷,自称他是从前的皇帝。这个骗子后来被揭露并处死了,但这个事件却助长了人们的幻想,也激发了其他相关传说的産生。
在16世纪以后关于这个题材的小说演义中,朱允炆和他的殉难的随从人士都逐渐变成了悲剧式的英雄人物。这些作品都把这位皇帝描写成爲壹位勤于政事的和仁慈的君主,对他的叔父慷慨大度,并自动地提出把皇位让给了后者。它们还渲染壹个故事,说在京师失守之日他逃脱了叛变者的耳目,当了壹位高寿的和尚,死后仍然留有后代。它们也同情地描述建文的殉节者,如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说他们是忠臣义士,声称他们的身后也仍有许多后嗣,尽管他们受到迫害。这些无奇不有的传奇故事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朱允炆及其所信奉的理想的同情。
说朱允炆自动地让位给燕王,这种故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此说甚至被郑晓(1499年—1566年)认爲有可信的曆史真实性,并把它收于他的《建文逊国记》(约1566年)中。它因此助长了人们给朱允炆重新树立形象的心理,并导致在1595年正式恢複了他的年号的行动。关于建文朝代的幻想故事和传闻轶事在下壹个世纪仍然不断地出现。这些传说变成了人们发泄压抑情绪的通风口,是它们在极权统治下对要求仁慈和正义的呼吁。它们不仅戏剧化了这位皇帝的事迹,使他成了悲剧式的人物;由于它们进而想纠正不公正,它们谴责永乐皇帝及其支持者们是壹伙叛贼和恶棍。人民群衆对这位先前的皇帝的同情是如此普遍,致使它被明末清初的许多叛乱领袖所利用,他们都僞称自己是他的合法后代。在学者精英阶层中,从明代中叶和末叶起,也壹直增长著这种谴责永乐皇帝的倾向(虽然只是用掩盖的词句来写的)。清朝乾隆皇帝在1736年决定恢複朱允炆的合法地位,其大部分原因便是士大夫精英怀有这样的情绪。
【轶事典故】
据说,朱允炆逃离京城后,颠沛流离,千方百计逃避追杀,后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也有称是陝西城固观音崖)壹带。诚心向佛,终了壹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朱允炆在当皇太孙时,太祖朱元璋曾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他和燕王朱棣以对。朱允炆对曰:“雨打羊毛壹片膻。“朱棣则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朱棣之对太祖较爲满意。从中也看出了朱允炆的懦弱、平庸和朱棣的雄心。太祖驾崩后,皇室想了壹些方法来巩固朱允炆的皇位。但后来江山终究被朱棣所得。而上面的对联却成爲二人命运的谶语。
话说朱允炆在湄江隐姓埋名,自称应文和尚,留下了许多对联诗话。其中对观音崖风光的描写联“峰如巢风彩,崖似卧龙文。“
在长期的流亡过程中,朱允炆壹直以晋公子重耳的故事鞭策自己。希望有东山再起的壹天。但后来他慢慢地发现,朱 棣管理国家的能力比自己实在要强得多,也就慢慢地打消了这个念头。有联爲证:“有梦难圆,尘世著魔迷木性;无风易醒,洞泉悟道静凡心。“轻风吹拂著平静的心,沉醉于大自然之中,哪还管什么皇权富贵,都是过眼云烟。
多年以后,朱允炆触景伤情,咏联壹副:“家从京畿而来,回首五岳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尧舜以后,伉怀秦皇汉武,如我王孙旷古今。“这既是对湄江美丽风光的衷心赞美,也是对自己壹生坎坷命运的高度概括,更是对无奈现实的宣泄、壮志难酬的遗憾的真实写照。
据说,朱允炆逃离京城后,颠沛流离,千方百计逃避追杀,后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也有称是陝西城固观音崖)壹带。诚心向佛,终了壹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朱允炆在当皇太孙时,太祖朱元璋曾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他和燕王朱棣以对。朱允炆对曰:“雨打羊毛壹片膻。“朱棣则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朱棣之对太祖较爲满意。从中也看出了朱允炆的懦弱、平庸和朱棣的雄心。太祖驾崩后,皇室想了壹些方法来巩固朱允炆的皇位。但后来江山终究被朱棣所得。而上面的对联却成爲二人命运的谶语。
话说朱允炆在湄江隐姓埋名,自称应文和尚,留下了许多对联诗话。其中对观音崖风光的描写联“峰如巢风彩,崖似卧龙文。“
在长期的流亡过程中,朱允炆壹直以晋公子重耳的故事鞭策自己。希望有东山再起的壹天。但后来他慢慢地发现,朱 棣管理国家的能力比自己实在要强得多,也就慢慢地打消了这个念头。有联爲证:“有梦难圆,尘世著魔迷木性;无风易醒,洞泉悟道静凡心。“轻风吹拂著平静的心,沉醉于大自然之中,哪还管什么皇权富贵,都是过眼云烟。
多年以后,朱允炆触景伤情,咏联壹副:“家从京畿而来,回首五岳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尧舜以后,伉怀秦皇汉武,如我王孙旷古今。“这既是对湄江美丽风光的衷心赞美,也是对自己壹生坎坷命运的高度概括,更是对无奈现实的宣泄、壮志难酬的遗憾的真实写照。
【个人作品】
逊国后赋诗
【作者】朱允炆 【朝代】明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作者】朱允炆 【朝代】明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金竺长官司罗永庵题壁
【作者】朱允炆 【朝代】明
风尘壹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昙标。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娑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乌早晚朝。
【作者】朱允炆 【朝代】明
风尘壹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昙标。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娑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乌早晚朝。
【亲属成员】
祖辈
祖父: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
祖母: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1382),民间传说中讳秀英,朱元璋的结发妻子,也是壹生中唯壹的妻子。
外祖父:吕本(?-1382年),凤阳府寿州人。仕元爲元帅府都事,后投靠朱元璋。丙午年(1366年),爲中书掾史。丁未年(1367年),授湖广行省照磨。洪武三年,升中书省右司郎中。四年改左司郎中,五年升刑部侍郎,寻进吏部尚书。六年,任太常寺卿。七年,以事左迁北平按察司佥事,寻召还授礼部尚书,未几出爲两浙都转运盐使。洪武十二年,複授太常寺卿。洪武十四病逝。赐葬锺山之阴。
祖父: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
祖母: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1382),民间传说中讳秀英,朱元璋的结发妻子,也是壹生中唯壹的妻子。
外祖父:吕本(?-1382年),凤阳府寿州人。仕元爲元帅府都事,后投靠朱元璋。丙午年(1366年),爲中书掾史。丁未年(1367年),授湖广行省照磨。洪武三年,升中书省右司郎中。四年改左司郎中,五年升刑部侍郎,寻进吏部尚书。六年,任太常寺卿。七年,以事左迁北平按察司佥事,寻召还授礼部尚书,未几出爲两浙都转运盐使。洪武十二年,複授太常寺卿。洪武十四病逝。赐葬锺山之阴。
父辈
父亲:朱标(1355-1392),朱元璋长子,朱元璋爲吴王时封爲王世子,称帝后封爲皇太子,益号懿文太子,建文元年尊上庙号兴宗,益号孝康皇帝,改太子陵爲皇陵(陵号不可考),永乐元年取消庙号、益号、陵号,複称懿文太子,南明弘光元年追複皇帝尊号,清朝乾隆年间升懿文太子陵爲明东陵。
嫡母:常氏(1355-1378),开平忠武王常遇春长女,洪武四年册爲太子妃,早逝,益号敬懿皇太子妃,建文元年追尊爲孝康皇后,永乐元年複称敬懿皇太子妃,南明弘光元年追複皇后名号。
生母:吕氏(?—1403年之后),大臣吕本之女,初爲朱标妾室,常氏去世后成爲太子的继室,被封爲太子妃(具体时间不详),建文元年被尊爲皇太后,史称吕皇后,永乐元年被取消太后位号,改称皇嫂懿文太子妃,与幼子朱允𤐤住在懿文太子陵,去世时间已不可考。
兄弟姐妹
兄弟:虞怀王朱雄英(1374-1382),朱标嫡长子,朱允炆异母兄,太子妃常氏所生,夭折,太祖爲其辍朝,追封虞王,益号怀。
吴悼王(或哀王)朱允熥(1378-1417或1415),朱标嫡三子,朱允炆异母弟,太子妃常氏所生,建文元年被封爲吴王,未及就藩,建文四年被成祖降封爲广泽王,同年又和其弟朱允熞壹起被召进京城,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怀怨对爲由被废爲庶人,囚禁凤阳,暴卒。南明弘光元年追複爲吴王,益号悼或哀。有壹遗腹子朱文坤,不知所终。《明实录》记载,明英宗夺门之变複辟后,提到安置“吴庶人”、“建庶人”的问题,这里的“吴庶人”很可能是朱允熥的后人。
鲁悼王(或衡愍王,或衡悼王)朱允熞(1385-1417年或之前),朱标第四子,朱允炆同母弟,太子妃吕氏所生,建文元年封爲衡王,未及就藩,建文四年被成祖降封爲怀恩王,同年又和其兄朱允熥壹起被召进京城,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怀怨对爲由被废爲庶人,囚禁凤阳,卒。南明弘光帝追複其爲鲁王,益号悼,壹说追複爲衡王,益号悼,隆武帝追複爲衡王,益号愍。
欧甯哀简王,徐悼王(或简王、愍王)朱允𤐤(1391-1407),朱标第五子,朱允炆同母弟,太子妃吕氏所生,建文元年封爲徐王,未及就藩,建文四年被成祖降封爲敷惠王,永乐二年改封欧甯王,奉懿文太子祀,与母亲壹起住在父亲的陵园内。1407年,因住所失火被烧死,益号哀简。南明弘光帝追複其爲徐王,益号悼,壹说益号简,隆武帝追上益号愍。
姐妹:江都公主,生卒年不详,生母不详,本爲江都郡主,洪武二十七年嫁给长兴侯耿炳文之子前军都督佥事耿璿,建文元年封爲公主,永乐初年耿璿因连坐得罪而死,公主被降爲郡主,郁郁而终。
宜伦郡主,生卒年不详,生母不详,没有被封爲公主的记录,永乐十五年下嫁。
第三女,生卒年不详,生母不详,早夭,无名无封。
南平郡主(?—1412)生母不详,生前没有受封和嫁人的记录,死后被成祖追封爲南平郡主。
皇后
孝愍让皇后马氏(约1370-1402),光禄少卿马全之女,洪武二十八年册爲太孙妃,建文元年册爲皇后,靖难之役中死于宫中大火,无益号。南明弘光帝追益其爲孝愍温贞哲睿肃烈襄天弼圣让皇后。
儿子
和简(或恭愍)太子朱文奎(1396-1402),朱允炆长子,马皇后所生,建文元年被立爲太子,靖难之役中与父亲壹起失踪,有说死于宫中大火。南明弘光帝追複其爲恭愍太子,隆武帝追複其爲和简太子。
润怀王(或原怀王)朱文圭(1401年-1457年),朱允炆次子,马皇后所生,靖难之役后被囚禁在凤阳,年仅两岁,称“建庶人”。明英宗夺门之变複辟后,对同样被幽禁的“吴庶人”(可能是朱允熥的后代)、“建庶人”産生怜悯之心,爲其修建房屋,娶妻生子,并将其释放。朱文圭此时已被囚禁五十余年,重获自由后已是不辨牛马,不久后去世。明英宗年间还曾经提到过建庶人、吴庶人两家的生活问题,这里所指应该是他们的后代。南明弘光帝追複其爲润王(壹说原王),益号“怀”
【结局争议】史书记载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
(在燕兵攻陷京师后,朱允炆)“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朱棣登位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亦曰:“不期建文爲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明实录·太宗实录》)
“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
“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爲上!“
“出家爲僧”说
(壹)湖南新田大观堡造假说
湖南永州新田县发现明代遗址大观堡,该古城堡工程规模宏大,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石头垒成的堡垒周长346米,城牆残高4米左右,疑爲建文帝避难行宫。后经部分文物和史学专家多方求证,认爲建文帝极有可能避难新田,在全国多处出现的建文帝‘下落说’中,有的是传说,有的只有族谱,而只有新田县有相关碑刻,经考证涉嫌造假.
该说主要的证据有(不完全统计):
1、龙池寺遗址碑刻记载“夫山曰安昙寺曰龙池”、“自大明皇朝先师铁峰悟真流亡”、“剃本靖爲僧‘燕师’”等;梅木塘碑刻记载“圣帝之寿诞,爲同人之嘉节,首士齐集虔诚致祭……誓词惟皇上御极之年岁次月日等谨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职司阴鉴”等。
2、大观堡遗址
3、其他文物:象牙朝笏;道教神仙人物长卷画;
4、《史氏族谱》记载
新田甯远两县文物研究人员在大观堡考察碑刻,发现碑刻中关于“二帝”的内容,怀疑“二帝”就是建文帝,但甯远本地曆史研究人员欧阳元益认爲“二帝”是指南明二帝,碑刻可能是反清複明余党留下的。经调查鲤溪镇和大观堡周边群衆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建文帝这个传说,石文庄之孙石午荣于明永乐年间从大观堡迁居石家洞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建文帝,经调查明初被明朝政府派遣到新田县屯田(军屯)建大观堡的那支后人就是石家洞石氏,著名明史协会专家商传教授回複了大冠堡根本没有建文帝,商传教授曾说:“我认爲大观堡肯定不会是建文帝建的,说建文帝来过大观堡也没有任何依据,可能是壹些曾经忠实于建文帝的人留下了壹些痕迹”。
根据清嘉庆十六年《甯远县志》记载:“石玉生东乡石溪人,明初其父以都司守邑东堡,玉生弱冠袭职....."。正史上证实大观堡堡主是石文庄、石玉生父子”。另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的甯远《石氏宗谱》也有记载石文庄和石玉生镇守大观堡的事实,距今已有330多年的曆史,是目前甯远县发现最早的军事古堡记载。经专家考证,大观堡是明代建筑,是石文庄始建于大明洪武三年(1370)。明史协会专家商传教授曾实地考察过大观堡,最后得出了“大观堡根本没有建文帝”的结论。
(二)东明寺说
万曆《钱塘县志·纪制》记载:“东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爲僧至此,有遗像“。(《杭县志稿》卷八)“相传朱允炆遁迹至此,时旭日始旦,题曰东明。自归国后,方知爲帝。今范其遗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银“。明代嘉靖年间《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间《湖堧杂记》中也都有记载。
据2010年12月7日,余杭县史志办张炳林先生从上海图书馆发现《东明寺志》,翻开第壹页,上面写著“东明寺志叙“五个大字。《东明寺志》(三卷)清释湛潜篡,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版本。寺志中是如此记载:“迨壬午金川变作,啓箧得杨应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运数巳定,乃僧服出逊,由吴兴至钱塘遁栖东明山,亲灸旵祖座下,凡六载,迹渐彰乃辞去。“由此可见,朱允炆到东明寺出家爲僧不是空穴来风,是确有其人其事。当年衆僧们皆尊称朱允炆爲“应能问道老佛“,寺志中还特地将“应能问道老佛“排列在祖师堂的第二位置,仅次于东明禅寺的开法祖师慧旵,明白无疑确定了东明禅寺与朱允炆之间的密切。其中还披露了二个重要信息:所谓“静室“壹是当年东明寺开法禅师慧旵禅师的闭关之处,二是朱允炆在东明禅寺出家爲僧的居所,这是初闻。
东明寺大雄宝殿内右侧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如下对联:僧爲帝,帝亦爲僧,壹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
朱允炆亲手植之桂花,经过日寇焚烧,仅剩树干。但大难不死,第二年又绽新枝,现枝高叶茂,秋季花开,香溢四野,且金银双色各半,传爲奇谈佳话。
孟将殿,原有座小庙现已毁,不知是否属实?民间称之“骂将殿“。 相传明成祖派壹位朱允炆当朝时的武状元出身将军追杀朱允炆。追至东明山,朱允炆痛斥其助纣爲虐。他进退两难:逊帝有恩,今上难违。回京又无顔複命,终而自杀。因该将军姓孟,后人建孟将军庙以资纪念。
“自焚而死”说
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朱允炆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爲燕王的朱棣立即打著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朱允炆眼看大势已去,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朱允炆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朱允炆下落。宫内侍人都说朱允炆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壹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遁入道门”说
据有学者考证,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宫观爲掩护,巧妙修筑了“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关石雕、楹联、三清山石刻260余处,留下了“风流建水翁承赞,樽酒论文千载同“、“方豪上“、“都俞脱生“、“壶市安井“等壹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隐逸文化密码。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朱允炆自焚而死,也産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朱允炆削发爲僧外逃了。他就把朱允炆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朱允炆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朱允炆下落,壹直到朱棣死前壹年的壹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朱允炆离开紫禁宫后,削发爲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壹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壹心爲僧,无複国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壹年(1423年),朱允炆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朱允炆自焚身亡是曆史真实,因爲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朱允炆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朱允炆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爲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朱允炆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爲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苦心寻找朱允炆下落,留下了曆史疑案。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朱允炆,这是曆史事实。朱允炆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壹个未揭开的曆史之谜。
有的学者认爲,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走了后门,到了山中去做了和尚,红崖天书就是他写下的。
亲属成员:
祖辈
祖父: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
祖母: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1382),民间传说中讳秀英,朱元璋的结发妻子,也是一生中唯一的妻子。
外祖父:吕本(?-1382年),凤阳府寿州人。仕元为元帅府都事,后投靠朱元璋。丙午年(1366年),为中书掾史。丁未年(1367年),授湖广行省照磨。洪武三年,升中书省右司郎中。四年改左司郎中,五年升刑部侍郎,寻进吏部尚书。六年,任太常寺卿。七年,以事左迁北平按察司佥事,寻召还授礼部尚书,未几出为两浙都转运盐使。洪武十二年,复授太常寺卿。洪武十四病逝。赐葬钟山之阴。
祖辈
祖父: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
祖母: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1382),民间传说中讳秀英,朱元璋的结发妻子,也是一生中唯一的妻子。
外祖父:吕本(?-1382年),凤阳府寿州人。仕元为元帅府都事,后投靠朱元璋。丙午年(1366年),为中书掾史。丁未年(1367年),授湖广行省照磨。洪武三年,升中书省右司郎中。四年改左司郎中,五年升刑部侍郎,寻进吏部尚书。六年,任太常寺卿。七年,以事左迁北平按察司佥事,寻召还授礼部尚书,未几出为两浙都转运盐使。洪武十二年,复授太常寺卿。洪武十四病逝。赐葬钟山之阴。
父辈
父亲:朱标(1355-1392),朱元璋长子,朱元璋为吴王时封为王世子,称帝后封为皇太子,谥号懿文太子,建文元年尊上庙号兴宗,谥号孝康皇帝,改太子陵为皇陵(陵号不可考),永乐元年取消庙号、谥号、陵号,复称懿文太子,南明弘光元年追复皇帝尊号,清朝乾隆年间升懿文太子陵为明东陵。
嫡母:常氏(1355-1378),开平忠武王常遇春长女,洪武四年册为太子妃,洪武十一年去世,谥号敬懿皇太子妃,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后,永乐元年复称敬懿皇太子妃,南明弘光元年追复皇后名号。
生母:吕氏(?—1403年之后),太常寺卿吕本之女,初为朱标妾室,常氏去世后成为太子的继室,被封为太子妃(具体时间不详),建文元年被尊为皇太后,史称吕太后,永乐元年被取消太后位号,改称皇嫂懿文太子妃,与幼子朱允熙住在懿文太子陵。
兄弟
长兄:虞怀王朱雄英(1374-1382),太子妃常氏所生,夭折,太祖为其辍朝,追封虞王,谥号怀。
三弟:吴悼王(或哀王)朱允熥(1378-1417或1415),太子妃常氏所生,建文元年被封为吴王,未及就藩,建文四年被成祖降封为广泽王,同年又和其弟朱允熞一起被召进京城,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怀怨怼为由被废为庶人,囚禁凤阳,暴卒。南明弘光元年追复为吴王,谥号悼或哀。有一遗腹子朱文坤,不知所终。《明实录》记载,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后,提到安置“吴庶人”、“建庶人”的问题,这里的“吴庶人”很可能是朱允熥的后人。
四弟:鲁悼王(或衡愍王,或衡悼王)朱允熞(1385-1417年或之前),太子妃吕氏所生,建文元年封为衡王,未及就藩,建文四年被成祖降封为怀恩王,同年又和其兄朱允熥一起被召进京城,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怀怨怼为由被废为庶人,囚禁凤阳,卒。南明弘光帝追复其为鲁王,谥号悼,一说追复为衡王,谥号悼,隆武帝追复为衡王,谥号愍。
五弟:瓯宁哀简王,徐悼王(或简王、愍王)朱允熙(𤐤,1391-1407),太子妃吕氏所生,建文元年封为徐王,未及就藩,建文四年被成祖降封为敷惠王,永乐二年改封瓯宁王,奉懿文太子祀,与母亲一起住在父亲的陵园内。1407年,因住所失火被烧死,谥号哀简。南明弘光帝追复其为徐王,谥号悼,一说谥号简,隆武帝追上谥号愍。
姐妹
江都公主朱氏,生母不详,生卒年不详,本为江都郡主,洪武二十七年嫁给长兴侯耿炳文之子前军都督佥事耿璿,建文元年封为公主,永乐初年耿璿因连坐得罪而死,公主被降为郡主,郁郁而终。
宜伦郡主朱氏,生母不详,生卒年不详,永乐十五年下嫁于礼。
朱氏,生母不详,生卒年不详,早夭,未封未嫁。
南平郡主朱氏,生母及生年不详,未嫁,死后被成祖追封为南平郡主。
江都公主朱氏,生母不详,生卒年不详,本为江都郡主,洪武二十七年嫁给长兴侯耿炳文之子前军都督佥事耿璿,建文元年封为公主,永乐初年耿璿因连坐得罪而死,公主被降为郡主,郁郁而终。
宜伦郡主朱氏,生母不详,生卒年不详,永乐十五年下嫁于礼。
朱氏,生母不详,生卒年不详,早夭,未封未嫁。
南平郡主朱氏,生母及生年不详,未嫁,死后被成祖追封为南平郡主。
皇后
孝愍让皇后马氏(约1370-1402),光禄少卿马全之女,洪武二十八年册为太孙妃,建文元年册为皇后。
儿子
长子:和简(或恭愍)太子朱文奎(1396-1402),马皇后所生。
次子:润怀王(或原怀王)朱文圭(1401年-1457年),马皇后所生,
孝愍让皇后马氏(约1370-1402),光禄少卿马全之女,洪武二十八年册为太孙妃,建文元年册为皇后。
儿子
长子:和简(或恭愍)太子朱文奎(1396-1402),马皇后所生。
次子:润怀王(或原怀王)朱文圭(1401年-1457年),马皇后所生,
【注:1991年,浙江**退休刑警队长根据史料记载-再结合现代侦查思路,历时3年,最后得出逃跑路线~海边。再壹次说明,郑和下西洋多半是去找朱允炆】
【其他阅读】
003.【宝儿网地图
002.【朝代帝王世系
001.【全国省市简介
明十六帝:01-洪武,02-建文,03-永乐,04-洪熙 ,05-宣德,06-正統.天順,07-景泰,08-成化,09-弘治,10-正德,11-嘉靖,12-隆庆,13-万历,14-泰昌,15-天啓,16-崇祯